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心理学
31287500000032

第32章 幸福心理学:叩开心门,幸福其实并不难(1)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因果定律: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

“因果定律”是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又称为因果法则,指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为人类命运的“铁律”,心理学家将其归纳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因果定律说明的是,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必定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相伴而生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因果定律之中。从天体运行、四季轮回,到小河叮咚、大地回春,从花草树木、鱼虾成群,到红杏枝头、山峦叠起……这一切都和因果定律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因果定律运行的结果。

因果定律以最简单的形式告诉人们,如果生活中你为自己设定了想得到的结果,你就需要追溯前人,看一看那些得到这个结果的人是怎么做的,并为这个结果不停地努力、付出,如果你能够做和成功人士同样多的事情,你获得的结果也将和他们同样多,这不是奇迹,而是一个很自然的规律。

拿破仑·希尔曾被邀请到一所大学做演讲,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校方付给他100美元的酬劳时,他说此行不虚,因此婉言拒绝了该项报酬。

后来那所大学的校长,将这件事情动情地说给了他的学生,校长说:“我在这所大学待了20年,其间我曾邀请过很多人士给学生们发表演讲,但这是我碰到的第一个拒绝接受演讲酬金的人,他说他在演讲中收获的东西足以胜过他演讲的酬金。事实上,这个拒绝酬金的人是一家大型杂志的总编,所以,我建议你们去订阅他的杂志,因为,他身上的美德以及能力,是你们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也是将来踏入社会后必须用到的。”

拿破仑·希尔主编的《希尔的黄金定律》由此获得了这些学生6万多美元的订阅费,并在日后的发展中,获得这所大学的学生以及他们朋友5万多美元的订阅费。

种了就会有收获,哪怕你当初并没有期望获得收成。《人心的贮存》一书中曾说:“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后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存折都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

有的人一生获得无数次成功,有的人一生连一次成功的滋味都没品尝过。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失败的人抱怨自己的运气差,甚至将其推脱给客观条件或外在因素;成功人士在总结经验时,经常要提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好运气,但同时也强调了重要的一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点,它有力地向人们诠释了因果定律的关系。

古语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生命运行的必然衍生。只有辛勤耕耘、矢志不移的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地位、名利和成功。知道这个道理后,相信那些失败的人在抱怨自己运气差的同时,一定也会总结一下自己曾经的付出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收获。

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如果你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样,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那么你必定会得到和成功人士同样的结果,这没有什么奇怪,也不是好运光顾你,这只不过是因果定律发挥了作用。

世上的任何事情都遵循着这样的道理。只要你肯花时间,肯牺牲,肯研究,肯付出,自然会声誉满丰。例如,如果你想拥有很多的财富,你必须时刻想着赚钱,时刻研究如何赚钱,时刻尽全力为此付出,这样你的钱包才会鼓鼓。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你就必须播下追求知识、学会知识、追求真理、运用真理的种子,这样你的脑中才会蓄满智慧。

爱默生说:“因与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果早就酝酿在因中,目的存在于手段之前,果实则包含在种子中。大自然的法则是:从事工作,你将拥有权力,但不工作的人,将没有权力。”所以,你要得到某样东西,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把与该事情相关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这样你才能从该事情中得到丰厚的回报,付出越多才能收获越多。

心灵感悟

布瑞姆博士在《阿波罗精神》一书里曾说过:“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均衡性,这是人力所无法破坏的。”同样,身为人类也有人类的均衡点,这也是不能被破坏的,人生与社会同样躲不过自然的“铁律”:种什么样的因,必会收什么样的果。

古特雷定理:把大梦想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梦想

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认为: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他的这句格言被称为“古特雷定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遵从这条简便而实用的定理而受益。

1968年某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要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菲利普表达了自己的构思:“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而是一座人间的伊甸园。”菲利普问舒乐预算多少,舒乐博士坚定地对他说:“事实上,现在我一毛钱都没有,所以对我来说,100万美元和400万美元并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捐助者的到来。”

教堂最终敲定需要的预算是7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但超出了舒乐博士的承受能力,甚至也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其他人也都对舒乐博士说“这似乎不可能”。但舒乐博士却想出了一个化整为零的方法。他在一张纸上写着“700万美元”,然后在这个目标下面写道:

1.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2.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3.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

9.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10.卖出教堂1万扇窗户的署名权,每扇700美元。

在这神奇的化整为零的方法作用下,舒乐博士历时一年多筹集到了足够的款项。据说,水晶大教堂最后耗资2000万美元,但是在舒乐博士将这宏伟的目标化整为零之后,奇迹般地募集了足够的资金,让这个大教堂成为了加州胜景。

在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距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至倦怠而失败。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却始终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也许就会减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古印度人有个捕捉猴子的神秘妙法:在群猴经常出没的原始森林里,放上一张装有抽屉的桌子,抽屉里放一个苹果或者桃子,然后将抽屉拉到猴子的手能插进去而苹果或桃子拿不出来的程度,猎人就可远离桌子静静地安心等待。每一次,猎人都会看见这么一幅可爱的画面:猴子将手伸进抽屉里取桃,桃子却怎么也取不出来,而猴子又死活不肯放弃,于是,贪婪的猴子急得两眼冒绿光,却又无计可施。

这种古老的方法使很多聪明的猴子轻而易举地成了猎人手到擒来的猎物。有一天,一个猎人又用这个办法准备擒捉一只在附近活动了很久的猴子。

一会儿,那只猴子终于探头探脑地走到了桌子旁边。它先将一只手伸进抽屉里取苹果,但苹果太大,抽屉缝又太小,任它怎么努力也取不出来。于是猴子又将另一只手也伸了进去。两只胳膊飞快地在抽屉里翻动。不一会儿,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被它用尖利的指甲抠成了一堆苹果碎块,猴子扔掉果核,用手掏出抽屉里的苹果碎块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吃完后,它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

这只聪明的猴子将苹果抠成碎块化整为零,因此获取了整个苹果,避免了其他猴子失败的悲剧。

许多人贪婪巨功,将自己的一生紧紧系在一个硕大的成功果实上,结果就像那些紧紧拿住苹果而束手待擒的猴子,忙碌一生,连“苹果”的皮也没有尝到。而另一些人知道先将成功一点点分解,虽然每次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一次又一次的积累,使他们最终获取了圆满的成功。

心灵感悟

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在通往自己大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口气实现它,有时还会被自己的大梦想吓倒。其实,把大梦想分解成一个个小梦想,再把它们一个个串联起来,看似过程复杂了,却是实现梦想的最简便方法。

杜利奥定律:用热情为生活开一扇窗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以为自己处于某种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这种状态就会愈发明显。有些小孩本来并不难过,但一哭起来,会越哭越伤心,就是这个道理。当你认为自己很可怜,让痛苦爬满眉际,你的生活就会真的很痛苦;相反,如果你对生活充满热情,那么你的生活也会越过越红火。

在心理学上,内心充满热情是一种积极的、难能可贵的心理品质。内心的热情是个人拥有积极的正面情绪的保证,往往能够让我们充满信心、朝气十足、劲头十足地做事,这样一来,做事便更容易成功,人生也因此而更加美好。美国心理学家、作家杜利奥说:“失去了热情,人生的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再也没有什么比失去热情更让人迅速苍老的了。”人们将这种热情对人产生的作用称为“杜利奥定律”。

在人生旅途中,遭遇苦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而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那么我们将陆续失去一切美好的东西;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充满热情地面对生活,即使它让我们饱受苦难的折磨,我们也能够于苦难中打开一扇窗,从而找到幸福和快乐。

赵佳是位随军进藏的家属,为了追随爱情她毅然辞去了一份高级白领工作,独身一人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与第一次进藏不同的是,除了新奇与震撼外,这位年轻姑娘还感受到了酸和苦的滋味。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想到要长期居住在此,赵佳心中五味杂陈。

爱人所驻的部队交通条件不好,很多道路根本没有开通,遇到雨季塌方或者大雪封山的时候,仅有的羊肠小道也会因为天气恶劣而被“封锁”,这使赵佳居住的地方成为一座“孤岛”。远离都市的赵佳面对孤独和寂寞时,会高唱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藏歌,用纯净的歌声洗涤自己的心灵,为生活增添色彩。

高原上缺水缺电是常有的事情,由于高原缺氧,赵佳每去提一次水都会气喘吁吁,很多人都认为从小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她吃不了那么多苦,不久就会知难而退,而赵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青藏高原上的生活是幸福的。赵佳在给父母写的信中说道:“我从来不把打水的艰难看作是一种痛苦,我反而认为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我用亲手打来的水浇灌仅有的几盆植物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的感觉;停电了,我就用黑色的眼睛去感受淳朴的黑夜;当丈夫没有执行任务时,我们会相拥去感受对方的心跳,我经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就这样,赵佳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热情,她始终热情地生活着,她热情地将生活中的不快乐因素过滤掉,留下快乐的笑声,用广阔的胸襟去面对每一天,因此她找到了快乐,体味到了幸福。

“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那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作家拉尔夫·爱默生说,“热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黏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发自内心的有力声音——‘我行’。”麦当劳的老板克罗克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