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没有方向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人生目标,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是一种重要的力量,你可以对其加以利用,使自己通往成功。
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日渐缩短。我们要对短暂的人生做好规划。
1953年,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书面计划时,只有3%的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
20年后,有关人员又对这些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有清楚目标并制订了书面计划的学生,事业成功远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
为什么3%的学生事业上能有所成就,而97%的学生不能成功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制定人生目标。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达不了任何地方。这好比一艘船在大海里航行,它需要明确的航线,明显的指航灯,来指引船只安全行驶到达目的地。反之,不是触礁丧生于大海之中,就是在浩瀚的大海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停靠的港口。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比赛尔没有一个人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实验,从比赛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
比赛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赛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随比赛尔人。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赛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赛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的确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赛尔时,告诉他的向导阿古特尔: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
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立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人的行为特点是有目的性的行为。一般来说,没有目标的行为很难成功,有目的的行为,成功的机会很大。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才能把远大理想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小曲,他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10年后,第一个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为前两个人的老板。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目标的迷茫,忙忙碌碌,一生无所作为。
一个树立了正确人生目标的人,能够焕发出巨大的毅力和力量,并善于调整自己,形成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当人生道路顺利时,人生目标实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会告诫人们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当人生道路曲折时,人生目标的坚定性会激励人们努力拼搏,锲而不舍。
人只有确立正确的目标,且不懈地追求人生的目标,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与成功。
心灵灯塔
是目标让生活灿烂多彩,是目标让人生充满激情,是目标让生命富有意义。目标像风雨中的灯塔,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所以人不能没有目标,丧失了目标就等于丧失了对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