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40200000079

第79章

【原文】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李,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译文】

”周武王直到晚年才承受上天之命而为天。子,周公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李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并且把这种礼制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和老百姓中间。周公制定的礼节规定: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父亲死时就要按大夫的礼制安葬、按士的礼制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父亲死时就要按士的礼制安葬,按大夫的礼制祭祀。一周年的守丧期,从老百姓通行到大夫,三年的守丧期,从老百姓通行到天子。至于给父母守丧,本身就没有贵贱的区别,天子和老百姓都是一样的。“

【启示】

周公制定礼仪,推行孝道,这些都符合中庸之道。孝敬父母也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变的美德。

【小故事】

姜太公钓鱼

很久很久的以前,有个叫姜子牙的人。他很想有一番大作为,可是已经70多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他听说周朝的文王是位贤君,很想投奔他,只可惜没有机会见到文王。不过聪明的姜子牙终于还是想出了个好办法。 姜子牙打听到周文王经常来渭水边散步,于是他就天天到渭水边来钓鱼,想等文王路过的时候可以见到他。这天,有个王孙公子模样的人也来钓鱼,见姜子牙的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三尺远,又没有饵,说:”能钓住鱼吗?“姜子牙笑着说: ”怎么就不能钓鱼,愿者上钩嘛!这个人就是文王的儿子姬发,也就是以后的周武王。姬发回去告诉了父亲文王。文王听了,一开始也觉得好笑,但仔细一寻思,觉得这肯定是个智慧超群的人,便决定亲自去看看。 文王来到河边,见姜子牙手扶鱼竿,不经意地念叨:”钓钓钓,小鱼没来大鱼到,愿者上钩钩,愿者上钩钩。“文王听了这话,感觉分明就是在说自己嘛!于是赶忙上前作揖打躬,讲了自己的身份。姜子牙和文王谈天说地,讲三皇五帝,又讲治国安邦,一直谈到纣王无道,应该伐纣灭商。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到太阳落山。 周文王叫姜子牙收起鱼竿跟他回宫,姜子牙执意不去,文王说:”我明天亲自赶马车来请你啦!“姜子牙哈哈大笑,指着鱼竿说:”你这可真是愿者上钩呀!“ 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