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劳动力贬值成正比。以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为例,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马克思,2000:51 )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就越会陷入廉价劳动力商品的怪圈。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拥有的东西就越少,自我世界就越贫乏。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彻底地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四)非劳动者对劳动者的剥夺产生利益对立的群体
劳动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合作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1975:44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离以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产生的异己关系,必然产生非劳动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工人不仅受单个资本家企业的剥削,还要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为了实现资本家“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要求,剩余价值还在不同的产业资本之间、产业资本和职能资本之间、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重新分配的结果是不同的资本家获得了大致相当的平均利润率。而被整个资本家阶级瓜分的剩余价值的真正创造者是产业工人,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劳动者劳动的剥夺。
在马克思所阐释的语境之下,异化劳动产生出了一个跟劳动不相干的、置身于劳动之外的别的阶层,它使得劳动成果属于有别于我的另一个存在物,如果劳动对工人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劳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至于这另一个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别的阶层的资本家。人与人相异化则说明,在资本主义这个异化的社会里,每一个人,不仅工人而且包括与其相对立的资本家,都与合乎人的类本质的真正的“人”相异化:这种异化关系既是劳动异化的结果,也是劳动异化得以实现的根源和条件。非劳动者对劳动者的剥削不是由资本家的利己本性决定的,相反,资本家的利己本性、谋利欲望和对劳动者的剥削,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私有制决定的。
社会由诸多要素构成,阶级或群体的关系影响着社会合作进程与活动,社会群体是不同方向的力量,只有沿着同一方向才会产生最大能量的合力。马克思有过十分深刻的分析:“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马克思,1972:367-368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时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马克思,1995:286 )
二、资本逻辑:异化问题的实质根源
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其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资本主义生产作准备,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而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实现剩余价值。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阶级关系。资本的运动是阶级关系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资本成为对他人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反映了货币持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物的外观掩盖下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
(一)资本权力的争夺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一切社会财富都打上了资本的烙印,谁控制了资本,谁就控制了社会财富;控制资本的多少,决定着控制社会财富的多少。由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导致社会绝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社会绝大多数人要么一无所有,要么只有少量的维持自身和家庭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无产者如果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就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同样,资本家如果不能使资本不断地增殖,他就会在竞争中失败。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遍陷入“物质利益至上,金钱万能”的观念之中,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淹没在利己主义之中。
1.资本权力是政治权力
资本家以资本来量化权力,共同支配整个社会。资本家运用这些资本争夺控制生产的社会权力———购买商品不是资本增殖的目的,资本对应的不是具体的商品,而是政治权力。工人的劳动的生产性作为创造力量,成为资本的权力。“因为他的劳动的创造力作为资本的力量,作为异己的权力而同他相对立。”(马克思,1979:180 )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积累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大工业“破坏着工人生活的一切安宁、稳定和保障,使工人面临这样的威胁:在劳动资料被夺走的同时,生活资料也不断被夺走,在他的局部职能变成过剩的同时,他本身也变成过剩的东西;我们已经看到,这个矛盾怎样通过工人阶级的不断牺牲、劳动力的无限度的浪费、社会无政府状态的洗劫而放纵地表现出来”(马克思,2009:560 )。因此,“作为别人辛勤劳动的制造者,作为剩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资本在精力贪婪和效率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马克思,1975:344 )。
资本是剩余价值产生的首要条件。没有资本就没有企业,就没有生产,就没有一切。在社会化大生产劳动中,资本家握着大量的货币资本,以便建造工厂,购买生产工具、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这是生产的首要条件,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这个先决条件,雇佣工人才能生产出产品,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资本家追逐资本带来的困境,凸显的是阶级利益的对立对抗及由此导致的阶级压迫剥削和统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必然造成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从而导致阶级尖锐对立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2.货币权力的追逐
货币是资本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不仅把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引入历史深处,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且还把这种哲学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底层,探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揭示了“资本,即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马克思, 2009:179 )。人们的劳动不再是为了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特殊产品,而是为了获得一般形式的财富———货币。因为人的物质需要必须经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满足,而货币能够换取到任何商品,在此意义上,人们不断追求货币,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于是,资本的利润来源于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人们不断地扩大社会再生产,生产出满足他人的商品,以获得货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货币是一种权力。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货币表示持有者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本身也是一种权力。马克思如此描述货币的特性:“货币,因为具有购买一切东西、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之间的牵线人。”(马克思,1979:150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货币权力也是对人性的压抑。“随着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货币的权力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也就是说,交换关系固定为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外在的、不依赖于生产者的权力。最初作为促进生产的手段的东西,成了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异己的关系。”(马克思, 1979:91 )
货币权力形成物的社会关系。在货币制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社会关系被定格于宗族、血缘和等级等,货币的出现使人们逐步从狭窄的、凝固化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只是在交换价值上,每个个人的活动或产品对他来说才成为活动或产品,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孤立化和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另一方面,每个个人形式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马克思,1979:103 )货币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被当作商品来买卖的符号,表现为对于商品核心价值实现的直接统治。货币在资本主义诞生起就决定了商品完全被货币操纵者们所控制,这本身就是货币统治人的一种权力展示。马克思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人与物关系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货币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马克思,1979:108 )。“在货币关系中,发达的交换制度中,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相互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马克思,1979:110 )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将更多地考虑金钱和物质的因素,而轻视亲情、道德、社会责任等东西,马克思指出:“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1995:275 )
(二)资本利润的竞争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家的本性。马克思指出:“作为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是一种生活本能,就是增殖自身,获得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更多的剩余劳动。”(马克思,1975:260 )资本家作为资本的承担者,作为资本这一经济范畴的人格化,其本性也必然是谋取更多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1.资本竞争的对立关系
由于各个资本家都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而奋斗,甚至不择手段,“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马克思,1975:829 )。这样资产阶级内部会不可避免存在利益冲突和利益对抗,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处于不断的斗争中:最初反对贵族;后来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经常反对一切外国的资产阶级。”(马克思,1995:282 )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早期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资本家以暴力形式完成原始积累,用资本集中和资本集聚的方式吞并其他资本,互相之间进行着不间断的垄断与反垄断的斗争以及在对剩余价值的分割,正如恩格斯所说:“由工人阶级生产出来并从他们那里无偿夺走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非劳动阶级中间分配,是在很有醒世作用的争吵和相互欺诈中完成的。”(恩格斯,1995:143 )
这种异化生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资本就必须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一方面经由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更重要的是,资本利润扩大化的真实基础正是对于雇佣劳动者持续不断的剥削,劳动者日益成为镶嵌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线上的螺丝钉。不仅劳动被异化了,同时劳动者———人也被异化了。资本主义社会只有通过消费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这种满足更意味着对物质商品的持续依赖和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断萎缩。
2.拜物教的泛滥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条件下,货币似乎成了一种脱离商品价值的单纯的权力而成为社会的主宰。货币从工具一跃而成为目的。货币的异化就是人本身的异化,其典型形式就是拜物教。“拜物教就是好像某一商品之所以成为货币,不是因为其他商品全面地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好像其他一切商品之所以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乃因为它是货币。”也就是说,支配人们行为的指挥棒便是商品与货币,人们所有活动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获得对二者的拥有权,以此来统治非所有者。人类虽实现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却又再次陷入了商品与货币对人的统治之中,人类生活在异化状态下。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时指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因为“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在商品世界里,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马克思,197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