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医殇
31234600000028

第28章 尾声(1)

1960年的春节可没有前一年那么热闹,好像把粮食供应由三一斤降到二十五斤(后来又降到二十五斤),就把人们脸上的光泽降掉了,笑容也降掉了。天亮走在街上,一阵寒风吹来,他打了个寒战。街面上清净了许多,有几家小吃店已经关了门,以往较劲的两家“玉庆源”和“鑫盛魁”的伙计的呐喊声也单调了许多,这边喊“油果……”那边喊:“烧饼……”,在还没有开门的人民商店门口有十多个人在排队,天亮过去一问,原来是等着买草纸。

路过一家门口,天亮无意中看了一下门上的对联,竟然是,上联:统购统销就是好,下联是:农民种地吃不饱。天亮心里一惊,谁这么大胆子?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小耳朵”家。天亮知道“小耳朵”不识字,一定是有人借机发泄不满了。另一家的对联写着上联:过大年独自光我,下联是:吃饺子没皮没锅,横批是:让我咋过。

广播里不知道哪位领导正在作着节约粮食的报告……

从全国情况来看,旱灾现象很严重,咱省除部分县外旱灾也是严重的,个别县更是严重,因此,在粮食供应问题上就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一些消费粮食的机关,用粮机关,过去在用粮节约方面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浪费现象。粮食是宝中之宝,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关系着国家工业化问题。人民解放军没有粮吃,吃不好,那就不能很好地保卫国防;

工人吃不好就不能很好地生产我们的日用品,就不能很好地支援农业生产;农民吃不好就不能生产粮食;机关工作人员吃不好,工作上就受到影响;学生们吃不好就完不成学习任务。总之,粮食和每个人的关系都是密切的,过去我们光管用粮,不管粮食来源,这是不对的,要知道我们粮食生产虽然逐年增加,但现在仍有它的局限性,就是在肥料、技术、水利三方面我们仍然是落后的。肥料上现在仍用土皮、炕土、小粪等等,没有大量用化学肥料。技术上仍是人力畜力,没有大量用机器、拖拉机。水利上仍然有百分之八十土地靠天吃饭,不能大量用水利灌溉。从我国来说地大物博,每年都有丰收地区,也有欠收的地方。人常说:虽有丰收之年,也有不收之家,这很符合我国的情况。现在我们实行以丰补欠的方针,正是在统购统销基础上来保证全国有合理的粮食吃和平稳的粮食价格,节约粮食正是执行以丰补欠的一方面……

天亮来到办公室,看到喜柱正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便问道:“这么早?写什么呢?”

“胡秘书让我抄的,说是要给广播站投稿,讲什么吃饭的能量问题,反正意思是说咱们现在这二十多斤粮食够咱们保持工作能量的了。”

喜柱随手递给天亮那个稿子,天亮随便看了一眼:“营养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劳动,不用脑子睡觉时,所需要的基础热量成年人是一千四百至一千五百卡热能。如白天不劳动不费脑子,一般成人有二千四百个热能就够了。我们知道像我们的工作每小时消耗热能是五十个卡,八小时所需要四百个卡热能,加上基础数一人一日所需热能二千八百个热能。我们吃的玉米面或“八一面”每一两可以产生热能一百二十二个,十五两可以产生一千八百三十个热能,这是主食。副食我们知道,白菜一斤产热能九十六个,粉条、粉皮一两均可产一百三十二个热能,土豆一两可产四十二个热能……酱油一两产二十六个热能,辣椒、大蒜、盐都能产一定的热能,这些热能加起来,一天副食就给我们每个人九百七十多个热能,再和主食加起来就能达到三千多个热能,所以说二十九斤从热能上讲是够吃的……”

天亮懒得看下去,填饱肚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每个人的定量够吃了,那么家里人呢?医院除了没有结婚的,很多人都是需要养活老婆孩子的,哪能自己吃饱就行了?

喜柱说:“以后咱们食堂恐怕吃干粮的时候不多了,我和情况研究出一个好方法让大家尽量吃饱,就是把每人定量的玉米面做成让每人吃上两碗饭后剩下的面一起放在锅里加菜煮一下,成一锅面汤,饭量大的人就可以多吃,吃饱。”

“我倒觉得你既然在食堂干了一段时间,应该在食堂卫生方面写点东西,宣传一下搞好食堂卫生的重要性。”

喜柱一撇嘴:“科长,管他们呢,这个问题你不是提过很多次了吗?人家也不听你的,你那么拼命干工作他们还不是把你当成阶级敌人了?”

“那不是没有吗?”天亮不想提那些过去的事情,忙对喜柱说:“哦,对了你刚才说的倒是提醒了我,你那个做法很好,就是应该研究一下怎么能把饭做得多点,让大家都吃饱一点。”

“不会吧?科长,你要把我培养成职业厨师啊?唉,古人曰: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何况我是个大男人。”“让大家吃饱饭也是救人啊。”两人正说着,进来一个大石峡水库的保健员,报告说大石峡水库的民工中有了一种传染病,已经死了一个人了。

喜柱说:“我去吧。”“我去吧,你还是帮厨房吧,领导没发话放你呢。”“现在连吃饭都吃不饱,谁还来看病呀,现在的病人少多了。”“那也要等领导安排,我先去了,等我回来我找领导说说,叫你回来。”

喜柱又孩子似的噘起了嘴。

天亮来到水库工地,工地的蔡医生给天亮介绍了详细情况:“唉!人常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春节前我们就发现有几个人下肢浮肿,但这些人都是五十岁左右的,年龄偏大,在工地上抬石头,又要加班,天气又冷,我以为是劳累造成的,晚上让他们把脚抬高来睡觉,第二天上午就会好一点,但下午就又不行了。死的这个人叫贾林祥,五十一岁,平常就有些咳喘,年前发现浮肿,水库领导就让他回家休息,可由于水库任务紧,春节没停工,老贾过了初一就又来上工了,没几天突然就死了,工友们说,老贾这次回来脸也肿了。”

天亮在工地调查后发现了五十多个浮肿病人,就像蔡医生说的,他们的年龄都偏大些,但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凭天亮的经验,看不像是传染病,进一步调查,天亮还发现,民工们虽然每天都能吃上一斤多一点的粗粮,但有些食堂已经没有菜蔬了,中午就是两个窝窝一瓢水,有些食堂勉强还有些干萝卜条,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已经吃不到油了。会不会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在医院的会议室里,院长正在召开紧急会议。院长神情庄重地说:“春节以后,我们陆陆续续收到很多地方发现浮肿病人的报告,并且是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县里很重视,指示我们要尽快查明原因,控制此病的蔓延。”

院长问天亮:“你刚从水库回来,说说你的看法。”

至此,天亮感觉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从县里领导到每一个医生,甚至每一个群众,似乎都很清楚浮肿的原因是由于营养不良所致,但每个人都避讳说“营养不良”这几个字,而是非要找什么原因。当然这其中的奥妙天亮也不想去探究。现在院长问到自己,就坦诚地说明自己的看法:“要我看,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浮肿,不是传染病……”没等天亮说完,胡平打断天亮的话粗暴地说:“据我所知,民工们每天都有一斤多粮食而且能吃上一斤菜,完全可以维持营养,怎么说是营养不良呢。”

“他们是可以吃到一斤多粮食,但有的人根本吃不到菜,就算吃到菜,也是白水煮了加点盐,他们很久都没有吃到油了。”

“你……你怎么能说是营养不良呢?这是公开对三面红旗的污蔑,是给我们共产党脸上抹黑,现在是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不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了,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一日千里地大跃进,绝对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况且,这些我都是算过的,粮食的能量是绝对够的。你这是小题大做……你什么意思……你……”

按说,天亮在杨树庄为胡平看好了病,回来后又只字未提他和“一毛钱”的事情,胡平应该心存感激才是,但胡平没有,反而对天亮没有接受他的交易而耿耿于怀,他更不相信天亮是院长的儿子,他认为院长是想儿心切,老糊涂了。

“胡平,不要乱扣帽子。”院长打断了他的话。

“院长,不是我乱扣帽子,是我们一定要慎重啊,台湾还没解放,阶级斗争还很激烈复杂,阶级敌人无时无刻都想利用我们所发生的疫情进行造谣惑众,进行破坏活动,我们绝不能给反动派留下这样的可乘之机,否则的话我们就是千古罪人啊,院长。”

“既然问题出来了,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就要去解决,因为这次涉及的范围很广,全县几乎都波及到了,所以光防疫科忙不过来,现在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一下下边三个卫生所的作用,天亮,你到北乡,王德元,你到南乡,李医生,你到东乡,要尽快组织卫生所的人员和当地卫协会的私医,为浮肿病人诊治,并进一步查明原因。现在农村春耕播种的任务很大,你们一定要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天亮下乡带的粮票越来越少,有时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尽量把粮食留给红花和孩子们,因为红花和孩子们都是农村户口,他们所在的大食堂早已不吃干粮了,早上稀撒,中午面条汤,晚上一人一勺清米汤。两个孩子已经饿得脸都绿了。

这天,社里派人来通知红花说,以后你们就不要到食堂打饭了,饭要留给劳力们吃。可去年由于有了大食堂,队里没有分一点粮食啊,红花急得差点晕了过去。中午到吃饭的时间了,两个孩子一个也没回来,红花急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孩子们一直很懂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有了大食堂后,每天都是健健给往回打饭。红花使出了全身力气匆匆来到院长家。这也是孩子们唯一可能来的地方。院长没有孩子,只有一个老伴,自从天亮父子相认,院长经常让孩子们到他家里来玩。

“没有来啊。”老两口正在吃饭,都说没看见孩子。院长又急忙陪着红花往回赶,红花坚信孩子如果不在这里,一定不会到别处去的。

远远地,红花看见壮壮蔫蔫地蹲在家门口,红花扑过去紧紧地搂住了壮壮,好像她一松手就会失去孩子一样:“你跑哪儿去了?你吓死妈妈了你。”

壮壮知道惹妈妈生气了,他把装在口袋里的小手拿出来,在妈妈眼前慢慢地伸开……里面紧紧攥着的竟然是几个大小不一的玉茭豆豆……

壮壮很认真地说:“妈妈,这不是偷的,是我在玉茭皮里捡到的。”“孩子……”红花一下子软瘫在了地下,抱着孩子哭了起来……“唉!红花,以后让壮壮到我那里吃饭吧。”院长也很难过,又问壮壮:“哥哥呢?”

“哥哥……哥哥不让我告诉妈妈。”

“妈……”正说着健健回来了,他小心翼翼地端着每天打饭的砂锅慢慢地走着。

“孩子,你这是……”

壮壮抢着说:“哥哥给队里搬玉茭皮去了。”

健健俨然像个小大人似的,自信地说:“妈,你放心,只要有我干活,他们就打给咱们饭。”

天亮他们在各地跑着治疗浮肿病人,但是越治越多,死亡人数也逐渐增加,每天都有新发的病人,很多病人都是好了又犯,反复多次。开始天亮他们还有一些核黄素、葡萄糖粉和中药枳朴汤、厚朴汤什么的给患者治疗,后来连这些药品也没有了,医生们只有熬些花椒水为患者擦洗浮肿的地方。再后来,医生们的方子就成了:黄豆三钱、红枣二两、生姜一两、麻雀五只、内服;大蒜半斤,红糖少许,把大蒜煮熟用红糖拌,一天分两次吃;将黄豆炒熟磨成粉,每日三次,每次服一至二两;米糠八钱,谷芽二钱以热水拌成饼蒸热每日一次,每次一个……

好在上级领导及时在各级政府成立了“生活委员会”、“保生产灭病委员会”等等,为一些重灾区调拨了一些粮食、蔬菜,还组织人力把糠磨成粉加上点红糖做成“康复粉”;用松树针熬成浆制成“松针糖浆”,并将这些“康复粉”和“松针糖浆”作为药物分配给医生们用于治疗浮肿病人。

调拨的粮食不多,只能解一些燃眉之急,要解决吃的问题还要靠群众自己,所以,天亮他们的重要任务就是配合当地政府积极想办法为群众解决吃的问题。一时间,准备喂牲口的玉茭皮,用来生火的玉茭棒,抛弃在场垴边的麦秸、谷瓤、扔在地里的茄杆,包括山上的圪针,等等,一切可以用来磨成面的东西都成了救命的食物,人们还发明了各种煮食这些东西的方法,以及加工制作各种代食品,并且互相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