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间舞蹈
31045700000019

第19章 秧歌翩跹舞神韵(2)

按照传统习惯,地灯活动要连续三年,每次三天。多活动于农历正月二十五至二十七。通常,秧歌先在地灯场前的广场为村人表演之后,秧歌队领头率村人游地灯,然后,再挨门逐户进行表演。

表演者7人:秧歌头为男性,戴黑色瓜皮帽,穿灰大褂,黑中式裤,扎腿带,一手举伞,一手持响环,以说唱为主,多是即兴编词,唱恭贺吉利之歌;男青年戴窄沿草帽壳,上有用长柳条或藤条盘成的螺旋形软丝,穿镶有红边的淡绿色对襟衣和灯笼裤,系蓝色绸腰带,脚穿黑色软底鞋,身背腰鼓,为主要舞蹈者;“新媳妇”2名,包头戴花,穿红色大襟袄,红色或绿色百褶长裙,红绣花鞋,手持勾锣,亦为主要舞蹈者;卖弦老汉,戴清朝宽沿帽,翻穿黑羊皮大衣,黑中式裤,黑牛鼻子鞋,手持羽毛扇;卖菜老婆,脑后盘发篆,包蓝布头巾,穿蓝布大襟袄,黑色中式裤,蓝色绣花鞋,系绿色连胸围裙,手挎菜篮子;小女子,留长辫,头插花,穿绿色大襟袄,绿底红花中式裤,套粉红色坎肩,穿金黄色绣花鞋,手拿薄扇。后面这3人舞步简单,以表演为主,并作怪相与观众戏逗。

它的表演程序首先是“打场子”,由秧歌头带领全体演员及伴奏者走圈,在人群中打开表演场地;然后是“走圈说唱”,由秧歌头到场中心说唱表演,内容以恭贺生意兴隆,祝颂五谷丰登,咏唱男女爱情婚姻为多见。唱词均为即兴编词,以方言合辙押韵。尔后,点出下一个表演者进场。如:“这顶伞来圆又圆,我把这秧歌往下传,传来传去该谁唱,卖菜婆给咱闹一场。”每念一句,摇晃几下响环。依此而类推,除小女子外,其余角色可依次演唱。演唱结束后,由男青年和“新媳妇”表演“顶四门”,是舞蹈最精彩的段落。男青年边击腰鼓,边舞动帽上的软丝做“转帽”、“低头吐帽”、“左右摆帽”、“下叉转帽击鼓”、“吐帽掏踢腿”、“吐帽三掏腿”等动作。2个“新媳妇”敲击小勾锣,围着鼓手碎步小跑,间以“分掌下蹲”、“左右躲闪”、“上步追打”等寓情于中的欢乐嬉戏的动作。3人以同样的动作,在场地的四个角进行表演,将舞掀起高潮。接下来便是“跑腊花”,由他们3人交叉各走一个“8”字路线,形成六瓣腊梅花形图案。最后,仍由秧歌头带领大家绕场一周,结束表演。

在表演中,鼓手动作要求“头要灵活,手要快”,在向前甩头,或左、右摆头时,帽上的柳条便会顺势一伸一缩,左右旋转,如银蛇,似飞练。他一边点、摆、甩、转头部,还要在做“扫堂”、“踢腿”、“弓步”动作的同时双手灵活、快速地击打腰鼓,动作既新颖别致又粗犷朴实。2个“新媳妇”则忸怩地走着“圆场步”双手击打着勾锣,时而为鼓手鼓劲,时而又与鼓手逗乐,活泼又多情。其余人的动作较为简单,只是在鼓点中,走“十字步”和“三步一停”绕圆圈。其中,卖弦老汉和卖菜老婆常做一些即兴夸张滑稽可笑的动作和表演,令场上气氛轻松欢快,人称一对“老顽皮”。

伴奏乐器有锣、鼓各一面,钹两付,掺钹击节拍,苏钹花打,音色对比鲜明,锣鼓点有:[行路点]、[踩场子]、[催点]、[顶四门]等。歌唱曲调多为民歌小调,唱时无伴奏。

凤秧歌

“凤秧歌”又名“过街秧歌”,“份儿秧歌”,只在山西原平县(原名崞县)北贾村流传。

关于“凤秧歌”的产生年代传说不一。有的说产生于秦始皇时代,有说产生于北宋末年,还有人说是安徽凤阳花鼓传入原平县,与当地的踩圈秧歌结合形成的。每逢春节、元宵或农历七月初五当地庙会时,活动于街头、广场。光绪八年《崞县志,风俗》载:“元宵,乡村稍有灯火,城市则鳌山灯海,秧歌社火,角抵之戏,喧闹于街巷。”可见其表演形式在清代已经形成。

角色有:男角(过街),头戴盘有竹圈的草帽,挎腰鼓;男角(踩圈),鼻上画白色石榴,戴鼻夹胡,画八字眉,戴白色毡帽,穿长袍,手拿扇;女角,包头,镶彩纸叠成扇形,上嵌五个绒球的“彩记”,穿彩衣,手拿彩帕;野太医,戴凉帽,夹八字胡,穿长袍,系披风,左手拿虎撑,右手持蝇掸;疯公子,小生装束,外穿长袍,握扇;丑婆右脸画蜘蛛,左脸画蝎子,镶金牙,发髻上吊红辣椒、萝卜片和小绣花鞋饰品,持帕。二小,梳朝天辫,中式对襟袄,披云肩,持马鞭。

其表演形式,分为“过街”、“踩圈”和“开轱辘”三大部分。

“过街”主要用于街头行进和广场打场子时表演。由1个服饰自便的击镲者为整个秧歌队的指挥。其他人物有疯公子、野太医和4至6对男、女角(青年)。舞队依次排成两行,且走且舞。队形变化有“二龙出水”、“梅花阵”等,舞蹈动作有“击鼓双晃手”、“击鼓甩帽圈”、“转掖步”等。表演时,男角既要把帽子上富有弹性的竹圈甩出去围绕着身体转动,又要把腰间的花鼓敲响,腰、腿部还须和二者有机地配合。腿部动律须柔伸韧屈,上身前后摆动,两臂击鼓急缓相间,头部帽圈甩得有张有弛;而女角则是在击锣的过程中,头部与上身或仰或俯,两胯随之摆动,给人以拧扭之美感。

“踩圈”是继“踩街”后的定场表演。参加表演的除1个男角、1个“丑婆”、1个“二小”外,均是女角。男角为主要表演者,他手执花扇,将绕圈舞动的女角一个个点出来,被点到的女角先做“跌籽儿”动作,接着与男角舞“扭麻花”、“掏八字”等。在点到丑婆时,丑婆可做夸张或滑稽的左顾右盼,走“汇扭步”,与男角调笑、逗乐,然后跌坐在地。接着,二小跟在女角后揪衣拽辫,与观众打逗、出洋相,以活跃场上气氛。最后,男角领唱,众围成圆圈,边扭边唱。表演时,男角的舞蹈动作刚劲、英武,在与女角的配合和演唱中表现得风趣幽默。女角的舞步小而轻快,上身略前俯,胯和头部随舞步扭摆,加之两臂前后交替摆动,显得灵活机敏。

“开轱辘”是以上秧歌演唱部分的继续。它有人物,有情节,甚至有矛盾冲突,构成一出出民间小演唱,也称“出儿秧歌”。其内容大多是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有《过大年》、《秋收》、《观灯》、《薅谷》等40多个节目。

一般来说,“过街”时以轻盈舒缓的舞蹈见长;“踩圈”时以热烈欢快的情绪取胜;“开轱辘”在演唱时,有独唱、有合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以舞为伴。三部分既可相互联系,又可单独演出。

伴奏乐器有;扁鼓、大锣、小锣、镲、铰子等,锣鼓点有[过街]、[上场]、[点旦]、[打丑婆]、[流水]、[大清场]等。舞时,由打击乐伴奏,唱时,无伴奏,由演员清唱。

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流行在临县、方山、离石、柳林、石楼、中阳一带,以临县最具代表性。因“伞头”(领舞者)在秧歌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执花伞,而得名。

相传由古代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传统习俗是:秧歌队组成的第一天,先到村外祭祀“田神”、“雨神”、“河神”,然后朝拜大小庙宇,最后到山上送“瘟神”。祭奠时、众秧歌队员跪在地上,由伞头编唱祭歌,祈求神灵祛瘟避邪、消灾免难,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诸事如意。第二天开始,在广场、街头、院落表演小节目、道情等,俗称“小会子”。在本村活动3到5天后,再到邻村去“送秧歌”。秧歌活动结束时还要到山上或村外“送瘟”,黄河沿岸村庄,就将瘟送进黄河。到清末,“伞头秧歌”表演的内容、形式已具一定规模。当时的文人刘如兰曾作一首《竹枝词》记载了演出的情况:“秧歌队队演村农,花鼓斑衣一路逢,东社穿来西社进,入门先唱喜重重。”

临县的“伞头秧歌”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队秧歌(俗称一班秧歌)人数不等,多者一、二百,少则三五十人。参加闹秧歌的,除仪仗队、乐队和“伞头”之外,其余无论男女老少,皆扮各种角色,俗称“装身子的”,有头戴小生巾,穿长袍,持彩扇的“扇风子”,背铜串铃,握扇;画小丑妆,戴毡帽的“傻小子”;梳发髻、戴红花,耳吊棉球,手拿衣掸的“愣女子”;手持船桨,戴白满髯,草帽圈的“渔翁”,穿长袍,戴礼帽、墨镜,拄拐杖的“官先生”和背布包袱,戴礼帽的“卖药先生”等等。被称为“打鼓子的”与“拉花子的”舞者是秧歌的基本队伍,也是主要扭秧歌者。

“打鼓子的”由男角扮演,额前用白毛巾扎一英雄结,身穿汉民族彩服,斜挎腰鼓,双手拿鼓槌。“打鼓子的”分为文、武两种。武派鼓子过街时排在秧歌队的最前面,边击腰鼓边前进,舞蹈动作粗犷、洒脱,显得威武英俊;文派鼓子不系腰鼓,主要用以“掏场子”,其动作幅度较小,显得活泼轻松。“拉花子的”也叫“包头的”,旧时身穿彩衣,腰系百褶裙,外披一件花绸披风,头上装饰比古装戏曲的旦角稍简单些。现时多穿大襟彩衣,腰系红绸,左手提绸,右手耍扇,动作与秧歌舞相仿,扇子在身体的上、下、左、右不停地挽绕,给人以活泼花梢、协调优美之感。在秧歌队伍里,还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穿插其间如“旱船”、“竹马”、“狮子”、“龙灯”、“高跷”、“大头娃娃”等。

其表演由“扭”和“唱”两部分组成。“扭秧歌”可分为“过街”、“大场子”和“小场子”三种活动形式:

“过街”,是秧歌队边走边在街头表演的一种形式,前面是打门旗、彩旗的人组成的仪仗队,接着是吹打乐队,然后是伞头带领的各种“装身子的”秧歌队员。人们在音乐的节奏中,根据不同的角色,扭起“秧歌步”,并变换“蛇蜕皮”、“交叉梅花”等图案。

“大场子”是秧歌队在表演场地不断地变化队形,形成场面宏大、气势壮观的多种图案。有“天地牌”、“十二连城”、“里四外八”、“三顾茅庐”、“十字梅花”、“小唐王乱点兵”等26种。虽然人数众多、舞姿不同、图案多变,但井然有序,花而不乱。

“小会子”一般是以3至5人为一组,演唱一出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小歌舞,如《卖菜》、《卖水》、《卖饺子》、《牧牛》、《对花》、《刘三拉车》等,也有传统戏曲中的片断,如《白蛇传》中的《水斗》;《白草滩》中的《钉缸》,以及《过山》、《吃瓜》等。

“唱秧歌”主要由伞头编唱,也有秧歌队成员的帮唱。它贵在触景生情,当众创作,即兴赋词,一切都是“现蒸现卖”。其中有一首是描述秧歌的:“秧歌本在民间生,历史久远根底深,群众智慧创结晶,继承发展要学新。”好的唱词会在群众中广为流传、长期保留,成为民间口头文学并根据内容,将其归纳为“答谢秧歌”、“接送秧歌”、“评论秧歌”、“称颂秧歌”、“对歌”等若干种。曲调有[上川调]、[下川调]、[西首调]、[小川调]、[招贤调]等多种。人们将其表演特点概括为:“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和“锣鼓鞭炮,红火热闹,旗罗伞扇,花里唿梢。”

伴奏乐队由吹管乐、丝弦乐和打击乐组成。吹管乐有大、小唢呐和笙、管;丝弦乐有板胡、二胡、低胡等;打击乐有由大鼓、大马锣、大铙、硬铰子、软铰子组成的大家具,还有由战鼓、堂鼓、小锣、小镲等组成的小家具。“过街”和“掏场子”时,小家具和吹管乐同时演奏;伞头唱秧歌时,只用大家具打过门烘托气氛;演出“小会子”时,由丝弦乐和小家具伴奏。

1943年冬,为进一步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晋绥三分区地委在临县松峪村召开了民间艺人座谈会,有若干较出名的伞头参加了座谈。会后很快掀起了新秧歌运动的热潮。使临县伞头秧歌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当时党在晋绥边区的文艺宣传形式之一。这一时期秧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表演内容上,取消了宣扬封建迷信、丑化劳动人民的陈腐内容,换成了破除迷信、批判懒汉二流子,歌颂领袖、歌颂党,拥军优抚,歌颂劳动,宣传抗日、民主的新内容。王易风、高哲生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歌手。2.在活动形式上,取消了祭神、拜庙等旧习,改成了拜国旗,给领袖、军烈属、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拜年等。3.在表演形式上,秧歌队里增加了大量反映新生活、宣传新思想的“广场剧”、“活报剧”、“小演唱”等小会子,工农兵的形象出现在秧歌队里。4.在表演艺术上,取消了丑化劳动人民的脸谱和装束,如“愣小子”、“愣女子”、“蛮婆”、“蛮汉”等等。在秧歌的舞姿方面,去掉了单纯调情的不健康的东西,进一步发挥了秧歌所固有的活泼、健康的舞蹈特点,并将生活中的农民锄地、刨地、纺线,战士的投弹、刺杀等动作加以艺术化融进秧歌里来,使秧歌增添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秧歌

“小秧歌”也叫“斗嗓子秧歌”,流传于山西宁武、原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