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征生有二女二男,他死时长女慈禧只有16岁,次女和2个儿子尚不谙世事。没有了他,家里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好不凄惨。好在长女慈禧不仅长相出众,而且才华过人。父亲死后,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和母亲一起扶父亲灵柩北上回旗地安葬。
俗话说得好:“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因为惠征还是个“犯官”,所以慈禧一家大小5口人离开安徽池州,沿运河北上时,一路上所遭遇的白眼和冷遇多得数也数不清。
当达到河北清河县时,船刚在码头泊定,有差人送来一份“奠仪”。慈禧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包了整整200两白花花的纹银,惊得她半天合不拢嘴。回头再看名帖,只见上面写着“清河知县吴棠敬上”。
慈禧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起父亲生前曾说过他和清河县的吴大老爷有什么交往。她悄悄地询问母亲,母亲也摇了摇头说,她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吴大老爷。慈禧暗想,按照当时的惯例,一般官员的灵柩路过境内,若非至亲故友,东道主尽地主之谊,送上十两、八两银子就已经给足了面子。既然我们并不认识这位吴大老爷,人家凭什么整百整百地送银子呢?聪明过人的慈禧料定是吴大老爷的差人送银子送错了对象,既然已经送来,退回去显然于情于理都不通。于是,慈禧收了银子,又给差人写了“原安徽池州道台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妻及子女拜谢”回帖,虽然那二百两银子对她家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但她还是照原样把银子包好,原封不动地放在一边,以防万一人家讨要时也好有个交代。
工夫不大,清河知县吴棠竟然带着祭品亲自登船来祭奠惠征,这着实让一路上看惯了白眼的慈禧母女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慈禧当时唯一能做得到的就是在心里牢牢地记下了“清河知县吴棠”的大名,并暗暗发誓,今生今世若有出头之日,一定要重谢吴大老爷的大恩大德。
其实,慈禧猜得一点也不错,吴棠派人送银真的是送错了对象。那天吴棠有一位关系十分要好的朋友运送其父亲的灵柩要从清河县路过,吴知县知道后即派了一名差人拿着他的名帖给朋友送去了二百两银子以示哀悼。这位差人来到码头后,正好碰到扶父亲灵柩的慈禧的船只。差人也没细看,稀里糊涂地把银子送给了慈禧。
差人回来复命时,吴知县接过回帖一看,心想,叶赫那拉氏,我的朋友并不是旗人,也不叫惠征呀,更没有在安徽宁池任职。他仔细询问了差人的一些具体细节,始知差人阴差阳错把银子送给了一个他根本就不认识的人。
弄清楚了事情真相后,吴知县一开始非常生气,立即下令让差人立即去把那二百两银子讨要回来。这时,吴棠身边的师爷告诉吴棠说:“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世上哪有送出之礼再往回要的道理?再说,您现在派人去向人家讨要,人家要是还给咱还罢了,要是不还,反而责问老爷您这样出尔反尔是欺负人还是怎么着,那时候老爷您的面子往哪里放?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了更是好说不好听呀。”
师爷又继续分析:“惠道台虽然死了,但惠道台是个旗人,旗人的前途深不可测,谁敢保证说他的儿子以后就没有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机会?惠道台一家现正在落难之际,老爷送给他二百两银子那可是及时雨、雪中炭呀。如果他儿子真有出头之日,他怎么能忘记了老爷您今日的大恩大德呢?退一步讲,就算惠道台的儿子没有出头之日,我们总还是多交了一个旗人朋友,总比现在给人家讨要银子丢人现眼强吧。”
吴知县认为师爷言之有理,一点就透的他索性把这份雪中炭弄得更大,他咐手下又准备了一些蜡烛、烧纸等祭奠用品。然后他整肃衣冠,亲自带人到码头上吊唁了一番他根本就不认识也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惠道台,又以长辈的身份对失去父亲的少女好言抚慰。
慈禧回到京城安葬了父亲,没多久即因才貌出众被选为宫中“秀女”,进而又成为咸丰皇帝宠幸的“贵妃”。而惠征的次女、慈禧的妹妹亦被选进宫中,成了咸丰皇帝的亲弟弟、醇亲王奕譞的“福晋”,也就是光绪皇帝的生母。“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她不断地对吴棠加官进爵,将他从一个七品芝麻官一直提升到封疆大吏、一品总督。
吴棠的这次雪中送炭,虽有误打误撞的成分在,但他随机应变,将雪中送炭这出戏演得活灵活现。
人生在世,没有谁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许多多的艰难与困苦。当你遇到断崖险阻时,你需要的是帮助你架桥搭梯、雪中送炭的人。在这时帮助你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当你排除万难,穿过险峰、越过险阻时,那些给你送来花环,拿着美酒佳肴前来祝贺的人,你要当心。他们有可能会在你失去你的社会资源时,突然消失不见,他们只是锦上添花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人奇缺,锦上添花的人纷杂,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心里都明白。
3.学会信任陌生人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圈子就像一圈圈的涟漪,自己是涟漪的中心,越往外,和自己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越淡。中国社会至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但是,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把我们投入到一个生人社会里。我们今天所体验的许多个人和社会痛苦,都与这种张力有关。
——姚洋(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心主任)
从小,我们的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种教导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就现实而言,我们根本就离不开陌生人。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看上去大家似乎都形同陌路。但这些陌生人中,有些人却在时时刻刻地为我们提供安全保护,如警察、保安;有一些陌生人为我们提供美味可口的的饭菜,如厨师……是陌生人建筑我们的房子,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是陌生人用我们的钱投资,是陌生人在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新闻,是陌生人种了我们每天吃的大米……
极端地说,我们离不开陌生人的手掌。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如果我们得病进医院,不管情愿不情愿,我们把自己交给了陌生人……
但我们却无法信任陌生人,因为我们无法克服一个心理障碍。
陌生人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影子,在我们第一次遇见他时,他的形象和可能的行为方式都只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而“生产”出的一种“幻象”。如果我们自己很坦荡,心中无私,充满了对世界的爱,陌生人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也是被爱的对象;如果我们自己心中充满了算计,充满了各种小算盘,有众多的阴暗角落,陌生人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很恐惧的东西,我们会不自觉地怕他算计我们,怕他带我们入歧途……这个初见面时刹那间出现的心理过程,就是是否相信陌生人的关键。
信任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陌生人会感知得到,并能分辨出它的好处,并作出积极的回应。这样循环下去,两个人之间的正能量越来越充足,一份新的感情便开始生根发芽了。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别相信陌生人”,这个念头具有一种消极的负能量,陌生人也能感知得到,并能体会得到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然后他会对这种负能量作出消极的回应,令你也不舒服。这样循环下去,两人之间的负能量越来越充足,冷漠、自私充斥人间。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燕七的母亲很担忧自己的孩子,她认为燕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容易相信陌生人。她的观点是:“当前社会,有的熟人都不可轻信,何况陌生人?”而燕七却不以为然。
有一次燕七在超市买东西,排队结账时,她前面的一个中年妇女突然发现钱不够,很尴尬,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燕七递过去50元钱,说:“阿姨您先用吧。”那个中年妇女一定是头一回遇见这种人,推却不接。可是,等待交款的队伍很长,她一人的延误,已经让收银员不耐烦了,后面也有人开始起哄。燕七说:“您别介意,就当我是借给您的好了。”中年妇女结完账出来,对燕七再三感谢,问了电话、地址,说一定把钱还她。
母亲听说之后,很自然地认为燕七这50元钱肯定要打水漂了。
后来她们收到了那个陌生人的来信,燕七的母亲首先被那些朴实、平常的文字感动了。那个陌生人说自己已经退休,丈夫是燃气公司的工人,“如果您家里的热水器有了毛病,一定别客气,我让他去修”。除了感谢还是感谢。这时燕七的母亲才知道,女儿一个善意的举动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有多么深刻。
燕七有点粗心,有一天晚上,她和朋友坐出租车去吃饭,这个马大哈把钱包丢在车里就下车了。他们在饭馆里坐了大约两个钟头的光景,没想到出租车司机又找来了。他在外面拉了两个活儿后,想收车回家,清理后座时捡到了钱包。燕七看见司机手里拿着她的钱包非常惊讶,还不知道钱包没了。她的钱包里有许多卡、证,还有1300元人民币,她当即取出300元作为感谢送给司机。
之后朋友说:“你干吗给他300元?太多了!”燕七正色说道:“按照有关规定,对于拾金不昧者应该奖励金额的20%,1300元,我理应给300元。如果我不给他钱,下次再有这种事情,他可能就不会这样做了。我就是要让这个司机对人性有信心。”
有的人会说,燕七只是侥幸遇到了好人,难道她就遇不到一次骗子?
这个问题与人的属性有关。只要是人,面对别人的信任,面对这种发自真心的、强大的正能量,都不能无动于衷。这股强大的正能量会驱使他会作出相应的积极回应。即便是“骗子”,也不例外,因为骗子也是人。除非这个骗子已经彻底丧失了良知,已经丧失了人的资格,已经不能称之为人。
有的人会表示不信,那是因为他对人性以及人心变化过程缺乏了解。
在转型期的当下中国社会,陌生人可不可信,的确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必须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不要害怕陌生人,要信任陌生的大多数!
乔叟有一句格言:“诚信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贵的东西。”
仅仅引用名人名言来让自己“信任陌生人”,未免显得虚伪和矫情。可是,如果我们一方面希冀陌生人之间通过契约和法律运作建立关系,另一方面又对未来的社会成员灌输“信任陌生人不过是权宜之计”,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
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说,不要害怕陌生人,要信任陌生人。
也许我们会因此偶尔吃亏受挫,但是,一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就会坚信:我们唯有彼此信任,别无选择。
4.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利益
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就有共同的语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上,就有共同的情感。所以,从这咱们分析,为什么在外地创业的山东老板,爱找山东员工,为什么张家口老板,愿找张家口员工,为什么太太是山东人,丈夫是湖南人他的员工基本上是这两个省份的?为什么?他有个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
——周建波(北大经济学院副教授)
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利益非常重要。
共同情感,主要是因为两个人共同地做过一些事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最常见的即是同乡、同学、战友等关系。
同乡关系,主要是基于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出生、成长根源,生活在同一块地方,说同一种方言,吃同一类口味饭菜……而生出的一种强烈的心理认同感。这种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使得大家有一种“熟人、可以信任的人、有共同语言的人”的错觉。
正因为心理认同感,让“同乡”成为扩展人际资源、营造个人势力的重要工具。历史上、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是在旧中国。
同学关系也是我们中国人最常见的一种拓展好人缘的途径。它是在求学阶段,两个人面对共同的老师、共同的课堂、共同的同学……而产生的一种共同的情感。特别是在少年阶段,这种情感特别纯真、美好,由着这种不可复制的共同情感,两个人具有了充分的信任。
作家毕淑敏把同学之间的这种共同情感描述得非常感人:“好多不同个性的人,从不同的地方走来,只为一起在这3年或者4年中,共用一间教室,共读几本书,一起在一个好天气的下午,为一个笑话会心地笑一次,然后再逐渐分开,逐渐走向不同的命运。这就是同学。”
与其他情感相比,同学情至纯至真。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一段黄金岁月。逆境中,同学是一把火,燃烧你的激情,教你屡败屡战,永不放弃;顺境里,同学是一块冰,劝你头脑别发热,荣宠不骄;风雨中,同学是相携相扶的臂膀,是遮风挡雨的那把伞;阳光里,同学是蓝天上飘荡的白云,是雨后最美的那道彩虹。
这种共同的情感,是每一个人仅次于家人的天然人脉网络,在这种共同的情感基础上,很容易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进而互相扶持走向命运的彼岸。
曾国藩、刘蓉两个人的友谊是同学友情的典型例证。
刘蓉,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乡人,比曾国藩小5岁,比郭嵩焘大2岁,与曾、郭曾同肄业于岳麓书院。1836年他们三个人在省城长沙相遇,其时曾27岁,刘22岁,郭只20岁。相见之后,三人甚感意气相投、志趣相同,遂结拜为兄弟。次年,三人再次会聚长沙,依旧是“纵谈古今”、“相见欢甚”。并立下一起在家“谈道著书”的酉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