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30964600000013

第13章 心理健康篇(3)

许多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挑三拣四,嫌贫爱富,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比较普遍。目前毕业生中以事业发展为重的并不占多数,而是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企业等的大单位工作;希望能到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好、有出国机会等的单位工作。学生的这种就业观念往往使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给就业带来困难和压力,尤其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适应能力弱的学生来讲,则造成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心理故事

十几年前,某高校一位在班上很拔尖的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选择了去中学做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当时,她的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去外企或一些收入高的单位工作。对于她的选择,许多同学不理解,有的甚至说她傻,放着那么好的个人条件,放着那么多高收入的工作不选,偏偏去当中学教师。她却微笑着回答大家:“我喜欢,我适合做中学教师。”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她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她不但培养了许多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还经常为全国中学英语教师做英语教学培训。她的职业发展是成功的。她的成功源于她不盲目追随他人和社会潮流,她对自己、对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恰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另外一名英语专业的同学开始选择在一家不错的外企工作,但是工作时间不足半年,公司以工作能力不强的理由炒了他的鱿鱼。之后他又应聘到一家翻译公司,可是由于工作节奏太紧张,压力大,一年后他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后来他又应聘到某国家机关,但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觉得专业派不上大用场,于是,一年后又跳槽了。这样多次跳槽,总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最佳工作,而且连着几份工作时间都不是很长,让招聘单位对他心存顾虑,到现在他还在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打算长期从事的岗位上工作。对于自己的职业未来,他感到迷惘。他的职业发展困惑源于他对自己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

五、部分学生自卑现象较突出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学费标准逐年趋升。昂贵的费用对农村学生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经济调整期,有的家庭经济也同样十分困难。如此看来,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讲,要负担高额的费用并非易事。家庭的不堪重负,使不少学生在校也常为生活而发愁:学费欠着,老师要经常催缴;家中寄钱少,生活费低,在同学中不好意思,其他同学经常出入餐厅、卡拉OK,自己则一日三餐也很成问题,更不敢追求奢侈时髦的衣物。由于学生中存在“攀比风”,不少同学自尊心强,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同时,学校管理的错位,也给不少贫困学生,带来自卑心理。由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特点,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第五节)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

一、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新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尽快适应充实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

(三)心理健康可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青春期妄想症、轻度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十分影响学生的学习,即使最轻的一时的过度忧虑、心情烦躁或狂喜狂悲、情绪亢奋等,也会引起上课分神、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不能与外界同步或有效交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得意或失意状态中,这必然会引起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根本不思学习。这些情况一般自我加以调整就可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状态。一旦形成了心理病症,轻度的还比较容易化解,尤其依靠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点拨、引导,一步步减轻心理负压,从而恢复常态;如果是中度或重度的心理疾病,不仅医疗时间长,疗效慢,而且还要心理专家的辅导与医药诊疗的结合。中度、重度的心理疾病患者几乎无法正常维持学业,自己不能学有所成,独立工作,反而需要家人的照顾、社会的帮助。学业是学生的根本,从这个角度,心理健康对学生意义非凡。

(四)心理健康是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都采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五)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心理健康可以避免心理疾病

身体疾病,可以药物治疗,哪怕残疾,也可以做到身残志坚,这样的优秀人才不乏其人。但心理疾病就大不相同了。比如各类抑郁症中,其中70%容易自杀,其中又以躁狂抑郁症最为可怕,躁狂时伤害别人,抑郁时伤害自己,简直就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刺向哪儿,结果都是伤害。心理疾病对自身、社会危害性都很大,所以在每个人的人生路程中,必须学会调节,把起初的心理烦恼尽快化解,以免“养虎为患”,最终发展成心理疾病,害人害己。学生在学习期间,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麻烦,因自我调控能力差些,心理素质还不够完善,要一步走出心情的低谷的确不易,但一定要有警觉意识,要把可能的心理疾病倾向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七)学生心理健康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潜在的意义

学生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他们完全可能成为某一行业的带头人或某一环境的模范者。但是,只有心理健康、品学兼优的学生对精神文明有良性的提升作用,否则,只能是相反,就如有些学生利用所掌握的高科技做窃取国家财产的违法之事。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努力,学生理所当然身在其列,其心理健康者应该居于行列的前头,起引导示范的作用。

二、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学生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二)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心理健康。首先,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次,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时我们必须及时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

(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另外,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养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五)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

心理咨询是指来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针对咨询的人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其情绪障碍,恢复对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并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当然,心理咨询的方式很多,如通过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通过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咨询,可以指导学生改善情绪和性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对心理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成才、交友、择业、恋爱、求职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