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多姿风情:民俗卷
31057900000027

第27章 异彩纷呈的民间游艺(2)

羊皮扇鼓舞为氐羌民族遗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舞时左手执鼓,右手执一细软皮制小槌,边舞边敲鼓面,其间上下摇动,使鼓音与铁环撞击声浑然一体,音声清脆嘹亮,动作粗犷剽悍,或奔或跳,若癫若狂,间或口中念念有词,或说或唱,若吼若啸,愈跳愈狂,愈打愈烈,可谓人助鼓力,鼓显人威,给人以沉重、力量和振奋感。据考证,羊皮扇鼓舞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其表演形式与原始社会的巫术表演活动密切相关。古代“巫门”作为特殊的教派,从事职司者称为“师家”(即巫师)。男者为“师公”,女者为“师婆”。故当地也将羊皮扇鼓舞称为“师公之舞”。

后来,羊皮扇鼓舞从原始状的祭祀、跳神中脱胎出来,演化成为原生态的民族庆丰收舞蹈。在欢庆丰收、逢年过节时,由群众自发组织表演。表演者额头绘一竖眼,取白马氐族崇拜图腾“马王爷三只眼”之意。舞者身穿青衣、红裤、扎红腰带。表现形式有鞔头鼓(也叫缠头鼓)、踢脚鼓、鹞子翻身鼓、对持鼓、散跑鼓等基本套路,韵律由深沉而欢快。舞者多为有一定武术基础的青壮年男子。舞姿飘逸洒脱、流溢着阳刚正气,显示抗争奋进的豪迈气慨,于浑厚中显空灵,亦真亦幻,充分展现了陇南和天水人民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精神面貌。舞蹈中配有唱词,包括纪念祖先业绩、讲述古代战争场面、英雄人物事迹等内容。

舞者一般由4人组成,名曰“司公”。用于节日表演时,人数较多。表演时,演员手持鼓键,随唱随击鼓表演,走唱、坐唱、独唱、对唱因情间用;其台步轻快,造型优美,画面整齐。唱曲有固定的曲调,唱词随时间或地点的不同而变化,大多为吉祥词句。羊皮扇鼓为上好羊皮制成,形如蒲扇,其声清脆悠扬,传播很远。鼓点伴随着舞步,舞者在神像与场院间来回舞动,舞姿流畅优美,高潮时,身轻如燕,随鼓点腾跃翻转,引人入胜。

武山旋鼓

武山旋鼓,也叫鼙鼓,在陇上扇鼓中影响最大,是武山乃至天水地方文化中最靓丽的一枝。这种鼓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曹植《鼙舞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句。近年来国内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伏羲旋鼓”的新说法。在武山旋鼓的发源地——滩歌镇的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人文始祖伏羲曾在滩歌一带生活过,有一次他听到了当地人们为了驱逐狼虫而精心设计的羊皮鼓的巨大的响声,一下子被那震撼人心的铿锵鼓点所吸引,于是他也爱上了高亢粗犷的旋鼓舞,亲手敲响了华夏的第一面羊皮鼓。

武山扇鼓形似扇、又似芭蕉,边以铁铸成,面蒙去毛羊皮,手柄“硬三环套小九环”,成“九连环”。鼓槌用皮条编拧而成,并套缠花纹缨穗。打鼓时,鼓手头戴六瓣青白小帽,身穿赤膀围兜,外套羊皮马甲,腿穿灯笼裤,脚蹬麻线鞋,身背三色小旗。表演时,几十甚至几百人的鼓队围绕高五丈,顶有仙女骑鹤、中缠蟒蛇,吊有串串花团,围有八仙、二十四孝、福禄寿等花纸圈幡的神杆,鼓手左手举鼓,右手执鞭,边舞边打,鼓声铿锵、坠环“嚓嚓”。传说古时,武山森林茂密、狼群出没、恶兽成群,农历四五月份,狼群正出天花,乡民集结打鼓,鼓声震天撼地,可震死狼仔、轰跑野兽,从而产生了武山旋鼓。后来,人们在神事活动中,为祈福禳灾,便以旋鼓敬奉神灵,形成了特定的民俗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娱神功能渐次淡化,乐人的功能居于主导地位。

武山旋鼓在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了“一条长蛇”“二龙戏珠”“三英战吕”“四马投唐”“五虎群羊”“六驾迷魂”“七进七出”“八龙扭丝”“九宫八卦”“十面埋伏”等十大阵,在阵法中融入“狮子滚绣球”“太子游四门”“白马分鬃”“烟雾绕顶”“凤凰三点头”“富贵不断头”“三桩编芭子”“三齐王乱点兵”等套路。在表演上灵活自如,张弛有序,兼有变化多样的手脚技巧和进退有变、合而不板的列队特色。

当代的武山旋鼓粗犷豪放、剽悍威武、气势磅礴、飘逸灵动,最宜表达奔放热烈的感情,成为天水地区大型庆典、节日活动和自娱自乐的必备节目。在武山,要数滩歌古镇的旋鼓名气最大,“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会打扇鼓”。每年,从起鼓、高潮到收鼓,持续几个月。先由儿童在各村敲起,自打自乐;后随端午临近,渐次接近高潮,鼓队出村对打;每年五月初一到端午是高潮期,规模宏大的鼓队集结在一起,进行盛大的赛鼓联欢。从滩歌盆地走出来的武山旋鼓舞,其最大的特色就在“旋”和“鼓”。从这两个非常灼目的字眼上,让我们联想到那远古洪荒的年代,皎洁如玉的月光下,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先民们围成一个偌大的圆圈,轮起长长的发辫,手拉着手翩翩歌舞。震聋发聩的旋鼓声,织成了滩歌盆地特有的原始风景和文化品位。

平凉跑旗

清乾隆《庄浪县志》有“立春之先日,迎春牛,扮彩戏”的记载。清道光年间,社火已分为文、武两种。武社火中就有跑旗这种社火形式,它是是特定情景下的民间舞蹈。社火表演几乎都含有民间舞蹈成分,有的则以舞为主,如狮舞、龙舞、秧歌舞等,也都讲究舞姿、节奏和表情。流行于崇信县杨安村纯舞蹈形式的“跑旗”和泾川县王村乡的“仙鹤舞”更是独具一格。

“跑旗”,是杨安一带的一种民间传统社火形式,分为甲、乙两队,每队8人,共16人,每队两杆旗。在锣鼓声中开场,甲,乙两队分别站立桌子两边,乙队有一人扮成“春官”老爷,立于桌上。

春官:(高喊)众将们!

众:有!

春官:大旗可曾齐备?

众:齐备多时,等候春官传令。

春官:众将列班听我一点。

春官接着从“一点旗”、“二义旗”、“三才旗”……一直点到“三十六杆旗地庄旗”、“上打五彩杏黄旗”。

点旗已毕,春官扭头一观,说:“观见大帅来也!八面威风坐将台,吩咐人役把马排。”春官喝一声:“众将!”众人吼一声:“哦!”春官接下来开始调动各路兵马,从一路到十路,用军事命令术语部署各路战斗任务。

兵马调动完毕,春官喊一声“放炮开旗!”——随即炮声齐鸣,甲、乙两队齐出,春官从桌上一跃而下,插入乙队内跑。出场后,分别跑如下旗路:一、太子进四门——参旗;二、蛇蜕皮——参旗;三、扫帚疙瘩——参旗;四、黑虎剜心——参旗;五、四门斗底——参旗;六、青蛇摆尾——参旗;七、白马分鬃——参旗。

这些旗路,大概是指具体的战阵、战法。两队人马在大旗的导引下,或聚或散,变幻各种队形和步子。跑旗,变化多样,紧张热烈,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伴着咚咚的战鼓声,生动地演示了“沙场秋点兵”的威武雄壮和古战场激烈战斗的场面。

完毕,然后甲,乙队分两路退场。

平凉,地处关中通往西北边疆的锁钥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带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重要战争。跑旗这一社火形式既是战争生活的写照,也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战斗演练,反映了当地民众的尚武习俗。

顶灯

顶灯是民间社火一种形式,流行于甘肃境内的许多地方。每逢年节,顶灯表演者剃光头发,在脸部和后脑勺上勾画出脸谱,历经千百年的变迁,顶灯现在成为当地元宵节和其他喜庆节日的民间表演活动。

顶灯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间的表现形式变化不大,现在沿袭下来最具传统风格的是表演者要剃光头,在面部和后脑勺都画上脸谱,这一表象特征来源于顶灯的起源传说,在多种传说中有诸葛亮发明北斗七星阵等说法。传说当时的地方官吏经常在夜晚偷袭老百姓,到村庄来抓人,将抓到的人当做苦役。为了对付官吏,村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他们来抓人的时候让大家把头剃光,在脸上和后脑勺勾画上狰狞的脸谱,头上顶一盏油灯,官吏们看到后以为见到了鬼怪,便惊恐逃窜。

顶灯表演时,脖颈以上的部位要求纹丝不动,与头顶的顶灯连为一体。顶灯所用的道具就是日常吃饭用的碗,里面装上沙土、中间插上蜡烛,再把彩色的纸剪出图案来粘贴到碗上,表演时舞者头顶点燃灯碗,双臂在两侧上下摆动,或手叉腰间双肩摆动,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形式自由、节奏明快、粗犷刚劲。

顶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独有的化妆形式,表演者无论正对或背对观众时,都会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狰狞或诙谐的面孔。随着节奏的变化,顶灯表演者不断变换队形,主要有“大穿堂”、“九曲星”、“蛇蜕皮”等,如游龙戏珠,似蜿蜒蛇行,令人眼花缭乱。表演步法以传统秧歌舞十字步为主,讲究快跟快上、快进快退。表演顶灯舞必须修得顶灯真功,使头、眼、颈、手、腰、腿、脚协调一致。整个舞蹈节奏明快,自始至终动作整齐。这是一种技术性要求特别高的社火功夫。

流行于崇信县赤城乡杨安村一带的“顶灯”。其主要内容是表现四个赌棍回家后,均被妻子罚跪顶灯以示教训的故事。共有八个人物:其中甲、乙、丙、丁分扮男丑角;另有甲、乙、丙、丁女旦角四人(甲扮老旦丑,乙、丙、丁均扮旦丑)。在响亮的锣鼓声中开场:甲、乙、丙、丁(即四赌棍)同上。这四个赌棍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怕老婆。这天他们又赌到半夜,为咋进家门议论了半天,乙说从水道眼进去,丙说从天窗里进去,丁打算从猫道眼里进,甲准备干脆翻墙进去。正在这时,甲老旦丑迎上,知道他们是赌博去了,就问他们愿打还是愿罚,愿吃打就每人二十四棒槌,愿罚每人顶一盏灯。众赌棍说:那就愿罚。这就引出了“顶灯”表演。

老旦即取出四盏灯。灯碗内要装上土并插上半支蜡烛,或放进清油和棉捻子,四个赌棍接灯后,点燃。

四个男丑顶上灯,起身,踢单脚,走步,老旦引乙、丙、丁三个旦丑也顶灯上场。8人绕场舞灯,边舞边唱民歌小调《十盏灯》。

精彩的顶灯表演这时才真正开始。每唱两盏灯,四赌棍皆耍一番顶灯特技表演,名目各不相同:唱完一、二盏后,表演“老鼠过道”;唱完三、四盏灯后,表演“黑驴打滚”;唱完五、六盏灯后,表演“倒推研磨”;唱完七、八盏灯后,表演“猴儿顶灯”……顶灯,是高难度的杂技动作,不准泼洒了油,不准晃灭了灯火,十分精彩。

《顶灯》是流传在陇东的小曲剧目,《怕老婆顶灯》一剧中里也有顶灯特技表演。社火“顶灯”把这一小曲剧情中的亮点扩而大之,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传统社火节目。

锅庄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流传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有的地方称锅庄为“擦拉”(意为玩艺),在部分地方称锅庄为“卓”(意为舞蹈)。它是随着藏族人民生产、生活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因此,锅庄舞有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也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的歌舞。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古旧锅庄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人大都比较喜欢此调,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莲花生大师的诞生》《建立桑耶寺》《金碧辉煌的寺院》《银光闪烁的王宫》《福气财运降此地》《丰收啊丰收》等,跳这种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

新锅庄的歌词内容、舞姿都比较灵活,多反映农牧业生产和经商贸易活动,如《北方大草原》《白瓷碗里聚三色》等。新锅庄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锅庄舞的舞步分为“郭卓”(走舞)和“枯卓”(转舞)两大类。“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比较简单,人们易学,故人数甚众。“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常跳的有两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甘肃各地的锅庄舞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有的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凝练深沉,拖腔多而长,犹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洒脱,像雄鹰展翅;有的曲调轻快活泼与豪放相济,跳舞时,参舞者皆弯腰搭肩,舞蹈始而平稳缓慢,临近结束时动作小巧迅速,变化较快,歌舞都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锅庄一般程序为:仪瓦(锅庄序歌)、央卓(招福锅庄)、思卓(迎宾锅庄)、堆卓(赞颂锅庄)、宗卓(相会锅庄)、主卓或彰卓(辞别锅庄)、卦卓(挽留锅庄)、扎西巨(锅庄结尾歌),除序和尾歌外,每个程序的锅庄都有数调或数十调曲子,但跳唱时必须按程序来进行,跳完这道后再跳下一道程序。

卓舞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赵尔丰等撰写的《清史稿》卷一百一中记载:“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曰大锅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加十字。”这种对藏族聚居区锅庄的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尚见于昌都的寺庙锅庄。《西藏舞蹈概说》记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马帮宿居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空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走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锅庄边舞边唱,多为问答对唱比赛。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还有的将其分为农区锅庄(包括城镇)、牧区锅庄、寺庙锅庄三大类。

农区锅庄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开始时男女分别拉手成圈,轮班唱和,甩脚踏步,唱完后齐声喊“哑”,顿时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牧区锅庄的层次及表演形式和农区锅庄大体相同,但动作差异很大,多在胸前晃手跳跃,前顿步接左、右翻身,顺手顺脚的舞是牧区锅庄的一大特点。锅庄的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剽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寺庙锅庄多为寺庙念冬经或迎宾时跳。其要求严格,如预先指定领舞者(多为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要求服装统一等等。这种舞具有一定的舞蹈程式,舞步稳重,舞姿端庄含蓄,适宜表达厚诚之情。

藏族锅庄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形式完整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有较高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地摊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