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31208400000045

第45章 大智篇(6)

刘备投奔曹操后,暗中与董承、王子服、马腾等人结成了反曹联盟,为防曹操对自己起疑,就在住处后园学圃种菜,作韬晦之计,正是有意向曹操表明自己胸无大志,不料想,曹操一时兴起,邀刘备青梅煮酒以论当世英雄,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曹操认为这些都算不得英雄,认为凡英雄都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第二十一回)刘备并非不知道什么是英雄,但他始终不肯表态,并且有意回避了三个人,一是马腾,二是曹操,三是刘备自己。不提马腾,似乎不合情理,因为韩遂与马腾曾结为兄弟,当时任西凉太守,兵精马壮,提到韩遂必然会想到马腾,那么为什么却提了韩遂不提马腾呢?只因为刘备与马腾等人已私下结了反曹联盟,若说出马腾,让曹操警惕马腾,则有可能将自己牵连出来。不提曹操,却又为何呢?原来,曹操作了汉丞相后,朝廷大权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皇帝徒有虚名,然则,曹操最忌讳别人议论他有篡逆之心,刘备若指称曹操为英雄,就等于说曹操不甘屈居相位,这样势必触痛曹操,遇到曹操的忌恨,这时的刘备还有求于曹操,“在人屋檐下”,还不敢也不会公开触怒曹操。这样不提曹操也等于向曹操表明,刘备眼中的曹操是安守本分、忠于职守的人,因而他不可能有反曹之心。至于不提自己,这正是预料之中的,刘备最怕的就是别人警惕他,若承认自己是英雄,就等于表明自己不甘久居曹操之下,这必然引起曹操的怀疑,那么非但自己永无出头之日,恐怕还有生命危险。当曹操对刘备提出的英雄一一否定后,指着自己和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被识破,惊得手中筷子落到地上,恰好外面雷声大作,他从容地借雷掩饰过去。令曹操对他毫无怀疑,以为刘备胸无大志,不再警惕。

曾有一次,刘备与刘表饮酒聊天,谈得投机时酒后失言:“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只此一句,刘备事后非常后悔。可见,刘备是多么不愿自己的志向被他人知道。

即使危急时刻,刘备也表现出含而不露的性格特质。曹操打败袁绍后,刘备联络黄巾残部刘辟等从汝南进攻曹操许都,被曹操分兵击败,当时关羽、张飞、赵云都不在身边,刘备与刘辟引千余人逃跑,被曹操大将张邰、高览前后拦截,两头无路。这时,刘备仰天大呼道:“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第三十一回)就欲拔剑自刎,刘辟慌了手脚,表示他将死战相救,刘辟与高览交锋,被高览砍死,刘备正要自战,幸亏赵云及时赶到,刺死高览,救了刘备。为什么刘辟不在时刘备准备自战,而刘辟在时刘备反要自杀呢?难道两人合力作战不比自己一人自战更有把握吗?可见,自杀是假,要刘辟出战是真。只是刘辟不是自己部下,很难说出口,而且也不知刘辟是否愿意为自己解救危难,于是佯作自杀状,逼刘辟出战。虽然没有说刘辟出战之言,却有了让刘辟出战之实,可见这种含而不露的权变之术要比任何鼓动的语言作用大得多。

封建社会中,儒、道思想交相渗透于个人性格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是多数是以儒为主,兼有道家思想,刘备就是其中之一。道家主张“柔弱”、“处下”、“不争”,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见《老子》第四十三章、第七十八章、第二十二章),刘备自桃园结义起,一直就表现得非常柔弱,常常是显得甘居人下,不求闻达,不与人争,而且时不时地痛哭流涕。当鲁肃前来索要荆州的时候,刘备闻言就“掩面大哭”,而且“哭声不绝”,此时尚是假哭,仍是哀恸万分;及至孔明出现向鲁肃解释刘备为何如此哀恸,一番言辞触动了刘备衷肠,便“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直哭得鲁肃不得不应允暂不索要荆州方罢,其间,刘备除了痛哭之外,一言未发,但是眼泪却为他保住了至关重要的一块根据地。另外,在同部署联络感情时也常流泪,与赵云初次见面,因甚相敬爱,有不舍之心,分别时持手垂泪;与徐庶,由于曹操奸计,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刘备闻言大哭,送别时,二人相对而泣,后备又执徐庶之手,泪如雨下。去东吴招亲时,在国太面前,在自己夫人面前也都多次流下眼泪,他的眼泪往往都十分奏效。刘备柔弱处下的性格特征,常常是蕴含着无比坚韧的内质,因此总是能够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四)攻心有术,以情服人

攻心服人,以情驭人。

刘备以“仁义”之名远播天下,在政治、军事、情感、生活等方面往往善于攻心,以情驭人,有时又以心治替代法治,取得了很大成功。

在与赵云的交往上,刘备的情感联络的征服作用就很典型。赵云是当时武艺超群、办事精细的第一流人才,刘备起兵不久在协助公孙瓒攻袁绍时初识赵云,一见之下便甚相敬爱,有了不舍之心,及与赵云分别之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当赵云感叹公孙瓒并非是自己所认为的明主时,刘备也很感叹地说:“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第七回)洒泪而别。显然,刘备也已看出公孙瓒并非英雄,成不了气候,但毕竟公孙瓒有恩于他,不好挖恩人手下的人才,故而才叫赵云“屈身事之”,并也向他表明了将来一定会有再想见的一天。刘备在出兵帮助陶谦抵御曹操前往公孙瓒处借得马步军二千,并请求“借赵子龙一行”。曹操退兵后,赵云辞行,刘备仍是执手挥泪而别。刘备在投曹操期间,听说公孙瓒为袁绍攻破,自缢身亡,他为公孙瓒伤感,同时又惦念着赵云,后来脱身离曹后,几经辗转,见到了赵云,赵云“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刘备对众人说:“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意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赵云表白心意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第二十八回)后来,赵云成为刘备军中骨干,刘备视之为与关张并列的心腹爱将。长坂坡一战,赵云单骑救主,血染征袍,刘备将亲儿掷于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表示对赵云的抚慰。令赵云泣拜于刘备前表示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第四十二回)。刘备临终前,又单独嘱咐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赵云泣拜于地说:“臣敢不效犬马之劳!”(第八十五回)由于,刘备善于以情来打动人,几番感情的流露,令赵云深感知遇之恩,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从而使刘备赢得了一位智勇双全、忠贞不二的大将。

在面对关羽投曹的问题上,刘备的心理战术也运用得非常妙。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后逃走,关羽因不知刘备下落,暂时投降了曹操,后来,刘备在袁绍处知道了关羽的所在,即修书一封:“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第二十六回)关羽看书后,放声大哭,表示绝不会图富贵而背旧盟,并回信说:“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果然他挂印封金,留书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回到了刘备身边。在这里,刘备自知关羽是重义之人,故意用言语刺激关羽,表示若关羽要谋取功名富贵,自己愿意用自已的性命去成全他,关羽见到这样的言辞,内心必然会被刺痛,如若继续留在曹营,也不会获得内心的安宁,刘备正是要造成这样的效果,所以信内文字不多,却是字字泣血含泪,从而收到了很强的攻心效果。

刘备善于跟部下联络感情,甚至在失败的时候,也能够安抚众将,造成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这也主要取决于刘备善于肯定部下的才能,将失败的责任归及自己,从而消解部下的怨情,鼓舞部下的士气。刘备乘曹操出征河北之机乘虚袭许昌,被曹出奇兵击败,刘备引残兵个人逃至汉江沿岸,聚饮间,刘备感叹地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第三十一回)诸将掩面而哭。刘备这一番话是非常有深意的,一方面,面对着失败,众将肯定心有怨情,刘备为防大家产生对自己的不满埋怨之情,就首先将过错归在自己身上,肯定众将的才能,这样一来,不仅将众人的怨情化解,甚至造成了私人感情的浓烈气氛;另一方面,也是为巩固众人对自己的忠心,因此提出让大家离开他去寻明主,以求得功名富贵,而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欲擒故纵的计谋。

刘备这种征服人心的方式非常独特,先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一片赤诚,对友情的忠贞,以私情感染对方;继而若无其事地提议对方做伤害自己的事情,造成对方良心刺痛,形成情感反差;如此,对方由于情感反差过大,心理无法承载,为求解脱,就做出决不伤害刘备的保证,甚至往往不但不伤害,反而掉转头来帮助刘备。

(五)知人知己,立己于人

刘备善于知人,有知人之明,并且善假于人,这一点往往能够弥补刘备自身不能以文武见长的缺憾。

《三国志·蜀书》曾记载过刘备对关羽、张飞各自的优缺点的评述,认为关羽能体贴士卒,但在众将面前太傲;张飞能尊敬有才能的将官,但却经常酒后鞭挞士卒,而且还让这些士卒留在身边,并指出这将是张飞的取祸之道。刘备夺取汉中之后,众将都估计会让张飞镇守,张飞本人也这样认为,大概正是考虑到张飞的上述弱点,刘备才宣布让年轻将领魏延担任汉中太守,结果魏延成功地保住了汉中,而张飞果然也因刘备所指出的缺点而被叛军杀害。

长坂坡一战,刘备军队被曹操击溃,赵云单人独骑往曹兵方向奔去,许多将官都认为赵云投曹操图富贵去了,惟有刘备坚信地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第四十一回)果然,赵云单骑杀出重围,血染征袍,救回了刘备的儿子阿斗。

刘备白帝城托孤于孔明,孔明等泣拜于地,刘备令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将心腹之言托出:“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第八十五回)充分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后来诸葛亮果然不负所托,对后主阿斗尽心竭力辅佐。刘备临终前曾问孔明以为马谡之才如何,孔明认为马谡乃当世之才,刘备则告诉他:“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第八十五回)后来果然马谡因为指挥失误,造成街亭重地失守,导致孔明全军溃退,误了出征大事。

刘备不仅有知人之明,且能自知。在取西川前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第六十回)刘备对自己“宽”、“仁”、“忠”的长处的评价及对曹操“急”、“暴”、“谲”的缺点的概括,基本上还是抓住了关键要害的,说明他既有自知之明,也能识别对手。刘备初得孔明后,孔明曾问刘备:“明公自度比曹操者何?”玄德日:“不如也”。(第三十九回)他认为自己“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刘备对自己的评价是非常中肯、坦诚的,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才以德补才,礼贤下士,聘请大贤大智之人辅佐自己。在得了孔明为军师之后,刘备对他的依赖程度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事事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甚至婚事也由诸葛亮一手操持,去东吴招亲是非常冒险的事,但诸葛亮偏偏要他去,他也只能“怏怏不安”地出发前往。似乎上、下级的位置颠倒过来了。但是这种信赖脱离开刘备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荀子《劝学篇》中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人,是刘备成功的诀窍。

五、国之柱石——诸葛亮

(一)目标明确,保持主动

诸葛亮未出茅庐前,面对刘备“隆中间策”,曾将整个战乱形势作了精确的分析,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三足鼎立形成后,他又提出联吴抗魏的大计方针。

诸葛亮始终是把曹魏政权作为蜀国的主要抗争对手来对待的。因为曹操集团是当时对刘备集团发展构成威胁最大的一股势力,它在三国之中势力最大,最富有扩张野心,如果刘氏集团不能采取主动的姿态抗魏,迟早也将被曹氏吞并;再者,刘备集团又能以“汉室之统”讨伐曹操谋位篡汉为借口公开打出“抗魏大旗”,正可谓出师有名。因此,在抗魏问题上,诸葛亮始终是坚定明确,保持主动的。

但是刘备集团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曹操集团独立抗衡,寻找同盟者是惟一的途径。诸葛亮为说服孙权,亲自来到东吴。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大军南征,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刘备长坂一战全军溃败,情况万分危急,诸葛亮奉命赴江东。说服孙权,让他出兵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这不仅要说服孙权,更要设法影响东吴的文武权臣,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但诸葛亮擅于搜集情报,并能作出综合整理判断,因此成功地展开了他的穿梭外交。“舌战群儒”一场激烈的争锋,由于他资料准确,分析周详,软硬兼施,忽而奉承,忽而激将,令江东谋士们无言以对,占尽了主动权,终于协助孙权摒除了国内主和派的压力,出兵和曹操在赤壁进行决战,达成了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的战略构想,进而也为刘备的事业获得了关键性的转机。赤壁之战后,荆州问题成为孙刘两家的争夺焦点。诸葛亮为维护孙刘联盟,对荆州只说“借”而不说“占”。这种“借”的方式,既要占着荆州,又不把面子扯破,破坏两家的关系。因为采取强硬不还的态度,则会导致两家干戈相见;倘若还给孙权荆襄之地,刘备又失去立足之本。两难之中,只好明“借”实“赖”,拖延时间,争取时间以发展西川,夺取汉中。这正是诸葛亮棋高一着的策略思想和外交手段,是实现诸葛亮“隆中对”梦想的第一步。当然,最终诸葛亮还是主动还掉江夏、南郡、桂阳三处,以缓和联盟内部的冲突,继续维护这个联盟。诸葛亮的战略意识始终都是明确的。

诸葛亮亲自到东吴为周瑜吊孝,也是出于维护孙刘联盟大局着想。由于周瑜一心想索取荆州,在他步步进逼的情况下,诸葛亮略施小计,三气周瑜。不料,周瑜竟被气死在柴桑,引起了东吴将士对诸葛亮的仇视。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以大局出发,身犯险地,到东吴吊祭周瑜。悼词中赞颂周瑜人品、才干、风度和功业,悲痛“从此天下,更无知音”。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众将相谓日:‘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感动,自思日:‘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第五十七回)孔明吊孝,避免了因周瑜之死而导致孙刘联盟破裂的危险。后来,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刘备急于报仇大举伐吴,联盟瓦解。但刘备死后,诸葛亮为蜀国的保全着想,又重新与孙权化干戈为玉帛,恢复了联盟关系,致使三国鼎立的稳定局面维持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