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狭部相连。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它是含有碘元素的一种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增大而身体消瘦无力,心跳、呼吸加快,容易激动,甚至眼球突出等症状。相反,甲状腺功能不足,分泌激素过少,患者则表现出代谢缓慢,体温较低,心跳较慢,全身浮肿,智力减弱等。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还会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另外,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人体需要的碘是从饮食中得来的,有些离海较远的山区饮食里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样,就会刺激垂体分泌大量促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地增生、肿大,这叫做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要预防这种病,应食用加碘食盐和多吃含碘食物如海带等。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特殊药物。现在健康的儿童都要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乙肝全称叫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危害很大的疾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地说,也就是人体自己误伤自己的疾病,其过程是这样的:乙肝病毒通过输血、打针等途径进入人体,然后都跑到人体肝脏中躲起来,并在那里繁殖后代。乙肝病毒身上有一种特殊信号叫抗原性,可被人体免疫系统察觉到,免疫系统马上生产出一种蛋白质——抗体来消灭这些入侵病毒,可是这些抗体识别不出哪些是病毒,哪些是肝脏细胞,结果两者全都被消灭了,这样肝脏也就被破坏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得肝炎了。怎样才能既消灭病毒,又保护肝脏呢?
后来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杀死乙肝病毒,但还保留它的抗原性,然后注射到人体内,这种被杀死的病毒所带的抗原性,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这些抗体就事先在血液中巡逻,一旦有活的乙肝病毒进来,立即在它们进入肝脏前消灭它,这样,就会既保护肝脏,又消灭病毒,人体会获得预防肝炎的免疫力,达到预防肝炎的目的。这种被杀死的乙肝病毒即乙肝疫苗。
这也就是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肝炎的道理。
抗原和抗体
抗原和抗体,犹如敌人和卫士。抗原是一些属于自身正常物质之外的异种或异体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毒素等。这些抗原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并由淋巴细胞产生特殊物质——免疫球蛋白,亦称为抗体。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拖住抗原,帮助免疫细胞吞噬、清除抗原。根据抗体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五类,分别称作IgG、IgA、IgM、IgD、IgE。其中IgG是人体内最主要的抗体。在血清中的含量占血清总抗体的80%。人体大多数抗菌性、抗病毒性、抗毒素性的抗体属IgG。婴儿出生后3个月才能合成IgG抗体,2~3岁达到成人水平。出生前由母亲通过胎盘供给。IgG抗体对防止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感染起很大作用。临床上使用的丙种球蛋白(主要是IgG)来治疗缺少或无免疫球蛋白的病人,以暂时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
IgA是人体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有抗菌、抗病毒能力。是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如果IgA缺乏,则易患呼吸道感染。新生儿体内的IgA抗体,需从母乳中获得(所以提倡母乳喂养),4~6个月后的婴儿可产生IgA抗体,到青少年期即达到成人水平。
睡眠
从时间上讲,睡眠占人生约1/3的时间。睡眠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有关睡眠产生的原理,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神经活动的抑制作用,是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发生普遍性抑制的表现,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由兴奋转化为抑制时,人即进入睡眠状态。
按照一般人的生活习惯,经过一天的劳动,至夜深人静,外界传入大脑的冲动减少,大脑皮质细胞在白天活动的较多而逐渐疲劳,兴奋性减低,即进入睡眠状态。
睡眠十分重要,有人用两只狗做过一个实验,那两只狗同样年龄,大小、肥瘦也没多大差别。一只狗只给水喝,不给东西吃,但是让它睡觉。另一只狗给水喝,给东西吃,就是不让休息和睡觉。结果,这只没法睡觉的狗只活了五天,而不吃东西的那只狗却活了20几天还没死掉。这说明睡觉比吃饭、喝水还重要。动物要睡觉,人也要睡觉。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充分的睡眠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睡觉呢?这也有学问。
睡眠能使大脑充分休息,人在睡觉时,除了心、肺、肠、胃在活动外,身体各部分有的减少或停止了活动,肌肉得到了充分放松和休息。睡眠可使活动时积累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乳酸、尿素等继续分解排泄。睡眠也可使身体获得充分的能量用来修补和恢复人体活动时所造成的损害,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大部分神经细胞也得到休息,从而使人体不断地获得新的精力和体力,为明天更好地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要使睡眠睡得深而长,首先在睡前要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临睡前不要吃得太饱,不要洗冷水澡,不要吸烟、喝浓茶、喝咖啡,不要看过分紧张的电影和电视。睡前要全身放松,用热水洗脚,会有助于睡眠,房间要保持黑暗安静,青少年睡的床不宜过软,如席梦思软床。
按时上床后,不管冬天天气有多冷,都不该蒙头睡觉,因为人时时刻刻要吸进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蒙头睡觉会使新鲜空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长时间蒙头睡觉会造成氧气供应不足。而夏天不管天气有多热,不该贪凉,不要睡在风口处,也不要赤膊睡觉。
睡眠的姿势有各种各样,有俯睡,易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和心脏活动;有仰卧,易把手压胸口,造成呼吸不畅,做噩梦;有侧卧,能使全身肌肉放松。俗话说“卧如弓”就是侧卧,特别是右侧卧位既不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也不致使心脏受压。
睡眠的时间要充足,以保证第二天精神饱满,增强记忆力,睡眠时青少年身体内有一种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有助于生长发育,因此,中学生睡眠时间应该保证每天9小时左右。
要养成定时睡眠习惯,每天按时睡,按时起床,这样久而久之可能形成条件反射,一到床上就能很快入睡,并且能按时睡醒。
体温
人体各部的温度有所不同,一般体表暴露部位的温度易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机体的深部温度比较稳定,所以生理上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
测量体温要用体温计,测量的部位有直肠、腋窝和口腔三处。直肠温度平均为37.5℃,比较接近于深部的温度。由于测试不便,通常只用于婴幼儿。
最常用的还是口腔(舌下)和腋窝温度,口腔温度平均为37.2℃,腋窝温度平均为36.7℃。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随昼夜、性别、年龄、肌肉活动及精神因素而有所改变。昼夜变化,一般在2~6时最低,14~20时最高,变化范围不超过1℃。据研究,这种昼夜变化与人体的生物钟有关系。所以长期夜间工作的人,这种昼夜变化也随之改变。女性平均体温一般高于男性0.3℃。女性的体温还随月经周期而有规律波动。在经期及排卵前期体温较低,排卵时体温最低,排卵后体温又回升,受孕后的体温也较平时为高。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体温又有下降趋势。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及精神因素也会影响体温。
体温调节
体内产热的部位主要在骨骼肌及内脏。当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而在安静时,则以内脏产热为主。那么,人体产热的部位和量并不均衡,外界气温也不稳定,为何我们的体温能比较稳定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机体有一套专门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它可调整人们的体温,使之始终比较稳定,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皮肤及内脏上有外周温度感受器。就像“冷热敏电子元件”一样,对冷热刺激特别敏感。并能将这种变化变为神经冲击,向中枢发放。中枢则及时做出反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体温平衡调节。例如,当人们进入寒冷环境时,就会不自主地打寒战,通过这种方式的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多,是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之一,同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皮肤温度下降,加上汗液也减少,使身体向外界散热减少,维持体温稳定;反之在高温环境里,皮肤血管扩胀,血流量增多,皮肤温度升高,加上出汗增多,加快散热。除生理性体温调节外,还有一些行为性体温调节,例如寒冷时就会主动加衣保暖,并有意跑步或踏步,以多产热量;而炎热时,就会主动到树荫下避日等。
尽管机体有较好的体温调节功能,但这种调节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或处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长,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也会出现中暑;如果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中,也会因为皮肤的血管收缩时间过长,血液循环太慢,以至于使皮肤冻伤。
鼻与嗅觉
鼻黏膜除与呼吸有关外,还具有嗅觉功能。在鼻腔的最上端黄色黏膜中含有嗅觉感受器——嗅细胞。它可以感受空气中气味的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嗅神经的传导,上传给大脑皮质的相应嗅觉部位,形成嗅觉。
一般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的时候,并不直接通过嗅黏膜,只能以回旋式气流,将有气味的气体分子或挥发性物质溶解在黏膜表面液体中,再刺激嗅细胞上的较短纤毛,所以人们要仔细辨别气味时,往往要多吸一些气体,以保证嗅细胞接触到足量的带气味的空气。人的嗅觉敏感性较高,但不及警犬和鲨鱼。人的嗅觉分辨能力较差,不易区分混合气味中的单独气味,且一种气味会掩盖另一种气味。人能对某种气味很快适应,这就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缘故。但如果隔离一定时间后,又会恢复它的敏感性,而且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其他气味仍能感受。
现实生活中嗅觉和味觉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如吃饭时就有嗅觉和味觉的双重感受作用。一方面通过味觉感受甜、酸、苦、咸,另一方面咀嚼食物时挥发的气味又刺激了嗅细胞,形成了复杂的气味。
舌与味觉
人的舌头除了语言及搅拌食物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味觉。如果没有舌头的味觉功能,那么再好吃的食物也都会味同嚼蜡。
在舌头的上表面及两侧,有许多小小的突起,叫做优乳头,里面有味觉感受器——味蕾。味蕾是化学感受器,有味的物质只有被溶解后,才易感觉,所以只有细嚼慢咽,才能充分品尝食物的滋味。通常婴儿味蕾较发达,老年时味蕾逐渐萎缩而减少。
味觉基本上分酸、甜、苦、咸4种,可由不同的味觉分别感受;其他味觉,则由这4种味蕾相互配合产生。通过实验还测知,对甜味最敏感的是舌尖;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的侧面及中部;舌尖及舌缘前部对咸最敏感;舌根部则对苦最敏感。此外,舌还有触觉、温度觉、痛觉等感受器。许多其他味觉属复合味觉,即由基本味觉同一般感觉综合而成,如“辣”味是咸味与痛觉的综合,“涩”觉则是苦味与触觉的综合等等。味蕾受到味的刺激后,转为神经冲动上传至大脑皮质的味觉代表区而产生味觉。
耳与听觉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廊和外耳道组成。耳廊形似漏斗,有集音作用。外耳道是声音传入中耳的弯曲腔道,具有共鸣腔作用。外耳道还有耳毛和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混合在一起形成耵聍(耳垢),有一种苦味,能驱虫。外耳可阻挡外来的灰尘等异物,与耵聍共同保护耳道。
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骨链组成。鼓膜既是外耳道的终端,又是外耳与内耳的分界,是椭圆形的薄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鼓膜向里是一个1~2平立厘米的含空气鼓室。鼓室内还有由3块听小骨相互串联成的听骨链。
听骨链与内耳相连。中耳不仅能传声而且能放大声音,以利于内耳对声音的感受。
在鼓室内还有一条咽鼓管与咽喉部相连。在吞咽、打呵欠时管口开放,空气由咽部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两侧的空气压力平衡,所以在乘坐飞机时,航空小姐分送给你糖果,让你多做吞咽动作,保护鼓膜。小儿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倾斜度小,所以咽喉和鼻咽感染时,容易引起中耳感染。
内耳的管腔螺旋近3圈,似蜗牛壳,其内有听觉感受器,当外界的声波经过外、中耳道传到内耳的听觉感受器时,听觉感受器便将这种机械振动转变为电能——神经冲动上传至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便产生了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