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31208400000028

第28章 九地篇(2)

这里是说指导战争这件事,在于谨慎地搞清楚敌人的战略意图,并善于集中主要兵力于某个主要方向,从而千里奔袭,擒杀敌将,这便是所谓巧妙用兵而达到成功目的意思。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之一部,是古代兵家共同的主张,无论攻或防都是讲求此法的。孙子此处是讲进攻作战中集中主要兵力打敌一路。

对于“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杜牧注说:“若已见其隙有可攻之势,则须并兵专力,明向敌人。虽千里之远。亦可擒其将也。”也就是说,选准了对方间隙薄弱处的目标,就要果断用兵,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即使有千里之遥,也可以战胜敌人,擒获敌将。这是对并兵向敌,乘势而行的准确解释。

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袁尚、袁熙奔上谷郡,引乌桓兵数次入塞为害,曹操率兵征讨。七月,曹军出卢龙塞,水势很大,道路不通,于是绕道山路500余里,经白檀、历平刚、鲜卑庭,向东攻陷柳城。袁尚、袁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等率领数万骑迎击曹军。八月,曹军登白狼山,终与袁尚等军相遇。袁军声势甚大。此时曹操辎重尚在后方,精锐部队较少。面对这种情况,部下都比较恐惧。曹操登高看到敌阵不整,于是纵兵出击,并派勇将张辽为先锋,袁尚等大溃,斩蹋顿,胡、汉降者20余万人。此战成功的秘诀在于并敌一向,适时选派先锋将领,正确选择进攻时机,乘敌阵不整,猛烈进击,收到敌中取胜的效果。曹操千里征乌桓,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战例,是孙子“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原则的成功运用。

“并敌一向”,即并力向敌,乘势而行,在企业管理和商业经营中值得借鉴。

首先,抓住目标,并力而行。“并敌一向”在企业管理和商业经营中可以用一句通俗话来说明,就是看准的事就要全力去干。日本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有句名言:“事情一旦决定下来,就要一泻千里地干下去。”正说明了这样一种策略思想。1980年初,昆明机床厂了解到国内制鞋行业买不到国产的高效率楦铣床的信息,便立即决定突击上鞋楦铣床。他们集中全厂技术力量组织设计、生产,仅用8个月时间,就拿出了60台鞋楦铣床。到1982年10月,在武汉展销会上销出主机129台,辅机230台,获200多万元,占该厂该年总利润的50%。这个事例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运用好“并敌一向”的原则能为企业带来莫大好处。但是,“并敌一向”,首先要看准信息,并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不可贸然决策,如决策失误,损失会更大。

其次,选好突破口,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企业不同,主攻方向也不一样。例如,云南白药厂生产的“茶花牌云南白药”,在国内供不应求,在国际市场也很有销路。他们的主攻方向不在营销上,而在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持名牌,优质高产,以获取更大效益。与白药厂同处昆明的云南化工机械厂则不同,过去产销不对路,知名度也低。他们便选择了开发新产品、加强广告宣传的力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三,“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的一种具体方法是“诱敌便趋法”,这是一个积极办法。贾林注说:“能以利诱敌人,使一向趋之,则我虽远千里,亦可擒杀敌将。”贾林对这个意义注释得很好,这实际上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具体运用。在企业经营中,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要诱发消费者去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企业应当研究市场,开拓新产品,去繁荣市场、发展市场、调动市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许多经营上取得成功的制药厂,平均每年有50%~70%新药问世。这些新药诱发了人们去试用它,从而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效益。

三、依靠实力,先发制人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毁也。

译为:“四变”、“五利”这九件,有一样不了解,就不能算是王者霸者的军队。霸王之军,攻伐大国,就能使它的军民不能集中起来,军威施加于敌国,就能使它的盟国不能配合行动。因此,不必争着同天下的诸侯结交,也不必在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权势,只要伸张自己的意图,把威力施加于敌,就可以夺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

先发制人,必须立足于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以对敌形成“以石击卵”之势。孙子讲的“先为不可胜”(《形篇》),就是在战争中争取的主动权。这样自己具备了强大实力,才会有“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以镒称铢”的优势,才有出战制胜的主动权。孙子将武器精良充足、士兵训练有素,能攻善守的军队看成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建立了一支“霸王之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沙漠风暴”计划准备充分,计划组织十分周密;全面投入高技术兵器,尽量发挥其效能;充分发挥电子和夜视装备优势,造成了战术上的突然性;突袭以多机型、多层次、多批次、多方向、多目标为其战术特点。这样在强大军事实力基础上,用强大军事威力压向伊拉克,每天均2000架次的飞机出动对伊进行轰炸,光17日3次大空袭就共出动飞机1300架次,投弹1.8万吨。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空袭,使伊拉克的立体防御全部陷于瘫痪,并丧失了伊拉克原先所设想的地面抗击能力。这种与“以石投卵”般的军事实力对比,使伊拉克“其众不得聚”,“其交不得合”,完全陷于被动局面。

在商战中运用“先发制人”谋略,主要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多形式、多批量、多渠道进入并占领消费市场,先入为主,使竞争对手丧失竞争能力。

先发制人谋略的实施,关键在于“先声夺人”,即以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为先导,先人一步,从声势上先压倒和超过竞争对手,这样,便使商品在短时间内成为舆论的中心,为占领和扩大市场鸣锣开道。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基本上被外商垄断。山东烟台啤酒欲挤进上海市场,于是决定“先声夺人”,以造声势来赢得产品的知名度。在征得“新世界”游乐场的同意后,烟台啤酒厂在上海各大报纸上刊登这样一则启事:××日“新世界”按正常门票价格出售门票,持门票进入“新世界”后,由烟台啤酒厂赠给洗脸毛巾一条(上有“烟台啤酒厂”字样)。然后,游人可免费喝啤酒,喝酒多者,按前三名顺序分别予以厚奖。消息发出,人们争先恐后进入“新世界”,致使南京路上人山人海,交通堵塞。这一天喝掉了2.4万瓶啤酒,上海市的各家报纸绘声绘色地报道了这次啤酒比赛的盛况以及获奖者的得意之态,整个上海为之轰动。过了一个月,该厂又在报纸上刊载一条消息:定于××日,烟台啤酒厂在半淞园内隐藏一瓶烟台啤酒,能寻得者,奖励啤酒20箱。那天,半淞园内人头躜动,巡捕房不得不调动大量的警力维持秩序。这两项活动,为烟台啤酒进入上海市场拉开了序幕,短时间内烟台啤酒成为上海人议论的中心,因而顺利地打人上海市场,并能和外国啤酒分庭抗礼。

日本的家电之所以在我国能打开市场,打开销路,占领消费市场,除它的质量优良、多渠道的销售手段外,最重要的一条原因,便是“先声夺人”以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深入人心。

在现代竞争中,精明的企业家都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不惜花费巨额广告费,树立产品形象,抢占市场。

四、衢地合交,争取盟友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衢地则合交,……

译为:同多个诸侯国接壤,谁先到就可以广泛结交诸侯的地区,叫做衢地。……在衢地,要广泛结交邻国……

这一段论述在衢地要广泛结交邻国,争取盟友的问题。这是孙子“伐交”的一个重要策略。

孙子主张“威加于敌”的“伐交”论。“伐交”的“交”,就是事军外交,《孙子兵法》中讲的“交”均为结交、外交之义,如“其次伐交”(《谋攻篇》),“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军争篇》),“衢地则合交”(本段),“则其交不得合”(《九地篇》),“不争天下之交”(《九地篇》)等。(至于“交合”、“交地”之类复合词则与“交”词义不同。)

孙子“伐交”,强调“威加于敌”的实力地位,又主张要多方干扰敌国,使敌内外交困;同时还要派遣间谍,“亲而离之”,使敌人联盟分裂,孙子更多强调的是要自己亲仁善邻,反对四面受敌,使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春秋时,军事外交活动十分频繁。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看清外部形势、结交与国、联合对敌,是国家存亡的重要战略决策。例如五父对陈桓公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孙子继承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提出了“衢地则合交”,“衢地吾将因其结”(《九地篇》)的外交策略思想。所谓“衢地”,就是除去敌我之外,还有第三国、第四国、第五国的“三属”之地。孙子主张,处此衢地之时,不可四面树敌,应当广交毗邻的诸侯,并且要巩固其结盟(“固其结”),密切外交关系,以求获得他国援助,从而在外交上孤立敌国。

孙子还在《作战篇》中明确提出,在外交上反对四面树敌,在战略上防止两面作战。如果战争久拖不决,实力衰弱,盟国离散,就必导致“诸侯乘其弊而起”的严重局面,到那时“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孙子在对待国际形势上,头脑清醒,战略意识很强,“衢地则合交”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外交策略。

《通典》卷一五九载吴王、孙武对论衢地战一节,讲得更为清楚:

吴王问孙武日:“衢地必先,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

孙武日:“诸侯叁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傍有国。所谓先者,必重币轻使,约和傍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以属矣。简兵练卒,阻利而处,亲吾军士,实吾资粮,令吾车骑,出入瞻候。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犄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

本段论述“衢地则合交”及其作战方法,对《孙子兵法》正文是一个比较充分的补充。孙子讲的“伐交”谋略,不能只到战时才应急进行,还要靠平时施行睦邻政策,建立同盟。一般说来,与盟国、邻国修好也不可能到了战时一下子可以修好,必须建立在平时友好交往的基础之上。而且,战争一旦发生,联盟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战争胜负的变化而变化。要想使其他国家与自己保持友好关系,使国际环境于己有利而于敌不利,就要重视“固其结”的手段。要达到“固其结”的目标,其手段的、结约、分利、兵威、人质等等,外交和军事手段并用。

“衢地交合”,在战争史上例子很多。当日本铁蹄践踏中国大地时,中国的将帅们分清了敌友,过去水火不相容的国共两军结成盟友,共御外侮。历史上秦始皇实行“远交近攻”政策,完成了统一天下的霸业。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总统特使频繁出使沙特阿拉伯、伊朗、约旦、叙利亚等国,进行外交活动,拉拢“衢地”国家,孤立伊拉克。伊拉克又想挑起阿拉伯国家宗教、民族争端,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在美国特使压力下,以色列忍气吞声,使伊拉克“威力伐交”失败,使阿拉伯这些“衢地”国家保持了中立或加入了多国部队同盟。

商场如战场,也应十分注意“衢地合交”。

由108个企事业组成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天府可乐企业集团,由于广泛结盟,不仅在国内市场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相抗衡(分厂覆盖27个省、市、区,年产量占国产可乐饮料1/3以上),而且在美国还设有分公司,推出了2000多吨天府可乐。下一步目标要在全球范围内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争夺市场。天府可乐企业通过争取盟友,实现联合,增强了竞争实力,取得了商战成功。

五、战胜不复,应形无穷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译为: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法,取得的胜利摆在了众人面前,而众人还是莫明其妙;人们都知道我之所以战胜敌人的方法,而不知道我怎样灵活运用这些作战方法而取胜的。所以每次作战取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而是适应敌情,变化无穷的。

作战,要因形制胜,应形取胜,不可固守陈规,不能将作战方式方法看做一成不变;上一次取得了胜利,下一次不一定要用上一次的作战方法,而应当根据战场实际变化而采取不同作战方法;同样,同一时间面临不同敌人也必须采取不同对策,采用不同的制胜方法。

公元223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负气兴兵伐吴被陆逊击败,死于白帝城。魏国得知消息,依司马懿之计,用“赂以金帛”、“许以割地”等手段,收买南蛮、西番、孟达、东吴四家,连同魏国军队,共50万大军,分5路大举伐蜀。刚刚登基的刘禅面对危局,束手无策,亲率君臣,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深思熟虑,以计伐战,因形用兵,不拘一格拒敌。诸葛亮一反常态,敢于犯兵家大忌,分兵出击,是因为他知己知彼,应形变化,用兵求实,“对症下药”。对于西番羌兵,诸葛亮以马超拒之,这是因为马超归蜀之前,曾随其父久居西京,“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对他十分敬仰。同时,诸葛亮还遣人“星夜驰檄”,密授马超御敌之策,即“做四绕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果然,西番兵“见了马超,不战自退”。

对于南蛮孟获,诸葛亮令魏延领军。用“疑兵之计”退敌。诸葛亮深知蛮兵作战“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所以,他命令魏延领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人”,迷惑蛮兵。果然,蛮兵“被魏延用疑兵之计,杀退回洞去了”。

对于叛将孟达,诸葛亮知其“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所以,要求李严亲笔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孟达,便可退掉此路兵马。结果“孟达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

对于进攻阳平关的魏军大都督曹真,诸葛亮根据阳平关地形险峻,易守难攻的特点,命令虎将赵云统兵把守关隘,而且坚守不出,疲惫曹军。最后,曹真无计可施,只得“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对于东吴孙权的人马,诸葛亮料定其“未必便动”,因为孙权必定还没忘记曹丕曾发3路军乘虚袭吴之恨。所以,他准确判定,孙权目前必定采取坐山观虎斗之策,幻想坐收渔人之利,其军只有在其他4路已获胜时才会进攻,“若四路不济,安肯动手?”不但如此,为确保孙权不趁火打劫,诸葛亮还派人前往东吴游说,挑起孙权对曹丕的旧怨。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孙权在4路兵出动后,先是观望;四路兵败后,又在蜀国来使的游说下,与西蜀结成了同盟。

诸葛亮坐镇成都,便能击败5路敌军围攻,力挽狂澜,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因形”、“应形”而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不拘泥于陈规陋习,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敌人,采取了不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