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长城
[本章导读]
山西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交融和冲突的前沿,也是俯瞰中原、问鼎天下的战略要塞。千百年来,这里战事频繁,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从战国到明清2000多年里,留下许多古长城、古战场、古关隘、古城堡,它们印证着山西漫长的文明历史,形成了不可多得的边塞文化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1.掌握山西边塞风情旅游资源的类型。
2.了解山西长城的历史沿革。
3.理解山西边塞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持续修筑时间最长、最系统的军事防御工程,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的前沿,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所以从战国到明、清,历代在山西共修筑了7000多里的长城,主要分布于9个市40余个县(区),现在有遗迹可辨的仍有上千里,属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
一、境内长城的历史沿革(一)战国时期山西境内的战国时期长城,主要是赵长城,也就是赵肃侯时修筑的“赵北城”。东起河北省涞源县,入灵丘县、繁峙县之北界,经应县、山阴到代县西北之雁门,即古代的勾注。又由此转向西南行,入宁武县之东南境,到阳方口附近,再西南行,经五寨、岢岚与岚县交界处到兴县,再往西北,到保德县黄河岸止,在山西省境内长700余里。这段长城现在有遗迹的,还有100余里。遗迹高不足1米,大都是石头筑成,少许地段黄土夯筑。遗迹明显的地方在宁武县楼子山附近的“城墙梁”。山下的大石上,至今尚有明正德年间宁武府兵备的石刻题字:“紫塞长城”。
(二)汉代时期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在当时的平舒县(今广灵县)一带修筑过长城,至今有遗迹的还有80余里,以广灵县直峪口附近的长城为主,蜿蜒起伏,石筑而成。残高不足1米,底宽尚存2米。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派杜茂、王霸二人于建武十二年、十三年(36年-37年)在现在的阳高、大同、左云一带,筑“亭障”300余里。这些障塞的位置与明长城的位置很近,至今烽台密布,遗迹尚存,大部分地段还为明代长城所用。
(三)南北朝时期北魏在修筑北部长城之外,又于太子真君七年(446年)修筑了畿上塞围,自河北省的延庆县至黄河边上的山西偏关一带。这段长城在我省东西长800多里,南北长800多里。当时征集民工10万人,筑了将近两年,工程规模是比较大的。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元年(543年),丞相高欢征集民夫5万人于肆州北山(今忻州市西北)筑长城150里。由于自然风化和水土流失,现存遗迹仅10余里。
北齐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天保年间完成的。此外,在河清二年(563年)又曾诏斛律光筑河北、山西交界处长城200里。北齐所筑的长城从黄栌岭开始,跨离石小盆地到临县乌突戍往北,又到兴县的长城坪折东北经岢岚到五寨、宁武交界处,再折而向东到居庸关、山海关,纵横3000余里,山西境内1800余里。
北魏和北齐所筑长城,和现在的万里长城有密切关系。现在的明代长城的走向,黄河以东,外边长城和北魏所筑长城相近,内边长城则和北齐长城相近。大部分的地段,后者用了前者的基础。
(四)隋唐时期隋文帝开皇年间(581年-600年)曾三次修筑长城。在山西境内的主要是石州长城和岚州长城,有1000余里。其中最完整的地段在岢岚县,最高处4米,顶宽3米,很有气势。隋长城不少地段沿用了北齐长城的基础。
唐代长城在太谷县东南80里的马岭关(分属榆社县)上。根据《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此城是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修筑的,现在马岭关附近的山上,长城的遗迹还隐约可辨,大部分地方已风化破坏殆尽,接近和平地一样了。
(五)明清时期明王朝为了防止瓦剌的入侵,不得不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大体沿长城一级,逐次建立了9个边际重镇,九边中有两边是在山西,即大同边和太原边。大同边治所在今大同市。管辖过墙(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的镇口台,西到偏关三道边,长1086里。太原边治所在偏关,即今偏关县东北。
明长城是历代修筑规模最大的,前后共修筑了154年。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由河北省怀安县延入晋北的天镇县,向西再向西南,经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约450公里;内长城由河北省涞源县延入灵丘县,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浑源、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朔城区,至偏关白羊岭(古称丫角山)与外长城会合约400公里。另外还有沿黄河修筑的从偏关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的长城,沿太行山脊修筑的始于灵丘县牛邦口经五台、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至黎城东阳关的长城。
清代除了维修明代长城外,在个别地段又新筑了长城。如在吉县小船窝一带同治七年曾修筑长墙10余里。此墙是清政府为防西捻军东渡黄河而筑的。
二、长城的保护及存在的问题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文物,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长城遭受破坏的情况仍较为严重。昔日用其“身躯”为中华民族抵挡了外敌入侵的古长城正日益遭到破坏,变成了几堆黄土。山西的古长城由于管理的力度薄弱、人们保护意识之差等原因被破坏程度也很严重。
(一)保护现状1.外长城偏关县老牛湾-老营堡段:长城原全系砖石筑成,全长59公里,缺口有9个,距离半至1公里不等,合计中断6.25公里。另有老牛湾-河曲石梯隘口一段,存有部分石基础,大部分皆土墙,有的地方仅见隐约的遗迹。
平鲁-清水河(内蒙古)-右玉段:
本段大致从偏关了角墩经清水河境入平鲁至右玉大河口,再入清水河境经杀虎口至破虎口,全长100多公里。土墙大部犹存,风化严重,部分只剩土垄。右玉杀虎口至破虎口之间大约有10公里砖墙尚存,20公里土墙尚好,25公里仅存痕迹。
左云县段:
西起县境廿边,东至保安堡,全长约30公里。土墙尚完整者10公里,分四段,即廿边、马市楼、八台子、三台边。其余只存有高3米左右的残墙,部分底宽8米。
大同市段(分内外两段):
大同外段:西起破鲁公社粟恒村,经得胜口到镇川公社元墩子,全长约67.5公里。边墙结构为黄土,夯层为18厘米-20厘米,表里一致,证明为明代新建。墙体未曾包砖,只在靠近城堡重要地段的城台包砖,当地群众称之为砖楼。砖楼在内侧底部有石条砌的门洞通往台顶,台顶内侧一般有围墙20米见方,高3米-4米。城台底宽一般为13米-15米,高度约8米-9米。凡有围墙之砖台顶部均有残瓦砾堆积,说明以前当有建筑。
大同里段:即宏赐堡到吴施窑,长约28公里。残墙高约4米-5米,个别地段墙身颓败,似有若无。仅吴施窑向西至大同市界经西黄土口至里土台,约7.5公里。保存较好。其余墙残高仅4米-5米。
大同地区现存城堡有:镇川、宏赐、镇羌、市场、得胜、拒墙、拒门、拒马、破鲁、高山、云冈、镇河、镇鲁等13个。大部分为嘉靖年间所筑,万历增修,全部包砖。
阳高-天镇段:
自镇边堡向东北至十九墩达天镇水磨口,经白羊、新平诸口到双山东,全长约75公里。大部土墙尚存,保存情况一般。
天镇另有内边一条,从新平台至马市口长17.5公里,土墙尚存。新平堡附近尚存部分砖墙。
2.内长城偏关-平鲁-神池-朔县段:自偏关老营堡了角墩经利民、得胜诸堡至大水口约40公里。土墙大部残存,砖墙绝大部分被拆除,只有少数砖墙尚残存。宁武县段:自大水口起经阳方口镇、黄草梁、薛家凹至盘道梁东北5公里止,长约40公里。
大水口至薛家凹城墙原全系包砖,现砖已全部被拆,只剩土垄。薛家凹至盘道梁还可看到部分墙基为条石,上部有版筑夯土墙痕迹,另大部被沙土淹没。宁武关城砖大部保存尚好。
原平市段:
西起段家堡乡张其沟北,东至田庄北,长约20公里。凭靠山系自然回曲而筑。内侧平坦易登,外侧险要而壁陟。长城均为土墙,残毁严重,仅存似有似无的土垄。残存城堡是由石头、砖用石灰灌缝而筑成,遗迹底宽10米余。
山阴-代县-应县段:
其长城各自为段,已连接不起来。山阴全长20公里,残存13公里,部分残破砖墩尚在。旧广武城城砖基本完整,阳方口部分包砖尚存。雁门关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尚存,大部分包砖较好,顶部建筑已毁。
应县境内原有百余里长城,现大部拆毁,仅余部分痕迹。马兰口、茹越口、大石口、小石口、北隘口诸隘的包砖全部被拆。繁峙-浑源-灵邱段:自应县北楼口经浑源凌云口,繁峙团城口至灵邱平型关口,全长约100公里。繁峙、灵邱长城仅存有部分石基础,局部地段城堡尚存。
(二)存在的问题1.自然灾害的损毁。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山洪冲刷造成的自然坍塌,使长城高度普遍降低。加之风沙淤漫也较严重,加重了长城的损毁。
2.政府管理、保护意识不到位。长城由于失去其当初之重要作用,故严重失修,无人问津。对于人为破坏长城的行为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现状,当地管理部门也是听之任之,对祖辈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取块砖、挖个洞的行为习以为常,缺乏保护意识。
3.保护难度大。山西境内长城大多处于地广人稀的高山峡谷、荒漠地、点多、面广。文物管理人员很难到达现场,加大了保护难度。
4.经费短缺、管理人员缺失。长城穿越的地区大多数经济贫困、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难以拿出大量专项资金用于长城保护,加之文物管理人员编制少、精力有限、缺乏保护长城遗址的科学技术,给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5.人为因素破坏严重。凡长城所经之处的平原或山区可耕地带,损毁程度尤为严重,甚至全无遗迹可寻。建设性破坏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采矿、公路的建设,经常有截断甚至拆毁长城的情况发生,而在公路边、村边、耕地上的一些古长城破坏更为严重。在太原北面100多公里的新广武明代万里长城,许多村民直接将长城上的砖取下来用于建造房屋,甚至于连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可以随手搬拆拿走。
(第二节)关隘与古堡
一、关隘
(一)关隘概况自古以来,山西就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唐朝《文辞》中形容是“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它既是与大漠草原游牧民族冲突交锋(当然也有交流融合)的第一线,也是俯瞰中原、问鼎天下的战略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山西的关隘有三大特点:一是多,二是重要,三是规律性。
山西的关隘多,是其地理形势所决定的。山西是个多山的省份,属于黄土高原,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南有中条山脉,北有阴山余脉和恒山,中部有太岳山脉。此外,还有五台山、洪涛山、系舟山等。黄河奔腾萦流于西面和南面。山西境内山岭起伏跌宕,沟谷纵横交错,山间多陷落盆地和河流切穿的沟壑深谷。因此,境内和四周要隘关津星罗棋布,有关隘近千个。
山西关隘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这是其“近畿临边”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山西关隘有着自己的规律。关隘除分布在省的四境外,也错落在境内盆地与盆地间,河谷与河谷间,盆地与河谷间。
这些关隘,在历史上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行旅转贩活跃的商路,又是古建筑、历史文物集中显现处。历史沧桑,随着时代的前进,情况的变化,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道路也发生了变迁,一些关隘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雄风,但关隘所形成的文化、蕴藏的厚重的人文内涵和历史积淀,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着名关隘1.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北20公里的勾注山上。雁门关依托雁门山和雁门水,因两山对峙如门大雁穿飞而得名。雁门关东西两侧连接长城,东走茹越口、铁甲岭,直达平型关;西去阳方口,抵黄河岸边的偏头关,属于内长城上的一道雄关。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概括了雄关在战争中的重要位置。
2.宁武关位于宁武县城,为内长城重要关隘。这里虽是山区,却具路通四方之利,交通方便。由此北上可到大同,南下可达太原。其始建于明代中期,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明万历年间,关城的城墙加高,又用砖进行了包砌,使之更加坚固。明末李自成在北进中曾被阻于此,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方攻克关隘进入北京,促使明王朝灭亡,史称“宁武关之战”,从此宁武关开始闻名于世。
3.偏头关位于偏关县中部偏西的关河北岸。关城周长五里一十八步(2.5公里多),深沟高垒,城墙之内,修筑垛口380处。东、西、南三门之上各建城楼,城三角复筑大墩三座,巍巍耸立于黄河之滨,比之雁门关、宁武关二关,尤为慎固。明人有诗云:“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壮雄关。黄河曲曲涛南下,紫塞隆隆障北环”。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每逢战争的烽烟消失之后,边禁开放,关城及其周围的一些堡寨就成为蒙汉人民互市的区域。蒙古族以大批的草原骏马进入互市区,换取汉人的丝棉织品、茶叶等物。互市开放之日,关城、堡寨将士披甲戴盔,列队城外,城楼之上,礼炮轰鸣,鼓角擂动,庆祝这民族交往的盛会。边地将领、政府官员、各地商人都纷纷前来赴会,通过商品的交流,交流着民族间的感情。
4.平型关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白崖台乡,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成为繁峙县和灵丘县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形,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真谓峻岭雄关。这里又因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平型关是我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有自然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