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心理学
31287500000013

第13章 生活心理学:日常琐事带你走入心理世界(3)

实验者征集了17名大学生,让他们住在一起。在他们进入公共宿舍之前,实验者测定了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关于经济、政治、审美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分别将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或者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共同生活4个月。4个月后,实验者让这些大学生相互评定室内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自己人关系,同宿舍的人明显比不同宿舍的人要亲近;然而到了后期,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人走得比较近,成为影响“自己人效应”的重要因素。

我们若要在人际交往中制造“自己人效应”,成为广受欢迎的人,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使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其次,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再次,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具备开朗、坦率、大度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受欢迎的程度较高,反之,有傲慢、忌妒、斤斤计较等不良个性品质的人,不易受到大众的欢迎。

心灵感悟

林肯曾说过:“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的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

异性相吸定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在精神上互悦,智力上互偿,气质上互补,事业上互助,异性效应总能让你事半功倍,感觉生活轻松愉快。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见有人调侃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确实是这样,这就是一种异性相吸定律的典型表现。异性效应指的是因男女共同做事而引起的对活动起积极影响的微妙作用。就像物理学中,磁场会产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作用。

这种效应的对象既非特指夫妻,也不是指如开会、问路以及公事等普通的男女接触,而是指在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为加深了解而有比较多的接触与交流的异性。这种交往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了事业进步、丰富人生和愉悦感情而进行的有益活动。

在共同活动中,与异性朋友接触时较易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接触得多了就会成为朋友。在与异性朋友同乐的过程中,会感到一种与同性朋友在一起所没有的自豪、满足与和谐。

就情感而言,女人通常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而男人则情感热烈,意志坚强。所谓“话逢知己”,异性间在交流时总是感觉具有共同语言,能借助交谈慰藉双方的心灵。这种情感交流是很微妙的,也是在同性身上无法体会到的。

当然,异性的性格、需求与自己是不同的,如果想从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感,那你就要学会理解异性、真正地尊重异性。

看电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性在看电视的同时还会做许多别的事情,例如一边做着晚饭或看着孩子或接着电话,而男性通常是全神贯注。

两性之间另外一个较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男性习惯线性思维,在未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他们通常不会去关注后面别的问题,因此就比较专注,习惯循序渐进;而女性则习惯并行思维,她们喜欢将几个问题放在一起来思考,尝试去解决所有问题,可谓是齐头并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异性效应来获得工作中的一些成功,本来异性相吸就是很正常的事,男女之间达成合作也相对更容易一些。

郑阳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她刚进入公司没多长时间,就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公司业务四处奔走,无往而不利。

有一次,公司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工作人员绞尽脑汁也未解决问题。而郑阳外出联系,没多长时间,问题就得以妥善解决。

还有一回,公司的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急需一笔贷款,老板急得如热锅里的蚂蚁般团团转。郑阳再次出面,在银行之间周旋,最后为公司争取到了上百万元的贷款。

因为工作突出,郑阳备受领导器重,工资和奖金连连升级。公司同事试图了解郑阳成功的秘诀,才发现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头脑清醒,思路敏捷,具有丰富的知识与阅历,待人接物有方,当然还有她端庄的容貌和娴雅的仪表。

郑阳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外出办事与男性打交道,相对来说,由女性出面会使谈判过程更为顺利。不妨再来看一则有趣的故事。

唐代“安史之乱”时,大将李光弼带兵与叛将史思明对阵,两军互有胜负,相持不下。但史思明骑兵颇强,因为他有从塞北带来的良马千匹在军中服役。这些马都是公马,个高劲大又跑得快,对起阵来对唐军威胁颇大。史思明也视这批马为宝贝,没有战事时便让人赶这批马去河边洗浴、吃草。

左思右想,李光弼终于想出一条获取这批良马的计谋来。他传令城中以高价收购带有小马的母马,没几日便收到母马、小马各五百匹。

这天,李光弼见叛军又把那批良马赶到对岸河边放牧,便传令把收来的那批母马赶出城去,而把小马留在城中。母马来到城外河边,心中挂念城中的小马,不时回首鸣叫。

叫声引起了对岸叛军所养公马的注意,它们突然间都不吃不喝,一匹匹仰起头来游向对岸,放牧公马的叛军拦也拦不住。

唐军赶马人见状赶紧松开缰绳,那五百匹母马挂念城中的小马,拔腿就往城中跑。叛军的公马刚过河上岸来,也开始追着那批母马往城中跑。叛军主将一听丢失了良马,立刻派遣大队人马前来拦截。不过还没等叛军打过河来,那批公马已随唐军的母马进了城,一匹匹被捉住后补充到了唐军骑兵中。

自此李光弼的骑兵战斗力大增,使叛军吃了不少苦头。

在这个故事中,李光弼把“异性相吸”的道理运用到战马上,巧施计策,没费一兵一卒便夺得了叛军千余匹良马。

不过,“异性效应”也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口才较好,再加上礼仪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利用这种效应是很正常的;相反,要是为达到某一目的,利用色相去引诱他人是令人不齿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男性对异性,特别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这无可非议,可要是对异性想入非非,就超过正常限度了。

总而言之,与异性交往时要注意“自然”与“适度”的原则。

心灵感悟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玄妙,在于男女之间的异性效应。这是指男女相处时引起的心理变化对活动起着有益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对异性欲求与尊重欲求的本能需要,在与异性接触中,会潜意识地“自我表现良好”以取悦对方。

自我参照效应:人们都会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自我参照效应是指记忆信息与自我相联系时产生的记忆效果要优于其他信息条件的现象,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回忆经验为特征的反应(“记得”)上。在接触新东西时,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就不容易忘记。

有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让参加实验的人看一则相机的图片广告,然后分别询问他们三个问题:第一,这张图片有没有红颜色?第二,这是什么?第三,你有没有用过这种产品?问完三个问题后,让他们回忆相机的牌子。结果显示,被问过第三个问题的人回忆得最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第三个问题与自己有关,自然就能很容易地回答出来,在记忆中也能很容易地找到答案。

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在我们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就很容易记住它。如果接触到的是不好的信息,我们也会表现出一种巨大的担心,担心这种事情哪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鸡蛋是不可或缺的食品。但日本专家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少女性来说,每天吃鸡蛋却有损健康,甚至可能带来致命的隐患。由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很高,对健康不利,每天吃一个以上鸡蛋的女性可能比每周吃一两个鸡蛋的女性短命。

对于这段“女性吃太多的鸡蛋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文字,女性对它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男性。同样,对于和男性有关的健康知识,男性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大于女性。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家英国的大公司由于日常工作费用开支很大,为了降低费用开支,公司经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特地雇了一位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并且这个人面孔冷酷、资历很深。他让这位会计师坐在前面有玻璃窗的办公室里,这样,在他前面办公的所有员工,他都可以看到。公司经理告诉所有的员工说:“他是被雇来检查所有费用账簿的。”

每天早晨,在他的办公桌上都摆满了公司职员的一叠费用账簿。等到了晚上,职员们再来把这些账簿拿走交给会计部门。但是,实际上,那些账簿根本就没有被这位会计师翻阅过,可是所有的员工都不知道这件事。

但是,奇迹就这样出现了,没想到在会计师来公司“检查”账簿的一个月时间内,公司所有的费用开支降低至原来的80%。奇迹为什么会出现呢?

这主要是公司的人员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公司请会计师这一客观事实,引起公司人员的神经冲动,开始产生心理活动,感知到“检查”,对“检查”做出整体反应,就是要进行自律,不能胡乱开支。

有句话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也从反面证明了“自我参照效应”。当一件事情与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时,人们就很难去记住它,更不可能去关注它。一个喜欢篮球的人能记住很多球星的名字,一个不喜欢篮球的人要记住那么多球星的名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他曾经于1837年出任美国总统。

然而,在他妻子去世之后,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杰克逊也因此认为他必定会死于同样的症状,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

有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女性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地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急促。他的朋友立刻跑到他身边。

“你怎么了?感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我们赶快去医院!”说完,朋友就准备把他送往医院。

“唉!不用了,其实这种情况我早就预料到了,只是不肯相信罢了,看来,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说,“我中风了,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吃惊地问道。

“因为,”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儿感觉也没有,这不就证明我右侧的知觉没有了吗?”

正在这时候,和杰克逊一起下棋的那位女性却疑惑地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的是我的腿啊!”

“自我参照效应”在生活中也会带来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影响,每当别人介绍一种病症的时候,总免不了会先想到自己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征兆,如果恰巧有两三点看似符合,就开始惊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病入膏肓,其实自己一点儿事也没有。正如杰克逊因为家族中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就非常担心自己也会死于这种病症,所以总是生活在一种恐惧中。这都是“自我参照效应”在起作用。

心灵感悟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必去做

事分轻重缓急,价值也分大小,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存有一把标尺,衡量一下哪些事值得我们去做,哪些事不值得我们去做。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必去做。这个定律反映了人们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做的是一件自己觉得不值得做的事情,常常就会用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对待它,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就算成功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感。该定律很简单,其重要性却时常被人们所忽略。

每一天,我们都要做许多事情,有些事做了半天之后,才发现实际上根本没必要去做。事分轻重缓急,价值也分大小,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存有一把标尺,衡量一下哪些事值得我们去做,哪些事不值得我们去做。只有“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会激发自己的激情与才能,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值得做的事,我们通常不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做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事实上,马虎和敷衍都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与其这样,还不如做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无论感情上再怎样难以割舍,也不要虚耗自己的生命。这样想想就不会忽略掉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