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本章导读]
由于山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我国古代佛道两教传播发展的重要地区。保存众多的宗教遗迹是山西人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佛教旅游资源以五台山、云冈石窟最具代表道教旅游景区以北岳恒山、芮城永乐宫最为着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宗教的起源及其与旅游的关系。
2.熟悉山西宗教旅游线路及着名景区景点。
3.理解佛教道教的起源及基础知识。
一、宗教的起
源宗教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历史文化现象,是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以超自然、超人间的形式在人们的头脑中颠倒的和虚幻的反映,是相信、崇拜和传播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实体。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要求人们信仰和崇拜上帝神灵,相信因果报应,把希望寄托于所谓的天国和来世。
宗教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早期的智人已经有了宗教这种思想意识。原始人不能对周围的自然现象和自身生理活动作出解释,于是将支配人们生活的自然力量和自身梦境加以神化,并从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这样就产生了原始宗教。
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不仅对自然崇拜,而且发展到认为所有社会现象都由神来主宰,通过对神的顶礼膜拜,求得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得到神的恩赐和褒赏。这样,宗教就正式产生了。
二、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极为密切,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宗教有着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与宗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和开发这些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以其不同于世俗的氛围吸引着各类游客。人们熟悉自身创造的世俗文化,但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神的世界却感到神秘。当这个世界物化成庙宇、石窟等其他实物时,这种神秘感还将随着时间的久远或距离的遥远不断加强,也正是这种神秘感吸引游客为之神往。
宗教景观反映的宗教意识宣扬善良、仁慈、忍让等美德,由求神拜佛、积德行善而产生的对神灵的尊崇与敬畏,使得游客不仅不排斥并不了解的宗教文化资源,而且会对其有一种本能的趋近心理,这种心理使得宗教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增加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宗教文化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这些艺术营造的神圣又加深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其中,建筑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各类宗教建筑不但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建筑水平,而且融各种艺术精品为一体,构成让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宝库。许多宗教建筑,比如像古塔、教堂、寺庙等已经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宗教建筑对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我国的大多数名胜古迹都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许多风景名胜区得以成为“名胜”,宗教内容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映我国最高旅游水平的世界遗产中,多半涉及宗教内容。我国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宗教景观和以宗教内容为主的景观数占半数以上。
山西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其开发研究对当地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在进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时,一定要注重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地方旅游品牌。
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凡是承载、蕴涵、体现宗教信仰,传播宗教行为的资源都属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宗教资源丰富多彩。按不同的类型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按其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类型:寺观、石窟、塔、造像、经幢、经文石刻、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体等。对山西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两大宗教,依照不同宗教创造的宗教文化资源,可以把宗教旅游资源分为四大类:即以名山、寺庙、洞窟、佛塔为主的佛教旅游资源,以名山、宫观、洞窟石刻及遗迹为主的道教旅游资源等。
(第二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一、佛教的起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当时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古印度正经历着艰难的社会变革,诸侯国林立,征伐不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精神上痛苦不堪,需要得到灵魂上的抚慰和纾解。
频繁的兼并战争强化了以种族歧视和阶层对立为特征的种姓制度,使各个阶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最高种姓婆罗门掌握神权和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祀;第二等级的种姓刹帝利掌握军权和行政权;第三等级的种姓吠舍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牧民、商人;第四种等级的种姓首陀罗是被征服地的土着居民、失去村社身份的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不能独立从事生产,只能为以上高级种姓服役。
这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不仅体现在法律中,还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义中。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的生活。痛苦、失意、绝望、颓废是当时普遍的社会情绪。
伴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兴盛起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代表着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各种沙门教派虽然宣扬内容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在共同反对婆罗门教这一目标上取得了一致。作为“沙门运动”的一支的佛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据历史记载,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天的尼泊尔与印度交界的一个叫做迦毗罗卫的小国。他的父亲净饭王是这个小国家的国王,所以,释迦牟尼一降生,就被称作“太子”。
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是净饭王的一位妃子(并非王后),她来自与迦毗罗卫城相邻的天臂城,是城主的女儿。当时这一地区的习俗,女人到了临产期,要回到娘家分娩。据记载,摩耶夫人回娘家的路上,经过蓝毗尼花园,见到园中优美的景色,决定停下来稍事休息。当时摩耶夫人手抚“无忧树”,站立着生下了小王子。
摩耶夫人去世早,悉达多由其姨母抚养成人,并接受了传统的婆罗门教的教育,学习吠陀经典。虽然他被净饭王和众大臣寄予承担国家中兴大业的厚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看到每个人都必须遭受的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便决定放弃王位为众生探求解脱之道,于是在29岁那年的一个夜晚离家出走。
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探究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他发现苦修并非追寻真理的道路,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传说释迦牟尼得道之日是十二月八日,佛教把这一天称为佛成道日。
后来他便到天竺各地进行了45年之久的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逝世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二、佛教知识(一)佛教教义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思想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多不同的流派,佛教教义也就成为一个庞杂的体系。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四谛说、八正道、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等内容。
1.“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之一,形成于释迦牟尼创教时期,并且被不断充实完善。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
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本性皆苦,这是佛教对世俗世界所作的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这一教义构成了全部佛教理论的出发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八苦”之说。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等八苦。其中可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生、老、病、死四苦,这种苦是肉体的苦,伴随人生的自然过程;第二类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四苦,指的是人的主观愿望不能满足的苦。“苦谛”对人生的解释很容易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并被当作解脱的精神寄托。
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而造成人世间痛苦的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广义上“惑”包括人世间一切的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
所谓“灭谛”,指灭尽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无苦的涅盘境界。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按照佛教教义,涅盘并非只理解为死,死是和再生联系在一起的,而涅盘则超越了生死轮回。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消灭痛苦。通向涅盘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佛教中告诉人们达到涅盘的境界的方法和途径为八正道。
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2.十二因缘说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肉体(“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
3.生死轮回说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
(二)佛教诸神1.多佛崇拜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五六百年间,释迦牟尼被认为是唯一现存的佛。大乘佛教兴起之初,在崇拜对象上一个显着变化,就是建立了多佛并存的新的信仰体系。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世界同时存在无数佛,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这对于佛教建筑艺术的发展、流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弥陀佛,也成为无量寿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法藏的比丘,发下拯救众生的四十八大愿,结果历劫修行,于西方建立净土,号“阿弥陀”。西方净土世界与现实世界(秽土)相对立,那里没有任何痛苦,只有“妙乐”。众生只要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可以往生到净土世界,获得最终的解脱。
“弥勒佛”是未来佛。根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曾是释迦佛的弟子,释迦牟尼预言他将于大约57.5亿万年后,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说法救度众生。中国的弥勒信仰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传。现在寺院里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形象,本自五代的契此和尚。传说契此常背一布袋,见人就乞物,装入袋中,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圆寂前留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来人们就把他作为弥勒佛的化身。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侍。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依次递补佛位,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
药师佛之形象,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和祈求,拯救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达到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据说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挂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续命。
三世佛,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合称。或者三个世界佛的合称。其一,“竖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过去佛有很多种说法,寺院塑像中过去佛一般是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其二,“横三世佛”指的是三个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2.菩萨崇拜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修行者的样板不是罗汉而是菩萨。菩萨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称是“菩提萨埵”。菩萨的修行是以自度和度人为特点。在我国的佛教信仰中,菩萨崇拜是非常流行的。主要崇拜的菩萨有四位: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各有分工,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
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四大菩萨也和四大名山联系起来。其中山西五台山上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大名山原本都是风景秀丽之地,成为佛教名山之后,不仅是游客观光的旅游胜地,也逐渐成为信徒朝拜的宗教圣地。
3.东方三圣和西方三圣东方三圣指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和他的左胁侍日光菩萨和右胁侍月光菩萨。佛教传说三人为父子三人,后来得道成神,并称东方三圣。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皆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无数无量菩萨中的上首菩萨。
西方三圣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一般左手持杨柳枝,右手持净瓶;大势至菩萨则手持莲花茎。阿弥陀佛是中国净土宗信仰的主要对象,唱念“南无阿弥陀佛”表示一心皈依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愿力接救助众生的神奇效用。
4.三身佛比较通行的指“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