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波兰
30931500000020

第20章 群星璀璨的科学艺术(5)

就在这时,密茨凯维奇获悉母亲已于1820年l0月在诺沃格鲁德克去世。他同玛蕾尔的爱情由于双方社会地位的悬殊而不得不以悲剧告终,玛蕾尔在他父母的主持下嫁给了普特卡梅尔伯爵。在这一连串打击下,密茨凯维奇的精神和健康都受到极大的影响,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1822年2月,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歌谣和传奇》。它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创作的。水妖和幽默的鬼怪,被侮辱的少女变成鱼美人向迫害者复仇,坟墓上盛开的百合花等把读者带向了充满幻想又体现现实的神话中。这些诗歌反映了农民对真理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他们的道德观念。1823年,他的第二部诗集出版。诗集收录了诗剧《先人祭》第二、四部分和长诗《格拉席娜,立陶宛的故事》。这部诗集体现了他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先人祭》第一部分未写完,目前只存残稿,第三部分当时还未写,在第四部分中可以看到密茨凯维奇第一次恋爱失败的影子。《先人祭》被认为是波兰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

因为参与爱知社改组的秘密组织爱德社的领导,1823年10月底,密茨凯维奇和他的朋友们被俄国占领当局逮捕入狱,随即从维尔诺放逐到俄国。从此,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波兰。

在俄国的5年中,他先后到过彼得堡、克里米亚、莫斯科,结识了普希金以及一批后来被称为十二月党人的反沙皇革命家。1826年年底,密茨凯维奇在莫斯科出版了他的《十四行诗集》,收入了《爱情十四行诗》和《克里米亚十四行诗》两组抒情诗。这些诗歌分别表述了他对爱情的感受、对祖国的怀念和对克里米亚高山大海的壮丽的歌颂,从艺术上说是他在俄国时创作的顶峰。

1828年,密茨凯维奇出版了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部作品在波兰人民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认为是反抗入侵者的号召书。华沙的沙俄占领当局对此感到恐慌,通过彼得堡政府迫使密茨凯维奇离开俄国。密茨凯维奇于1829年5月离俄,在欧洲各国旅行两年多,先后到过德国、捷克、瑞士、意大利。他在罗马结识了波兰安克维克伯爵和他的女儿埃娃。他同埃娃很快就坠入情网,但又是由于门第悬殊,两人未能成婚。

1830年11月29日,华沙爆发了反沙俄起义。密茨凯维奇非常兴奋,于1831年4月离开罗马,经法国、德国回国,但被阻于普鲁士占领下的波兹南。9月,起义遭沙俄军队镇压而失败。密茨凯维奇满腔悲愤,表示要“用笔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在此期间,他写的有关起义的叙事诗《暂歇》、《上校之死》,冲破诗的规范,更接近士兵战歌。他于1832年春回到德累斯顿,奋笔疾书,迅速写了《先人祭》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描绘了沙俄占领当局1823年逮捕和拷问爱德社成员的事件。

诗剧描绘了民族的灾难,并表达自己对人民的力量充满希望和信心。

同年,他到巴黎定居,并与华沙起义失败后来到法国的大量波兰流亡者相接触,写下了《波兰民族和波兰巡礼者之书》。1833年,他担任《波兰巡礼者》杂志主编,在该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政论。1834年,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塔杜施先生》。《塔杜施先生》的故事以过去、当时、将来三条时间线展开,采用倒叙手法,通过诗中人物的诉说,反映了波兰和立陶宛两个民族建立的波兰共和国如何由盛世走向衰亡。诗中涉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波兰人民为争取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构成了《塔杜施先生》壮阔的历史背景。密茨凯维奇选择这个时期发生的事件作为抒发自己爱国情感的契机,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并非偶然。

他在童年时曾目睹波兰进军俄国的队伍路过诺伏格罗德克时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的盛况,那情景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一出娘胎就受着奴役的熬煎,在襁褓之中就被人钉上了锁链!一生之中只有一个这样的春天。”为了再现这个珍贵瞬间的复兴祖国之梦,诗人像一只“神奇的仙鹤”用自己的“一片片羽毛”编织出一个神奇的、独特的、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般的世界:人们穿着色彩斑斓、光灿耀眼的波兰古代民族服装,系着华丽的佩带,饮宴、游乐、狩猎、集会、争辩、斗殴、袭击、打仗,无不充满了浪漫色彩。这是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也是用充满童心的幽默语言描绘的世界,因此才有这童话般的诗的意境。诗人不仅在描写贵族日常生活时带有许多幽默和戏谑的成分,就是跟俄国兵殊死搏斗的场面,表现的也不是尸山血海的战争恐怖,而是写得既热闹又好玩,就像童话王国里精灵们的打斗。

童话色彩只是整部长诗表现出的一个方面,它还激荡着一股澎湃的抒情潜流。该潜流从第一章至最后一章始终以一种几乎无所不在的方式主宰着全诗。作品的最为感人之处也恰恰在于这种丰富、浓郁的抒情韵味。诗中展示的是一个新旧更迭的时代,生活在立陶宛的波兰贵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诗人用“立陶宛的最后一次袭击”、“最后一次古波兰宴会”等一系列“最后的”形容词,来说明他们是波兰最后一代贵族。他们保持了波兰贵族的一切品性。一方面,他们无政府主义思想突出,各行其是,恣意妄为,又勇猛好斗,动辄以武力解决争端;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爱国者,“热爱祖国胜过自己的生命”。他们恪守波兰文化传统,而且是那样的执着,从波兰特有的菜肴到服饰,无不独具一格。他们在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波兰贵族习俗独特而又烦琐,他们手执的每一件兵器都有特殊的来历,都见证了它们的主人同外国侵略者斗争的光荣史。

从人物塑造上,《塔杜施先生》也可以说是陈列诸多人物肖像的画廊。塔杜施这个形象起到贯穿全书故事情节的作用,但他不能左右事态的进程,因此还不是诗中真正的主人公。诗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塔杜施的父亲雅采克。诗人不仅花了最多的笔墨来塑造这个人物,而且在他身上投入了全部的爱、同情和钦佩,在刻画这个人物时不带丝毫的嘲弄,也不运用常用的旁敲侧击的诙谐手法。然而,这个人物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简直是判若两人。读者首先看到的是带有神秘色彩的罗巴克,围绕这个人物作者设置了许多悬念。他是一个募化修士,可一举一动却像一个军人,他既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又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秘密活动家。正是他把有关拿破仑和波兰军队的信息带到了偏远的贵族庄园,他在动员和组织贵族准备起义时显示了何等的聪明睿智,在排解纠纷时他是何等的豁达大度,在危难时刻又是何等的沉着和奋不顾身。而从盖尔瓦齐嘴里讲出来的雅采克,却是一个狂妄之徒,是杀害御膳官的凶手,是两个家族结仇的祸源,甚至是民族的叛逆。尽管诗人在第八章交代过罗巴克就是雅采克,但在读者的想象里,两个形象一时还难以重合。直到第十章,听到雅采克的临终诉说,才拨开了笼罩在作品中的迷雾,雅采克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最终和罗巴克完全合二为一。从他的诉说中我们知道,雅采克是一位刚正不阿的硬汉子,与艾娃真诚相爱,是御膳官的门第观念摧毁了他们的幸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才朝那骄横的大贵族开了枪。正是这一枪成了雅采克生命中的转折点,使他从沉沦中走出来,带着负疚的心情隐姓埋名,加入了波兰志愿军团,在为解放祖国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中,屡经磨难,以致容颜大改。

雅采克变成罗巴克,完成了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者转变成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无畏战士的历程,其中也影射出诗人个人的经历。雅采克的临终诉说,是忏悔,是申辩,也是控诉。诗人写得那样凄楚悲愤,那样真挚深沉,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正因为密茨凯维奇年轻时代也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而失去了热恋的情人,对雅采克的痛苦感同身受,才能写出如此回肠荡气的篇章。

密茨凯维奇不仅用浓墨重彩对主要人物进行精心的刻画,即使是一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描绘得活灵活现。长诗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50多个,无不真实生动,形神兼备。诗人喜欢用对比手法,不仅在人物之间进行对比,就是在一个人物身上也常作前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变化。塔杜施在入伍之前表现一般,虽然一表人才,年轻、健壮、善骑射,但学习不用功,成绩平平,一回家便陷入了情场角逐。他同泰莉梅娜的恋情不免有些荒唐。他在狩猎时由于胆怯险些丢了性命。诗人对这个青年的幼稚不乏嘲笑和揶揄。与此同时,作者也揭示了他身上的优秀品质。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在驳斥别人的崇洋媚外思想时振振有词;为了家族的荣誉他不惜跟伯爵决斗;面对俄国军官他表现得很勇敢,在战斗中弹无虚发。但这一切都没有超出一个贵族青年的水准。后来,他在波兰军队里经受了锻炼,思想上产生了飞跃,不仅能说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而且能有解放农奴、把田地分给农民这样的壮举。这个人物使人感到,振兴波兰的希望就在他这样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新一代身上。《塔杜施先生》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巨着,一经问世,就在波兰人民中迅速传播开来,成为19世纪波兰唯一成功的史诗。

此后,密茨凯维奇停止诗歌创作,全力投入爱国活动。1834年,他同一位着名钢琴家的女儿采莉娜·希罗诺夫斯卡结婚。为了生活,他用法语写了两出波兰历史剧,但未能在巴黎上演。1839-1840年去瑞士洛桑大学任拉丁文教授,即兴写了一些抒情诗。1841-1844年,在巴黎法兰西学院任斯拉夫文学教授。他在夫人患重病后,精神苦闷,曾一度参加宗教活动。

1848年,新的革命浪潮涌起。法国二月革命推翻了奥尔良王朝,意大利北方各省掀起摆脱奥地利桎梏的斗争。同年2月,密茨凯维奇来到罗马,组织波兰军团,与意大利共和主义者一起同奥地利作战。1849年,革命失败,他在巴黎创办法文版《人民论坛报》。1852年,路易·波拿巴称帝后,清洗大学教授,密茨凯维奇被解除法兰西学院教职,派往图书馆当了一名小职员。1853年,俄土战争爆发,密茨凯维奇认为这是争取波兰摆脱沙俄统治的机会。1855年年初,其妻去世。9月,他去君士坦丁堡着手组织义勇军,11月26日罹霍乱去世。

密茨凯维奇遗体最初安葬在法国,1890年才被运回波兰,葬于克拉科夫瓦维尔宫教堂地下室里。

3.世界语在这里诞生

古今中外饱受战争之苦、期待和平的人们都曾经做过世界大同的美梦,也有许多能人志士探索各种途径力图实现世界和平,但都无法消除人类因误解、利益、成见所带来的杀戮。波兰医生卢德维克·柴门霍夫认为,如果人们共用同一种语言,就能更好地彼此了解而消除隔阂,从而建立真正的地球村。为此,他在1887年创造了世界语。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与柴门霍夫个人的经历有关。柴门霍夫于1859年12月15日出生在波兰东部的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同白俄罗斯接壤。当时这里处在沙俄统治之下,聚集着波兰、白俄罗斯、犹太、立陶宛、俄罗斯等5个民族。文化不同、语言各异加上沙俄的挑拨离间,这个地方经常发生民族间的冲突,这给备受民族压迫之苦的犹太人后裔柴门霍夫幼小的心灵流下了深深的伤痕。

柴门霍夫的父亲是一位外语教师。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对外语产生了兴趣。在柴门霍夫十几岁时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民族纷争也许同各民族语言不通,从而导致思想不能沟通有关。如果大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人们就会相互理解,也许有助于克服民族间的不睦,促进和平。

还在中学时代,柴门霍夫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1878年,19岁的柴门霍夫制订了第一个共同语言方案。在华沙大学毕业后,1884年柴门霍夫成为一名眼科医生,由于他聪明好学已经掌握了10种语言,他在总结前人创造国际共同语失败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案,终于制订出成熟的共同语方案。1887年,他自费出版了学习这种语言的教科书,起名为《第一书》,署名为埃斯佩兰托博士,意思是“希望者”。20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称“万国新语”,后来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并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共有28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学会了28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世界语的词汇尽量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国际化部分,其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世界语词汇的黏合性及前缀、后缀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它的构词能力,而且简单明了。世界语词汇的这些特点减轻了人们记忆单词的负担。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语法规则只有十六条,比较有规则,但又相当灵活,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世界语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1888年,世界第一个世界语小组在德国纽伦堡成立,次年就出版了第一种世界语期刊《世界语》。1905年,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此后,除了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外,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语大会。1917年,柴门霍夫去世时,世界语在世界上已经享有盛誉。1924年,国际联盟正式向所有会员国提出“在国际交往中使用的国际辅助语,与民族语言同时并存”。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1000万人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它被应用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出版、交通、邮电、广播、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在很多国家有很多热心的世界语者积极宣传、推广并使用世界语,国际上也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