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31208400000041

第41章 大智篇(2)

奖励和惩罚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奖励会使下属增强自信心,惩罚会使下属产生对领导人的畏惧心理,惩罚得过多,就会造成上下级之间关系紧张,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领导者在赏罚分明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奖慎罚。

曹操主张“得功者赏,不计贵贱”,具有非常明确的赏罚观,这是曹操领导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他“以法治众”思想的一个延续。

曹操在奖赏人才方面,“不计贵贱,不厚亲薄疏”的领导原则非常突出。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勇将华雄连斩联军几员大将,诸侯中无人能敌,这时,平原县令刘备手下马弓手关羽阶下请战。袁术知是一马弓手要去迎敌,竟要让人赶出关羽,曹操急忙出来制止,认为“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曹操亲自为关羽斟了一杯热酒,关羽暂把酒放下,说回来再喝。只片刻功夫,酒尚温,关羽已提华雄人头进帐,张飞鼓动诸侯乘势杀人关去,活捉董卓。袁术仍怒喝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仗义执言地反驳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以曹操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相要挟,终于还是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逼回大寨,曹操暗使人送酒肉抚慰刘、关、张三人。在这里,曹操跟袁术形成了鲜明对比,袁术重视的是地位的高低,而非人才的优劣,只因关羽等三人官微位卑,竟然不愿意给予立功的机会,甚而立了大功又无好言相慰,而曹操的态度与此大相径庭,他始终是仗义执言,即使在袁术相要挟的特殊情况下仍然以特殊的方法按功行赏。

曹操在征讨张绣时败师于清水,当时曹操心腹将领夏侯悖所领青州之兵,乘势下乡,劫掠民家,平虏校尉于禁就率领本部军马沿路剿杀青州兵,安抚乡民。青州兵回奔曹操,声言于禁造反,而此时的于禁未先分辩是非曲直,而是先扎营寨做好抵御张绣追兵的准备,认为“分辩小事,退敌大事”。安营扎寨刚刚完毕,张绣军果然两路杀至。于禁退了张绣兵马之后,才来拜见曹操汇报剿杀青州兵及立寨前未及时分辩的原因,曹操当面表扬说:“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于是赏赐于禁金器一副,封其为益寿亭候;并斥责夏侯悖治兵不严之过。(第十六回)夏侯悖本是曹操的族弟,在和于禁的军队闹矛盾后,曹操能够公正地评判双方的是非曲直,没有任何偏袒之心,可见曹操对待部下一视同仁,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丝毫不因对方是亲属关系而厚此薄彼。淯水一战,曹操痛折爱将,既有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又有帐前都尉典韦,战役结束后,曹操亲自哭祭典韦,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回师许都后,又对典韦立祀祭之,殊遇其子。第二年曹操再征张绣,到淯水河边,操又触景生悲,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将惊问其故,操回答道:“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第十八回)随即下令停军,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之魂。曹操亲自烧香哭拜,全军为之感动,祭完典韦之后,才祭侄儿及儿子。毛宗岗批《三国演义》言道:“操之哭典韦,非为典韦哭也。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

曹操注重人才,集思广议,对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也给予一定赏赐,即使这些意见未被采纳。例如,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准备继续乘胜追击乌桓,曹洪等人认为大军远征,恐后方敌人乘机袭许都,大军救应不及,建议回师不要追赶,但是曹操坚持西进追击。取得胜利之后,曹操重赏了提不同意见的众将,对他们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第三十三回)并且告诉他们不要因为这次意见未被采纳,以后提意见就感到为难。曹操的这种奖赏行为,使意见未被接纳的人心里减轻了负担,对于下次再征询意见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相反意见的合理性给予充分肯定也有利于意见的征集,使决策更加科学。

曹操进行奖赏形式多样,时机恰到好处,而且又能遵循一定的等级原则,如在邺郡庆赏铜雀台落成时进行的比武活动,采取的是一次人人获胜、人人有份的物质奖励。此外,曹操亦重视精神奖励,如虎将许褚勇猛过人,在曹操移驾许都的途中,连斩李傕部下二将,挫乱败兵,操抚许褚之背道:“子真吾之樊哙也!”(第十四回)又如苟或从袁绍处奔救曹操,操见其才能出众,当即称赞说:“此吾之子房也。”(第十回)这种把部下比作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名人的奖励方式,不仅达到了表扬对方的目的,也使得被称赞的人潜意识中认同这位名人,从而摹仿名人的风格。奖励及时也有助于增强激励的效果,关羽为曹操在白马战役中斩掉袁绍大将颜良后,操立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铸印相送,由于这种及时的奖励,使关羽不久又斩了袁绍大将文丑,退军后,曹操大宴众官,为关羽庆功,关羽在席间再度请战,欲赴汝南为曹操剿灭刘辟。及时的奖励就是这样及时地发掘出将士的潜在能力,激励他们不断立功进取。按功劳等级进行奖赏,同样也能形成激励机制。曹操在潼关用反间计击败马超后闻知马超逃脱,于是传令诸将:“无分晓夜,务要赶上马儿。如得首级者,千金赏,万户侯;生获者封大将军。”(第五十九回)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追得马超狼狈不堪。这时曹操运用的就是明码标价的等级奖赏。

曹操使用奖励手段非常频繁,从不吝惜褒奖部下,但对部下的惩罚却十分谨慎,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曹操的容人之量,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从绍军逃跑遗弃的物品中捡到许都及军中人士暗通袁绍的书信一束,操身旁的人建议按信逐一核对姓名,杀掉写信之人,曹操回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第三十回)于是下令将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追问。在这里,若果真逐一核对,则势必搞得自己内部人心惶惶,不利于以后的建设与恢复。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不罚比罚更能笼络人心,使部下产生归属感。

现实生活中,设想一下,有哪位下属不希望得到领导及他人的赞扬呢?作为领导,当下属做出了成绩时,千万不要忘记给予赞扬,这样才能够调动起下属进一步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使他做出更大的成绩,以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

(六)纳谏利国,相信下属

直言指出过错,劝其改正,叫做谏诤;虚心听取众臣的意见,择善而从之,叫做纳言。君主应有直言的大臣,这样有了过错他们就可以指出来。通过他们发扬好的,纠正错的。进言一定要有什么说什么,对错误的东西不能奉承,对正确的东西积极支持。如果知道错了还奉承,知道是对的还去反对,那国家就要出乱子了。从纳谏的方面来说也是这样。如果压抑大家提意见,正派的官员不能畅所欲言,心术不正的官员就有了为所欲为的机会,这也是国家的一大祸害。政治清明的国家,下敢讲真话,上能听直言,在此基础上推行政令;政治浊暗的国家,不论推行什么政令,都是一片顺言,上边听不到不同意见,下边也不讲不同意见。孔子不以向地位、学识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周公不以与地位低下的人交往为卑贱,所以功名显著,被后人尊为圣人。解决纳言问题的关键在于上,在于领导。

纳言,从实质上说,就是上级要善用人言,防止决策失误;进言,从实质上讲,就是下级要敢于提不同意见,帮助上级改正错误。纳言和进言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是否昌明的重要标准。

相传尧时曾设鼓于庭,使民击之以进谏,一直到明代,历代王朝都设有谏官。其实,对上谏言绝不仅仅是谏官们的事,所有下级都负有对上进谏的责任。纳谏有风度,进谏有艺术,“从谏如流”与“犯颜直谏”可能都为人们所乐道。

曹操善用人,也善纳谏。《三国演义》中记载着这样两个故事。

当曹操得知陶谦把徐州让给了刘备这个消息后,气愤地说:“我父仇未报,你刘备却坐享其地,我要先杀刘备,再戮陶谦之尸。”于是传令,即刻起兵再攻徐州。

谋士荀或见状,忙阻止曹操说:“主公率兵攻徐州,当然是可以攻克的,但眼下还是以不取为好。”曹操问:“这是为什么?”苟或说:“昔日汉高祖守关中,光武帝盘踞河内,采用的都是在巩固了根据地的基础上,再打天下的方略。这样,进可以打击敌人,扩大根据地;退可以坚守,而不失基业。主公您现在想得天下,本来是以兖州一带为根据地的,况且黄河、济水两岸地区又是您欲取天下的战略要地,它与昔日汉高祖、光武帝盘踞关中、河内一样重要。今天你若去攻徐州,根据地中的兵留多了,你攻徐州的兵力不够用;如果留少了,吕布又会乘虚继续进攻我们的腹地。你攻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弃本而求末,离安全之地而投危险之所的做法,请明公深思。”

曹操经苟或如此一番点化,觉得深有道理,怒火顿时消了下去,放弃了攻打徐州的念头。曹操善纳谏,在前期的确如此,但到了后期可不行了,别说对“犯颜直谏”者不能容,就是听了句不合心意的小道消息,也往往一怒之下把人打人囹圄。但杜袭谏曹操是一个例外。

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丢了重镇汉中,失了大将夏侯渊,不知有多恼火。偏在此时,有个叫许攸的将军(三国时有两个叫许攸的人,此许攸不是官渡之战时临阵投降曹操的那位),纠集起自己的原班人马,要与曹操闹分裂,可把曹操气坏了。

曹操决定去讨伐。大家认为,此时不宜打内战,应当招抚许攸,以共同对敌。曹操哪里听得进这个意见,把刀横在膝盖上,以示谁再多嘴就杀谁。“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这时,长安长史杜袭站了出来,他决意冒险再谏,改变曹操的决定。曹操一见杜袭,就没有好气地对他说:“我的决心已定,你不要再说什么了!”杜袭毫无惧色,他心平气和地说:“如果大王您的主意对,我就千方百计帮助您去落实;如果您的主意不对,就应当改变,您一见我的面就不让我讲话不好,何不听我讲完了再说。”杜袭这话,软中夹硬,说得在理,反把曹操顶住了。曹操缓下了口气说:“许攸慢吾,如何可置乎?”杜袭一看有门儿,就表面是恭维,实则是批评地论起了大道理,他问曹操对许攸有什么看法,曹操说许攸是个很平庸的人。杜袭说,对呀,只有贤人知贤人,圣人知圣人,平庸之辈怎能与大智大贤相比呢?您怎么能够跟许攸斗气呢?如果您执意讨伐许攸,人们就会说您放着豺狼不打专打狐狸,欺软怕硬,不管胜负都不仁义。杀鸡焉用宰牛刀呀,为一个小小的许攸,您生这么大气值得吗?曹操听了这些话,阴云密布的脸色顿时转晴,高兴地说:“好,就按大家的意见办。”结果,曹操没用一兵一卒,解决了一触即发的内乱。

杜袭这次进谏成功,实在值得称赞。一是他冒杀头之险,挺身而出的精神好。在那种形势下,他敢于出来说话本身就会引起曹操的高度重视。曹操虽然爱杀人,但他不能不想:前线危机,内部不稳,如杀人太多,不能不引起更大的波动。曹操一想到这里,满腔的怒气怎能不消散?二是他因势利导的发问好。杜袭见曹操的注意力有所转移,立即抓住不放,把曹操的思路纳入了自己的思维轨道。三是他的反证法用得好。他接受别人从正面劝说无效的教训,从反面启发曹操的思路,收到了奇兵捷径之效。

在乱世中打天下,若没有过人的领导能力,是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这从曹操处理于禁被控谋叛_事中便看得出来。

于禁是曹操的一员勇将。他曾经跟随曹操攻打张绣,不料,张绣降而复叛,袭击曹军。曹军阵脚大乱,仓促间抄小径,逃回位于舞阳的营区。

此时,营中只有于禁所率领的几百人,他从容不迫地撤军,且战且退,部队整齐不乱。直到敌人追击的速度减慢下来,于禁才松了口气,重新整顿军容,击鼓回营。

在回营途中,于禁遇到十几名百姓,衣衫全部被剥光,身上伤痕累累。一问之下,才知他们是被青州兵所抢劫,而且还被打伤。

青州兵是什么来头?原来,当初曹操降服30万位于青州(今在山东省)的黄巾军后,从中挑选精兵,重新组编,加强训练,是为青州兵。由于曹操对这支部队较为宽容,他们常常滋事。这一次于禁看到的劫掠,就是他们干的。

于禁听到青州兵的军纪如此败坏,火冒三丈。他愤怒地说:“青州兵和我们一样隶属于曹公,而他们居然胆敢做恶为虐。”于是率领属下攻击青州兵。青州兵立刻逃回曹操营地,恶人先告状,控诉于禁背叛。

于禁击败青州兵后,回到曹操营区,并未先去见曹操,只命令将士扎营整顿,建筑工事。有人通风报信说:“青州兵已经在曹公面前控告你了,还不马上去辩解!”于禁说:“敌兵就在后头,随时会追杀过来。不事先准备应敌措施,届时如何应付呢?况且曹公英明睿智,哪会相信那些诽谤?”于禁仍然不慌不乱地督导将士扎营寨,挖壕沟,待一切安顿好了,才晋谒曹操,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禀告。

曹操听了不仅不生气,反而高兴万分地说:“你在混乱中还能整顿军队,讨平暴乱,坚守营垒,有威武不能移的气节,即使古代名将,也比不上。”

于是累计于禁的战功,论功行赏,封他为益寿亭侯。

曹操与于禁彼此信任,曹操相信于禁不致阵前叛逃,于禁相信曹操不致听信谗言。因此,于禁得以从容地以御敌为重,事后再为自身洗冤;而曹操也能让于禁的大军开进营区,而不急于诛杀。

这一段故事成为三国历史的佳话。

二、权诈胜者——司马懿

(一)深谋远虑,达于权变

司马懿自跟随曹操出战起,提出过许多极有见地的战略和策略,显示出了作为一个战略家深谋远虑、胸怀全局的不凡气度。

曹操夺取汉中时,司马懿以主簿的身份建议曹操要乘胜进攻益州,他分析说:“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第六十七回)曹操却笑着对他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遂拒绝采纳这个建议。刘备的心腹官员法正、诸葛亮后来谈起这件事,认为是曹操用兵作战的一次憾事。曹操本人后来也对这次错失良机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