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31244800000016

第16章 招聘问题——找对人才能做对事(2)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徵。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管理哲理: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组织的型态而运作,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团队。所以,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如何组织团队,如何掌握及管理团队。

龙永图选秘书

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少言少语的,讲话很少,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处事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都是龙永图走到他房间里说,请你起来,到点了。对于日程安排,他有时甚至不如龙永图清楚。原本9点的活动,他却说9:30,经过核查,十有九次他是错的。但为什么龙永图会选他当秘书呢?因为龙永图是在其谈判最困难的时候选他当秘书的。当时由于谈判的压力大,龙永图的脾气也很大,有时候和外国人拍桌子,回来以后一句话也不说。每次龙永图回到房间后,其他人都不愿自讨没趣到他房间里来。惟有那位秘书,每次不敲门就大大咧咧走进来,坐到龙永图的房间就翘起腿,说他今天听到什么了,还说龙永图某句话讲得不一定对等等。而且他从来不叫龙永图为龙部长,都是“老龙”,或者是“永图”。他还经常出一些馊主意,被龙永图骂得一塌糊涂,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禁骂。无论怎么骂,他五分钟以后又回来了。“哎呀,永图,你刚才那个说法不太对。”

这位秘书是个学者型的人物,他对很多事情不敏感,人家对他的批评他也不敏感,但是他是世贸专家,他对世贸问题简直像着迷一样,所以在龙永图脾气非常暴躁的情况下,在龙永图当时难以听到不同声音的情况下,有那位禁骂的秘书对龙永图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世贸谈判成功以后,龙永图的脾气好多了,稀里糊涂的秘书已不再适合龙永图的“胃口”,于是龙永图很快把他送走了。

管理哲理:一位卓越的领导,非常清楚什么时候,什么人最适合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人,什么时候不该用什么人。管理的任务,就是找到合适的人,然后摆在合适的地方,鼓励他做好一件事。

经理人技巧课堂

面试要使用的27个经典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聘请你呢?

2.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3.你最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4.你最不喜欢的大学课程是什么?为什么?

5.你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6.你能为我们公司带来什么呢?

7.最能概括你自己的三个词是什么?

8.你为什么来应聘这份工作?

9.你对加班有什么看法?

10.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认识?

11.你是怎么知道我们招聘这个职位的?

12.除了工资,还有什么福利最吸引你?

13.你参加过什么业余活动?

14.你参加过义务活动吗?

15.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16.你有什么问题吗?

17.你过去的上级是个怎样的人?

18.你为什么还没找到合适的职位呢?

19.你最近看过的电影或者小说是什么?

20.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21.你怎么看待向比你年轻的人/女性汇报呢?

22.你现在能把过去做过的工作做得更好吗?

23.我可以跟你的前任上司联系求证一下吗?

24.有想过创业吗?

25.卖这张桌子给我。

26.作为被面试者给我打一下分。

27.告诉我三件关于这个公司的事情。

古木与雁

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山上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

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的家中做客。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家里的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一只不会叫的雁杀了来招待我们的客人。”

庄子的学生听了很疑惑,向庄子问道:“老师,山里的巨木因为无用而保存了下来,家里养的雁却因不会叫而丧失性命,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繁杂无序的社会呢?”

庄子回答说:“还是选择有用和无用之间吧,虽然这之间的分寸太难掌握了,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规律,但已经可以避免许多争端而足以应付人世了。”

管理哲理: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用的人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有用,而把一个看似无用的人摆正地方也许就能为你创造出你意想不到的收益。聪明的领导愿意发现人才的优点,使得人尽其才,尽量避免人才浪费。

买驴

有个人要买驴,但不知那头驴的品性,就先牵来试用两天。他把驴牵到自家牲口棚,和已有的三头驴系在一起。这三头驴,一头勤快,一头懒惰,一头善于讨好。人人对此了解得一清二楚。

这新买的驴子被牵回家后,不和别的驴子站在一起,只走到那头好吃懒做的驴子旁边。买驴人见状,二话没说,马上又牵着这头驴子回到市场上去。“你还没有好好试试呢。”卖驴的人说。“不必再试了。”买驴的人回答说,“现在我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驴了。”

管理哲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察和使用人才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樊姬之力

楚庄王主持朝会处理政事很晚才结束。樊姬走下台阶迎接他,说:“为什么这么晚才结束,不饥饿疲倦吗?”

庄王说:“今天听到忠诚贤明臣子的进谏,不觉得饥饿疲倦。”

樊姬说:“大王您所指的忠贤大臣,是诸侯国中的宾客呢?还是国人中的哪一位?”

庄王说:“就是沈令尹。”

樊姬听后掩住嘴巴发笑。庄王说:“你发笑是什么原因呢?”

樊姬说:“我侍奉大王,主管沐浴,执掌梳洗工具,整理卧席,已有十一年了,然而我总是派人到齐国、郑国之间,选拔美女进献给大王。现在,与我地位同等的有十个人,比我贤明的有两人。我难道就不想专擅大王的爱宠么?我是不敢以个人的欲望来遮蔽他人的美好啊!我想要大王见得多就是更能识辨人。现在沈令尹辅佐楚国多年了,没有见过他举荐贤明的人而贬掉无能的人,又能称得上是忠贤吗?“

庄王第二天朝会时,将樊姬的话说给沈令尹听,沈令尹离座起立,向楚庄王举荐孙叔敖。叔敖治理楚国三年,楚国就成为霸主。楚国史官执笔在简策上记下:“楚国之所以成为霸主,是樊姬出了力啊。”

管理哲理:不能发现、举荐一流人才的人,自己就不能算是一流人才。

庄子与国王的对话

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我们鲁国有很多儒士,可是却很少有人以先生为榜样。这是为什么?”庄子答:“这是因为鲁国真儒士太少了。”哀公问:“鲁国穿儒服之人到处可见,何言其少?”庄子答:“据我所知,真正的儒士未必穿儒服,穿儒服未必是儒士。如你发布命令,‘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如穿儒服,则判死刑!’你看结果如何?”

在鲁哀公下此命令之后五日内,真的见不到有人穿儒服了,惟独一人穿儒服立在皇宫前。哀公召见,以国家政务询问,对答如流,俨然具有无穷的知识和智慧。

于是庄子说:“偌大一个儒国只拥有一位儒士,能说儒士多吗?”

管理哲理:庄子与鲁哀公的分歧,在于庄子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质,而哀公则只注重表面现象,为现象所蒙蔽。学历不等于能力,不要为此走了弯路。

孔子误解颜回

《吕氏春秋》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没有饭吃,长达七天,只靠吃野菜为生。到了第八天,颜回从外面讨回一些大米为老师孔子煮饭。当饭香扑鼻而来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抓了一口饭吃。

饭煮好了,颜回为老师献上饭食。

孔子起身对颜回说:“我夜里梦见先师,请你把干净的饭先祭祀给先师吧!”

颜回说:“饭是干净的,刚才有烟尘掉在饭里,我已把它都抓来吃了。”

孔子愧想:自己冤枉了学生颜回。尽管话没说出来,但他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太相信自己的揣度了。看来眼睛与揣测的心都是靠不住的。

管理哲理:老板如果总是怀疑经理人有异心,那他就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所以,与其“观人”,不如先“观己”。只有内心平和澄净,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

身边的“和尚”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田镜的人。他是鲁哀公的近侍,做了很多工作,就是不得重用。

一天,田镜向鲁哀公提出辞职,并表示:“我将不做家鸡,而做天鹅飞去,翱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