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巧迎巧。六月三十日晚迎巧前,姑娘们各自把端午节系在手腕上的五色丝线解下来,连接成一条五彩绳,据说它可以使巧娘娘顺利过天河到人间。然后,姑娘们盛装列队,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到了河边,先由两人分别站在两岸,将五色线绳横在水面上。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鞭炮,巧娘娘头儿跪拜请巧娘娘,其余姑娘庄重地站在河边牵手摇臂唱搭桥歌:“三张黄裱一刀纸,我给巧娘娘搭轿子。三张黄裱一对蜡,手畔的红绳把桥搭……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请巧后晚上九点左右,姑娘们打扮一新,四至五个人一排,人人手合胸前,各执燃香一炷,列队来到迎巧地点。跪拜祭祀后,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将巧娘娘接进院里。
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待巧娘娘坐在莲花台上,再上香点蜡化纸放鞭炮,请神敬神,唱《梳头歌》。再就是敬茶献果,唱《献茶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祭巧。在巧娘娘供桌前进行,有个人祭巧和集体祭巧两种。最隆重的用数七月七日晚上的“供馔祭巧”。在悠扬的转饭歌声中,“转饭”队伍由坐巧的屋内走出,端鸳鸯瓷盘的姑娘引领,其他人列队牵手跟随,边走边唱。到院子正中,绕八仙桌转一圈,接过桌前姑娘递来的一碟供品后,队伍唱着走回屋里,将供品放在巧娘娘神案前。然后,“转饭”队伍又走到院子里,一边唱歌,一边转接供品。如此反复,直到把供品转接完毕。
唱巧。乞巧节的七天八夜中,姑娘们会集在坐巧处,尽情地载歌载舞,表心意,展才艺。此谓“唱巧”。乞巧过程中,还要不时地“跳麻姐姐”。这是一种请神附体,祈祷文事的活动。乞巧节是姑娘们的狂欢节,比邻的乞巧点之间你来我往,相互拜巧。乞巧团队要到其它歌场歌舞祝贺,交流歌曲舞蹈,联络同邻里姑娘之间的感情。古时乞巧娘娘节前还要沐浴,乞巧时穿绣花鞋,镶花边,大襟裙,头顶丝帕插花,手提丝绢轻拂,手拉手排成一字或围成一圈,一前一后甩胳膊、抬脚,边甩边唱,做着乞求的样子。时下,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流行歌舞、流行服装走进了乞巧活动中,乞巧成了姑娘们展示美的舞台。七月初一到初六日。乞巧姑娘们放弃任何事情,主要就是搞这一项活动。
迎水、送巧。初六晚上就要为初七清晨迎水、照花瓣等活动做好准备。初七这一天,是乞巧活动的高潮。祈神迎水是展示各个点乞巧水平和漂亮模样的最佳时机,姑娘们着意打扮一番,排着队列到约定俗成的迎水地点。无论大庄小村的清泉边、井水旁,都有乞巧的队伍在歌唱、舞蹈,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这里看热闹。在泉水旁主持者焚香化纸燃放鞭炮敬水神,姑娘们手拉手跳唱《迎水歌》,歌词大意是“迎水神,迎水神,女儿低下把头磕。石头边子水涟涟,把水提上两罐罐,提在我家照花瓣……”这项活动从晨曦开始,正午方告结束。午后邻近的名山古刹热闹又起,歌海人流又涌向那里,乞巧队伍在那里奉敬神灵,祈祷五谷丰登、百事顺意。下午,姑娘们凑份子“打平伙”,在坐巧处吃一顿丰盛的晚宴。这顿宴会既叫“散伙饭”又称“连心饭”,也叫“办会会”,还有人把它叫做“巧饭会餐”。这是一顿充满了欢乐气氛和依依惜别之情的晚宴。宴会上,有歌有笑也有泪,因为来年不知又有哪位姑娘出嫁别村,不能将参加这姑娘们最自由浪漫的乞巧活动了。宴毕,姑娘们有的准备照花瓣活动,有的预备送巧仪式,也有的继续唱歌跳舞。照花瓣活动更有趣味,约在晚上九点左右举行集体“照花瓣乞巧”仪式。姑娘们早已将自己生的豆芽端到巧娘娘场里来了,供果上摆满了用红绳束起来的金黄金黄的豆芽。仪式开始,姑娘们各人手端白瓷碗分站在神桌两旁。祭祀祈祷之后,由组织者将迎来的“神水”倒进每个姑娘碗中。接着就是照花瓣,掐一苗豆芽丢到水面上,借烛光灯影来看映在盆底的倒影,卜问自己的巧拙、祸福。照花瓣结束,已是月牙下山,星光满天的时辰了,准备送巧娘娘返回天庭的时刻到了。姑娘们泪流满面,唱着跳着,主持者又开始设香案进行送神送巧仪礼。鞭炮响时,将巧娘娘连同莲花台一并挑上,唱着酸楚的《送巧歌》,姑娘们列队来到河边,送巧娘娘过天河渡鹊桥上天与牛郎相会。唱词是:“巧娘娘莲花台,今年去了明年来,有心把你留一下,害怕上天时间大,野鹊哥哥你出来,把我巧娘娘送过河,南天门快开开,让我巧娘娘走进来……”等等。歌声中,鞭炮齐鸣,巧娘娘的身体在火光中燃为灰烬。随着巧娘娘的上天,这欢乐的日子也将结束了。这是女儿们最伤心的时刻,她们跪在地上一边唱一边哭,送巧结束,许多姑娘的眼睛都哭红了。随着歌声哭声地慢慢消逝,这一年的乞巧活动落下了帷幕。
庆丰团圆的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大致起源于古人对天体的崇拜,也与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有关。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仪式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一种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并且有了关于中秋夜赏月习俗的记载。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规定放假一天。至明清时,节日世俗情趣愈浓,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人们便在这个季节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感念天地和先祖。甘肃庄浪县志就有这样的记载:“是月也,农事获,献早禾祭先祖。”这大概是形成中秋节的又一个原因。
祭月、赏月
祭月、拜月、赏月。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形成节日后,祭月由宫廷走进民间,千家万户每逢中秋节夜都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敬献月亮,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祭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祭拜对象是月神。大多数地方是遥向清空拜月,有的地方是拜木雕月神像,有的地方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亮纸”。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演变出赏月的习俗。宋代,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节日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中秋夜在宋代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人们赏月,达旦不绝。后来在赏月时又融入了赏灯的风俗,但与元宵节不同,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各地街市的悬灯,也是为助月色。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有些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但明清之后,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神圣行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祭拜月亮的习俗淡化了,时下中秋节主要是赏月、团圆和娱乐。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秋天正是各类瓜果成熟、上市的季节,有些地方还把中秋节当成了瓜果节,实现了经济和文化双赢。
吃月饼。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就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关于中秋月饼,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表达祈盼丰收、幸福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和全国一样,甘肃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赏月亮、吃月饼的风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甘肃乡村人家现在还保留着自己做土月饼的习俗,用精白面发酵,擀片层叠,夹白糖、菜油、姜黄、红曲、玫瑰花瓣或红绿丝等蒸制而成,可像锅盖那样大。兰州人蒸千层饼、烙油锅盔、糖锅盔,这些都称月饼,可以互相馈赠。街道上有专门经营这类月饼的店铺。甘肃的中秋习俗,以河西地区武威最有特色。中秋节这天,千家万户都要蒸“千层大月饼”。当地儿歌这样唱道:“月饼蒸了车轱辘大,小伙子吃上把房跳塌。”说月饼像车轱辘大是夸张,但是凉州月饼的确大得出奇。人们先把发面擀成面饼,依底大上小的顺序摞起来,厚者达20层,约20厘米上下,然后将麻籽、红曲、姜黄、黄豆等捣碎作为颜料,分层抹在面饼上,使月饼呈现红、黄、白、绿、黑五色,寄寓五谷丰登之意,最后用当年的麦秸文火蒸熟。除了这种大月饼,还要蒸“孙猴子”和“面雀儿”。“孙猴子”由孙悟空和一些小猴子组成。悟空一身黄毛(玉米须),系虎皮裙(玉米皮),握金箍棒,站在仙桃树下,手搭凉棚遥望民间,小猴子欢呼雀跃,活灵活现。为什么中秋节要蒸“孙猴子”呢?凉州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封为斗战胜佛,将花果山和他的儿孙们都搬进了月宫仙境。但此后每年中秋节前后,他还要到凡间巡视一番,降魔除妖保人间太平。“孙猴子”寄托了当地人希望平安康福的心愿。面雀儿又叫“雀(qiao)娃子”,是一种特别受孩子们喜爱的面艺制品。其做法是将优质小麦面粉加上“酵头子”,在放有适量蓬灰的水中糅合均匀,再在密封的盆罐里反复发酵二至三次。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反复糅合,揪成一个个的小面团,捏成各种鸟兽形状,用梳子压出花纹。最后放在笼屉里文火蒸熟,置阴凉处晾干,点上色料,雀娃子就做成了。“孙猴子”和“面雀儿”的制作工艺,当源于清代就风行于武威各地的面人制作技艺。中秋节之夜,当一轮明月升起,家家都在院里摆上供桌,桌子上供上“孙猴子”、“面雀儿”和刚摘下的西瓜、苹果、葡萄等。接下来就是拜月了。和平时的祭祀礼仪不一样的是,凉州人讲究“女不祭庙男不拜月”,拜月大礼是由家中年长的女主人来完成的。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女主人依次焚香三炷,望月遥拜,一揖一拜间,全家人的美好心愿仿佛上达到了天庭月宫。
求爱、祈子。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们踏歌觅偶的好时光,因而又是追求爱情的节日。少年男女们于月下歌舞嬉戏,见到意中人便心动情牵,结为佳偶。今天,这类古俗也仍有所存留。
在陇原有些地方还有“摸秋”的习俗。有的妇女结婚多年不受孕,这天晚上妯娌们便结伙到菜地去“摸秋”,也就是偷南瓜或葫芦。然后,塞到不孕妇女的被窝里,意思是上天给这家送来了子嗣,当年一定能怀上孩子。在河西地区,这种向月佬求子的习俗叫“偷偷摸摸”。这天晚上,允许婚后多年未孕的妇女偷别人家的“孙猴子”,因为猴子多子多孙。偷来后要躲在门背后偷偷吃掉,不能让人看见。据说吃了偷来的“孙猴子”,当年就能“坐胎”。其实这是一种“明偷”,主人家是很乐意让“偷”的。“摸”就是已经怀孕的妇女到菜地去摸萝卜。闭上眼睛拔一个萝卜,摸它的根,若不开叉生男孩,开叉则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