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31288500000014

第14章 要有你自己的朋友(1)

我经常说,如果有三个会玩桥牌的同牢房牌友,我不介意蹲监狱。——巴菲特

交友要交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随意产生的,它是在和谐的环境中产生与发展的。一个人,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样对待你,想要别人当你是朋友,首先你得先当别人是朋友,将心比心,才会赢得人心。

在生活中,或者在工作中,与人交往的时候,想要获得他人的好感,必须真心地向对方展示一副友好的笑容,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感情,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如果你总想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征服别人,这样只会激起别人的好胜心,和你斗争到底,最后弄得两败俱伤。

巴菲特一辈子有六位亲密的朋友,其中一位就是我们熟悉的比尔·盖茨,他们之间的友情持续了15年,许多媒体对此表示很吃惊,因为谁都很难想象,在商业上,两家公司的高层能成为朋友的实在是太少,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亲密呢?为此,当媒体再三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巴菲特就向媒体表示:收获友谊其实很简单,友情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财富并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只有友谊才会终生伴随着自己,才能像磷火一样,在自己的生命中最暗的时刻反而更加明亮。

巴菲特曾经给股东的函件中有这么一封函件,函件没有任何的署名,没有任何的问候语,仅仅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小男孩和小女孩是一对好朋友。后来,小男孩因为输血感染上了艾滋病,同伴们都远离了他,只有小女孩依然陪伴在他的身边。

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孩在杂志上看见一则消息,说加州的某个医院的某个医生找到了能治艾滋病的植物,这让她兴奋不已。于是她带着男孩踏上了去加州的路。

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携带的帐篷里,男孩的咳嗽多起来,带来的药也快吃完了。这一天夜里,男孩冷得直发抖,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女孩,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他一个人呆在那里,找不到归途。

此时,女孩把自己的鞋塞到男孩的手上:“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我的臭鞋还在你手上,那么我肯定就在附近。”

孩子们身上的钱差不多用完了,可距离加州的路程还很远。男孩的身体越来越弱,女孩不得不放弃计划,带着他又回到了家乡。女孩依旧常常去病房看男孩,他们有时还会玩装死游戏吓医生和护士。

春天到了,阳光照着男孩瘦弱苍白的脸,女孩问他想不想再玩装死的游戏,男孩点点头。然而这回,男孩却没有在医生为他摸脉时忽然睁开眼笑起来——他真的死了。

女孩抱着男孩冰冷的身体抽泣:“我很难过没能找到治他病的药。”男孩的妈妈站在旁边泪如泉涌:“不,你找到了。你给了他一只鞋,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深感幸福。”

巴菲特没有告诉股东们,他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因为这个是不需要他来讲的,所有的股东都明白。而且巴菲特经常将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三个子女听,让他们学会如何找到知心的朋友。

友谊是内心永不熄灭的信念,因为那份友谊,男孩微笑着迎接了死亡。对于生命,男孩从没有轻言放弃。对男孩,女孩从没有轻言抛弃,从而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生命绝唱。友谊最神奇的地方是他可以医治受伤者的心灵,能够给孤独者以安慰,给濒临绝望的人带去希望,幸福的时候离不开友情的滋润,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友情的呵护。共享苦难,能使友谊增加光辉;分享友谊,能使失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只有携手才能并肩前行,随意丢弃友情,最终可能连自己的性命一并丢掉。真正的朋友绝对不是在危难的时候独自离去,而是并肩携手共同应对难关的。这是一种精神,更是做人的一种内在品质。

但是我们这种内在的品质应该如何去培养呢?

1.培养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泼、开朗不难做到,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每天给自己一张快乐的脸,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如果天生性格内向,就要尽量锻炼自己多讲话,善于和别人交流。

2.培养自己优良的品格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个人品质很重要,比如正直、诚实、宽容、热情、大度、善良、真诚等等。多帮助别人,能与别人一起分享感受,和同伴之间以诚相待。

3.主动交朋友

主动和别人交朋友,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如果力所能及,主动帮助身边其他人,体会帮助人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知道帮助人可以得到别人的好感和谢意。

4.学会赞扬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赞美别人。赞扬那些应该赞美的人和事,在赞美之中去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会拥有好人缘,一定能收获最知心的友情。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入你的脑海里,因为对方的可贵之处,会成为激发你勤奋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源泉。而你的智慧、知识、能力、才华、激情,也是吸引同学、同事、朋友靠近你的磁力,更是相互间认识和感知的过程。这种友情则是一种很纯洁、很高尚、很朴素,既浪漫又难忘的情谊。

巴菲特也曾说过,友情是生活的美化者,是社会关系的巩固者。然而友谊建立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升华,而最牢固的友谊往往是共患难。就如同生铁,只有在熊熊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钢一样。

我觉得我一生最幸运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有几位与我最亲密的朋友。

合作伙伴即是朋友

通常朋友都不只是在某一个领域内,或许他们在其他领域发展。这样一来,某一天,某个朋友或许会跨领域来与你交流,那么,朋友也就成了你最忠诚的合作伙伴。

人脉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所有人都明白,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钱,但一定要有人脉。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朋友的帮衬,往往这个时候朋友就不只是朋友,也是你的合作伙伴。因此必须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合作伙伴。

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身边的朋友帮助,他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巴菲特的朋友比尔·盖茨先生,当他与巴菲特1991年相见以后,便成为了合作伙伴中的朋友,朋友中的合作伙伴。于是,在2006年,巴菲特向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捐助了其85%的财产。但有谁知道,其实这之间,真正受影响的并非是巴菲特,而是比尔·盖茨呢?

其实比尔·盖茨对财富的认识,也是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这才有了他们后来彼此在慈善事业上的合作。

1991年在华尔街的CEO一次聚会上,是巴菲特与比尔·盖茨两位亿万富翁之间友谊的重要起步。

这一年的一个夏夜,盖茨因劳累过度失眠了,于是他从书架上随便取出一本杂志,封面上的一个标题却立刻吸引了他的眼睛:《你应该把所有财富都留给孩子吗?》。

他再看作者的名字,没想到就是刚刚在聚会上认识不久的巴菲特,盖茨立即认真地读起来。很快,一行行的文字让盖茨陷入对巴菲特深深的敬佩之中,巴菲特在文章中指出:“财富应该用一种良好的方式反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我深信遗产对于子女只会‘弊大于利’,巨大的财富不仅会使他们好逸恶劳,成为纨绔子弟,而且并不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盖茨的心中反复回味着这句话。

凌晨5点,一夜无眠的盖茨驱车来到巴菲特的办公大楼下面。

早上7点多,巴菲特的车子缓缓驶入停车场,等候多时的盖茨走下车,上前激动地握着巴菲特的手:“您的文章让我一夜未眠,我第一次意识到,把所有东西都抓在手里也许是个最大的错误!”

巴菲特听了盖茨的话,也很感动。在这篇文章发表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讽刺巴菲特,认为他是在沽名钓誉。然而,盖茨却看懂了自己的财富哲学。巴菲特紧紧拥抱比尔·盖茨,尽管比自己年轻25岁,但是盖茨的智慧和才华,已经让巴菲特深深敬佩和感动。

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巴菲特欣赏盖茨的年轻有为,盖茨则尊称巴菲特为自己人生的老师。在工作之余,巴菲特经常在互联网上和盖茨打桥牌,往往一玩就是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