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
31288000000015

第15章 让别人赞同你的八个完美沟通技巧(5)

后来,我直接问他为什么会拒绝为这个公司服务。他说了一些理由,但是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担心公司方面是否能履行这个合同,以及与公司配合得够不够默契等。

听到这里,我觉得继续对他进行说服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因此便告辞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对那位负责人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对你们公司产生这种感觉,但是你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让他对你们信任起来。在此之前,任何工作都将无济于事。”

第二天,那位公司负责人打电话给我,说那位学者已经改变了态度。原来,他在离开学者的家后又回到了学者家的门口,并且拦了一辆出租车等待这位学者,之后送他上飞机。这种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学者的信任。另外,负责人还利用空闲时间,向学者说明他们愿意提前履行合同中公司的义务。这使得学者答应回来后立即上班。

我们并不能责备这位学者出尔反尔或者太谨慎,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真相、假象、真诚的、虚伪的,都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积极地活动。人与人之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相互合作的关系,而是加入了相互竞争、相互欺诈的成分。因此,不信任感在人们的心里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我们心怀戒备的人会听从我们的建议,有时候,这让我们不知所措。究竟怎么样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从而让他们听从我们的劝说呢?

实际上,在本书中虽然我没有直接指出来这种方法,但是每一章节中关于说话和沟通的方法已经能够帮助你取得别人的信任了。只要你按照我所说的方法来做,那么你也一定会给人留下真诚、值得信赖的印象。

有信任,沟通才会有结果:

(1)信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需要人们努力去建立。

(2)不信任会导致莫名其妙的猜想。对方会对你所说的东西产生疑问,即使你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他仍然会生出不同的理解来。

(3)当你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拒绝你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到对方可能对你有强烈的不信任感。

技巧八: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卡耐基的忠告:有效地控制话题,对说服一个人来说的确十分重要。

掌握沟通的主动权才能最终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正如大多数推销员一样,他们向客户推销自己的商品时,往往不能掌握住说话的主动权,所以才导致最终的谈话失败。

一位图书推销员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对一个太太说:“太太,我们的图书质量非常好,装帧也非常精美,您看有没有需要呢?”对于这位推销员的回答,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位推销员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然后门会被关上。看得出来,这样的推销员不是出色的推销员。

那么,作为一位出色的推销员,他会更加懂得推销时的说话艺术。让我们来推测一下一位优秀的推销员的推销情况。

推销员:“太太,早上好!你家的孩子都上学去了吗?”

某太太:“是的。”

推销员:“你的孩子上几年级了?”

某太太:“大的五年级,小的二年级。”

推销员:“他们一定都很聪明吧?”

某太太:“是的,当然。”

推销员:“他们平时喜欢看书吗?”

某太太:“有时候看。”

推销员:“我想我这里有些书他们可能会喜欢……”

我们可以想象,这位推销员成功的概率应该是非常高的。为什么?因为他掌握了很好的推销艺术,并且在谈话过程中很好地控制了话题。

如果想让我们的交谈变成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那么你就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对方,或者巧设提问,或者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暗中把谈话引向我们期望的方向,这样就能说服对方。

胡佛总统的沉默寡言让许多记者都望而却步,想让话从他的嘴巴说出来,简直比登天还要难。但是,一个芝加哥记者却轻易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使胡佛总统谈了两个多小时。

那时候,胡佛是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年轻的记者里尼提偶然地跟他坐同一辆列车,并得到了采访他的机会。一开始,当里尼提询问一些问题的时候,胡佛总是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然后就长久地陷入沉思。里尼提觉得很尴尬,虽然他早就知道胡佛的习惯了。他不得不一边问问题,一边想办法解决这种状况。

当火车经过贫穷而荒凉的内华达州时,里尼提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话题。他望着窗外,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在这个地方,人们应该还是用那种古老的方法来采矿的吧?”这时候,胡佛马上说道:“早就不用那种方法了,现在全国都在采用最新的采矿方法。”接着,胡佛的话匣子好像是被打开了一样,他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从采矿到石油,从航空到邮政……当时,那些跟胡佛同坐一列火车的人都是有名望的人,但是胡佛对他们都不理不睬,却偏偏跟里尼提讲了两个多小时。

里尼提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记者,但是却因为跟胡佛总统聊了一个合适的话题,使自己成为了和胡佛总统话谈最长的记者。看来,话题对谈话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话题,不难想象,谈话的结果一定不会很理想。

有效地控制话题,对说服一个人来说的确十分重要。苏格拉底以擅长言辞而著称于世,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成为谈话的一种经典方式。问答法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在与人谈话的时候,如果想要说服对方,当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一些有分歧的话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就这个话题的共同点(相对于分歧)对话题进行控制,一步一步地使对方作出肯定的回答。这样,就可以使谈话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我们来看看说话高手是如何用这种方法成功说服他人的。卡尔是一家汽车公司的推销员,下面是他与客户的一次谈话。

卡尔:“你好,你有兴趣看一看我们公司推出的吨位为4吨的汽车吗?”

客户:“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一辆2吨的汽车了,而且这更加适合我们。”

卡尔:“嗯,至少就目前而言,2吨的汽车确实比4吨的更加划算些,是吗?”

客户:“的确如此。”

卡尔:“我是否可以知道,你需要的汽车的平均载重量是多少呢?”

客户:“2吨。”

卡尔:“这是个平均数吗?”

客户:“是平均数。”

卡尔:“嗯,也就是说,你有可能用它来运超过2吨的货物,是吗?”

客户:“是的。”

卡尔:“如果装着超过两个吨位的货物在丘陵地区行驶,你的汽车承受的压力比正常的情况要大,是吗?”

客户:“的确如此,而且这很正常,因为我们经常在丘陵地区行驶。”

卡尔:“据我所知,冬天一般是汽车运营的旺季,是这样吗?”

客户:“是的。夏天一般生意很清淡,冬天却经常超载。”

卡尔:“不幸的是,丘陵地区的冬天一般都特别长。”

客户:“是的。”

卡尔:“那么,也就是说,你的汽车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了?”

客户:“是这么回事。”

卡尔:“这自然会影响它的寿命,你说呢?”

客户:“是的。”

卡尔:“那么,你会不会觉得,如果你拥有两辆汽车,让4吨的汽车在旺季的时候运营,而让2吨的汽车在淡季运营,两辆汽车的使用寿命是不是都会延长呢?”

客户:好像是那么回事。

就这样,卡尔随后得到了一个订单。但是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一开始客户看起来好像并不需要购买汽车,因为他已经有一辆了,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卡尔就巧妙地运用了说服技巧,让谈话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就是控制了话题的巨大作用,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来讲也同样有借鉴意义。

要明确目的,而不是被人牵着鼻子:

(1)通过曲折迂回的方式,使对方顺着你的思路进行思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控制说话的主动权,不能让谈话失去方向,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3)说服他人,而不被他人说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谈话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