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七大黄金法则
31302600000087

第87章 秋季养生保健如何防“秋燥”

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也会减少,由于气候干燥,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变化,中医称为“秋燥”,其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一般来说,健康人是能适应各种气候变化的,但体弱多病的人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冠心病等。

根据秋燥的特点,除了积极进行户外活动,还要注意饮食调节,以抵御秋天的“燥气”。

根据“燥则润之”的秋季养生法,可以选用以下养阴润燥的食疗粥类。

(1)梨粥:鲜梨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常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证,由于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以煮粥,可作为秋季常食的保健食品。

(2)胡萝卜粥:胡萝卜250克,洗净,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秋季天气干燥,人们多出现皮肤粗糙、口唇干裂、两眼干涩、头屑增多等症状,以胡萝卜煮粥食用,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将芝麻炒熟后,拌入煮熟的粳米粥中同食。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眼花、头发早白、脱发、肺燥咳嗽、习惯性便秘者食用。同是芝麻粥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可作为老年人常服的保健食品。

(4)菊花粥: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具有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对秋季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红肿痛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秋天也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所以要想保护好胃,就应该从吃好早餐开始,经过了一夜睡眠,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消耗殆尽,这时最需要补充能量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