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31085400000119

第119章 第一印象

艾雷斯是美国的一位电视制片人,他为了制作一套关于街头流氓的纪录片,采访了一帮年轻的小流氓。这帮人的头目是个才17岁的小伙子,他显得精神头十足,自信心十足,自称在他的抢劫生涯中,每周至少能获得10000美元。

艾雷斯:"你都会向哪些人下手呢?"小伙子:"那些一个人低着头走路,看见我时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的下手对象。"艾雷斯:"你会找我吗?"小伙子:"不会。我可不愿意惹你。"艾雷斯:"为什么?"小伙子:"我刚才进屋的时候,你直瞪着我的眼睛,还上下打量我,好像要看看能不能把我打倒似的。这样的人千万不能惹。"艾雷斯十分感慨:这个小流氓都知道,于他们这行"业务",也要凭着观察,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第一印象,判断对方是否是恰当的"合作"伙伴。

经过研究,专家们已经弄清楚了人们交往时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当我们跟别人见面时,在7秒之内,我们就对对方做出一个基本的评估。这种沟通不需要语言,人们通过眼神、表情、身体和态度来表达他对别人的感觉,同时互相产生放心、欣赏、冷淡、无所谓、害怕、抗拒、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

美国的一个广告业务员科维向一个家具厂推销他们的广告业务。为了节省出差的费用,他的办法是录制一些录像带,把自己的服务与优势作淋漓尽致的表演,然后把录像带寄给未来的客户。因为是录像,他可以运用多次录制的方法,把自己最光彩照人的一面表现出来。这样,看录像的人就会对业务员产生非常深刻的好印象。

但是,如果客户不看录像,你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科维碰到的客户就是这种情况。因为科维与他进行过电话联系,客户也知道科维的地址,因此,即使科维在寄给客户的录像带上什么也没标注,客户也大概能猜出是什么。他根本就没看科维精心制作的录像。

过了两年,有一天,科维接到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的电话,问他是否还在做广告业务。他说是,然后对方说:"我有兴趣接受你们的服务。"科维很惊奇。原来,年轻人的父亲就是那位根本不看录像的人。那位父亲刚刚退休了,儿子接手管理公司,他在整理父亲的东西时,发现了这盘什么也没有标注的录像带,出于好奇,他把录像带放进了录像机。他对科维的印象非常好。

就这样,科维获得了他平生最容易的一笔业务。

哲理箴言第一印象是人际交往的开始,尤其是做业务,你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别人,别人也不可能这样做,所以第一印象往往是评判的标准,往往也会成为"最后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