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17400000048

第48章

下卷·二萧

原文

开①对落②,暗③对昭④,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⑤。羞攘臂,懒折腰⑥,范甑对颜瓢。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注释

①开:开放。②落:凋谢。③暗:糊涂。④昭:明白。⑤琼瑶:瑶池之水。⑥懒折腰: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释义

开放和凋谢相对,糊涂和明白相对。战国渑池之会中,秦王戏耍赵王,说:"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为我们鼓瑟。"虞韶是虞舜时的韶乐。古代用一匹马拉的轻便车和轻骑兵相对,美丽的锦绣和瑶池之水相对。冯妇挽起袖子就下车搏斗,为众人嗤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汉时范冉家里贫穷,常常没有米做饭,同乡的讥笑他:"甑中生尘,釜中生鱼。"颜回家穷,用瓢来喝水,孔子说他:"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陶与太尉姬交好,拿融化的雪水给他唱,姬言其常在帐内饮酒;萧史善吹箫,常教妻子吹箫,后引来龙凤,萧史乘龙,妻子乘凤,飞升而去。舞女细腰犹如柳树的枝条一样柔软,美貌佳人如同海棠一样娇艳。文人墨客经常来到南陌草地上寻找春的气息,这里青草茸茸,香气阵阵;赋闲之人为避暑来到东堂,这里芭蕉的影子绰约摇摆。启示极简省的文字,却让人感受到丰腴的形象,鲜润的色彩,还有那如溪流般潺潺不断的音乐。

典故

一箪一瓢颜回,春秋时鲁国人,字子渊,也叫颜渊,是孔子最喜爱的一个学生。据说,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对待同学的态度又非常谦恭。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意思是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颜回29岁时,头发就全白了,他只活了短短的32年。颜回死时,六十多岁的孔夫子大叫"天哪天哪",哭得十分伤心。他说:"天丧子,天丧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怒不过分),不贰过(过不重犯)。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孔子为了自己的弟子哭成这个样子,还真不多见。颜回的家境很不好,平时的生活极其俭朴,但是他一点也不感觉苦,从来没有怨言。孔子认为颜回是个难得的贤人,有着极高的修养。《论语·雍也篇》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盛饭的笸筐;瓢,舀水的瓜瓢,都是最简陋的用具。"一箪食,一瓢饭",形容颜回艰苦的生活。他住在破破烂烂的小巷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穷困,而他,却从不因此而改变他那乐观的态度。由于颜回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一箪一瓢"或"箪瓢陋巷"来形容清贫俭朴的生活。《史记·伯夷列传》中也提到颜回,说是"回也屡空,糟糠不厌"。屡空,常常断粮;糟糠,粗劣食物;全句用以形容生活穷苦,因此又叫"箪瓢屡空"。晋朝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说:"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