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31306600000010

第10章 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3)

④因果律。即具有某些外在或内在关系的事物在头脑中容易建立起联想,主要是因果方面的联想。例如,早上见到地上湿漉漉的,就会想到昨夜下过雨;在南京雨花台见到“大屠杀”中的同胞尸骨,就不禁想到当时的人间惨景。

3.锻炼想象的策略方法:

①鼓励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空间。强烈的好奇心、幻想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本能”,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自由想象。就像当年爱迪生的妈妈见爱迪生在模仿母鸡孵化小鸡时那样,不是指责而是积极鼓励。假如教师都能像爱迪生的妈妈那样来对待学生的自由想象,那么,无数个小爱迪生才会诞生出来。

②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与实践。良好的想象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的,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想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不过是一种空想。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一般事物,并积极地加以实践,日益丰富生活经验,以便在大量的亲身经历中找到灵感,大胆想象。假如把想象比喻成烧饭的话,那么,表象便是“大米”,而想象时进行的分析、比较、抽象等心理活动就好像是“水”、“火”,帮助表象这些“大米”变成“饭”。所以说,假如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就让他们去展开想象的翅膀,那简直就是一种“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空谈。

③增强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创造活动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基础,而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思维共同构成了创造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更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一大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主要包括四项:一是创造动机;二是拓展知识范围,增大表象储备;三是思维的积极活动;四是灵感和艰巨劳动。因此,教师在增强学生创造性想象方面要努力做到下面3方面:

A.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敢于打破陈规、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做没有根的“墙头草”,要创造新奇的形象。

B.要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置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幼稚可笑,不过要尽量释疑解难。假如碰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应努力学习或请教他人后,再给学生以满意的回答,切莫敷衍了事,更不能指责学生问题多。

C.要引导学生模仿和创造。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再造想象。模仿有益于奠定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构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便是创造。诸多画家、书法家就是由模仿名人、师傅的作品开始步步走向自己的创作之路的。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家庭教育中民主平等的氛围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家长一定要端正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将父母亲的架子放下,与孩子平等地对括,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培养出富有想象力的一代新人来。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培养

先讲一则家庭教育故事。美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其自传《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一书中,论述了其父亲是如何教他思维的往事:

当我还是婴儿时,一天,父亲带回一堆小瓷片,就是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那种玩意。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得像多米诺骨牌,然后让我推动一旁,它们便会全部倒下。过不多久,父亲让我帮忙将小瓷片重又堆起来。这次父亲让我弄出复杂些的花样来:两白一蓝、两白一蓝……我母亲不禁说:“你让孩子随便玩不就行了?他想在什么地方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但我父亲答道:“不行,我正在教他什么是序,并告诉他这是如此有趣呢!这便是数学的第一步。”我父亲就是这样,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我认识世界和它的奇妙。后来,让我对一切科学领域都发生了兴趣……

这则故事对教师而言是非常有启发的。教师应怎样在学生的发展上有所作为呢?如何让学生在思维品质上不落后于其他同龄学生?下面一些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

1.了解思维的基本属性。思维是借助言语来实现的,是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高级认识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就是指通过一个或一系列中介环节来了解所感知的事物。如果双手握的都是石头,比较哪块更硬,你会通过一定的仪器测出石头的硬度,从而来判断哪块石头更硬,或两块石头发生碰撞,便可了解到其中不碎的一块“更硬”。这便是间接地认识事物属性,它属于思维。概括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比较同一事物,从中获得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概括之后,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如,从“铜能导电、铁能导电”概括出“金属能导电”;另一方面,对相关事物之间的彼此关系进行概括,形成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便是对云和天气之间内在规律的认识。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一些心理学家指出,概括水平应作为衡量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

思维的分类包括3种分法,即依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思维时的逻辑性以及指向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分法。依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不同,可分成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抽象思维;依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可分成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依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可分成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

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反映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前两项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或说是通过其实现的。思维过程大多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三大形式来达到的。

知道了思维的品质,对现体思维的基本属性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好处。研究表明,思维主要有下面6大品质:

①灵敏性:即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速度,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概括程度、内化和简化的能力。

②灵动性:即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体现出学生思维是否善于灵活变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求异发散。

③拓展性:即拓展思路,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体现了学生见识广,知识丰富,思路开阔,能旁征博引。

④深刻性:即思考问题的深度。体现了学生思维由浅入深,自表及里,深入研究,不浮光掠影。

⑤独创性:即思考问题的创造性。体现学生思维有不随声附和,有独立见解,处理问题有独到之处。

⑥批判性:即善于用审视的眼光来评价别人的思维及其成果,也善于重视自己的思想和成果,体现了学生能够评判别人的优势,摒弃他人的弱势,严格重视自己的思维和成果。这是最优秀的一种,也是最难培养的一种品质。

2.抓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维,就要进行科学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加、身心的发展、知识阅历的丰富,思维也在日渐成熟起来,主要体现在下面4个:

①从思维类型上来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渐渐发展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小学是过渡的关键时期。

②从思维结构上来说,从思维结构的萌芽状态慢慢不断完善和发展到具备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

③从思维的形式和基本过程来讲,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具体化和系统化等基本过程渐渐得到发展,尤其是作为思维“细胞”的概念,由生活经验性的概念渐渐深化为科学概念,且字句概念、数字符号概念也越来越丰富和系统化。

④从思维品质上来讲,其敏捷性、灵活性、拓展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推理能力作为智力发展主要标志,在小学阶段,渐渐发展了推理能力,加强了间接推理的逻辑性和主动性、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日渐向高水平发展。

3.养成适宜学生特点的思维品质。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性,遵循其发展规律,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的介绍,仅供参考:

①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累积生活阅历。利用休息,让学生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拓宽生活时空,累积大量的生活经验,在生活观察中让学生形成大量的日常概念,为日后掌握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丰富词汇,掌握科学概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更是表达科学概念的唯一工具,是发展人的思维的概括性和深度性的基础性载体。教师要多注意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将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与掌握的日常概念结合起来,并有目的地提高到科学概念的层次,指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比如,带学生去买鱼时,可教有关“鱼”的概念。先仔细观察各类淡水鱼,如鲤鱼、鲫鱼、草鱼等,再观察海鱼,如带鱼、黄鱼等,仔细观察它们的异同,最后归纳出鱼的科学概念。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概念,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品质。

③创造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处理问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表现形式,人们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创造性突显在处理问题上。问题情景是指需利用一定的概念、规则和方法实现既定目标的刺激情景。要把学生视作是处理问题者,因为,处理问题的过程是最好的“思维体操”,因此,要注重创造各式各样的问题情景,以便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④善于启迪诱导,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按照学生思维的特点,注重启迪诱导学生从形象思维持向抽象思维,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增强判断、推理能力。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下面4种方法来加强思维训练:

A.充分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即学生能依据对一种事物的认识,尽量多地讲出同类事物,从具体的事物发展到普通的同类事物。

B.充分运用分类的方法:即学生能依据事物的特点,比如形态、用途、颜色等,将事物分不同类别。

C.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即学生能对事物的异同进行对比,比如利用家具,学生对桌子、椅子、床的异同进行比较等。

D.充分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即学生在处理某一问题或讲出某一事物用途时,可以做到一题多解、一物多用,尽量多想出一些方法来扩展思维的广度,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动性。

对学生使用参考书如何进行指导

教师介绍一定数量的、内容适当的参考书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参考书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1.要让学生懂得,参考书只是起到参考的作用,不可以代替课本;正确使用做法应是以参考书来促进自己读好教科书。

2.对待某一本参考书时,要向学生讲清楚结合课本的哪部分来参阅参考书的哪些内容,对学生如何去读这些内容加以指导。

3.与教学要求结合,指出参考书的哪一部分与课程内容没有关联,哪些有关可所表述内容太深、太浅或内容不适当。

4.而对参考书所列出的例题、习题,从中选有典型意义、启迪作用较显著的来让学生详阅或详解,而其余的则只是泛读,有些太深、太难的题目可以不读。

5.在阅读参考书后指导学生进行读书摘记,对有大的参考价值、广泛的启发联想作用、灵活的解题思路内容恰当地予以摘引和整理,补充到教材的相关部分中来。甚至,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