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40200000036

第36章

【原文】

此之谓絮矩之道。

【译文】

这就是叫做把道德规范推己及人之道.

【启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己所欲之,慎施于人”,这是更进一步的知人之道。如果自己喜欢一件东西,也不要强迫别人同样喜欢,因为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意愿。

【小故事】

李离断案

春秋时期,晋国的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李离,是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做事一向都是细致入微,断案极其认真,所以他经手的案子从无差错。有一天,李离查阅过去的案卷,竞发现几年前,因为他错信了部下的话,导致决断错误,而误杀了一个无辜的好人。对此,李离感到万分惭愧,他觉得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他让手下人将自己捆绑起来,送到晋文公那里,请求晋文公将自己处死。晋文公知道了李离的事,为李离的诚心实意所感动。他劝李离说:“这件案子又不是你直接办理的,是你的部下搞错的,这不是你的罪过。我怎么能怪罪于你呢?”说着,晋文公亲自解开了李离身上的绳子。 可是李离依然长跪不起,他说:“我是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但我从没把自己的权力让给下属,也并没有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下属。现在我有了过错,又怎么可以把责任推给下属呢?这个错案,我应当承担罪责。请大王将我处死吧!”晋文公心里对李离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十分赞赏,说什么也不答应李离的要求,而是继续劝说李离。李离态度坚决,他不听从晋文公的劝说,趁晋文公不备,猛地从卫士手里夺过宝剑,使出全身的力气朝自己挥去,顿时鲜血进溅。晋文公来不及阻拦,看着气绝身亡的李离,唏嘘不已。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李离承担责任的勇气是值得敬佩的。他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也为后人反复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