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没有如果 只有结果
31302300000006

第6章

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制造结果

每一个员工都对工作负有责任,无论你的职位高低。同样,一些优秀企业也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在华为公司,“认真负责”被当作公司最大的财富;在IBM公司,“永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全体员工坚守和履行的价值观念之一;在微软,“责任”贯穿于员工的全部行动。

作为企业员工,不要总抱怨公司没有给你机会,不妨仔细想一想,你是否能够没有任何借口地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任务?你是否平时就给老板留下了一个能够承担责任、勇于负责的印象?如果没有,你就不应该抱怨机会不垂青于你。

每个人都要扮演多个角色,但无论是哪个角色,我们都应该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因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责任保证绩效,责任创造结果!

责任保证绩效,责任创造结果

“责任保证绩效,责任创造结果。”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如是说。

一位记者这样记述了自己深受“不胜任”之苦的经历:

“前些日子,我订购了60平方米的玻璃用作装修,当时我站到订购柜台的职员身旁以确定她写的数量是否正确,结果还是枉然!建材公司开给我90平方米的账单,送来的货却是80平方米的。”

现在,很多企业在寻找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工作绩效。不过他们发现,无论是优秀的管理模式还是先进的管理经验,一应用到自己的公司就“不灵”了,工作绩效并没有显著的提高。

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员工缺乏足够的责任心。责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正比例的关系。当一方面提高时,另一方面也随之提高;反之,当一方面下降时,另一方面也会随之下降。所以,要提高工作绩效,首先要确保员工的责任心。

美国著名职业演说家马克·桑布恩常常讲邮差弗雷德的故事,因为弗雷德的责任心使他深受感动。弗雷德是美国邮政的员工,他总是十分周到并细致入微地为他的客户服务。有一次桑布恩去外地出差,快递公司误投了他的一个包裹,把它放到了别人家的门廊上。幸运的是邮差弗雷德在发现桑布恩的包裹送错了地方后,便把他的包裹捡起来,重新放到桑布恩的住处放好,并在上面留了张纸条,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费心地找来擦鞋垫把它遮住,以免丢失。弗雷德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桑布恩既惊讶又感动,于是桑布恩开始把弗雷德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宣讲。

桑布恩说:在1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受惠于弗雷德的优质服务。一旦信箱里的邮件被塞得乱糟糟,那准是弗雷德没有上班。因为只要是弗雷德在他服务的邮区里上班,桑布恩信箱里的邮件就一定是整齐的。

应该说弗雷德的工作是很平凡的,但是他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现出了不平凡的一面。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曾经讲起他少年时的一段经历。

13岁时,他就开始在父母的加油站里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三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却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忙着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在工作中,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法里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等。

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但是,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法里斯清洗完毕后,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法里斯忍受不了了,他不愿意再为她服务了。然而,他的父亲却告诫他:“孩子,记住,这是你的责任!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都要努力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法里斯深受震动,法里斯回忆说:“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责任保证工作绩效,责任创造结果。当我们在工作中凡事都能尽职尽责、追求完美时,我们就会与“胜任”、“优秀”、“成功”同行。

不懈怠,在其位一定要谋其职

有位总裁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要么把工作做到位,要么走人。”的确,不论哪一级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在其位,谋其职”,凡事都应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好,而不要懈怠自己的工作与职责。

留心观察那些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身在其位,心谋其职”,认认真真把本职工作做好,所以,他们往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总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就梦想的机会。

我们来看看卡菲瑞先生在回忆起比尔·盖茨小时候时写下的文字: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很快,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孩子听说要转校,就担心地问:“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又能为人着想,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不过,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世界首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伟大或杰出人物身上,总有优于常人之处或早或迟地显示出来。比尔·盖茨对待图书管理员这样的工作,就已经表现出一种超乎同龄人的责任心,难怪他能在信息时代叱咤风云。

公司里每个位置都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哪位员工在其位不能谋其职,那么其所在位置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而当一个位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时,就会直接削弱整个企业的生命力。

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人是“身在其位,心谋他职”,眼睛盯着更好的职位,慨叹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发挥,在抱怨中度日,这样的员工是不称职的,还会错过很多宝贵的发展机会。

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这是一个人负责任的最好表现。说明你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信心和热情,只要你认准了目标,有一份自己认同的工作,那么就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会熟悉技艺,并锻炼出稳健、耐心的性格。同时,你踏实工作的作风,也会赢得同事的认同、老板的欣赏,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你的工作。

有人曾就个人与位置之间的关系请教一位成功人士:“你为什么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稳如泰山?”成功人士这样回答道:“我在工作时会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我会竭尽全力把它们做到最好,简单地说就是在其位,谋其职。”

不辩解,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再能干,也总有失败犯错误的时候。出现了失误,当务之急是什么?是急于解释失误的原因,说这些不是自己的错,还是赶紧弥补失误,亡羊补牢,将事情转向成功?

我们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后者,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总是喜欢一再地解释,喜欢为自己的失误做辩解。工作中做错了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

有些人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就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并且说起来振振有词、头头是道,他们认为这样就能把自己的错误掩盖,把责任推个干干净净,但事实并非如此。也许老板会原谅你一次,但他心中一定会感到不快,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你为自己辩护、开脱,不但不能改善现状,而且有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有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工程师,有学识、有经验,但犯错后总是喜欢自我辩解。当工程师刚应聘到一家工厂时,厂长对他很信赖,事事让他放手去干。结果,发生了很多次错误,而且有些明显是由于工程师的失误造成的,可工程师总有一条或数条理由为自己辩解,就是不愿意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厂长并不懂技术,常被工程师驳得无言以对、理屈词穷。最后,厂长无法忍受工程师的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只好让他卷铺盖走人。

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坦诚地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结果,而且还能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行事。勇于承认错误,你给人的印象不但不会受到损失,反而会使人尊敬你、信任你,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会高大起来。

陈任和张明在一家速递公司工作,两人是工作搭档。一次,陈任和张明负责把一个贵重的古董送到码头去,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到了码头,陈任把邮件递给张明的时候,张明却没接住,邮包掉在了地上,古董碎了。

“老板,这不是我的错,是陈任不小心弄坏的。”张明偷偷来到办公室对老板说。随后,老板把陈任叫到了办公室。“陈任,到底怎么回事?”陈任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陈任说:“这件事情是我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陈任和张明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几天后,老板把陈任和张明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有人已经看见了事故的原委,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陈任留下继续工作,用你的努力来偿还公司的损失。张明,明天你不用来工作了。”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的:“偶尔犯了错误无可厚非,但从对待错误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清楚一个人的责任感。”的确,只有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以补救的人才是组织中最受欢迎的人。

不推诿,工作没有分内和分外

一家工具厂的主管,有一天向总经理抱怨材料供应商办事效率极低。

“下个礼拜我们有一批很重要的货要批出去,如果没办法如期拿到材料,我们公司就不能准时交货了。本来一个月前就该送到我们公司了!那家材料供应商根本没在想办法!”

公司的总经理问他道:“那对于这个问题,你做了什么呢?”

他一脸惊愕地回答说:“喔,我刚刚知道有这个问题,可是这不关我的事,这不是我部门负责的,也不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

像这位主管一样把自己的职责范围划分得很小的人,通常对公司的事务缺乏热情,这样的人永远也难以在老板心中留下好印象。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只要与工作相关,只要事关公司利益,无论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工作,都应努力做好。

美国著名出版商乔治·齐兹18岁时,到费城一家书店当营业员,他工作勤奋,而且经常主动地做一些分外事。他说:“我并不仅仅做我分内的工作,而是努力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并且是一心一意去做。我想让老板承认,我是一个比他想象中更加有用的人。”

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人,都不会介意在做好自己分内事情的同时,尽自己所能每天多做一些分外的事情。多做一些有利于他人以及工作的事情,这会使你得到比他人更多的成功机会。

在一家外企担任秘书的苏菲,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写和打印一些材料,许多人觉得她的工作枯燥无味,可苏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好。她说:“检验工作的标准并非你做得是否好,而是你能否发现工作中的缺憾。”

苏菲每天都仔细认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时间长了,细心的她发现企业的文件中有许多问题,甚至企业的一些经营运作也有问题。

因此,除了完成每日必须要做的工作外,苏菲还很细心地搜集一些资料,甚至是过期的资料,她还查阅了许多关于经营方面的书籍,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建议。最后,苏菲将打印好的分析结果以及相关资料一起交给了公司总裁。

公司总裁读了苏菲的这份材料,感到很吃惊,一位年轻的秘书竟然有如此缜密的心思,而且分析得井井有条、细致入微。总裁非常欣慰,他认为这种员工是企业难得的人才,也是企业的骄傲。

苏菲很快赢得了总裁的器重,获得了提升。苏菲认为自己只是比常人多做一点点而已,可总裁却认为她为企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