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性格决定人生全集
31305500000112

第112章 点亮生命的火花

1967年1月的一天,西德南部的一个煤矿发生塌坑事故,有13人埋在坑道里。矿工家属们都在哭喊着向上帝祷告:救救我们家那个可怜的人吧!她们并对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寄予了全部的希望。

这时,联络线传来消息:“13个人中,有12名平安无事。”接着,念出了那12个人的名字。家属们都松了一口气。

可是,一名叫布列希特的青年矿工的名字,在幸存者的名单中却没有念到。他那年轻的妻子强忍悲痛求助救援人员:“我丈夫布列希特不行了吗?”“不,还不能这么说,也许呼喊他的名字没得到回答。所以,请不要灰心,直到最后也要把他救出来。”

救助队的负责人眼望这位刚刚结婚的妙龄新娘,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我相信布列希特一定活着,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救出来!”这位少妇两只盈满泪水的大眼睛里,透出一种强烈的愿望,充满了对救护队长的哀求之意。

她坚信丈夫还活着,把全部思念之情倾注在坑道里的丈夫身上。

她对着地下坑道念叨着:“你要振作精神活下去呀,为了你和我,你不能死。他们一定会救出你的。”

这位布列希特在矿坑塌陷的一刹那间,仓皇逃跑弄错了方向,和其他人失散了。所以独自一人被埋在坑道间隙的一小块场地里,加上被隔离的地方与地面联络线路相距很远,所以,他就像深锁在孤独的密室里一样,与外界完全断绝了。他在600公尺的地下,强忍着饥饿和阴暗环境的侵袭,顽强地使生命之灯继续点燃下去。

事故发生至此,已经过了整整13个小时了。

突然,他的耳边出现了妻子的声音,虽然声音很小,但还能依稀可辨。

“你要挺住!要活下去!他们一定会救出你的。”啊,这是多么清晰而亲切的声音,爱人在呼唤着自己!我不能死,要活下去!布列希特在黑暗的塌坑里,一直用妻子的鼓励支撑着他那即将衰竭的气力。

他的妻子在坑外心急如焚。她不断地向地下的丈夫呼叫,对周围人们轻蔑表情和不可思议的目光毫不理睬。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声音一定能传给坑道内的丈夫。由于抢救不及时,原来幸存的12个人被抬出坑口时,已经变成了12具尸体。他们的家属悲痛欲绝,号啕大哭。

第六天,奇迹终于出现了:布列希特被救出来时竟然活着!

“我能在黑暗的矿坑里活到现在,全靠妻子的鼓励。”布列希特以感激之情向人们诉说着。

还有一个有关爱的激励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的人流中,一位母亲带着她3岁的孩子,随着人流向远方走去。

这位母亲把最后的一点儿干粮磨碎,喂给孩子吃,看着孩子瘦弱的小脸,禁不住落下泪来。她知道,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半个月的饥寒交迫,令她的身子极为虚弱。她怕自己支撑不住,最后孩子也无法活命。想来想去,这位母亲抱着孩子走到一位逃难的人面前。这个人是她家以前的邻居,是个医生,为人非常善良,她知道,如果现在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一定会把孩子养大成人。

“我一辈子感激你,”母亲给这位邻居跪下了,“请您带着我的孩子一起逃命吧。”

“不,我不能答应你。”邻居为她和孩子简单地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拒绝了她,“我的事情已经够麻烦了,我帮不了你的忙。”

母亲只好抱着孩子,重新上路。

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了,可是,这位母亲却奇迹般地带着孩子,穿过边境线,住进了难民营。这位母亲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也无法保护孩子,就没有人能够帮她把孩子养大成人。

在难民营里,她又遇到了那位邻居。

“你和孩子都需要支撑。”那位邻居说,“只有你们互相支撑,才能母子平安。”

这位母亲此时才明白了邻居的好心。

爱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支撑。爱,激励了布列希特活下去的勇气,支撑了母亲和孩子的生命。

戴尔·卡耐基曾写过一本名为《人性的弱点》的书。书中有个故事,说的是磨坊经理如何在激励大师查尔斯·施瓦普的指点下获取成功。当时磨房的雇工没完成生产定额,施瓦普问,像他那么干的人,为什么不能使磨坊的产量达到应有的数字?

磨坊经理说:“我也不明白。我哄过他们,我督促过他们,我骂过他们,我用解雇来威胁过他们,都没用。他们就是干不了多少活。”这番话是在黄昏时说的,夜班正要开始。施瓦普让磨坊经理拿来一支粉笔,然后转过身去问一名工人:“你们这一班今天磨了多少轮?”

“6轮。”那个工人回答。

施瓦普只是在地板上写个“6”字就走开了。

夜班工人看见那个“6”字,问是什么意思。有人对他们说,老板日班时来过,问一共磨了多少轮,然后用粉笔在地板上记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施瓦普走过磨房时,发现夜班工人擦去了那个“6”字,写上一个“7”字。日班工人来报到时,看见地板上那个大“7”字。在竞赛心理驱使下,他们决心给夜班工人一点儿厉害看。

他们卖力地干,下班时写下一个“10”字才走。很快,这个生产远远落后于定额的磨坊,在整个面粉厂中名列前茅。后来施瓦普说:“要做事就要竞争。我说的不是为了肮脏的钱竞争,而是一种超越的欲望。”

贝克斯特是个测谎专家,有一天下班之后,他心血来潮留在办公室做研究。他将植物的叶梢衔接在有记录器显示的测谎器上,然后在植物根部加水试验其反应。

结果记录器上显示无反应,接着贝克摘下其中的一片叶子放进热咖啡中,叶子还是没有反应。于是他决定烧掉这片叶子。

烧掉这片叶子的念头,刚在内心萌生,记录器上却已出现急剧的改变——记录器上的笔如失去控制般地往上延伸。从此之后,贝克斯特和其他人便将对植物生态的理论研究,延伸到人类的感情和心态上。结果证明植物的反应随照顾者的态度而有所不同。如果得到称赞和赞美,它们会显得欣欣向荣,但是如果受到隔离和责难,它们便生长得不好,显得有病的样子。

如果人类对植物的影响确实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量更大。赞美可以激励别人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可以建立他们的信心,并使他们成长。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抚育孩子没有其他窍门,只要称赞他们。当他们把饭吃完时,赞美他们;画了一幅画之后,也赞美他们。当他们学会骑自行车时,也赞美他们,鼓励他们。”

某大学中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所有学生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经常受到鼓励和赞美,第二组学生任其自由发展,第三组学生除了受批评之外无其他态度。结果任由发展的一组进步最小,受批评的一组有一点进步,但是受赞美的一组表现最为突出。

大学生如此,小孩子更需要激励。当一个孩子感觉到他是完全沉浸在温暖而可靠的信任中时,就会干得很出色。他不会费尽心机地去保护自己免遭失败的伤害。相反,他将全力地探索成功的可能性。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这方面也有亲身的体验。他这样说过:

“当我是一个小孩时,我被认为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何时出了什么事,诸如母牛从牧场上放跑了,或堤坝破裂了,或者一棵树被神秘地砍倒了,人人都会怀疑,这是小拿破仑·希尔干的。而且,所有的怀疑竟然都还有什么证明哩!我母亲死了。我父亲和弟兄们都认为我是恶劣的,所以我便真正是颇为恶劣的了。”

“有一天,我的父亲突然宣布:他即将再婚。我们大家都很担心我们的新‘母亲’是哪一种人。我本人断然认为,即将来我们家的新母亲是不会给我一点同情心的。这位陌生的妇女进入我们家的那一天,我父亲站在她的后面,让她自行对付这个场面。她走遍整个房间,很高兴地问候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说直到她走到我面前为止。我直立着,双手交叉着叠在胸前,凝视她,我的眼中没有丝毫欢迎的表露。”

“我的父亲说:‘这就是拿破仑,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我绝不会忘记我的继母是怎样对我说的那句话的。她把她的双手放在我的两肩上,两眼闪耀着光辉,直盯着我的眼,她使我意识到我将永远有一个亲爱的人。她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点,无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我的继母总是鼓励我依靠自身的力量,制订大胆的计划,坚毅地前进。后来证明,这种计划就是我的事业支柱。我决不会忘怀她教导我‘当你去激励别人的时候,你要使他们有自信心’。”

也许有人会说,像希尔这种行为恶劣的人居然能成为成功学的始祖,但这就是事实。是他的继母造就了他。因为她深厚的爱和不可动摇的信心激励着希尔,使他努力成为她相信他能成为的那种孩子。

由此可见,任何人,只要深谙激励之道,都可以造就奇迹,造就人才。

大约在五十年以前,罗宾逊创下了新的一页,他加入布鲁克林道奇队,成为首位打进大联盟的黑人棒球选手。那时道奇队的老板是瑞基。他告诉罗宾逊:“你在这儿一定不好受,你会受到做梦都想不到的辱骂。但是,如果你愿意一试,我一定支持到底。”瑞基的预言不幸成为现实。罗宾逊不断遭受到言语与肢体上的羞辱。这些羞辱来自于群众、联盟中的敌队球员,甚至也来自他的队友。

有一天,罗宾逊在场上的处境显得特别艰难,他漏接了两次滚地球,一阵嘘声像瀑布般从观众席上直泻而下。这时,道奇队的游击手兼队长瑞斯,在成千观众的紧紧注视下,叫了暂停。

他看看观众,然后走到罗宾逊那儿,说:“别担心,伙伴,你是个真正的职业球员。一切很快就会好转了,相信我的话。”多年后,已成为大联盟球员中杰出队员的罗宾逊,回想起那次在二垒上的短暂谈话,满怀感激地说道:“瑞斯使我有归属感。那一关键时刻,拯救了我的棒球生涯。”

这就是激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