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17800000066

第66章

剡山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释义】

再向东北二百里是剡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猪却长着人的面孔,黄色的身子,红色的尾巴,它的名字叫合窳,它叫的声音像婴儿啼哭。这种野兽啊,能吃人,也能吃各种虫子和蛇,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的水灾。

太山又东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鉤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注释】

①桢木:即女桢树。

【释义】

再向东北二百里是太山,山上多产金属矿物、玉石和女桢树。山中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牛而生着白色的脑袋、一只眼睛、蛇的尾巴,它的名字叫蜚,它一出行,行经有水的地方,水流就会枯竭,行经有草的地方,草就会枯死,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的瘟疫。鉤水发源于这座山,向北流注入劳水,水中多产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