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31288500000026

第26章 危机:危险中必有机遇(1)

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出现有利可图的交易价格时,应该毫不犹豫买进它们的股票。——巴菲特

别人看不见的机遇,你要看见

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之路》的诗里写到:“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所有人都在走的路,未必是正道,而人迹稀少的道,未必是歪道,因此,无论是投资还是人生,别人看不见的,你要看见。

自古以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之前大家都不敢吃。很多事情看似容易,那只是在别人做了之后,这是典型的马后炮思维。真正有能耐的人,总是在别人未曾预料之前,在别人心惊胆怯的时候,率性抓住机遇,敢为天下先,他们即使遭遇挫折和屈辱,依然能奋勇向前,这样的人才会有所作为。

在投资界,巴菲特以善于“寻找”闻名,也就是他很善于多方面寻找具有成长潜力的与被低估的企业。巴菲特觉得,伯克希尔投资公司和它的长期股东们从不断下跌的股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市场下跌反而是重大的好消息。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有很著名的一个案例,这一项投资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不会有回报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恰恰是这项投资为巴菲特带来了一次丰厚的利润回报,并且巴菲特一直以自己的这次投资为豪。

1990年和1991年,由于美国房地产的不景气,美国西岸威尔斯银行在不动产放贷业务上出现13亿美元的账面损失,相当于每股净值53美元中的25美元。而这种损失并非一定代表已经出现或者将来会发生,而是表示银行必须从净值里提存这笔金额,作为应付将来损失发生时的准备金。也就是说,万一这些损失已确定发生,就必须从每股净值中取出25美元来弥补,所以该银行的净值会从每股53美元减少为每股28美元。

为了提存这些损失准备,该银行在1991年的盈余几乎全数耗尽,导致当年该银行的净利只有2100万美元,约为每股盈余0.04美元。因为威尔斯·法哥在1991年没有赚到多少钱,所以市场上立即对该银行的股价做出反应,从每股86美元跌到每股41.3美元,跌幅52%左右。

就在这时候,巴菲特通过自己对该公司的了解与分析之后,拿到伯克希尔投资项目会议上讨论,当所有人反对他的时候,巴菲特还是坚持买进该公司10%的股份,约500万股,平均价格每股57.8美元。因为巴菲特通过分析认为,威尔斯·法哥银行绝对是全美经营良好、获利最佳的银行之一,但是该银行未上市,市场的股价却远低于那些和威尔斯·法哥并列同级的银行。

在美国加州有很多居民、企业和许多其他的中小型银行,威尔斯·法哥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和其他的大型银行竞争,提供给上述居民、企业相关的金融服务,如存款、汽车贷款、房屋贷款等,或是对其他中小型银行做资金融通,通过以上的服务来赚取收入。

在巴菲特购买了该公司500万股之后的第七年,也就是1997年,该股价已经上涨到每股270美元。巴菲特的这项投资,得到的是约24.6%的税前复利回报率。

按巴菲特自己最幽默的话说:“这可以买许多可口可乐来喝。”

在巴菲特看来,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最能有回报利润的。对于一家公司,如果已经证实了某家企业具有运营良好或者消费独占的特性,甚至两者兼备,就可以预期该企业一定可以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生存下去,一旦熬过这个时期,将来的运营表现一定比过去的更好。经济不景气对那些经营体制脆弱的企业是最难挨的考验,但经营良好的企业,在这场淘汰赛中,一旦情势有所改观,将会展现强者恒强的态势,并且一定扩大原有的市场占有率。

其实,不仅仅只是投资,人生中所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在别人觉得危险的时候,也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危险里所蕴藏的机遇的时候,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像投资一样,狠狠地抓住这次机遇。只有别人看不见的,你看见了,才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都是如此。

有许多年轻人是很有想法的,但老是不愿意做出行动,别人问为什么,他还借口说:“时机并没有成熟,等时机成熟了再说。”这是一种很消极的思想,年轻人一定要摈弃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面对别人都以为没有机遇的时候,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看似没有机遇的时候,主动去找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巴菲特有句话说得很好:“等待上天恩赐机遇,是极其笨拙的行为。”一个人在寻找成功的路上,不要以为机遇像是一位到家来的客人,不要妄想机遇可以随时跟着自己舞蹈,而真正有价值的机遇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的,它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多数时候,机遇都徘徊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如果你不智慧地用眼睛去观察,如果你不努力地去寻求、创造,你就永远得不到机遇。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成功的机遇,更不缺少一直在寻找机遇的人,甚至寻找机遇的人比机遇本身要多得多,在这种无形的财富面前,竞争是十分强烈的,这个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智慧。

作为年轻人,应该给自己胆量,说得透彻点,就是要让自己不停地去主动争取,但凡看到哪里出现了机遇的苗头,你要刻不容缓地挖掘它,尤其是在别人都没有发现的时候。假如是10个人争一个机遇,而大家都没有发现机遇什么时候来临,却恰巧你能看见,可想,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回报。

请记住,别人看不见的机遇,你一定要看见,很多时候,一个机遇会改变你的一生。

巨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优秀公司被不寻常的环境所困,这时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地低估,当他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我就把这些股票买入。

看准了,立即行动

在我们的生命中,随处都是机遇,这不是谎言,事实的确如此。机遇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要抱怨,不必灰心,总有属于自己的机遇到来,问题是能不能抓得住。

人们常说,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每件事情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预见性。机遇不但是属于有准备的人,还属于有智慧、有胆魄、敢行动的人,属于敢于孤注一掷、敢于破釜沉舟、敢于拼搏的人。

对于每个人来说,机会是一种有利的环境因素,它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穷的作用,借此有效地创造利益。具体地说,在特定的时空下,各种因素如约而至,并且配合得当,就能造出有利的条件,谁能够最先利用这些条件,有效地配置人力、物力,谁就能更快、更容易地获得更大的成功,获取更多的财富。

因此对于机遇在形成之时,或者更早点说,就是在机遇形成之前,你就能看准它的存在,并且勇敢地付诸行动,那么别人得不到的胜利,你会轻而易举地得到,无论在工作的晋升上,还是在投资上。

巴菲特说自己喜欢在“因债务负担而造成公司业绩下滑”时买进该公司的股票。

无论市场条件看起来是好转还是恶化,机会总会突然出现。

一群来自田纳西州大学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旅行,来到奥马哈考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时,巴菲特接见了他们,他们之间的这次际遇为巴菲特带来了投资机会。

因为,此后每学期结束时,这些学生都会送他一份礼物,如他们教练签名的足球、篮球等。2003年,他们送给巴菲特一本书,是克莱顿公司创始人吉姆·克莱顿(Jim Clayton)的自传,这本书使巴菲特发现了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巴菲特说:“我早就知道该公司是一家表现卓越的预制房屋制造公司,我之所以知道克莱顿公司,是因为较早时错误地买进一些令人沮丧的奥克伍德公司的垃圾债券,该公司是这一行业最大的公司之一。当买进奥克伍德公司的债券时,我并不了解整个预制房屋制造业的消费者信贷现象有多么严重,但我认为奥克伍德公司不会迅速破产。”

巴菲特认为克莱顿在借贷方面要比其主要竞争对手“谨慎得多”。当收到这本书时,巴菲特告诉学生自己非常欣赏克莱顿。稍后不久,他便打电话给克莱顿的儿子——凯文·克莱顿(Kevin Clayton),表达自己对克莱顿的欣赏。通过那通电话,巴菲特深信如今掌管该公司的凯文在管理方面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诚实和精干。

巴菲特还说:“在那之后不久,我仅仅基于克莱顿的自传、自己对于凯文的评价、克莱顿公司公开的财务状况,以及从奥克伍德公司的投资经历中获得的教训,出价收购克莱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