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
31298400000016

第16章

小弟弟连忙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鸡嘻嘻地说:“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在啄你裤子上的饭粒呢!”又过了一会儿,大公鸡又把撒在小弟弟裤子上的饭粒都吃光了。大公鸡又抬起头来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上衣上还有饭粒,于是,它又来啄小弟弟的上衣。

小弟弟着急地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鸡嘻嘻地说:“小弟弟,谁啄你了,我是啄你上衣上的饭粒呢!”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小弟弟上衣上的饭粒都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好咧,小弟弟嘴巴旁边还有一粒饭,就来啄小弟弟的嘴巴。

讲故事的时候,家长要善于选择适合重复的关键句子,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幼儿,这种重复性的语句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把握内容和加强理解。

这一次,可把小弟弟给吓坏了,他赶忙端起饭碗就跑:“大公鸡,大公鸡,别啄我,别啄我!”大公鸡嘻嘻地说:“小弟弟,别跑,别跑,我不啄你,我不啄你。你嘴巴旁边有粒饭,让我吃了它!”大公鸡张开金翅膀,一下就跳到了小弟弟的肩膀上,朝着他嘴巴上的饭粒,“哆”地啄了一下。

小弟弟吓得哭了起来,呜呜地说:“奶奶来呀,奶奶来呀!”大公鸡反倒高兴地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掉下饭来让我吃得乐哈哈。”

奶奶来了,小弟弟赶忙问奶奶:“奶奶你说,我的嘴巴漏吗?”奶奶笑了笑说:“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饭的时候,东看看,西瞧瞧,把饭撒了。”

说完,奶奶又给小弟弟盛了半碗饭:“快吃,快吃,可别再撒了。”

过了一会儿,大公鸡看到小弟弟端着饭碗吃饭,就又来了,还说:“我还没吃饱呢,漏嘴巴,漏嘴巴,撒点饭粒让我吃呀!”

可是,这一次,大公鸡等呀等呀,一粒饭也没吃到。

再看小弟弟,这回吃饭,可不东看看西瞧瞧了,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最后还拿着空碗让大公鸡瞧了瞧,笑嘻嘻地对它说:“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鸡没办法,耷拉着脑袋,只好去找虫子吃了。

幼儿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单纯依靠说教又很难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而童话中一些可爱的形象深为幼儿所喜爱,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榜样作用。因此,利用童话故事帮助幼儿形成并坚持好习惯,他们自然会非常乐意接受和坚持。

推荐故事四:窗外的垃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也已成为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天早晨,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兔打开窗子说:“天气多好啊,空气真新鲜!”小猴子打开窗子,把香蕉皮朝窗外一扔。小猫打开窗子,把鱼骨头朝窗外一扔。小狗打开窗子,把肉骨头朝窗外一扔。马路上堆起来一堆垃圾。

太阳晒在垃圾上,垃圾发出一阵阵臭味,还招来几只苍蝇。小狗、小猫、小猴子闻到臭味都把窗关上了。小兔闻到臭味,它把头伸出窗口一看,说:“啊!原来窗外有一堆垃圾,我去把它打扫掉吧!”小兔拿着扫帚出来扫垃圾。小猴子、小猫和小狗看见,知道自己错了,它们也赶快跑出来和小兔一起打扫。一会儿垃圾扫完了,马路又干净又整齐。小猴子、小猫、小狗说:“以后,我们再也不乱扔垃圾了。”它们回到房里,都打开窗子说:“空气多新鲜,多干净啊!”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树立好榜样的作用,然而,有些父母总是很难在子女面前长期保持好榜样的状态,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自己的一些恶习传染给孩子,故事中的小猴子、小猫和小狗就隐喻这些父母。这也告诉我们的家长,仅通过故事是很难达到教育效果的,树立好榜样,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有办法,孩子高情商

习惯是一种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儿童时期正是人生中的重要时期,将来的良好品行习惯都建立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上。那么,家长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家庭与幼儿园要协调一致。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时起,父母为其喂奶、把尿、哄睡觉,都在有意无意地培养孩子的习惯。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抓住每个时机,及时果断地提出要求,并坚持让幼儿去实践,尤其是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家庭与幼儿园更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养成一个好习惯。

家长要以身作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要想孩子有一个好习惯,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想孩子懂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想孩子有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就要多和他们在一起讨论孩子不懂的问题;要想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要在生活中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丢乱放;要想孩子不挑食,家长自己在饮食上就不能挑肥拣瘦。总之,成人的言行是无声的榜样,如果只是强迫孩子该如何如何去做,而成人却反其道而行之,那只会在无形中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效应。

父母要求要一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保持一致,家庭内部要统一思想,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能一个说东一个说西,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错觉,尤其是家里的祖辈不能太溺爱孩子。

讲重要,练更重要。培养孩子形成一个好习惯最好是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孩子一出生就要开始训练了,家长要为他们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使其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这样才能为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一个好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比如说,睡眠方面的日程表可以包括睡前刷牙、洗脸洗脚、按时上床,能独立入睡以及脱下衣裤折叠整齐,并放在固定位置,等等。总之,这个生活日程表要与幼儿生活的每一环节紧扣,最终总能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此外,因为习惯是在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千万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

3.9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的挫折编织而成的,每承受和超越一个挫折,就会生出一份成就与喜悦。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独立面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挫折能力高的孩子情商高

现如今,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有这样一个相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生活太顺利了,经不起挫折和打击。有家长说,孩子在学校只能学到文化课,心理方面却没有系统教育,要想全面发展,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当然,更多的家长会表示,平时也非常重视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只是苦于方法不得当。那么,挫折忍耐度的高低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挫折忍耐度呢?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讲述了这样一则案例,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为被邻居怀疑偷了钱,最终想不开而喝农药自杀了。近年来,类似事例可谓诸见报端,比如某小学生因为老师责骂,愤怒之下跳楼身亡;某男生因母亲管教严厉而杀母解恨,等等。一项专业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人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不知该如何解决,甚至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

然而,现代社会,不少爸妈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经常以物质来补偿没时间陪伴的孩子,于是,孩子养成要什么就有什么,却不懂珍惜的心态。而且很多爸妈因为缺乏耐心或时间去等待孩子的慢慢成长,干脆什么事都帮他们做好,如此一来,孩子就失去了很多独自尝试、解决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缺乏耐心、要什么立刻就要有、遇上挫折不知如何是好的性格。结果,在大人“爱”的包裹中成长的孩子,个个变得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随时都有离开成人的“保护伞”独立走向社会的时候,随时都有遇上困难及挫折的时候,如果孩子挫折忍耐度低,遇上问题就采取退缩、生气、放弃的做法,那么,将来在学习成就方面,很可能会出现低成就、没自信、人际差的情况。而一个挫折忍耐度高的孩子,遇到这类问题时,肯接受失败,自然就能努力克服困难,积极解决问题,鞭策自己朝目标前进。事实上,古往今来,凡取得成就的成功者无不是那些经历过巨大挫折和失败的人,而非一帆风顺的人。所以,要想让孩子成才,就要让他们在挫折中磨炼自己,培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3~12岁正是培育孩子情商的关键期,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保护,不刻意去隐瞒或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和困难,锻炼吃苦的精神,将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

由此看来,做家长的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才能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最终,你对孩子的“爱”才不会成为“碍”。

用情商故事和孩子谈谈心

推荐故事一:两块石头的命运

困难和挫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你的孩子还是不敢经风雨、见世面的话,那么,就请为他们读读下面这则故事吧。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一天,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伙计,出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吧,去和世事磕磕碰碰吧,如此搏一搏也不枉来此一遭。”

第二块石头听了,嗤之以鼻地说:“唉,何苦呢?我现在坐在高处,独览众山小,周围更是花团锦簇,谁会愚蠢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呢?再者说,路途的艰险磨难说不准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二天,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就算是历尽了大自然的磨难,它也依然义无反顾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

第二块石头却讥讽地笑着说:“伙计,我正在高山上享受安逸和幸福,享受花草簇拥的畅意舒怀,享受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美好景观啊。”

多年以后,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在历尽沧桑风尘的千锤百炼后,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所赞美和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

第二块石头得知此事后,不免有些后悔,自己当初要是投入世间风尘的洗礼中,恐怕今天也会像第一块石头那样,拥有成功和高贵了。可是,当第二块石头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还会伤痕累累的时候,便又退缩了。

这个故事更适合讲给性格脆弱、禁不起批评、受不了生活困难的孩子,父母也要在生活中多鼓励他们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后来,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所建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工人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故事临近结束时,家长可以停一下,让孩子自己猜想结果,并允许他们猜出多种不同的结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但请注意,一定要把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并讲明其中道理,使孩子得到正确的感受。

推荐故事二:渔王的儿子

为孩子铺就平坦的成长道路,不让他们受任何委屈,体验任何失败,最终,只会让孩子品尝到挫折的滋味。下面这则故事与其说是讲给孩子听的,不如说是讲给家长听的。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家长的,不能为了孩子倾尽所有,使其在经历中收获教训,比任何给予都值得。

很久以前,有个渔人,他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人们都称他为“渔王”。然而,在“渔王”晚年的时候,却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为此,“渔王”经常向别人诉说自己心中的苦恼:“唉,我真不明白了,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为什么我的儿子们却这么差呢?从他们懂事起,我辛辛苦苦地教他们捕鱼的技术,告诉他们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了鱼,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告诉他们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后来,孩子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辨识潮汐、鱼汛……为了把我最好的技术传授给我的孩子们,我把自己长年累月不辞辛苦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们,可是,我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竟然都不如比我技术差的渔民的儿子!唉,一想到这里,简直让我太心痛了。”

为了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些自己或亲人如何对待挫折,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其实,真实生活就蕴含着可贵的智慧,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和挖掘,孩子总能受到启发。

一位路人听了“渔王”的诉说后,很认真地问:“是您一直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吗?”

“渔王”点了点头,无奈又兴奋地说:“是啊,为了让我的儿子们掌握一流的捕鱼技术,我一直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您的儿子们是不是一直跟随着您呢?”这位路人又继续问道。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