书城励志工作整理术:这样工作才能更简单、更高效
31308700000011

第11章 人际关系整理——沟通人事,游刃职场(1)

作为下属,你是老板身边的人呢?还是总游离在老板的最外围,在那里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老板,你是拥有一个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共创佳绩?还是无论你怎样声嘶力竭地要求,员工依旧我行我素?在同事中间,你会不会委屈不已,觉得对方是上帝派来整你的?……

在职场,人际关系一旦浇水入土,工作必然难以展开,处处受掣肘。所有的事都是人之间的事,理顺了与人之间的关系,工作一定事半功倍。

尊重你的老板,那也是自我尊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如何面对老板或者领导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遗憾的是并没有很多人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善于拍马,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无须理他。有的人见了领导就躲;有的人觉得领导不如他们,跟领导对着干;有的人虽没有对着干,心里却满是不屑,颇多抱怨……

领导或者老板也是人,你要明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可能幸运遇到胸怀大志、能力出众、成熟大度的领导,你也有可能遇到其他形形色色,各种类型的领导。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领导,以不变应万变尊重你的老板,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实一点说,你的薪水、你的职位,包括你的好心情都在他手里呢。而他无论是怎样成为你的上司的,他目前的职位都比你高。拔高一点说,怎样对待他人也是一面镜子,会反映出自己对事对人的成熟度。

老板发飙,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职场达人老可提到了某培训师讲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公司开会,老板大怒,拍桌子瞪眼睛,从地上骂到桌子上,直骂得老板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下属们一边点头称是,一边端茶、送水、递毛巾,请老板继续骂。常人不解,问下属焉能如此找骂,下属说:“老板太可怜了,他疯了。”

想象一下,如果这群人在一个密闭的玻璃会议室中,你在室外观察,听不到他们说什么,只能看到一个家伙脸红脖子粗的,时而还上蹿下跳,时而摔东西,看起来像个泼猴,他的举动如此反常,你一定也会觉得他“疯了”;但是如果置身室内,你会是什么样的呢?能像那个下属一样平静吗?

当那个老板发泄之后,谁的自尊受到了伤害?是那个始终彬彬有礼的下属吗?其实是那个老板,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感到羞愧,因为他在众人面前失态了。那个体谅老板疯了的人是修炼到一定层次了,我们都有失态的时候,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给别人机会,让他去疯一把。他已经失去理智了,这个时候你是在包容你的老板。

如何对待职场上最伤自尊的事

这种当众被领导劈头盖脸地骂,恐怕是职场上最伤自尊的事情。无论实际生活中,还是电视里怕是见惯了这种情形,这个时候下属会怎么反应呢?多半人会愤愤地说:“你牛什么牛!老子不伺候了!”

这些语言很是有魄力,听起来也很解气,说话的人很潇洒地头也不回地走了。是不是这样就捍卫了自尊呢?其实这种听起来很血性的做法在职场上是不成熟的。

那成熟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做事的职业态度是对事不对人,不带情绪看问题。你可能说,那为什么老板还骂人呢?老板骂人是他的不对,他已经把情绪掺入事实中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要做的是把“事情”与“情绪”分开来,等老板冷静之后,正确处理事情。始终以平和的心态看问题,这是要靠修为的。你经历的事情越多,你就体会得越深刻,很有可能下一个当领导的或者做老板的就是你,因为你已经具备了如此优良的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自尊是你与自己的事

老板发飙了,失去了理智,甚至在侮辱你,是他自己在犯错,你没有必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当你感觉自己受到了外界的“冲击”时,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这时候维护自尊不体现在你的“反抗”有多激烈上,而体现在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排除干扰,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人们通常觉得自尊是别人与自己之间的事,当我受到挑战的时候,就要去战斗,去维护自尊。其实自尊是你与自己的事。自尊,始于知耻。有了羞耻心,你会节制自己的行为,做错了事情会感到惭愧,辜负了别人会感到内疚,落伍了会奋发上进。这一切,都是你对自己的要求,目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除非你自己做错了,没有什么能让你的内心感到羞耻的事。所以无论别人做什么,都不应该影响你的心态。

所以,不管什么情况,请尊重你的领导或者老板。当然,领导如果是针对你个人,他怎么都看你不顺眼,而你又没有办法扭转局面,那还是算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整理达人Tips:

老板骂人是他的不对,他已经把情绪掺入事实中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要做的是把“事情”与“情绪”分开来,等老板冷静之后,正确处理事情……你做到了,下一个当领导的或者做老板的很可能就是你。

多“陪陪”领导,更容易得到赏识

要尊重领导或者老板,如果只是一句空话,那等于什么都没有。要把尊重表现出来,要走近他们才是工作中整理人际关系的王道。在这个方面,石榴一切只是顺其自然,可是室友仲秋就和领导很亲近,是个与领导相处的典范。

抓住跟老板对话的机会

阿尔伯特是美国金融界的杰出代表。刚进金融界的时候,他的一些同学已经在这一行业担任高职,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老板的心腹。他们传授给阿尔伯特一个最重要的秘诀,那就是“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许多员工都对老板有莫名的生疏感和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通常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显得极不自然。即便是职责上的述职,他们也是能免则免,要么拜托同事代为转达,要么用书写形式报告,以免被老板当面责难而陷入难堪。长此以往,员工跟老板的隔膜必然会愈来愈深。

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接触,增加与领导的交流,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能直觉地认识到你的工作才能。如果有好机会来临,领导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他有所了解的你。

懂得主动跟老板对话的员工总能找到更多的机会跟老板沟通,在更快、更好地领会老板的意图的同时,他们还会将自己的好主意、好建议潜移默化地变成老板的新思想,并努力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所以这类人往往像仲秋一样深得老板的欢心,有好的机会,老板自然先想到她。

仲秋在一家港资企业工作,一开始做老板秘书,她性格泼辣、敢说敢干,事事处理得妥当,跟老板也是有说有笑的,关系融洽。后来,她被调去搞外贸,有时候一些秘书的活,老板还是习惯交给她做,每次碰到了还互相开玩笑。再后来公司要开拓国内市场,老板笑着跟仲秋说:“这孩子性格这么好,怎么就是嫁不出去呀?去做内销吧,多认识些人。”这既是玩笑,也是事实,表现了关怀,更是对仲秋能力的认可。

要想得到领导的赏识,做领导的“自己人”,仅有想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接触领导的渠道有许多,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创造,做个有心人。比如去打听老板的上下班时间,算好他大约在那个时间进电梯等等这些细节,然后见缝插针地也在同一时间去坐电梯,这样就有可能“偶遇”老板,有机会可以跟老板打招呼、说上几句话,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让老板充分了解你的才能,你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

我需要您的帮助

在职场中要善于向领导求助,告诉领导“我需要您的帮助”。如果你有勇气对你的领导开口求助,你将发现领导对你的态度不一样了,以前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领导,居然也能如此平易近人、幽默风趣。

如果找领导客观地寻求帮助,领导往往会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假如你信任你的领导,他就是你工作上最好的导师或教练。向领导说明你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然后征询他的意见,他也许会为你提供一个看待这件事的全新视角,或者为如何解决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仲秋初到外贸部的时候,就遇到了情况。外贸能够及时出货,需要生产部门的大力配合,生产部的人个个都牛哄哄的,一句“做不出来”把时间拖得老长。仲秋无奈之下就向老板求助,老板一个电话打到生产部,事情就解决了。

你的大麻烦,在领导那里或许不值一提,适当地求助于领导,会让你事半功倍。当然,求助一定要控制好频率,要是三天两头就跑过去求助,领导也会崩溃。在求助的时候,你还要注意说话上的态度问题,不要觉得工作出了问题理应心安理得地抛给领导,你要对领导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想做好这件事,实现目标,因此,我需要你的帮助。”这样,领导才会觉得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不是故意推卸责任的人。

在对话中,你还要具体地告知自己的期望,如他对这个项目的投入、让其他同事跟你配合、亲自去接触客户等。假如他无法给予帮助,你要及时提供替代方案,并跟领导一起讨论。只要你选对时机、注意态度,勇敢地向领导说出自己的困难,请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你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完成并超越绩效目标。这样,还愁得不到领导的器重吗?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你求助的领导必须是你的直接领导,不然将会很麻烦。

少说主张,多谈办法

上司最讨厌的就是下属指点工作,在向上司提建议时,我们应该尽量用暗示的方式去说,如“我想了两个办法,你看……”而不要当面跟上司叫板,如“我觉得应该……”

你必须牢记“人微言轻”这4个字,在忠于自己本职的前提下,你还要做到“少说主张,多谈办法。”但是,你所说的办法是否妥善,也有两层意思,一是办法本身是否妥善,二是上司心理上是否妥善。不合上司心理的办法是善而不妥的;合乎上司心理的办法才是既善又妥的。因此,如何揣摩明白上司的心理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的上司喜欢详尽周密的办法,有的上司喜欢简明扼要的办法,你对喜欢简明的上司说详尽的办法,这当然不妥;你对喜欢详尽的上司说简明的办法,也是非常不妥的。揣摩上司心理的语言技巧如下:

第一种是请教老同事,从他们那里直接获取经验。这并不难,只要你执后辈之礼,他自然会告诉你的。

第二种是亲自试探,同时拟就两种办法,一种是详尽的,另一种是简明的,一起交给上司,请他选定。经过此次试探,你也就明白了他的心理,以后提意见也可以有所倾向。经过此次试探,上司也明白你的办法不止一种,他对你的印象会格外好些。

当你向上司请示“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时,上司可能会反问你:“如果是你处理,你要如何做呢?”在被上司这样反问的情况下,你会不知所措、无言以对吗?假如是这样,那说明你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在去请示上司之前,你心里一定要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和办法,然后再去请示。

如果自己提出的方案和上司的决定有出入,那你最好慢慢地用心去体会上司的思考倾向,时间一长,自然能探知上司的想法,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时,你提出的办法就会更周到一些。像杜拉拉揣摩上司玫瑰喜欢把哪些权力抓在手中那样,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及时准确地汇报工作

领导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候,如果员工经常向上司汇报工作进度,上司就会及时得到信息,这对员工和公司都有好处。反之,假如员工不习惯汇报工作,而领导也忘记了通知,那员工就有可能做无用功,并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一旦造成损失,在追究责任的时候,上司会怎么做呢?应该会将责任全部推到你的沉默上吧。

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你能不定时地向上司汇报工作进度,即便工作出现失误,上司也没了推卸责任的借口。从另一方面来说,经常主动跟上司沟通工作,还能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让上司认识到你的认真与负责,对你有一个好印象。所以说,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汇报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汇报一定要及时,而且要直接给领导结果,这样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

小文以前只是现在工作的公司中一个小小的经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被迅速晋升为副董事长。在外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向他取经。他只告诉了这些人一句话:“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擅长及时准确地向领导汇报工作。”

在小文刚刚进公司的时候,他确实不引人注意。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董事长把一件比较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完成,他很珍惜这次机会,但是并没有像其他的经理一样,接到任务就开始苦干,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敢问领导,生怕领导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小文把任务分成了两个阶段,在完成第一个阶段的时候,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向董事长汇报了进度,而且还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不懂的地方记在了笔记本上,在汇报的时候,借着这一点时间向董事长寻求答案。

他的这一举动给董事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顺利完成那项任务后,受到了公开的表扬。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经常接到重大任务,慢慢地,自己的能力也上去了。最终,小文成了众望所归的副董事长。

整理达人Tips:

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接触,增加与领导的交流,才能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能直觉地认识到你的工作才能。如果有好机会来临,领导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他有所了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