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求知文库-生物生态拾趣
30945200000009

第9章 植物与生态(2)

我国是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样。周代时,采桑采蚕已很普遍。《诗经》中有很多诗句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如《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间闲工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进工兮。行与子逝兮!”大意是说:一块桑田十亩光景大啊,姑娘们采桑快完啦,我和你一起走吧!大桑田以外的姑娘们啊,桑也采得差不多啦,咱们走吧!好一派乡村景观。

与桑蚕有关的典故极多。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丝绸由“丝绸之路”通到西亚和罗马,立即引起皇室贵族们的称赞。他们将轻盈美丽、光彩照人的丝绸看做是“天堂”的神物,是一个“美丽的梦”,来自产丝之国赛里斯(Seres:即中国),称蚕为赛尔(Ser),说该国“林中产丝、闻名于世。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水,即可梳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简直神乎其神了。当时罗马的上等丝料,每磅值黄金十二两,有时与黄金等价,可以想见,当时的桑树可真正成为摇钱树。正因为如此,古罗马帝国及一些西域国家为了争夺同中国的丝绸贸易,曾多次发生战争。到6世纪,罗马人和波斯人之间终于酿成了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战”,长达20年的时间。

蚕桑技术在当时是绝对保密,封建王朝严设关防,以免外传。罗马人和西域人则处心积虑地想得到它。公元前6世纪时,东罗马王朝查士丁尼皇帝,以重赏鼓励一个西方传教士长途跋涉到中国。这个传教士相当精明,他从民间搞到了桑种和蚕种,并从旁了解到:来年春天时,把蚕种包好放在胸口暖和八九天即可孵出小蚕来,然后用桑叶喂养等。于是他便巧妙地把蚕种和桑籽藏在竹筒里,然后设法以最快的速度赶回罗马。谁知邀功心切的传教士误把桑种当蚕种,竟把蚕种撒到了土里,桑种则惴在怀里暖和,结果自然一无所获。碰巧这事儿被几个过路的印度僧人知道了,他们主动提出并重新引进蚕种和桑籽,这次终于获得成功。从此,欧洲各国的养蚕业从罗马逐渐传开了。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以通婚为借口,设法弄到蚕桑奥妙的故事。当时西域有个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附近),该国国王先卑躬下礼以藩属的礼节,派遣使者来中国求婚,中国皇帝考虑到西北边疆的安全,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不久,瞿萨旦那国国王特别地挑选了一个能干的使者和几个迎亲侍女来中国迎接公主。使者和侍女花言巧语,屡使计谋,终于打动了公主的心,使公主答应冒险将蚕种和桑籽偷运出境。迎亲那天,公主将蚕种和桑籽放进了象征皇权的凤冠的帽絮中,从而巧妙地躲过了边疆官员的查询。第二年春天,桑籽下地播种,长出了幼苗,蚕种育出了小蚕,先用松叶喂养,待到桑树幼苗长大后就逐渐繁殖开来了。

尽管国外的人们对我国的蚕桑技术垂涎三尺,并借鉴推广,千百年来,作为古老的丝绸之国,我国的丝织产品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真丝衣料制成的各种冬夏服装、被面等始终受人青睐。但近代以来,国际丝绸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日本等国家大力发展养蚕业,其生丝的出口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我国,其丝绸产品质量也不可小觑,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在植物分类学上桑属于桑属,拉丁文学名为Morns albo,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分布极广,北起黑龙江,南达广东,东起台湾,西过云南、西藏、四川达新疆,栽培历史极久。

由于桑树长期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又加上杂种品种较多,故而形成许多变种和栽培种,如浙江的湖桑,原产山东的鲁桑以及广东桑、辽桑、嘉定桑等各有特色。从外形上看也相差甚大,江南一带的桑多矮小灌木状,北方的桑则可能是大的乔木,有的需要两人合抱才行,桑树寿命也很长。

1982年,科学考察队在西藏林芝县的日角山麓、泥洋河畔发现了一株大桑树,其主干胸坡达4.12米,胸围达12.93米,主干高3.3米,上生七大分枝,堪称“桑树之王”。此外,福建泉州开元寺内的一棵古桑,树龄大约已有1300多年了,至今依然绿叶遮地,长势旺盛。这里顺便提一下,桑属在我国有10种左右,较常见的还有蒙桑、鸡桑、华桑等,它们和桑相比,其产地、形态结构均有不同,但有时也笼统地称之为桑。

桑树是我国的乡土树种之一,被誉为经济树木之翘楚。我国人民自古栽桑与农作并重,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其实,桑树的用途远不止这些,冬桑叶是清热、去风、明目的常用药之一;桑根上取得的桑白皮,具利尿作用;桑皮可用于造纸,桑枝可作人造纸浆乃至柴薪;桑树的果实桑葚,成熟后呈紫黑色或白色,还有桑葚面包、桑葚蜜等。在古代兵荒马乱之际,桑葚还曾被充当军粮。《三国志》上就有“杨沛蓄椹救曹军”之说,说的是县令杨沛用晒干储藏的桑葚解救了曹操军队的一时之饥,并被传为佳话。此外,蚕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油脂类物质,在食品、化妆品、皮革制品等行业中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蚕粪,一般都用来做肥料,但因其中含丰富的叶绿素和植物碱,有人将其作为家畜和鱼类的饲料,如广东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一带以蚕粪喂食,鱼多塘泥养分也多,再用塘泥肥桑,茂盛的桑树又导致养蚕业的兴旺,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良性的“蚕、鱼、桑”循环,无论对环境或是人类都大有益处,使得这一带平均每平方公里养活了600余人,成为我国农村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便是小有名气的“桑基鱼塘”,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也可以算是蚕桑业的一个近代典故了。

§§§第5节人类是怎样发现“活化石”水杉的

在我们浩瀚的植物宝库中,有8种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植物。它们是:金花茶、银杉、桫椤、洪桐、水杉、人参、望天树和秃杉,其中水杉的发现,轰动世界植物学界,因其在古植物学,植物系统学等领域的特殊地位,被誉为“植物活化石”。

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发现了水杉?又是怎么发现的?

水杉的发现是许多植物学工作者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反复考察的结果。关于水杉发现的时间,众说不一,国外著述中多以1945年为据,实际上,水杉的发现经历了数年后,才正式公布于世的。

那还是乍暖还寒,万木尚未复苏的1941年早春2月,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于铎由鄂入川,在湖北利川县和四川万县交界处的滦道溪,看到路旁有一株参天古木,高30余米,胸围7米多,根部庞大,树干挺直,当地人称水杉。于教授认为这是一棵罕见的大树,但因当时新叶未发,他又要匆匆赶路,仅从地上拾到一些枯叶。

一到万县,于铎就此专门拜访了当时万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务主任杨东兴,请他代采标本。翌年,杨东兴采到一份有枝叶和花果的标本,于铎收到这份珍贵的标本后,便请树本学教授郝景盛鉴定。不幸的是,由于当时战争频繁,后来这份标本竟然下落不明。

到了1943年夏,水杉又遇到一位新的知音——王战。当时他受中央林业实验所所长刘慎谔委托到鄂西神农架原始森林考察,途经万县,见到杨东兴。杨建议他经万县、恩施入鄂西,并向王战介绍了滦道溪有一株很奇特的大树。于是王战冒着遭遇土匪的危险改走了这条道。果然找到了这棵大树。他还发现树下有一个小庙,横匾上写着“水桫庙”三个大字,据说这棵树当地人就叫做“木桫”,听起来和“木杉”一样。当王战采到一枝比较完整的木杉标本(仅缺花)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由于资料有限,王战认为可能是我国特产水松属的一个新种。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王战于1945年将水杉标本一小枝,球果2个赠给原中央大学林学院院长陈奎元仪,吴又转请林学系教授郑万钧代为鉴定。

郑万钧是留法博士,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具有深厚的植物分类学基础,后来也成为郑氏裸子植物系统学说的创始人。他指出,这份标本虽然树叶的形态与我国特产植物水松相似,但叶子对生,球果鳞片盾形、对生,认为绝非水松,很可能是现存松杉类的一新属,甚至是一新科,非同一般。

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郑万钧又托自己的学生薛纪如于1946年2月、6月去滦道溪采集水杉标本。但由于南京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郑教授又把薛纪如所采集的标本寄给当时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教授胡先骕,请他帮助查阅文献。胡先骕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在植物分类、古生物化石等方面很有研究。不久,他便从日本《植物杂志》11卷216页查到日本教授三木茂于1941年据日本的两种植物化石所发表的Metasequoia属形态相同,便确定水杉属于化石属Metasequoia的一种。郑万钧仔细分析了文献,也确认了它是这个古植物属中的现代种,其后又确定了它在植物进化系统中的位置,最后于1948年由胡、郑两位教授联名发表,肯定了中国的活化石——水杉属于杉科、水杉属。

在中国发现现存水杉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水杉的发现,不仅明确了杉类和柏类的联系种类,而且运用古植物资料证明了水杉祖先的年代。古水杉的发现是植物学界近一个世纪中最大贡献之一,它引起植物学家和古植物学学界极大兴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古生物学家钱耐(R.Chaney)曾把美国第三纪地层中的水杉化石,误认为是美国的红杉化石种,当他得知中国发现水杉的消息后,以科学家严肃认真的态度,于1948年专程来中国实地考察,与有关科学家进行了晤谈,并亲眼见到古水杉后方返回美国。

40多年来,这种古老的孑遗树种(水杉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泛分布于欧、亚、美洲各地,在冰期恶劣的条件下,仅在中国的川鄂冰川保留下来,故称为孑遗树种),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宜性,在国内,北到辽宁,南达海南,东到东海海滨、台湾,西到四川盆地均已栽培成功。在国外,水杉已在亚、非、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安家落户,就是在高纬度、寒冷的圣彼得堡、哥本哈根和阿拉斯加等地,也能安然越冬。

在朝鲜,早在50年代初期,金日成将军就亲自用花钵培育水杉。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出访尼泊尔时,在比斯塔首相的陪同下,把从中国引进的水杉树苗种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就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6节植物的“孩子”究竟能“活”多久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指将植物种子种下去,种子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但有些种子种下去却不发芽,也就是说种子已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为了避免这种“瓜豆无收”的情况,青少年朋友们必须对植物的“孩子”——种子的寿命有所了解。

一般来说,种子的寿命从几个星期到数百年不等,常见植物种子寿命也只有2~5年。寿命最短的种子是生活在沙漠中一种叫梭工的植物种子,仅能活几小时,但生命力很强,只要得到一点水,两三小时内就会生根发芽,这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寿命长的植物有很多,“古莲开花”便是一例。

1952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镇(现称新金)东郊的泡子村,约4平方公里的古莲生长地深约1—2米的泥炭土层中,挖出了一些古莲子。经过碳14(碳的一种同位素)和孢粉研究测定,其寿命大约在330—1250年之间,是我国寿命最长的种子。北京植物园的科技工作者参考1400多年前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记载:“于瓦上磨莲子尖头,令皮薄,少时即出”,他们把古莲子两端各钳去1~2毫米,泡在水里,25℃恒温条件下,过了三天就吐了嫩绿的新芽,而且发芽率达96%。在北京植物园,1953年种的古莲子,经悉心照料,于1955年夏季第一次开出了淡红色的荷花,并且结了实。

古莲的故乡,大连市的劳动人民公园,1983年5月播种了一些古莲子,三个月后就开了花。科技人员用木锉在种子的一端开了个小孔,用常温水浸泡2小时后播种在土温为24℃的盆内,6天左右就萌发了芽,移栽于较大的盆后,精心管理,植株生长健壮,最大叶片直径可达40厘米,1983年8月26日开放了第一朵美丽的莲花。

1951年,在日本东京附近18英尺深的地层中,人们也发现了3粒古莲种子,经过碳14测定,其寿命约为2000年。古莲专家大贺一郎博士,细心地剪破一端种皮,露出胚,放在水中,4天后便发了芽。14个月后,这株古莲像大贺一郎所预料的那样,开出了一朵粉红色的花。这朵莲花和现在的莲花基本一样,盛开4天后才开始凋谢。

古莲何以有如此长的寿命?这是因为古莲子有层硬壳,其外壳由坚硬的栅栏状细胞构成,细胞壁又完全由纤维素组成,防止水分和空气内渗或外泄。同时,莲子内还有一个小气室,里面大约贮存着0.2立方毫米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这对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命力是必要的。古莲子所含有的水分也极少,挖出时仅有12%。古莲子在这样一个干燥、低温和密闭的贮藏条件下,保持着极其微弱的生活力,新陈代谢几乎停止,过着休眠的生活。这是古莲种子长寿的秘密所在,也是植物种子可以长久地贮藏而不失去生命活力的原因。

说也奇怪,许多植物种子的寿命比人的寿命要长得多。已知种子寿命在100年以上的植物有60多种,大多数是豆类植物的种子,如双荚决明,种子寿命可达1999年;球状含羞草,种子寿命可达221年。1967年加拿大报道,在北美麦肯阿中心地区的旅鼠洞中,发现了20多粒北极羽扁豆的种子,这些种子深埋在冻土层里,经碳14测定,其寿命至少有大约10000年。在播种实验时,有6粒种子发了芽,并长成植株。

北极羽扁豆种子堪称种子寿星中的“万岁爷”了,至今未发现比它寿命更长的种子。

研究古莲子及其他种子长寿的秘密,对于农、林、牧、园艺学来说,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人们可以模拟古莲子外壳的结构来设计粮仓,贮存粮食以及其他作物,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物的休眠,植物种的延续以及物种起源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寻求保存珍稀物种的各种方法。其中建立种子库便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其原理是尽可能地创造有利于种子寿命延长的环境。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对湿度35%的环境下,种子放在纸袋中,20℃恒温可保存3年,4℃可保存20年以上,10℃可保存50年以上。在推测的相应寿命范围内,人们通过一次繁殖重新收获种子的方法,可以不断地将物种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