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人养生养脾胃
31042700000041

第41章 黄褐斑

面部色素斑形态种类各异,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黄褐斑呈褐色斑或黑色斑,形状大小不同,可由蚕豆大到铜钱大不等。色斑边缘清晰,表面皮肤平滑,没有炎症,也无明显自觉症状。脸上斑斑点点,自信失去支点。虽然不影响身体健康,可如果脸上的斑点,即便是模样再俊俏,也挽不回素面朝天的美丽,影响着女性的心情和自信,这也是最困扰女士们的美容问题。

辨证祛斑效果好

很多女性在面部刚刚出现色斑的时候,没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祛斑。而是随意地去使用具市面上有祛斑功能的化妆品。结果斑越来越严重,色斑也越来越多,,耽误了祛斑的最好时机。也有一些人祛斑心切,希望短时间内、甚至两三天让自己的面部白净如初,于是选择了“见效快”的剥脱法祛斑或短期漂白肌肤祛斑的方式。看起来好像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经过太阳一晒,色斑又出现了,再使用“见效快”,却没有了效果。这是因为这时候的黄褐斑已经转化为晒斑、真皮斑等更为顽固的色斑,为祛斑增添了难度。在美容院有过多次祛斑经历的人几乎对祛斑失去了信心。也有的人使用过各种方式祛斑,让人苦闷的是,效果实在是低。更多女性在惋惜青春易逝的同时,常常为自己脸上的黄褐斑发愁,认为黄褐斑是不可治的。

其实,面部生黄褐斑不仅仅是皮肤问题,它是体内脏腑器官功能失常的信号。盲目采用外用祛斑的美容产品,不仅伤害皮肤,疗效也不甚令人满意。要达到消黑去斑的目的,就必须将调节身体各脏腑器官和外敷方法配合使用,采取有针对的祛斑方案。根据黄褐斑产生的原因不同,中医将黄褐斑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脾土亏虚型黄褐斑、胃肠不调型黄褐斑、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和肝肾气血亏虚型黄褐斑。

脾土亏虚型黄褐斑

脾脏虚弱则人体气血生化不足,气血无法荣养肌肤,皮肤晦暗、缺乏光泽,时间久了,逐步形成黄褐斑。这种黄褐斑呈灰褐色斑片,多分布在两颊、唇周等部位。并且常常伴有面色萎黄或黄白虚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消化不良,身重困倦,神疲气短,时常腹泻或便秘的现象。

脾土亏虚型黄褐斑应采取补养气血、健脾通经的方法,常用的补脾、健脾的食物有:山药、榛子、牛肉、葡萄、红枣等。玫瑰花、藕、山楂、橘子、谷类、豆类、乳类都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效果。适当吃些酸味食物,能健胃消食,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芒果、猕猴桃等水果。烹制菜肴时如果加点醋,还可以帮助清除经络气血中的毒素。身心疲惫烦闷时,吃些草莓、菠菜、葱、芹菜、多饮茶,可舒展疲倦的精神,放松身体。

准备人参5克,当归20克,白芷20克,放在一起研成粉末(可请中药店配好磨细),放入干净的玻璃瓶或瓷瓶中保存。每次取一勺粉末,与30~50毫升的纯牛奶调制成糊状面膜敷在面部和颈部,有活血、美白、祛斑的效果,可使面部皮肤重现红润色泽。5~7天敷用一次。

胃肠不调型黄褐斑

胃肠气血不调,毒素滞留体内,经过肠道的再吸收,进入血液中,容易引发黄褐斑。这种黄褐斑好发于面颊区和唇周。同时伴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腹部不适或疼痛、口臭、便秘的现象。

肠胃不好,尤其是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在饮食方面要十分注意。首先饮食有规律,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不少人饮食方面不加控制,遇到喜欢吃的就猛吃一顿,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最容易造成胃肠气血紊乱,进而使黄褐斑众生。其次,食物以易于消化的松软形式为主,如粥、汤、牛奶等。少吃刺激食物,浓茶、咖啡及辛辣、过热和较为粗糙的食物不易常吃。最后,应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都会使肠胃气血失和,引起肠胃病变。

苦瓜粉、芦荟粉、绿茶粉、薏仁粉都有润肠排毒、祛除色斑的效果。每次取一勺粉末、30~50毫升的不含糖分的纯酸乳酪和1小匙蜂蜜,调和成糊状,备用。准备一个脸盆,放入一个塑料袋内,倒入七分满的热开水,将脸放在离脸盆一尺的位置,热蒸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使面部毛孔张开,有利于毒素的排出。用冷水清洗面部,然后将面膜均匀敷于面部和颈部,15~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每周敷一至两次,持续几个月后,就会发现肌肤自然白皙、亮泽,腹部不适和便秘的现象也会消除。

肝气郁结型黄褐斑

肝有疏泄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果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致使肝气郁结,周身气血运行不畅,均可引起黄褐斑。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多分布在额头、两颧、眼睛周围、下颚和颈部,呈浅褐至深褐色斑片。同时还伴有情绪抑郁、急躁易怒、胸闷胀闷或头痛、腹痛的现象。在月经来潮前或经期黄褐斑的颜色会加深,月经失调、痛经、闭经或经期乳房胀痛、小腹痛也是常见症状。

肝气郁结的人在饮食方面,应常吃些有清肝疏肝作用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芹菜、菠菜、菜花、豆芽菜、银耳、菊花、梨、杮子和柑橘类水果。白菊花茶和玫瑰茶都有疏肝理气、活血养颜的功效。同时也应注重调节情绪,尤其要学会制怒,保持乐观开朗,尽力做到心平气和。在生活中起居有定时,不宜熬夜;经常散步,进行适当锻炼,使身体得以舒展,心情保持舒畅,这样可使肝气疏泄有度,气血不至于瘀滞。全身气血顺畅循行时,有利于预防和消除黄褐斑。

准备丝瓜络50克,白茯苓50克。将丝瓜络直接用火烧,烧到外部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使丝瓜络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仍能尝出原有的气味。然后与白茯苓一起研成粉末,装入玻璃瓶存放。每次取一勺粉末,与30~50毫升的纯牛奶调和成糊状,直接敷于面部和颈部,5~7天敷用一次。可活血通经、凉血解毒,能防止黄褐斑的形成,明显提升肌肤的光泽度,令肌肤白嫩、细致。

肝肾气血亏虚型黄褐斑

冲脉有总领诸经气血的作用,任脉有调养全身阴脉的作用。肝肾气血亏虚或失调,易使冲任二脉气血受到损伤,引发黄褐斑。肝肾气血亏虚型黄褐斑颜色多呈黑褐色,分布较广,前额、面颊及外侧耳前部较容易出现。并且常伴有肤色青黑、枯暗,皮肤没有润泽度,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经期腰部酸痛的现象。

出现这种黄褐斑的人应常食具有补肾养肝、调经补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栗子、芡实、白芍、桑椹、黑木耳、黑芝麻、黑糯米、核桃、花胶、燕窝等。关元穴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气血的要穴。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三阴交穴为肝经、脾经、和肾经的交会穴,有和血调经的作用。三个穴位配合使用,有助于消除黄褐斑,每天至少按摩一次,每个穴位按摩3分钟。

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本草纲目》中说白芨可“洗面黑,祛斑。”准备白芨粉、白茯苓粉各50克,放一起调均匀,放入玻璃瓶中存放。每次取一勺粉末,一小勺蜂蜜和适量清水,调拌成糊状,敷于面部15~20分钟。有美白祛斑的效果,使肌肤白皙无暇。

杨力提示:

精油刮痧可促进气血循环,加快皮肤新陈代谢,能改善肤色、帮助消除黄褐斑。准备刮痧板一副,市面上都有刮痧板套装,里面包括两个长方形刮痧板,两个鱼形刮痧板,一个三角形刮痧板。

用温水将脸洗净,取玫瑰精油、天竺葵精油、熏衣草精油各三滴,小麦胚芽油五滴,将精油混合均匀后,均匀涂抹于面部和颈部。刮面颊时,双手手持长方形刮痧板,同时由内向两侧刮拭,顺序是承浆穴刮至听会穴,由地仓穴刮至听宫穴,由迎香仓穴刮至太阳穴,每个部位刮拭三遍。额头部位由下往上刮拭,眼周和嘴周采用打圈的形式刮拭。鼻子用鱼形刮痧板由鼻尖刮至印堂穴。然后双手手持长方形刮痧板,同时由耳根后侧的翳风穴刮拭至锁骨处。每个部位都需刮拭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