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和尚,名九读,字应龙,明末清初翼城县侯家庄人,曾在绵山云峰寺削发为僧。
顺治初年,清军继续南侵。侯应龙与兄长侯九、侯九训组织义军抗击。不久,两位兄长兵败被害,应龙只身一人来到绵山抱腹岩出家。他自幼勇悍,信奉禅教。上山后,以授拳为名,广收门徒,结交义士。曾率领50余人,占领绵山西乡堡寨,从此队伍一天天壮大,很快发展到几千人。之后他又联合王国士等人,先攻破介休城,然后由绵山南下,攻克灵石、霍州、赵城、洪洞等地。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平阳(今临汾)城下。朝廷接到报告,立即派钦差提督刘遇征讨。侯应龙就又退守绵山。清兵屡攻不下。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赵光普担任灵石知县,暗中组织奸细打入义军内部,在侯应龙与王国士之间挑拨离间,从而引起义军内讧,侯应龙被王国士刺杀。一场轰轰烈烈的和尚“造反”就这样被镇压下去了。
侯应龙被害后,官府说是“妖僧作乱”,便在望峰门那里修了“铁门洞”,并立碑严格限定洞口的尺寸,说是洞口稍大一点,绵山还会出“妖僧”。实际上是为了造成一种恐怖气氛,以镇压百姓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