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戏曲名角
31047200000004

第4章 老一辈晋剧名家(2)

1943年,牛桂英结识了晋剧前辈艺术家李子健先生,并受到他的指导。1947年,牛桂英随戏班去了北京,当时北京是各剧种名家云集之地。牛桂英和她的老搭档乔玉仙、王正魁、马兆麟、筱果子等人连演月余不重戏,常年在“三晋”、“开明”、“吉祥”几家戏院演出。此间,李子健先生和牛桂英接触更加频繁,他精心指导牛桂英练功。同时,对牛桂英从师父那里口传身授学来的演出本,在唱词、念白等方面进行雅俗共赏的加工,剔除粗俗、浅陋、生僻、晦涩之词,润色修改,使其具有文学性,李子健还亲自给桂英排演了《百花亭》,还有《断桥》、《清风亭》、《王婆骂鸡》等戏,成为桂英投身梨园以来受益最多的一位恩师。

在京期间,牛桂英着力对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的长处进行研究。演出之余常去看同行的戏,并向袁世海、李少春、新凤霞、高玉倩、李桂云等人求教,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晋剧演唱中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变,并且很成功。有了与众多名家同台交流的机会,才使她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并有了敢于变革创新的可能。

北京解放后,她积极排演了《新四劝》、《小女婿》等现代戏。在《新四劝》中唱了评剧、京剧唱段,立即引起轰动,观众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牛桂英成了京城名噪一时的晋剧名家。

50年代初,牛桂英在丁果仙的邀请下,返回太原,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合作。其实,二人早在1944年,就在张家口首次合演了《清风亭》、《九件衣》、《四进士》、《芦花》等戏,配合默契和谐,演出得心应手。1950年,桂英应邀赴晋与丁果仙第二次合作,在大中剧院献演了《坐楼杀惜》、《走雪山》、《桑园会》、《四郎探母》、《女中孝》、《蝴蝶杯》等戏,颇受观众欢迎。回太原后牛桂英加入了丁果仙所在的太原市新新晋剧团,任副团长。从此,两人开始了漫长的舞台“情侣”生活。丁果仙是晋剧生角中女演男的开创者,牛桂英是晋剧旦角中女演女的佼佼者,一生一旦,一刚一柔,珠联璧合,享誉日久。她们合演的《打金枝》、《坐楼杀惜》、《走雪山》、《九件衣》、《蝴蝶杯》等剧目均被誉为脍炙人口的晋剧表演艺术杰作。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牛桂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腔艺术特点,在唱腔和道白上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突出地表现在咬字、发声和行腔的艺术处理上。她的咬字“喷口”很有功力,在发声收韵上非常讲究。她不仅按每个字的拼音发声,而且要根据晋剧板式、音域反复练习如何把字音远送。因此,她的演唱具有字字坚实、字音远达、清晰易懂的效果,创造了既保持山西口音特点,又能为省内外广大观众接受的发声、咬字、行腔方法。她的嗓音并不高亢,但她在自己的音区范围里,建立起自己委婉缠绵优美、深沉厚实的牛桂英唱腔。每逢遇到高音,她总是三回六转、抑扬相参、处理巧妙、舒展自如,别具一番韵味儿。曾有人把她的嗓音比作“云遮月”,初听不甚清亮,越听越觉得字字有情,声声入耳。在行腔方面,她不拘泥于老腔老调,而是根据剧情和人物的特殊要求去改革创新。她曾创造性地吸收过京剧、川剧、豫剧、蒲剧、河北梆子、评剧、碗碗腔等兄弟剧种的声腔,借以丰富自己声腔的艺术表现力。她善于运用“颤音”、“升降音”、“装饰音”来传情达意,表现丰富浓厚的情感色彩,特别是她那别具一格的装饰性尾腔,沉稳质朴,婉转缠绵,形成了“牛派”的代表性声腔,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牛桂英在唱腔、道白、表演诸方面对晋剧艺术,特别是青衣行当的提高与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她一生中演出过120余出剧目,塑造出了130多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展示出精彩的人物画廊:既有雍容富贵的嫔妃,善良贤淑的官宦夫人,又有宁静娴雅的大家闺秀,稳重端庄的庶民妇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打金枝》中的沈后、《三击掌·算粮》中的王宝钏、《骂殿》中的贺后、《重台》中的陈杏元、《蝴蝶杯》中的田夫人、《百花点将》中的百花公主、《明公断》中的秦香莲、《九件衣》中的姜巧云、《洞房》中的卢凤英、《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姣、《走雪山》中的曹玉莲、《小女婿》中的杨香草、《柳荫记》中的祝英台等等。这些经她精心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舞台艺术形象,与她那精湛的演唱艺术融为一体,在广大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如今,耄耋之年的老人,已经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的一生奉献给了晋剧,她的牛派表演艺术将得到广泛传承。

三、郭凤英

郭凤英是一位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中路梆子的四大名角丁、牛、郭、冀中的郭即指郭凤英。她在几十年的舞台磨炼中,博采众长,努力创新,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艺术成才之路,在晋剧小生行当中独树一帜,成为晋剧郭派小生艺术的创造人。她对晋剧小生表演艺术的发展和贡献功不可没。

192l年农历二月初二,郭凤英出生于山西榆次郭家堡。家境虽寒,但母亲是个戏迷,儿时的郭凤英就常陪母亲看戏,使她与晋剧结下了不解之缘。10岁那年,在她的恳求下,母亲同意她拜师学艺。于是拜名小旦万盏灯王映锦为师,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初入师门,她便勤学苦练,日日不辍。一年之后,她便随师父到阳泉、寿阳等地搭班,此时的她也只是跑个丫鬟彩女,但无论师父让她演什么,她都一丝不苟的认真对待。每次完成自己在场上的任务,她就悄悄站在场外,学着场上的师姐妹们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认真模仿她们。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在寿阳城隍庙会上演出,临开戏了,《杀府》中扮演伍员的演员突然生病,正当师父一筹莫展时,郭凤英毛遂自荐。救场如救火,万般无奈下,师父只好让她上场。此次事件让师父惊奇的是,在没人教授的情况下郭凤英竟能把这出戏的路子全记下来,而且郭凤英学的是旦角,扮起生角来却格外英武精神。从此师父对她另眼相看,并决定让她改学生角。师父给她排的第一出生角戏是《小别母》,戏演到哪儿红到哪儿,郭凤英也得了个“十一生”的艺名。但这在郭凤英的艺术道路上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当郭凤英初露头角后,万盏灯师父便带着她到各地串班,在这期间,郭凤英接触到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诸多前辈名伶,或同台演出,或聆听教诲,或从旁观摩,这对她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她从前辈名家身上感受到真正的艺术内涵,感受到那些平时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艺术精髓,也更增添了她在艺术上奋发向上的决心。她深知自己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身材不够高,嗓音也不够好,要想在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因此“苦练、多学、常思、细演”是她始终遵循的八字方针。在太谷,郭凤英得到了晋剧“小生泰斗”三儿生孟珍卿的器重,在艺术上给予指导,并与之同台配戏,使郭凤英真正领略到什么是艺术大家的风范。在前辈艺术家的精心扶掖下,她演技日进。

1937年郭凤英学徒期满,正式出师后,曾先后与晋剧名家王步云、高文瀚、张宝奎、董全福、杨丹卿、刘少珍等搭班,辗转于太原、北京、张家口、天津等地演出。此时的郭凤英已经成名,但战乱爆发,社会动荡不安,戏曲艺人们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为了糊口,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忍受屈辱与磨难。郭凤英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苦熬了几年,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

1950年,郭凤英回到太原。第二年,当上了阳泉新声剧团的团长,由旧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一跃而成为国家的主人,她的干劲更足了,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排演了《孟姜女》、《钗头凤》、《三滴血》、《嫦娥奔月》等新剧目。1952年,郭凤英作为山西省代表团的成员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演《打金枝》中的郭暧、《蝴蝶杯》中的田玉川获演员三等奖。郭凤英虽然在表演艺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相当大的名声,但从小的学艺生涯使她并没有学过文化,这一年,全省的扫盲运动展开了,郭凤英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文化当中。凭着她学戏时的那股钻研认真劲,不久,她就能扳着字典读我国古典名著了。1953年郭凤英参加了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秋,调任太原市新新剧团副团长,开始了与丁果仙、牛桂英的长期合作,三位艺术家的相聚,不仅焕发出了他们空前的艺术创造力,而且为当代晋剧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使郭凤英对艺术的认识也有了新的飞跃,她对过去的演出剧目进行了回顾与再创作,表演水平随之有了新的升华。1955年郭凤英在戏曲艺术片《打金枝》中饰郭暧,并于1957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演员奖。1959年担任山西省晋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并参加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从此时起,她便把精力放在培养年青一代的身上,亲自教徒授课,培养出了郭彩萍、张智等两代郭派小生艺术传人,她的翎子功绝活也广泛为小生演员所学习与掌握。

郭凤英是晋剧舞台上首批女性生角演员之一,在她之前的生角一行几乎都是由男艺人承担,因此,郭凤英等一批女性生角演员的出现,对晋剧生角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特别是郭凤英,她的艺术生命之长、表演艺术之精,以及在晋剧界的影响,与她同期的女性生角相比都是出类拔萃的。她被公认为是晋剧生角继“三儿生”孟珍卿之后,又一位出类超群的“十一生”。她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能文能武,更重要的是她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技艺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塑造不同类型的艺术典型。郭凤英一生会戏很多,代表剧目有《小宴》、《黄鹤楼》、《小别母》、《土祖庙》、《双罗衫》、《蝴蝶杯》、《智激张仪》、《射戟》、《打金枝》、《打周仁》、《翠屏山》、《双锁山》等数十出戏。在她演出过的剧目中几乎涉及晋剧小生行当中的各类型角色,如《小别母》的石恩、《黄鹤楼》的周瑜、《回荆州》的赵云、《和氏璧》的张仪、《凤仪亭》的吕布、《战宛城》的张绣、《火焰驹》的李彦贵、《翠屏山》的石秀、《蝴蝶杯》的田玉川、《双罗衫》的徐继祖、《土地庙》的郑兴郎、《法门寺》的傅朋等,这些人物形象虽都是小生行当,但包含了娃娃生、武生、巾子生、穷生等各个不同的小生门类。郭凤英演这些人物,无论在做派、气质、扮相上都有很大差异,一般小生演员很难都拿下来。郭凤英作为一名女小生演员,凭着多年练就的扎实的功底,和对这些人物的深刻理解,把这些人物性格的细微差别都能演出来,所演角色分寸有度,合情入理,真切动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发展创新的一套翎子特技,堪称一绝,在继承和革新晋剧生角艺术上有所建树,这些艺术形象和技艺中熔铸着艺术家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她的艺术成就被各界所公认,1984年山西省文化厅、省剧协等单位为其举办了舞台生活五十三年纪念演出活动,中央文化部授予奖状。她曾为中国剧协会员、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剧协理事、山西省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

四、冀美莲

冀美莲是一位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她和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并誉为晋剧“四大名角”。她是晋剧花旦行之翘楚,在花旦表演中卓有建树,把花旦表演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在晋剧史上留下了闪光的篇章。

冀美莲出生于1921年,山西文水县下曲镇人。幼年时由于家境贫寒,13岁拜“一点红”王有福为师,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少年时的冀美莲就已出落得美眷如花,亭亭玉立。师傅培养她主攻晋剧花旦,兼演刀马旦。旧时戏曲基本功的训练是很残酷的,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各种技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登台配戏。冀美莲经过一段时间起早摸黑的严格训练,因她聪明勤奋,进步很快,不久即能登台演出了。开始她跟随师傅奔波于晋中周边的农村小城镇演出,曾与名伶盖天红、王步云配戏,在晋中观众中小有名气。

1939年为躲避战祸,师傅带着她和师姐妹到了临县搭张德胜班演出,流动于吕梁山区,很快就声闻黄河两岸。那时的冀美莲相貌出众,身材窈窕,扮相妩媚动人,表演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她演的《富贵图》、《打金枝》、《坐楼杀惜》等剧目很受观众欢迎。1940年参加晋绥七月剧社。后来到太原,在新民剧院与张宝魁、张美琴、刘少珍等一起演出。1943年,转至太原新化戏院,当时该戏院名角云集,乔国瑞、丁果仙、阎艾成、刘文彩、任玉珍、筱桂花、筱金梅、筱金枝等都在这里演出。冀美莲一边参加戏院的演出,一边向他们学习,在此学到了很多好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几年来她演出了《祥麟镜》中的秀春,《玉虎坠》中的娟娟,《凤仪亭》中的貂蝉,《拾玉镯》中的孙玉娇,《百花亭》中的百花公主,《炮烙柱》中的妲己,《八件衣》中的窦秀英,《九件衣》中的姜巧云,《蝴蝶杯》中的芦凤英,《游龟山》中的胡凤莲等。在这里,她不仅在艺术上学到很多东西,表演水平大有长进,而且在为人做事上也从前辈那里懂得许多道理。冀美莲在新化戏院一演就是六年,一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

解放后排的第一个新编历史剧是《新九件衣》,冀美莲在剧中饰演女主角,表演逼真,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同时又排演了《乞巧图》、《河神娶妻》等剧目,演出均获得成功,冀美莲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当年老太原人口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遛遛海子边,看看冀美莲,逛逛双合成,抽抽顺风烟”,想来这是他们最惬意的四件事情。

1952年10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冀美莲作为山西代表团主演之一,演出了《蝴蝶杯》、《赠剑》,荣获二等表演奖,在全国戏曲界有了一定影响。大会期间,她观摩学习了全国各剧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表演技艺。1953年,她进入华北人民晋剧团工作,该团后改为山西省晋剧一团。之后又排演了《梵王宫》和《柳毅传书》,1957年在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演出《文嫣》,表演上有很大突破,荣获演员奖。她的表演在晋剧花旦行中实属佼佼者。在后辈人中,真正继承她的表演艺术的只有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