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31288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宝库,它就在那里,属于一切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你必须走进去,自己去占有适合你的那一份宝藏,而阅读就是占有的唯一方式。

作为本书的作者,笔者感到十分的荣幸。其原因有三:

第一,在市场上,有关巴菲特的书籍已成一种泛滥的态势,它们只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股票投资者巴菲特,一切只是从金钱的角度出发,而无法让读者认识一个人生中充满智慧的巴菲特,这一点,本书做到了。

第二,希望能够借助此书给我们读者提供一片更有成长意义的沃土。

第三,在此书中,大多是用巴菲特的家庭、生活、事业、朋友等等的实例,向读者转达一种理智的成长过程,希望我们读者能够从中有所得。

关于巴菲特,当我们走入了他的世界,恐怕任何初次相识的人,都会惊讶于他的简单了。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巴菲特的争论近乎无穷无尽,谁都无法确定,假如巴菲特生在中国,他的人生传奇是否与现在一样?抑或是根本就不存在巴菲特传奇呢?其实不然。

王小波回忆,他的老师曾经告诉他,科学对于中国人是外来的东西,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惊其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做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成一种宗教,其实这些理解是不对的,就像我们只是阅读巴菲特投资方面的书籍一样,一直迷信于他的投资,却不去探究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从何而来一样。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到隐藏在巴菲特投资身后的故事,即巴菲特的财其实,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并非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不论如何的伟大,但终会有失误和过时的时候。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巴菲特思想里那种基于理性的人生哲学元素。从这种理性出发,我们可以找到更伟大的思想,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冲击其它事业的巅峰,利用这种思想挖掘出我们理想的人生。

可以试想一下,倘若我们只是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方法,那么我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是金钱,而别人闻到我们身上的味道,也是铜臭的味道,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成了暴发户?要知道,“暴发户”这个词,给任何人都是一种粗暴的感觉,即使我们拥有再多的金钱,这种“粗暴”的标签也无法褪去。

笔者想说的是,我们不能只是纯粹在财富上追赶巴菲特,更应该学习巴菲特的人生哲理。

而这本书,以巴菲特历年以来的经典言谈为引线,结合巴菲特的人生故事,包括巴菲特的妻子、父母、子女、朋友等等,以此来告诉读者,巴菲特做人的哲学、做事的态度、生活的方式、以及对创业的理解心态的表现。

曾经,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因此,笔者热切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将这本书拿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笔者不敢说这本书是否能够让你改变一生,但一定能告诉你:它的存在,一定让你有所获得,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