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历史像一位无情的法官;
有人说,历史像一位任人打扮的少女;
有人说,历史像一本永远写不完的大书;
有人说,历史像一所收费昂贵的贵族学校;
有人说,历史像一个有点淘气,不时搞点恶作剧的小男孩。
对历史的理解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定的启发性。这里对历史的理解,就运用了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联想和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们打破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到已知,产生新的感知、新的意象,以形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多种视角,探求问题不同的、特异的答案。
第一节 发散思维的特性
——马丁·路德·金点亮美国梦
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1.思维的流畅性
它要求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围绕某一个问题,迅速地、大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尽可能多地举出某一事物的功能。
且看《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你的孩子是在何种环境下长大的呢?
18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勾勒了孩子成长的不同环境将注定成就孩子不同的未来。
再如,教师给学生读了《猪八戒照镜子》这段短文,要求学生多角度去分析。短文大意是:猪八戒跳罢一曲《小天鹅》,获得追星族喝彩。老猪飘飘然之余,禁不住拿起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的尊容。镜子里出现的自然是一个肥脸、大耳、长嘴巴的怪物。老猪勃然大怒:“我怎么会是这副模样!”抡起钉耙,把镜子砸得粉碎。痛快之余,他随手拾起一块镜子碎片,咦,里面出现的,仍然是那个肥脸、大耳、长嘴巴的丑八怪!
学生根据文义纷纷发表意见。
一位同学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猪八戒虽丑,也希望自己美,看到镜中自己丑陋,不冷静砸碎镜子,无可厚非。
一位同学说:如果猪八戒爱美,尽可去做美容手术,不该砸镜子。
一位同学说:猪八戒不明白,他的“美”恰恰在于丑陋的肥脸、大耳、长嘴巴,还有凸肚。这些特点,切合他贪吃好色、喜爱财礼的本性。美容掉这些特点,猪八戒还算什么明星!
一位同学说:猪八戒照镜子,不能全盘否定,他看到颇受观众青睐,要探究一下原因。
还有同学说:猪八戒照镜子,发现自己丑,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归罪于如实反映情况的镜子,使我们联想到某些不能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领导干部。
由《猪八戒照镜子》展开的联想,像花园里的旋转喷头那样,朝着多个方向作立体式的发射,表现了同学们开阔的视野和敏捷的思维。
1968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美国华盛顿黑人集会上进行了振奋人心的演讲,他说道:
“一百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现在,我们站在他纪念像投下的影子里,这重要的文献为千千万万在非正义烈焰中煎熬的黑奴点亮了一座伟大的希望灯塔。这文献有如结束囚室生活前漫漫长夜的一束欢乐的曙光。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黑人却依然没有自由可言;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依然悲惨地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中,黑人依然生活在贫乏的孤岛之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的阴暗角落里艰难挣扎,受尽欺负。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揭露这骇人听闻的事实。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带回南方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磐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将我国种族不和的喧嚣变为一曲友爱的乐章;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奋斗、一同入狱、一同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最后,我们将得到真正的自由。”
上述演讲词中,第二段以“一百年后的今天”领起的排比句,运用发散思维,从黑人没有自由,遭受种族隔离和歧视,过着贫困无着的生活甚至受虐待驱逐,并在政治、经济、人生、法律待遇等诸多方面集中地揭露了黑人悲惨严酷的生活情况,让听众为之动容;未段以“怀着这个信念”领起的排比句。同样运用发散思维表达了将会进行的不懈努力、斗争原则以及奋斗目标。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和感情,点亮了美国梦,让听众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从而坚定了一起奋斗的信念。
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写作“意识流”小说著名,《墙上的斑点》是她的代表作,在结构上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在作品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实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代表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第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
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郊外铁路旁的别墅。
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思维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盛开的鲜花。
受这篇课文的结构的启发,老师拿着一张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回答:“一个黑点!”也有同学回答:“一张有黑点的白纸!”
黑点之所以显眼突出,是因为有作背景的白纸衬托;反之,白纸如没有黑点的点缀,也不免单调乏味。从二者这种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出发,可以联想到蓝天与雄鹰、草原与骏马、大海与帆船、黑夜与火把、沙漠与绿洲、绿叶与红花等自然现象;也可联想到平凡与伟大、失败与成功、瑕与瑜、主与次等社会现象。一张有黑点的白纸,人们往往只见点而不见纸,由此联系社会现象,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落后腐败,不见发展进步;只见支流,不见主流;只见鲜花掌声,不见汗水付出等角度展开。如果把黑点看作是苹果的烂洞、江堤的蚁穴、一个人做了第一件坏事的污点,那么联系现实可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将问题消弭于萌芽状态中”“防患于未然”等角度展开。如果把黑点想象成戈壁上的一块铁矿石,大漠里的一眼油井,茫茫黑夜里的一豆灯火,千里风沙中的一棵白杨,那么联系现实可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花引来百花开”“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一定会茁壮成长”等角度展开。
在一定时间内,提出的创意越多,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越强。但这种流畅性只体现了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的特征,代表发散思维的较低层次。
2.思维的灵活性
它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不同类型的答案。如砖的用途,除了可用作建筑材料外,按它的重量、原料形状等,还可发散出更多的非建筑用途:利用它的重量,可用它压纸、压书、当砝码、作投掷武器等;利用砖比较平滑的表面和比较挺直的边沿,可用它代替磨刀石,或当尺子用;利用砖的六面体形状,可用它做雕刻材料,儿童玩的积木,过积水地带的垫脚石,当凳子、当枕头等;利用砖的重量和厚度,可用它做书立;利用砖的颜色,可用它在石板、水泥地、墙壁上写字、画画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视角,触类旁通,极大地开拓了砖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举一个案例:戈尔迪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小西亚弗里基亚的国王,他在自己以前用过的一辆牛车上打了个分辨不出头尾的复杂结子,牢固难解,并把它放在宙斯的神庙里。宙斯宣称:能解开此结的人将能统治亚洲。敢于尝试解开此结者,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后来,马其顿国王亚力山大利剑一挥,斩开此结。现在常用“斩开戈尔迪之结”来比喻用新的“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解决疑难问题,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
再如,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要求向和尚推销木梳。A返回后说,他前往寺庙,遭众僧责骂,含泪下山。遇一游方和尚询问,动了恻隐之心,买了一把。B说他去了一深山古刹,进香者头发散乱不堪。他找到住持,说庄严宝寺,佛门净土,进香者不能衣冠不整,亵渎神灵,所以,应在香案前摆放梳子。住持认为言之有理,买下10把。C说他打探到一香火极旺的大庙,向方丈进言:进香者,心怀虔诚,希望佛光普照,恩泽天下。大师是得道高僧,书法名家,可书“积善”二字,刻在木梳上,木梳赠给进香者,可梳去三千烦恼丝,以显示我佛关怀。方丈大喜,定购大批木梳,进香者为获得“积善梳”纷纷而至。
和尚要木梳何用?看似无法推销木梳。但是,换一个视角,和尚不用木梳不等于不可以买木梳,因为香客可以用木梳。C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思维的灵活。
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讲了斯巴达克的故事。身为奴隶的斯巴达克与贵族的女儿莎乐美相亲相爱,后来被莎乐美的父亲知道,要处斯巴达克死刑。在莎乐美以死相求下,改由斯巴达克作如下选择:角斗场里有两扇门,一扇门里是饿了3天的雄狮,一扇门里是东方美女。如果推开雄狮门,其结果可想而知:葬身狮腹。如果推开美女门,将与她远走他乡。而莎乐美知道狮子和美女的准确位置,届时,她会在看台上给斯巴达克手势。
讲到这里,教师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一位女生说,莎乐美肯定指给斯巴达克狮子门。理由是,虽然狮子吃了斯巴达克她会很痛苦,但总比自己的情人和别人结婚好,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这时,一位男生情不自禁地说:太可怕了!结果引来了一阵哄笑。一位男生说,莎乐美会指美女门。理由是,真爱一个人就应当让他幸福,怎么能夺去他的生命呢?
还有一位学生说,斯巴达克会按莎乐美的指示作出相反的选择。她解释说,如果莎乐美指的是美女,斯巴达克为报答她的爱,推开狮子门,他死而无憾;如果莎乐美指的是狮,他得到了美女,应该是毫无愧疚,莎乐美这样残忍的女人,有什么值得留恋呢?
学生的视角一转换,使得故事的结局,既体现了创造性的想象力,又蕴涵逻辑力,令人折服。
从思维的范围来讲,要扩大创新思维的范围,就要破除各种思维定势,采用各种可用的视角,把创新对象放在更广阔的时空和背景里思考。
再举一个老掉牙的话题——龟兔赛跑。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告知,兔子自恃聪明善跑,因此就睡大觉;而乌龟勤能补拙,夺冠而归,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在我们的记忆中,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当乌龟。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有破绽的。兔子为什么一定要睡大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到达终点之前睡大觉呢?为什么不可以在获得金牌之后,再放心地酣睡呢?再看乌龟,一步一步地,循规蹈矩地爬,把获胜的希望全寄托在兔子贪睡的基础上。如果兔子不睡怎么办?如果兔子只是打了一个盹又奋力奔跑怎么办?乌龟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守株待兔”,显得太被动?正如当今竞争激烈的高考,我们不能指望对手一进考场都患病,都睡大觉,自己唾手捡个理科或文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