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31208400000043

第43章 大智篇(4)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亲自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诸葛亮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道:“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第一百三回)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佯笑道:“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等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请即出战,以决雌雄。”司马懿说:“吾非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众将还是愤怒难平。司马懿便说:“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众将都答应了。司马懿便写好表章,派遣使者奏闻魏主曹睿。曹睿见信后,甚为不解,就对众大臣说:“司马懿坚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说:“司马懿本无战心,必因诸葛亮耻辱,众将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诸将之心耳。”曹睿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命令辛毗持着皇帝的符节,到渭水北岸司马懿大营传旨,不许出战。

众将官见魏主有诏,便只得作罢。由于司马懿能够忍辱负重,与蜀军打持久战,再加上诸葛亮健康状况是每况愈下,最终命丧五丈原,蜀军只得无功而返。这又是一次以“柔弱胜刚强”的战例,司马懿甘愿受对方的侮辱。自认是弱者,但正是这个弱者,使咄咄逼人的强者无计可施,强者最后反倒败于弱者之手。

司马懿在老年的时候,受朝中重臣曹爽的排挤,为避其锋芒,司马懿就称病在家。此举正中曹爽下怀,心病一去,便得意忘形。

不过,曹爽还是不放心,就让心腹李胜借赴任荆州刺史前往司马懿处告辞之机,窥探司马懿的动静。司马懿早料到李胜的真实用意,就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及至李胜人府,又佯装耳袭、言语哽噎,声嘶气喘,做出一付衰朽不堪、昏聩病笃之状。李胜回见曹爽,细言其事。

曹爽听后大喜,自此不复以司马懿为意,更加肆无忌惮地恣意弄权。于是司马懿安心等待机会。不多久,曹爽兄弟及心腹陪魏主曹芳外出祭祀先帝,大小官僚也都随驾出城。司马懿乘机立即发动兵变,夺回了兵权,从此政权归于司马氏之手。

司马懿在这里采取了麻痹对手,伺机而动的计谋。由于环境对司马懿不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先采取“柔弱处下”的姿态,以避敌锋芒,求得自身的保全,然后等待时机,以图后发制人。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弱势转为强势,由暗处走向明处,由“处下”跃居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道家的思想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构成了他独特的完整人格,将他铸就成为一位“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斗争中的顶尖高手。

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以柔克刚”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颇深,适度的把握与运用,往往能够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一代风流——孙权

(一)举贤任能,提拔新人

知人、用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做到知人善用、举贤任能,特别是对年轻人才的选拔使用,尤其需要领导者的胆识和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

孙策刚刚死去,孙权便向周瑜请教如何守父兄之业,周瑜说:“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第二十九回)早在其父孙坚时,就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英名令人瞩目;到孙策时,有周瑜、张昭辅佐,又添了一批虎将如蒋钦、周泰、陈武、太史慈、凌统等。孙权时期,东吴招揽人才,知人善任,更是空前,以至“威震江东,深得民心”。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推荐诸葛瑾、张绂。以后“连年以来,你我相荐”,一时人才荟萃,文武兼备。

有了人才就要有所用,孙权用人方面能够知人善任,突出表现在一生中四次都督的任命上。统领东吴兵马的都督依次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人为东吴开疆辟土、开展外交、抵御外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孙权任命的第一个都督是周瑜,周瑜是他的哥哥孙策推荐的,孙策临终前曾嘱咐他说:“外事不决问周瑜。”(第二十九回)孙权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请教周瑜。在孙刘联盟抗曹的问题上,东吴主降派占据大多数优势,虽然孙权不想投降,但最有权威的谋臣张昭也主张投降,孙权只能沉默不语,等到周瑜一到,在全体谋士、武将的大会上,对曹操的兵力作了一番极为精辟且具有强烈说服力的分析后,孙权马上下定抗战的决心,他下达命令,委任周瑜为大都督,把军权全部交给周瑜。这次任命,可谓有胆有识。面临曹操率领的号称百万之众的大军,面对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占优势的局面,若没有胆量,不可能做出战的决定;没有识,他也不可能肯定周瑜的见解,而委以全部军权。这次授封,是在文武大会上以闪电般的形式举行的,尤能看出孙权的英雄气概。

孙权任命的第二个都督是鲁肃。鲁肃与孙权相交已经很久了,可谓相知甚深,但他对鲁肃的任命,是由于周瑜的推荐。周瑜将死之时,上书孙权,其中一条建议是:“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孙权读过遗书后,哭着说:“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于是即日便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这里,表面上看,是孙权不能忘情于周瑜,对他的遗言又不好不听,所以说:“孤敢不从之。”但实际上,孙权早有意如此,所以这样做,一来是表示对周瑜的深情,尊从他的遗嘱,是对有功者的尊重;二来,他对鲁肃本来也就很了解,周瑜遗嘱中提到这一点,就正好合了他的心意,所以立即采取果断的任命行动。鲁肃初投孙权时,二人就甚为投机。有一次二人交谈国事,鲁肃为他举策,要“鼎足江东”,扩展疆土,创帝王之业,二人谈了差不多一夜。赤壁之战,鲁肃力排众议,也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周瑜死了之后,比较起来,武将中有勇的不少,有谋的特别是有谋而能担任主帅的可以说没有;文官中白面书生居多,而吕蒙、陆逊还尚未充分出头露面,鲁肃战略眼光远大,又尽忠竭力,任命他当都督是很适宜的。果然,鲁肃在任期间,巩固了孙刘联盟,起了很好的作用。

孙权任命的第三个都督是吕蒙。吕蒙原是陆口守将,没有担任大都督的职务。他和陆逊密谋取荆州之时,把守将的名义让给没有名望的陆逊,自己以养病为名,上书辞职。目的是麻痹关羽,使他专注抗魏,不复防矣。一切布置就绪,关羽上了圈套,东吴方面开始行动。可在这里又出了一点小小的波折:孙权召吕蒙商议日:“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如何?”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日:“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的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

吕蒙在这里所提出的问题是用人原则上的:用人必专,不专必败。所谓专,就是指在一定职权范围内,只能有一个人做最后的决定权,作为三军统帅尤其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出现不专的情况,吕蒙说了两种:

一种是命令一个人负主要责任,却又命令自己的亲信或亲属当副手。名为副手,实际上他还有一层亲信或亲属关系,就会要求与主要负责人平起平坐,或甚至压倒他。这样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可能专一,形成不了一致的意见,在紧要关头,导致失败。孙皎是孙权的叔伯兄弟,其亲可知,如果他不听节制,法不能加于他,就不好办了。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吕蒙拒绝和孙皎一同领兵。

另一种是后起的年轻领导负主要责任,却令老资格的当副手,这也容易造成不协调的局面,吕蒙说的周瑜和程普就是这种关系。程普刚开始以老臣身份不听周瑜调遣,可后来看到周瑜确实真正有才才表示佩服。这里是程普修养比较好,若是换了一味计较个人地位高低的人,那战争要取得胜利就很困难了。

还有一种是两雄不并立。吕蒙没有说,因为他只是针对孙皎问题提出的意见。有两个人才,最好用人者将他们分开使用,各有所长,否则可能会因为互不服气而闹分裂,结果还是会有害于事业。

吕蒙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尖锐,态度也很坚决。孙权一听就明白了其中道理,“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在这里,孙权仍然是表现得知人善任,肯于听从他人意见。他一听完吕蒙的话就立即下令任命吕蒙为大都督,却用孙皎接应粮草。

孙权任命的第四个都督是陆逊。刘备大军出川之时,细作报知孙权,孙权向文武官员问计:“蜀兵势大,当复如何?”(第八十二回)回答他的是“默然”。以致孙权不得不深深叹息:“周郎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今吕蒙已亡,无人与孤分忧也!”所谓“无人”实际上是有人,只是此人这时还没有出来。因为这时形势尚不十分紧张,一般将领似乎也可御敌。等到刘备大军深入,不准东吴求和,孙权无计可施的时候,陆逊才被举荐出来,以不知名的身份,担当起力挽狂澜的重任,这就显示出人才的重要,特别是杰出人才的重要。起用陆逊担任彝陵战役的指挥,遇到了重重阻力,一是因为他年轻,二是因为他没有名气,三是因为他是个书生。从一般情况上看,年轻经验不足,没有名望就不能服众,书生就不懂军事。但是陆逊却突破了一般的情况。阚泽保荐陆逊时说:“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这一次因为反对陆逊当都督的人太多,所以孙权的行动更加明朗、严肃。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掌领江东已经二十二年,在用人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他一听到阚泽的保举,心中就豁然开朗,随即以不同前三任都督的仪命仪式,庄严地授封。他命人连夜筑坛,次日召集百官聚于坛前,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令掌六郡八十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彝陵之战,应归功于陆逊,但没有孙权用人的胆识,陆逊也不能大显身手。

这四次重大的人才选拔使用,充分体现了孙权的知人之明和用人的胆量,对他事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孙权的选人用人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胆起用年轻人才,委以重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如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统管全吴兵马、领导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鲁肃投奔孙权时才20岁。资深的张昭对孙权说:“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不但没采纳他的建议,反而更加重用他,把鲁肃留在身边,参与机要。吕蒙20多岁时就被封为横野中郎将。陆逊被授封大都督时年仅30岁。正是这些年轻人才形成了东吴旺盛的生命力,使孙权能够独霸江东。

(二)胸怀大志,目标明确

赤壁之战是形成三国鼎立的重要标志,孙刘联盟是促成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而在孙刘联盟上,孙权始终处于主动的、领导的地位,表现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豪放胸襟和战略眼光。赤壁之战前夕,面对东吴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的激烈论争,在处理与曹操、刘备的三角关系上,孙权表现出了能够把握全局,战略目光长远、目标明确、行动果断的领导特质。在战与降的问题上,东吴内部争论异常激烈,且主战者少,主降者多。特别是谋臣的代表人物张昭态度很鲜明,他说:“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下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张昭之论立即得到众谋士的拥护:“子布之言,正合天意。”而孙权却“沉吟不语”。张昭又劝说,孙权还是“低头不语”。他两度低头不语,沉吟未决,并不是内心犹豫、动摇的流露,而是诸人的议论,不合心意。所以当鲁肃力排众议,表达抗战之意时,孙权就感叹道:“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第四十三回)鲁肃的话敲开了孙权的心扉,使孙权发出了由衷之言。从一开始孙权就不是在犹豫抗争,而是在决策过程中思索如何抗战,其后果如何。所以,当诸葛亮假意劝他降曹时,他“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当得知诸葛亮是故意以言相激时,便回嗔作喜急忙道歉,与诸葛亮倾心相谈:“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孙权此时考虑的正是如何破曹“雄兵百万,上将千员”的问题,只由于一直不知曹军的确实底细,不能轻易做出决策,所以虽然有了初步的考虑,仍要多方听取正、反意见,反复探究,直至摸清实情,才下定决心。议论中,孙权听了周瑜将军的分析“矍然起日:‘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卿言当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瑜日:‘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日:‘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

孙权毅然决定,当机立断的态度促成了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战略格局。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继续维持,但是存在许多潜在的矛盾和斗争,这集中表现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荆州是地理均势的要害,对曹、刘、孙三家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只有夺得荆州,才能逾越长江天险;孙权得荆州才能倚长江之险,一统南方;刘备占荆州,更为重要。从鼎足目标来看,这是刘备图两川的“基本”;从图中原的目标看,如果没有荆州,就丧失了进入中原的前进基地,复兴汉室的隆中计划也就中道夭折了。尽管荆州之事,使孙、刘两家不断地扯皮,但由于孙权胸怀大局,政治气度宽宏,再加上鲁肃、诸葛亮极力维护孙、刘联盟,使得汉中大战之前,一直没有发生战争。在刘备发动吴蜀大战结束后,他又积极配合诸葛亮修复两国关系,再度结盟约,至死都未再违反盟约,让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势力平衡达数十年之久。

孙权五十三年政治生涯中基本上能够从大局为重,战略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决策果断显现出了杰出政治家的豪迈胸襟和非凡的政治气度。

(三)讷谏如流,最于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