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讲的是健康身体对气象条件的反应。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与异常情况。超出一定气候条件,生命就会终止。对于病人来说,同气候的关系就更密切。例如,猩红热在空气干燥、气压稍高时,发病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因此,在气压较低、湿度较大的夏季与温度低的冬季发病率都低。流行性脑膜炎则在干、热和低气压时发病率高,其他天气条件下较少。据西安5 年的资料发现,肝炎发病率当温度在0℃—10℃之间、气压在972 百帕—982 百帕之间、相对湿度在55%—85%之间时发病率最高。以上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都是天气条件最有利于其细菌与病毒繁殖的时期。功能性的疾病大都与身体适应气候的能力有关,因而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心脏病多发生在11 月至次年4 月,肺炎、支气管炎则多发病于冬季。据日本山崎昇的研究,温度有10℃以上的急剧变化时,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冬季易发脑出血,尤其是温度最低时更易发病。脑梗塞多发病于六七月的高温阴雨季节。据日本研究的结果,低气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的诱发因素。这时,大气压与血管内压、气象特征与肌体内部韵律的平衡关系都受到干扰。
据陈高材对《江西省气候史料》进行分析后得出,公元48年—1949 年的1901 年期间,重大气象灾害都可引发瘟疫流行,造成大量死亡。从有据可查的90 例看,旱灾致疫的有41 例,占45%;大水致疫有17 例,占19%;大雨致疫6 例,占7%;大寒致疫11 例,占12%;其余占17%。这是由于大灾后卫生条件下降,有利于细菌滋生,同时,体质减弱,饮食与医疗条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致。
人的生、老、病、死与气候的关系不但十分密切,而且极为复杂。现在已出现了专门的学科,系统研究有关气候与人的生理、心理的关系。这就能指导我们如何利用气候条件保健和治病,因而与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第7节环境与疾病
从“伽师病”谈起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在新疆喀什平原的伽师县、岳普湖县一带的军垦农场,外来青年和干部由于“水土不服”,长期患慢性腹泻,几乎无一幸免。更为严重的是,青年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现象普遍,女性不孕、男性不育者很多。由于病因不明,当地就以地名称之为:伽师病。
70 年代初期,英国地球化学家汉密尔顿等精确地测定了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偶然发现人体内的许多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有着明显的一致性。进一步分析人体各组织的元素含量,发现化学元素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有着明显的选择性,也就是说,某些元素在某些组织中特别易于吸收和富集。例如:脑组织中镉、锶、溴、铝等较易富集;肝组织中铅、钌、硒、锌、铜等较易富集;淋巴结中铀、锑、锰、锂较易富集。而人体中某元素的缺乏或富集会导致某种疾病。这就提醒我们,如果环境中某种元素含量不足或过多,就有可能引起某一器官组织的病变。
事实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山地和平原,内陆和沿海,水、土、气中的化学成分都不完全一样。即使同是山区,不同的岩石母质所含的化学元素也不一样。如钴、镍、铬、锌、硼等较大量在存在于基性火成岩中;而酸性火成岩有较多的钡、锆、镧;即使同一元素,在不同岩性的岩石中含量也不同。这种不均性往往通过水、土、气、动植物等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有可能使人群因所在环境的不同而出现人体必需元素的缺失(不足)或过多(中毒)等现象。
对与生命有关的元素进行地域分析研究,成了医学地理的重要内容。医学地理既要研究元素地域分异的特点和规律,还要研究与生命有关的元素产生地域分异的原因,并就元素的地域分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提出改变元素摄入量异常的途径和措施,消除危害,保证人体健康。
地方病与环境
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地方病名目繁多,按致病原因,可分为3 类:
一生物性地方病
主要由某些致病生物或某些疾病媒介生物孳生繁殖引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如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市、自治区,包括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地的347 个县(市),长江以北未发现。血吸虫病分布地区气候温暖,水体多为死水塘,血吸虫宿主钉螺易繁殖生长。所以,消灭钉螺是送瘟神的根本途径。又如疟疾,明显分布于高温潮湿,疟蚊繁殖地区。
二化学性地方病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疾病。如缺碘或高碘会引起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全世界大约有2 亿人患这种病。我国除上海市外,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大脖子病患者多达1400 万人。缺氟会引起龋齿病,氟过多引起氟中毒,缺硒可能是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流行的原因。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陕西、甘肃、西藏、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地。
三物理性地方病
如初上高原者,因缺氧而得高山病,下山即缓解。
再如冻伤、中暑、雪盲,或因放射性元素引起放射病等。
可见,地方病是特定地区存在某种致病因素而引起的。人进入病区可能得病,离开病区或除去致病的决定因素,或采取针对性措施,病症会逐渐消失。
癌症与环境
癌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某些癌症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近几年来,肺癌在我国有上升趋势。我国东北三省、京津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为肺癌高发区,而且有明显的城市高于农村,工矿区高于非工矿区的特点。这与大气污染、人们吸烟有关。由于三废排放,致癌化学物3,4—苯并芘含量明显增高,这已引人们注意。
肝癌是地理分布规律性最明显的一种癌症,主要分布于赤道至暖温带附近,而寒温带与寒带少见。这是因为暖湿气候有利于黄曲霉毒素生长,而人常吃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肝癌发病率即增高。
癌症与环境的关系既然如此密切,那么,人们可以主动改造环境,消除致癌环境因素,有效地控制癌症的发病率。
环境与公害病
50 年代以来,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公害病层出不穷。如汞污染引起水俣病、镉污染引起骨痛病等等。公害病的特点:首先,它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第二,具有地区性;第三,具有长期潜在发病的特征,可累及胎儿,也可急性暴发。对于这类新病种,有些因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而无法治疗。因此,研究环境污染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和特点,以及剂量—反应关系毒性作用机理,制订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质量的人体健康评价,都是医学地理学的任务。与导致公害病和地方病的环境相反的例子是,人类长寿区的存在。目前,全世界4 个人类长寿区:巴基斯坦的洪萨、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南美的厄瓜多尔和中国的新疆,均位于海拔500—1500 米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7℃—20 ℃左右,年降水量500—1500 毫米,全年日照1400—1800 小时,无疑,这些条件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条件。因此,医学地理学还要对疗养资源的开发、疗养地的选择以及如何创造有利的生活生存环境提供研究结果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当过得更美好。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医学地理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第8节地球环境与地球文明
尼罗河抚育埃及文明
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公元前3000 年左右,距今已有5000 年的历史。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维多利亚湖西部终年多雨的群山之间,由南向北流经埃塞俄比亚高原,最终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水主要来源有两处:其一是上游的热带雨林区,其二是中游右岸的埃塞俄比亚高原。雨林区终年多雨,提供的水量比较均衡,而且水质十分清澈。埃塞俄比亚的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每年6 月至11 月为雨季,此时,尼罗河下游常常泛滥洪水。洪水给尼罗河下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
在古埃及,冬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冬小麦性喜温凉,即使在生长盛期和成熟阶段,18℃—20℃就能满足需要,而且植株初期发育还要求更低的气温条件。从冬季至翌年春季是冬小麦生长期。可见,尼罗河的涨落不仅完全避开小麦的生长期,还为小麦的生长留下丰富的肥料。洪水退去,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小麦播种后的及时萌发。后期土壤干燥又有利于小麦的成熟与收获。此外,洪水以后,客观上需要人们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建设水渠,这对有组织的社会的出现起了促进作用。这一切说明,埃及优越的地理环境、盛产的小麦和金字塔文明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高加索山麓,由北向南汇合成阿拉伯河后注入波斯湾。两河河水主要由当地地中海气候所形成的冬、春两季的降水提供。冬季山地气温低,降水多形成冰雪。当春季气温开始升高后,冬季留下的冰雪逐渐融化,加上高原上的春雨,形成河流的春汛。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春汛分别出现于4 月和5 月。以后便进入夏季干旱期,河道中的水位急剧下降,此后一直到下次春汛来临前水位变化不大。这种水位的涨落并不利于小麦的生长。但是,不利的自然条件反而促使巴比伦人修建水利设施,发展灌溉事业,防止土壤盐渍化。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资源,一旦水分得到控制,适合于小麦的生长,一个灿烂的古代巴比伦文明便在两河流域诞生了。
印度河与古文明
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现属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中下游地区。经考古学家研究确认,它起始于公元前2500 年,消失于公元前1750 年。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高原边缘的群山之中,向南注入阿拉伯海。河水除高山冰雪于春季融化形成春汛外,还有夏季来自印度洋上的季风带来的丰富降水所形成的夏汛。春汛水量不大,而夏汛则常形成洪水。春夏汛之外的时间,水位均很低。尤其在季风退缩后的10 月到来年的2 月,雨水很少,是明显的干季。全年按温度下降、最低、升高可分为季风退缩季、冷季和热季。从小麦生长所需条件来看,春季水分条件略显不足,需灌溉补充。夏汛水量大、水位高,往往淹没河边低地。此时小麦已收获,洪水已不对小麦构成威胁,而由洪水带来的水分和肥力,类似厄罗河的洪水肥田作用,有利于小麦的播种与生长。小麦播种后,直到成熟,气温条件变化十分有利,只要有灌溉条件,保证其对水分的需要就可以获得高产,这也是古印度文明产生的物质基础。
黄河与华夏文明
实际上,华夏文明集中于黄河中下游的汾河、伊河、洛河、渭河等黄河支流及太行山东南山麓地区,而并不在黄河的两岸。这是一个从河南安阳,经郑州、洛阳,到陕西西安的马蹄形分布地带,恰好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黄土疏松,含矿物质多,对耕作和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是这里春季少雨干旱,对作物播种和早期生长不利,而夏季降雨集中,除供作物需要外,易出现洪涝灾害。
西半球文明
西半球文明,主要指集中在今墨西哥城附近的墨西哥文明、集中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交界处平原地区的玛雅文明和集中在秘鲁境内安第斯山区的印加文明。这些古文明所在地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热量充足,降水较少且年内变化较大。
学者们发现,西半球古文明的诞生与玉米的种植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西半球,既没有野生的小麦,也没有野生的粟和黍,这里被选为重要农作物的是玉米。玉米是一种植株高、穗大、产量高的作物。在目前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中,无论是单株产量,还是单位面积产量,玉米都是最高的。玉米适合于在高温、多雨、通气条件良好的地区种植。西半球三大文明的发祥地均属低纬度地区,热量完全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唯一的问题就是降雨量尚感不足。聪明的美洲先民们在山区河谷和高原边缘修建了大批梯田和灌溉系统,创造了排水、通气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有利于玉米的种植。这就是西半球文明繁荣的物质基础。
英国著名学者白克尔在其著作中阐述道,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丰富了,就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智力活动。所以,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有利于粮食的种植,最先使得一部分人能够从事智力活动,促进社会进步,这些地方的文明就越早起源。我们可以看到,白克尔把文明的产生与农业生产情况联系了起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文明起源期地理环境的优劣是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农作物而言的。这也就是古文明最先在东半球的4 大文明古国和西半球的4 个古文明遗址等某些少数几个地点发端的原因。
可见,地理环境对文明起源的作用相当重要,是不可忽视的。
§§§第9节环境变迁与文明兴衰
环境变迁对文明的影响
自公元前3000 年,古文明在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黄河之滨相继勃兴以来,人类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地球上差不多每一个地区的居民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都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业绩,但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也都有过黑暗沉沦的悲惨时光。多少金碧辉煌的宫殿废弃在荒烟蔓草之中,多少繁华鼎沸的城市掩埋在黑土黄沙之下。当考古学家把早已被遗忘的古文明史一页页再现出来时,人们既为前人的丰功伟绩而赞叹,同时也莫不对一个个古文明的相继淹没而扼腕叹息。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文明绝灭的呢?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地球环境变迁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大约距今1 万年前,更新世冰期结束,气温大幅度回升。距今8000年—5000 年,地球进入了少见的暖湿期。当时,世界上沙漠范围很小,连撒哈拉也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良好的自然条件促成了人口的迅速增长,由此迎来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全盛时期。
距今5000 多年前,地球上的气候最适期结束,从地中海到印度的广大地区由湿润转向干燥,沙漠化范围迅速扩大,撒哈拉也开始由肥美草原演变为荒漠。很多学者都认为,正是气候的干燥化促成了古文明的诞生。正如日本著名学者安田喜宪指出的:“5000 年前发生了从湿润到干燥的转变,因此人们集中到大河之滨,这就成了诞生古代文明的开端。”在此后这一段长时期内,气候明显好转,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和米诺斯5 大古文明均由此进入了鼎盛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