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17400000043

第43章

原文

寒①对暑②,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暖席,夜饮对晨餐。叔子带,仲由冠,郏鄏对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杨柳绿遮元亮宅③,杏花红映仲尼坛。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④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注释

①寒:寒冬。②暑:酷暑。③元亮宅:指陶渊明隐居所。④海蟾:指月亮。

释义

寒冬和酷暑相对,潮湿和干燥相对,春秋时鲁国国君鲁隐公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相对。毛毡和暖席相对,夜里饮酒和早晨吃早点相对。晋朝羊祜在军中时常常宽衣解带,故有叔子带这一说。孔子弟子子路,字仲由,他喜欢戴着一顶雄鸡冠。周王朝的王城和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城相对。长得茂盛的庄稼害怕夏天干旱无雨,已经衰败的柳树耐得住秋天的寒意。杨柳高长,绿树成荫,把陶渊明的住宅给遮掩了;杏花盛开的时候,它的颜色红艳,映衬着孔子的祭坛。江水奔流向前,蜿蜒曲折,如同一条青丝带;明月满轮,非常明亮,如同白玉盘一样。启示音调和谐悦耳,一气舒卷,轻落无痕。

典故

风马牛不相及春秋时代的齐桓公,是著名的霸主,不少诸侯小国都听他的指挥。南方的楚国,也是个大国,距离齐国又较远,所以它没有向齐桓公低头。楚国北边有个小小的蔡国,它并不尊重齐国,而靠拢它的南邻楚国。齐桓公便借故兴师,讨伐蔡国。据《左传·僖公四年》载:齐国纠集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个国家的兵力,南下攻打一个小小的蔡国,当然很轻易地就把它击垮了。然后,齐桓公命令联军继续南下,攻打楚国。部队一进入楚国的陉(今河南郾城),楚王便派出代表,到前线去向齐桓公责问道:"你们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中间相隔遥远,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没有料到你们竟然兴师动众侵入我国领土,不知你们师出何名?"这就是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出处。当时,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出来回答楚国的责问。当然,侵略的真正原因是说不出口的,便强词夺理一番。但是楚国见对方人多势众,真打起来,未必能胜,齐国也只不过为争个面子,并不想真打楚国。双方便表示愿意结盟和好,事情就算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