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流连忘返。我们之所以一字不易地将原文抄录于此,是希望借此让读者领略到霞客的奇妙文采,生怕译文破坏了其中的意韵。
徐霞客在桂林盘桓的时间长达一个半月,遍游虞山、叠彩山、七星岩、象鼻山、屏风山等名胜,尽游60多个地下溶洞。他对溶洞的考察、记述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桂林象鼻山的水月洞是一个通山洞,他记道:“飞崖自山顶飞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成门,阳江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
阳朔的龙洞(今称碧莲洞),是个多孔洞,一入洞门,“如连环贯珠,络绎层分,宛转俱透,升陟于层楼复阁之间,浅深随意,叠层凭空,此真群玉山头,蕊珠官里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6月中旬,霞客自桂林至柳州。这里的岩溶地貌又不同于桂林、阳朔,土山和石山相间连,疏疏落落分布着一些圆锥状孤峰。
6月20日,霞客由柳州北溯柳江,经柳城入柳江上游的怀远江,在和睦墟登岸寻访融县着名的真仙岩。
真仙岩是融县西北万山丛中众多洞穴中最为着名的一个,高悬于山岭之间,溪流从洞中不绝而出。这个洞穴很具特色,中间岩壁有两个通道:西边洞口朝南开,供僧人居住;东边溯溪而入,可见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其中有一石酷似太上老君像,真仙岩名正得于此。
霞客25日来到真仙岩,却找不到船,无法进洞,他便和樵夫们用木头和竹子扎了个木筏。樵夫们前拖后推,慢慢让木筏进洞。霞客端坐在木筏上,借助洞内朦胧的光线,考察了洞内的复杂结构和地下河的来龙去脉。
八月下旬,霞客抵南宁。静闻和尚身患重病,不能同行。霞客携仆人继续向岩溶峰林密集的桂西南进发。到达太平府的壶关时,霞客听到静闻在南宁病故的消息,悲痛万分,竟至夜不能寐。静闻和尚留下遗言,希望霞客将他的遗骨携往云南鸡足山,以了结他生前的愿望。于是,霞客在游完桂西南之后,专程去南宁取来静闻的骨灰,背在身上,带着亡友的遗愿继续西行。
12月22日,霞客经昆仑关抵达三里城。在这里,渡过了西行以来的第二个春节。春节其间,又逢阴雨连绵,整月不见晴日,欲留不得,欲行更不得,霞客颇为烦闷。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十三日,霞客由三里城出发,游历了附近的韦龟洞、琴水岩、青狮南洞和东岩等溶洞,继而过周安镇、苏吉镇。前面一条大江“西自万峰石峡中被隘而出,横流而去,复破万峰之峡”。这条两岸陡峻、河床深嵌在山崖之间的大河,便是红水河。它的上游即是发源于云南曲靖附近的南北盘江,霞客此次由广西取道贵州入云南东部,目的之一即是勘察南、北盘江的源头。
三月,霞客经庆远府、河池、南丹进入贵州,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黔西南之行。这片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得也较为广泛,有许多溶洞和落水洞。
四月中旬,霞客第三次遇盗。他的路费被所雇挑夫偷走。“穷途之中,屡遭拐窃”,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但是,使他快慰的是,几天后他见到了全国第一大瀑布——白水河瀑布(今称黄果树瀑布)。只见“一溪飞捣,万练飞空,如鲛绡万幅,捣珠崩玉,飞沫反涌,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用“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这样的诗句,也不能完全表达出其雄伟的气势。
就这样,霞客用一整年的时间,行程数千里,考察了从湘桂边境到黔滇边境的广大石灰岩地区。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
高原留梦滇中旅
云南高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风景优美,地势高峻,林密山幽,充满神奇。当然,也有一些恐怖的传说,比如当时盛传云南有许多地方是“瘴疠之地”。人畜不可能存活。这更给这片土地披上神秘的色彩。
但徐霞客是那种愈险愈奇愈要探索的人。他在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开始了这次万里之行最后一段、也是最为艰苦的旅程。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霞客由贵州进入云南。他在云南的考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探访南、北盘江的源头。
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又缺乏精确可靠地图的情况下,单靠徒步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中考察河流水系,其困难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进入云南后,霞客千方百计查找古代文献和官府收藏的地图,随时随地向当地百姓调查访问,并且不顾路途遥远和重重险阻,沿着一条条支流去追溯南、北盘江的源头。他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才理顺了南北盘江的源流、水系关系,写成《盘江考》一文。文中指出,北盘江的下流是广西红水河,南盘江的上源出自曲靖东山,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所称南、北盘江至广西南宁以西合江镇合流的错误。
尽管《盘江考》一文由于误信人言,未能认清北盘江的上源和南盘江的下游,但它的成就仍是巨大的。
霞客在云南考察的第二个阶段,是前往鸡足山,并应丽江土知府木公之邀,专程赴丽江旅行。
鸡足山座落在宾川县城西北40公里处,位于滇中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的交汇处,因而是当时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文化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游牧文化的交接处。此山形状酷似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山脊前伸三支,后有一趾,形似鸡足。山中苍松翠柏密布,云杉冷杉挺拔。竹林丛生,溪流婉转。
另外,奇峰险障高耸,悬崖瀑布飞挂,珍奇鸟禽繁多,深壑幽谷藏秀。
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320米,登临其巅,西可望风光旖旎的苍山洱海,北可眺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自蜀汉以来,山中即建有寺庙,至唐代盛极一时。
霞客在鸡足山悉檀寺下榻后,即着手办理静闻和尚遗骨的安葬事宜。这时又逢岁末,霞客在山中的禅寺内度过了西行以来的第三个除夕。
正月二十二日,霞客应丽江纳西族土司木增之邀,前往当地考察。
相传纳西族土司木氏世代相袭已有两千余年,宫室的华丽不亚于一方之王,由于世代没有大的战事,且矿产富饶,丽江在云南诸土郡中,是最富庶的。
霞客在丽江的名刹解脱林的别墅中,会见了丽江土司木增,受到他的热情招待。两个纵论天下,木增对霞客的广博学识深为敬佩和叹服。
霞客在丽江逗留了半个月,对这里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记述甚详。2月11日,继续西行,经鹤庆、剑川,于三月十三日来到苍山洱海之滨的大理。他沿途考察了剑川的莽歇岭,登临了金华山,游览了浪穹附近四山环翠、胜似西湖的茈碧湖,观看了苍山脚下素有盛名的蝴蝶泉。及至大理,正巧赶上“结棚为市”的三月街盛会。
霞客匆匆游罢屹立在洱海之滨的点苍山,渡过浊流滚滚的澜沧江和急流奔腾的怒江峡谷继续向滇西挺进。
四月十三日,霞客到达滇西的边陲重镇——腾越(今腾冲)。这是此次云南之行最后一个重点考察地区。
腾冲境内分布着五十多座火山,而有明显火山口的火山锥,就有20多个。与火山密切相联系的地热现象,腾冲共有汽泉、热泉和温泉79个。
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大量提及火山地热现象。
在腾冲西北的打鹰山调查时,当地山民告诉霞客:这一带三十年前尽是蒙蔽无隙的原始森林,密林深处有四个龙潭,深莫能测,只要有轻微的脚步声,潭中之水便会涌起波浪。有一次,几个牧羊人和五六百只羊全部死亡,原始森林也燃起熊熊大火,所有的树木竹林全部烧光,连原来的龙潭也消失而成陆地了。
霞客听罢山民们的描述后,亲自去打鹰山实地考察,结果完全印证了山民们提供的情况。他发现,“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然其质仍坚,真劫灰之余也。”
这种质地坚硬、分量极轻、蜂窝状的浮石,实际上就是火山喷发物。徐霞客的这一记载要比意大利人莫洛于1707年考察维苏威火山要早70年。
徐霞客还先后考察了腾冲北部的热水塘和县城南面的硫磺塘。热水塘位于一个山坞中,有一条水溪自东峡向西流,溪水是冷的,但奇怪的是,溪水之左右,泉眼随地而出,其大如管。沸腾的热水从泉眼中喷射而出,发出扑扑的响声,跃出水面二三寸。当地人就在水塘的下游挖一个圆池,作为露天浴场。硫磺塘的地热现象比热水塘更壮观,方圆四、五亩,像一口沸腾的大锅,喷射时声如虎吼,其势甚猛,水柱达数尺高。
回江阴老家后,霞客抱病卧床不起。他既不会客,也不问家事,只是把从野外采集来的“怪石”摩挲相对,回忆起自己的漫游生涯。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霞客自觉不久于人世,将厚厚的手稿留给了好友季梦良。然后长叹说:“修短数也!此缺陷界中,复何问迷阳却曲?”
言毕辞世。这一年,他56岁。
丰富遗产传后人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曾涌现出一批彪炳史册的大旅行家。汉代的张骞、司马迁、东晋的法显、北魏的郦道元、唐代的玄奘、元代的都实、明代的郑和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之中,有的是负有朝廷政治使命涉足异域的外交使臣,有的是为研究佛学的经典,跋山涉水前往佛教圣地的佛教徒;有的是为了调查历史事件和寻访古人事迹在祖国的大地上漫游的史学家。
徐霞客与以上所有的人都不同,他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以考察祖国山河为己任的地理学家。从22岁第一次离开家乡直到逝世,在长达34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位不知疲倦的地理学家,足迹遍及我国的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山西高原,以及西南的广西和云贵高原。他毕生在祖国的大地上进行地理考察,所到之处多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在霞客身上,集中地体现出一位大探险家不畏艰苦、献身于科学事业的高贵品质。他性格乐观,意志坚强,从不为山重水复疑无路而忧愁,更不因行程耽误时间而后悔。旅行到不见人烟的荒郊野外,他就燃起篝火,在山野树石间露宿。狂风暴雨、豺狼虎豹他都等闲视之,不辍行程。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旅伴死亡、仆人逃跑、湘江遇盗、野岭遭劫、疾病折磨、断炊威胁……他仍矢志不移地继续前进。湘江遇盗时他身无分文,陷入绝境,有人劝他返回,他却笑呵呵地说:“我的身上就背着挖土的工具,何处不可埋我的一把老骨头呢?”乐观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徐霞客白天旅行、探险,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之下,有时甚至就破壁枯树,燃脂拾穗,走笔为记。他几乎每天都忠实地记录下当天的经过路线,沿途所见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以及所见所感的心得体会。他在临终前交给季梦良的手稿,就是他在野外生活和考察的日记,即后来整理出版的传世名着——《徐霞客游记》。这部卓越的地理学巨着是三四百年前我国自然山河和社会历史的生动画卷,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乃至全世界当时认识地理环境的最高水平,因而是地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部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创了地理学系统观察自然现象、描述地理环境的新方向。他以清晰的实测概念和综合的地物描述为基础,表现了地理环境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区域地理特征的比较,从而突破了古典地理学的束缚,使我国的地理学进入到近代地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他在岩溶地貌研究、水文地理研究、植物地理研究等许多方面,攀登了当时地理学的世界最高峰。
因此,他和他的游记赢得了“千古奇人、千古奇书”的荣誉。
由于历史的曲折,徐霞客所开拓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一度后继无人。然而他躬行践履的精神,他熔铸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徐霞客游记》,却永垂千古,泽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