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30959300000016

第16章 矗立在新闻史上的不朽丰碑(1)

无论作家还是记者,成名必须有能代表其个人风格和最高成就的作品,《中国的西北角》无疑是范长江的奠基石作品。这本通讯集完全来自范长江一个人艰苦跋涉一年有余,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获得,超越了当时新闻采写的种种极限,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仍然显示着它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必须看到,在范长江从业的时代,新闻业在社会上尚不属高等行业。中国传统士人向来视报人为“落拓书生,疏狂文人”,只有功名不第、济世无方的文士才去摆弄报纸这玩艺儿。而范长江以北大学子的高超学识,仍不辞投身于新闻行业之中,正是由于有一大批如范长江这样学者的献身精神,中国新闻业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走向一个高端。当时,同样具有高素质、高才学而加入新闻行列的,还有史量才、邹韬奋、胡愈之等人,这么一大批邃密穷科济世穷的重量级学者式人物的参加,才使得新闻行业声名鹊起,各大报纸洛阳纸贵。首当其冲的范长江起到了以学者而济世、以学识而介入社会的模范作用。

2.1西北采访震古烁今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采取的是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故意制造事端,进行军事威胁,企图吞并我华北五省,进一步吞占整个中国。另一方面诡称“中日提携”,要求中国禁止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蒋介石、汪精卫之流,对日本的侵略卑躬屈膝,而对主张抗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则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消灭之而后快。

此时,在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正在突破重重封锁线,进行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红军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令范长江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一个大胆的写作计划跃入脑海,到中国的西部去,采访西北,采访红军,对中国今后抗日的大后方作一次全面彻底的考察。

建国之后,范长江曾回忆说:“一个记者,要有抱负。这抱负就是要毕生精力去研究一两个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从群众中提出来的。”范长江自己当年去西北采访,是怀着两个目的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当时中国抗战即将开始,抗战爆发后,敌人肯定会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那么我们的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怎么样呢?这两个问题,也是当时群众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答案当然不会有现成的给定,而必须到火热的现实中去考察、去分析、去研究。

《大公报》批准了范长江的采访计划,决定聘请他为特约通讯员。并同意范自己提出的条件:文责自负,按稿计酬,旅费自筹。这一决定显然对稿件质量要求很高,但范长江仍然为得以成行而暗暗高兴。

2.2创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

范长江的旅途采访通讯,后汇编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报道集《中国的西北角》,以经历先后和时间顺序,这本新闻集大体可分为:

沿途纪闻1935年5月1日,范长江离津南下。首站塘沽,再乘船到烟台,经青岛、上海,溯江而上,赴重庆、成都。沿途所写通讯,陆续寄回天津大公报。

长江溯江西行,五月下旬抵重庆。从外表上观察,重庆市民的生活,一般的说来,实有相当的繁荣。但是如果真实地考察重庆的内容,却存在着许多严重的事实。重庆市的经济日渐衰落,一般市民生活也自然的由紧迫而沦为破产。六月初,长江抵故乡成都内江县。清幽富丽的乡村景象,使人如入画图。但抛开自然环境,而观察公路两旁的人家,则他们住宅之破烂,衣服之零落,又不得不使人感到他们境遇之穷困。长江感叹道:四川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美丽的公园,而四川的人事社会却是个苦难的地狱!

尾随长征路范长江到达成都时,川西平原军事“围剿”气氛已十分严重。碉堡群星罗棋布地占据在阡陌良田之上,整个川西平原已成为一个碉堡的世界。

城内则更加紧张,市民都整编起来,作为民军挨户操练,协助剿灭红军。蒋介石也匆匆飞抵成都,并发表文告称,红军节节崩溃,已势穷力竭,正为根本聚歼唯一之良机。蒋将红军比作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认为红军弹尽粮绝,必定覆亡于大渡河畔。气势汹汹,似乎全歼红军已丝毫不是问题。

红军是否会在川西会合?是否会被全歼?红军今后动向如何?这些问题时时萦绕于长江脑际。长江果断决定,前往川西北采访红军。他独自冒险,一个人由彭县北上进入深山区。深山密林,不见人烟,道路曲折,也无方向,只希望能撞见红军。有的群众见他不是当地人,单身独行,又无目的地,都劝他不要前进,以避土匪、野兽。长江只好暂回成都。此时,胡宗南部队一个参谋团路过去松潘,长江设法混入其中,正值剿匪时期,路况艰险,但长江马上动身上路了。

七月流火,赤日炎炎,一路上,迎接长江的是艰险的道路。道路没入丛林中,时行脊上,时行崖下,过某石崖时,上为老林与岩石所蔽,不能见天日,崖窟不高,且有泉水潺潺流出,道亦不宽,左面崖脚,长古老之苔藓杂草,右面江水受乱石激荡,水花时而飞溅上岸,行人深入其中,俨然如入森罗地狱,阴寒澈骨,不敢久停。此段山林茂密,道路曲折,同行者相隔二三丈,即不易相见。山回路转崎岖,只有水声风声树叶声相送,其情其景,令人可畏。

原始森林里,时有虎豹出没。夜里投宿林间,他们仅有活动木棚一间,四面无壁,需要轮流值夜。长江身披棉被,手持手枪,仰观满天星斗,耳听呜呜风声,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雪宝山顶时,越接近山顶,越是呼吸困难,行三五步或十余步即觉喘气不止,必须休息。大雪山之所以可怕者,就是由于地势过高,空气稀薄,心脏衰弱者,常常因空气之不足而危及生命。”

雪山是倍江,岷江之源。山高水长,长江借景抒志。欲成大河者,必长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源愈长,则此河之前途愈有浩荡奔腾之日;基愈固,则人生事业愈不敢限其将来。他激励自己,大可闭耳不闻俗人语,专心一志奔前程!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甘肃采访此时的川西北前线,密云不雨,而甘南则基本平静。在甘南,长江除了解地方军队的情况外,还对当地封建势力和汉回两族之间的民族矛盾,进行了了解和报道。在他的笔下,岷县封建班头势力猖狂,一切县政,非得班头同意,决办不通。班头下乡,乡人须设香案迎接。

在甘南,长江采访国民党军队,采访地方军队,采访民族宗教界人士。在各阶层人士中广交朋友,广泛联络。他的文章,涉及甘肃及附近地区诸方面情况。国民党甘南军事围剿、甘肃的政治经济状况、青海马步芳和宁夏马鸿逵的现状、西北汉回藏民族之间的关系等都有深刻的表现。许多人物,虽是初次见面,却能相互信任,进而无话不谈。其原因就在于长江能够培养自己社会活动家的素质。范长江认为,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记者一定要善于交朋友,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作大量的工作,彼此有交流,互相给予方便。不单是朋友帮记者的忙,记者也可以给对方提供消息。做到这一步,人家非但不觉得麻烦,日久不见,他还想记者哩!

报道红军长江离开甘南,前往兰州。在这里,长江翻阅沿途笔记,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采访所得的事实为依据,写出了一篇篇分析红军前进动向的文章,报告给读者。

长江的通讯详尽地叙述了红军在川西北的情况,分析了红军今后的动向。报道打破了蒋记国民党宣传机器所散布的红军主力行将被消灭的无耻谎言,委婉地透露出,红军已不是昔日的石达开,红军已度过最艰苦的岁月,红军即将开始新的行动!

红军突破岷山封锁线后,经陇南出陇东,拟向陕北进军。长江随时了解形势变化,注意情况动向,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新变化,进行新的采访。从九月到十二月,他奔波于陇东和陕南之间,共写出十一篇通讯。先后发表于大公报上。其中五篇收入《中国的西北角》,另外六篇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红军之分裂》主要写张国焘与中央红军在根本方针上的分歧,这一观点突破了国民党军事专家认为的红军是有计划分兵的错误认识,而更接近于历史真相,即在包座战争胜利之后,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等,坚持认为不能再行北进,宣布脱离毛泽东的指挥,回师毛儿盖。

《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指出毛泽东所统率的八、九千人,仍为中央红军的主力,代表红军的根本意图。并指出,毛泽东往陕北会合刘志丹的目的已经达到,今后的动向将一幕幕地呈现于国人之前。

《从瑞金到陕边—一个流浪青年的自述》,报道了中央红军从长征开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过草地等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这是当年新闻报道中首次记叙长征全过程的通讯作品。

《陕北共魁刘志丹的生平》,通过对刘志丹的生平介绍,分析了红军深得民心的原因。文章指出中国今后之政治前途,存在有两大分歧,或者从现状中以求改进,或者推翻现状以求进展。文章隐含着对共产党的同情,寄寓着对共产党的殷切希望。

青海札记神秘的青海也是长江西北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青海,在内地人眼中视为畏途,传言外地人进入青海,十之六七不能生还。但长江以为,尽可能表现青海实际,对于一般读者了解西北不无补益。为一探究竟,他毅然前往。

进入青海之后,长江发现这里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无知、野蛮。青海也有众多的人才,青海当政者有他的政治之道。长江对青海作了系统的了解,写出了两组通讯,一组为《伟大的青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支撑点》,另一组是《祁连山南的旅行》。

青海的权力,掌握在握有军队实权的马步芳手里。长江指出:马步芳的一切都是从私人集团的利益出发。无论训练军队,发展经济,还是教育青年,都将走上非常危险的道路。同时,范长江认为国民党的对青海政策非常幼稚可笑,只知单纯的收买拉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现出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办法不力,加大了军事政治权力运行的低效率。

2.3为理想而战的记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