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工作
31287800000014

第14章 高效工作,快乐锤炼(1)

效率是什么?效率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用固定的资源得出最优的结果。在信息庞杂、发展迅速的今天,每个人都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就像是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在不停地、没命地旋转。高效可以使人在相同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意识到了高效的重要性,从心理上真正地重视高效的作用,并能在实践中有真正的高效行动。只有工作高效、有序,创造快乐的工作氛围,我们才能真正快乐。

把结果作为做事的终极目标

在工作中,结果是我们做事的终极目标。快乐工作的人,在以结果为导向的前提下,会采取各种方法取得结果,并会得到提升和相应的回报。相反,一个不负责任的员工终日不思进取,没有争做一流的动力,行动力也会日渐减弱,最终必将导致职业生涯的黯然。

领导让周平去买书。周平先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书已经卖完。”他又去了第二家书店,店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过几天才有。周平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卖过此书。

中午,周平只好回到单位,向领导汇报:“跑了几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周平,欲言又止,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后来,领导又给周平安排了几项工作,可是周平给领导提供的结果并不理想,没过多久,领导就让周平离开了。

周平为了这件事付出很多,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提供结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结果做不到我也没办法”,那么我们必然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被淘汰。

很多人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总有这样的想法:你安排我做这件事,我就做这件事,我只对事情的过程负责,我不对结果负责。但领导真正想要的是做事的过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领导要的是这件事的结果。

结果第一,工作的本质就在于抓结果,实现预期结果。没有结果,一切过程都毫无意义。反过来讲,如果没有结果,那么所有的苦劳都没有价值,因为整个过程追求的目的就是获得结果。

结果是一种标杆,是一种方向,是一种价值的印证,是不断走向卓越的新起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此时此刻就要行动起来,用奋斗诠释不凡的能力,用结果演绎精彩的过程!这才不失快乐工作的本质!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关注结果,没有结果,一切等于空谈。如果一个企业不追求利润,这个企业肯定会垮掉。如果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其结果,那么这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浪费了自己的一生。

美国施乐公司曾经辉煌一时,施乐的辉煌源于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静电复印技术,因为这项伟大的发明,施乐成为复印机业的领头羊。

可自此之后,施乐有了一劳永逸的惰性思想,不再去开发新产品。

当施乐还在抱着传统复印机不放的时候,日本的佳能公司已经推出了颇受现代办公族欢迎的中小型数码复印机。

终于,数字化时代到来,保守的施乐公司难以生存下去,面临倒闭。在2000年,施乐中国公司不得不以5.5亿美元的价格将股权转让给日本富士公司。

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企业给客户、市场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得不到客户的认可,那么即使你曾是龙头老大、业界霸主,你的结局也只能是退出市场、退出舞台。

赢得好结果,是公司能够保持优势,缔造常青基业的根本保障。放弃了对结果的坚守,就是放弃了公司的生存底线。

香港的一位出租车司机不但拥有自己的房子,而且还能供养两个小孩上大学读书。有一天,一位乘客坐他的车,发觉他心情不佳,于是开口了解情况,才知道最近他老婆玩六合彩输了300万港元,这位乘客听后吓了一大跳,以一般开出租车的收入而言,是很难想象能有此余钱,可以让老婆花费近300万。乘客心里想着,于是好奇地问:“你是如何赚到这么多钱的?”司机笑笑说:“其实很简单,从30年前开出租车时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8点出门,一直工作到每天收入3000港元才回家休息,您知道吗?我每天还来得及看晚上8点的电视节目。”

“因为我知道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不会将时间用在与其他朋友闲聊或午休等方面,一心想到赚3000元,所以全神贯注在工作上,效率自然高于同行,不仅收入尚可,生活正常,30年来,也未曾想过换工作。”

这个司机有结果的心态,在结果的驱动下,会竭尽全力,在赢取结果的过程中,他会获得相应的提高和回报。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结果心态,常常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不思进取,能糊弄就糊弄,任懈怠的想法肆意蔓延,进入一种消极而被动的状态,最终将走向失败。

所以我们要树立结果心态,强化结果导向。

要成为称职的员工,此时此刻就要行动起来,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出租车司机一样,强化结果导向,才能取得更好的业绩。因为结果是一种方向,是一种价值印证,是不断走向卓越的新起点。

拒绝拖延,立即行动

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呢?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因为拖延以至于凡事都留待明天解决,其结果必然最终走向平庸。

一个勤奋的艺术家,为了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新的灵感产生时,他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其实,一个优秀的员工就是一个艺术家,他对工作的热爱、绝不拖延的习惯,就像艺术家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

曾经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成功人士:“请问您成功的主要原因什么?请问您遇到挫折时是如何处理的?”

成功人士回答:“绝不拖延,立即行动!”

记者问他:“请问您是如何面对挫折的?”

他回答:“绝不拖延,立即行动!”

记者继续问道:“能不能告诉我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还是回答:“绝不拖延,立即行动!”

“绝不拖延,立即行动!”这句话是最惊人的自动启动器。任何时刻,当你感到拖延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时,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喜欢拖延的人往往意志薄弱,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习惯于逃避困难,惧怕艰苦,缺乏约束自我的毅力;或者目标和想法太多,导致无从下手,缺乏应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或者没有目标,甚至不知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另外,认为条件不成熟,无法开始行动也是导致拖延的原因之一。

对每一个渴望高效工作的人来说,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是一种危险的恶习。一旦遇事开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克鲁斯是一个很喜欢拖延的员工。例如,在工作中克鲁斯常常积压一大堆来信。如果第一封信中牵涉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就把它搁置一旁,找一封容易答复的信去处理了,结果,没过多久,他就积攒了两三包没有答复的信。但是他觉得自己无法改变这种习惯。

对此,时间管理专家皮尔斯警告说:“不要以为拖延的习惯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取你生命的恶棍。”

皮尔斯教授对他说:“克鲁斯,你不该认为这种拖延的习惯是你固有的个性,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是一种坏习惯,但正如所有别的习惯一样,它也同样可以被克服掉。所以,你不应该回避那些棘手的信,应当首先处理它们。你因此而得到的鼓舞会让剩余的任务迎刃而解的。”

这番警告使克鲁斯感到震惊。他决心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彻底战胜它为止。在皮尔斯的帮助下,克鲁斯意识到:如果有一件事要做,立即就干。最后,他终于成功地改掉了拖延的恶习。

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敌人之一,一个企业家可能因为拖延没能及时作出关键性的决策而失败,一个学生可能因为拖延没有及时掌握应有的知识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拖延到头来只会导致问题堆积,难上加难。

工作中有好多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时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就把事情推到后天,许多机遇就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中失去了。我们应当记住,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珍贵的时光。因此,工作中一定要今日事,今日做。制订每日的工作计划进度表。每天都要有目标,有结果。

立即行动,要从今天做起。今天的理想和决断,今天就要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新的想法与新的决断。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最重要的。寄希望于明天的人,是一事无成的人,到了明天,后天就成了明天。

一个人养成遇事马上做、现在就做的习惯,不仅能克服拖延,而且能掌握“笨鸟先飞”的先机,久而久之,必然能够拥有当机立断的大智大勇。所以,要有好的明天,请从今天开始克服做事拖延的习惯!

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现在,由于职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增大,每个人都在抱怨“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呢!”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远远不够,到底是时间真那么少,工作真那么多,还是我们不懂时间管理?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做好。”会管理时间的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价值,能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尽可能多地获取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

优秀的员工懂得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他们不仅会很轻松地完成工作,得到上司的赏识,还能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从而有更好的精力去迎接明天的工作。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工作效率自然就高。而那些不懂得时间管理的人,他们在上班时间松松垮垮,下班时间紧紧张张,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有一个专家曾经对某著名钢铁公司做了一次管理调查,在此期间,他申请了很多次,都无法见到总经理。后来,他经过各种方法,终于见到了总经理。总经理正在文件堆积如山的办公桌前忙碌,他连连向专家道歉,声称自己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甚至连吃饭都很匆忙。

专家听了很震惊,他告诉总经理:“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总经理很惊讶地问:“我每天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怎么还说没有管理好时间?”于是,这个专家给这位总经理提了一个建议:每天上班前,把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列举出6项,然后按照重要性对它们进行排列。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最重要的事,做完以后再做第二件事,以此类推,直到做完所有的事。在做这些重要事情的空隙中,可适当处理一些细小的工作。

过了几个月,这位总经理邀请专家前来,当专家见到他时,他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他先前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的桌上也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了。他开心地对专家说:“按你的方法,我现在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公司业绩也提升了很多,并且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比原来轻松了很多。”

每个人的时间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全天下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为你管理时间。如果你想有效地管理时间,那就要先铲除浪费时间的根源,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会结出果实的主干,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享受成功的果实。

那么成功人士是如何管理时间的呢?实际上,成功者管理时间、利用时间的方式,并没有什么诀窍,只要做到以下三点:

1.变“闲暇”为“不闲”

凡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促使他们取得成功的好习惯:变“闲暇”为“不闲”,也就是抓住工作时间的分分秒秒,不图清闲,不贪暂时的安逸。

时间是由分秒组成的,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所以,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总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琳达受聘于一家顾问公司,平均每年要负责处理130宗案件,而且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琳达认为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在飞机上她就给客户们写邮件。她说:“我已经习惯如此了,这有什么坏处呢?”一位等候提行李的旅客对她说:“在近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里,我注意到你一直在写邮件,你一定会得到重用的。”琳达则笑着回答:“谢谢,我早已是公司的副总了。”

2.凡事分清轻重缓急

当你善于抓住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工作的时候,你还应懂得,凡事都有轻重缓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应该优先处理,不要和重要性一般的事情混为一谈。

大多数重大目标无法达成的主因,就是因为你把太多时间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所以,你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核心价值,排定日常工作的优先顺序。建立起优先顺序,然后坚守这个原则,并把这些事项安排到自己的工作中。

第一,急迫而重要的,非尽快完成不可的,例如方案的制订。

第二,重要但不急迫的。虽然没有设定期限,但早点完成,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增加工作表现,例如工作的长远规划。

第三,急迫而不重要的。

第四,既不急迫又不重要的,例如“鸡毛蒜皮”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