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83

第83章 秋后算账(二)

张伟冷汗直流,心里一个劲的告诉自己要冷静。他把脑袋瓜里面的马达全部开动,希望能想出解决方法,老子可不能就这挂了。

当张伟的目光看向松井老鬼子的时候,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是张伟他真的被怀疑有叛国罪名的话,那么宪兵应该把他先关押,然后开军事法庭。然后相关人证啊,物证啊走一边过场,最后判定罪名是否成立。

但是现在老鬼子单独把他叫到办公室里,看来事情不是没有旋转的余地。这个时候老鬼子说张伟叛国,张伟可不能玩深沉,默不作声,那不就相当于默认了么?所以老鬼子刚说完一会儿,张伟赶紧说道:

“属下决无叛国之心,只希望我军能堂堂正正打败支那军队,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投降求和。”

“哦~所以那些老百姓你也放走了?”

“。。。。。。是”张伟心想你啥都知道了,我辩解也没意思。松井石根能当上现在这几十万大军的司令官,自然和那些只懂打打杀杀的武官不同。他考虑的绝不会仅仅只是眼前的利益。果然,他盯着张伟看了一会儿后说道:

“唉!病叶君,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作为武人我们首先应该注重‘义’,对天皇忠诚的道义,我们国家忠诚的道义。其次是‘勇’,第三才是‘仁’啊!你只考虑了第三位的“仁”,怎么没有想到义和勇呢?”

“属下愚钝,还请上将阁下明示。”张伟心想,果然内有“玄机”啊。其实说起来,历来的武士道精神对于俘虏并不宽宏,因为武士道简单说就是一个看透死,为主子舍生忘死的一种道德标准。那么自然对于俘虏这种没有胆子誓死作战的一类人处于藐视、轻视的态度,在日本武士眼中,杀俘虏从古至今乃是家常便饭的事情。由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日军变态的的精神教育下,有那么多的日军官兵宁可“玉碎”,也决不投降了;也同时解释为什么他们会残忍的杀俘虏了。但是武士道精神的第三条要义是“仁”,仁是指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这个“仁”排在武士道精神要义中“义、勇、仁、礼、诚、名誉”等的第三位,重要度本来是不低的,包括后面的“礼”都是原本古代武士道所提倡的东西。至于原本武士道好不好,张伟也没有资格评论,但是张伟明白,现在日军提倡的武士道精神里面,他们选择性的忘记了把“仁”和“礼”加入进去。

换一句最通俗的讲法,那就是凡是有利于日军侵略敌国的,都大肆的宣扬出来。凡是和侵略敌国无关的,甚至有可能妨碍日军侵略行为的。那都要全部给忽略掉。结果,剩下来的就是杀!杀!杀!―――杀敌,杀人,杀自己。杀敌大家好理解,杀人就是日军对无辜百姓的杀戮,杀自己自然就是在明知不敌的时候也誓死不降,集体“玉碎”。因此日军前期被变态武士道精神训练出来“合格”的官兵是没有几个投降的,****和八路军往往为抓不到俘虏而挠头。

“我们现在为天皇而战,为我们日本的未来而战!因此病叶君绝不可以有‘妇人之仁’。正是为此,我才允许各部队大开杀戒。就是让下面的官兵们知道。仁慈在战争中并不适用,不是你杀敌人,就是敌人杀你。”

“。。。。。。”哎?什么时候把病叶大佐换成病叶君的?这种称呼上亲近我是想忽悠我吧?我还真要看看你怎么“忽悠”,把黑的说成白的,张伟不说话,低头在想。

松井石根见张伟默不作声,以为他在认真听自己说话,于是继续语重心长的跟张伟说道:

“我们作为武人,就要有作武人的职责。大日本帝国皇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训练有素的几十万军人就应该以雷霆之势迅速消灭中国支那军抵抗力量。因此杀戮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这种杀戮一定要大,一定要大到能让支那人感到恐怖、害怕,不敢再跟我皇军作对!”

“南京拥有许多外国人,属下担心在国际上我们会受到谴责。这会严重影响我军的国际形象。”张伟突然想到,这老鬼子似乎在“教育”自己。

“谴责?病叶君,胜者为王,败败者为寇啊!谴责什么?他们也只会嘴上谴责谴责而已,难道会真的为了这个跟我们帝国开战?我们为什么要最先占领满洲,然后占领整个支那?因为支那地大物博,有了支那丰富的物产,我们帝国就有称霸世界的资本。只要能占领了支那,那些外国人爱怎么蹦跶怎么蹦跶去,爱怎么叫唤怎么叫唤去。”

“那么这样的杀戮难道不会激起支那人更强烈的反抗么?”张伟问道。

“呵呵,病叶君,你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啊!比起那些满脑子只有对帝国狂热忠诚,听从军令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只要你稍微努力一些,凭借病叶家的能量,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这也正是我找你来谈话的原因。”

哦!果然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是病叶家的人,张伟这时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大佐了。代表的是病叶家的一部分,如果病叶出门这个人能全面支持侵华,成为狂热的支持者,日军得到的可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整个病叶家族这个大财阀以及身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背景的力量。因为到现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人都还没有达成真正统一的侵华政策,有说不扩大的,有说全面占领中国的,有说打打就差不多了,歇两年再打,就像九一八事变那样。当然,国民党的军队表现实在让全部日军大吃一惊,前期感觉非常轻松在华北横冲直撞,但到了淞沪会战后,阻力陬然加大。刚刚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话说出口不久,日军就发现自己很难实现的了。

这个时候的日本政府和日军有点分裂了。日军的行动往往会快上一步,然后日本政府才会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颁布新的声明等。这就是日本从古到今历来都有的“下克上”习惯。

有人会奇怪,不是日军都对天皇忠心么?为什么会出现日军自行决断的时候呢?这就是日本矛盾的地方,日军有自己的思想,又重视天皇,如果天皇一句话说:“不准侵略。”日军包管灰溜溜的夹着尾巴作人,或者会再出现青年热血的官兵兵变(一九三六年日本有一次著名的“二二六”兵变,),以死劝谏天皇发动战争。但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利益”。天皇相信了鼓吹日军无敌,支那无能,占领中国轻而易举等等后,自然想到的是有便宜不占是傻蛋。首肯了侵华战争。

换一句话说,日本强大的军事力量让他对身边弱邻虎视眈眈,考虑的决不是要不要欺负你这样的“道德”问题。而是我要怎么欺负你,欺负你到什么程度。

“属下还有很多需要向上将阁下学习的地方。”病叶出门恶心的说着这样“谦虚”的话,心里想明白了对方单独见自己的原因,就觉得这次事情不会太严重了。心理上便轻松了不少。

“你确实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比如作为武人最必要的一条――冷酷!我已经安排好了,有一个支那军的俘虏,他在被俘前杀伤了我军许多士兵。你就来为他斩首。”

“什么?要我亲自杀俘虏?”张伟被来刚轻松下来的心情又紧张、难过起来。******妈的松井老鬼子,你真******缺大德了。

“这就是你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许多在战场上不够冷酷的军人都要学习如何杀人。永远不杀人的武人,怎么能够带兵打仗呢?你一定还没有杀过人吧。这次你就尝试一下吧,这种感觉会很不错的。你一定会喜欢上他的。”

张伟现在心里想,老鬼子,爷爷我杀人多了去了,不过都是日本鬼子,这个自然是不能告诉你的。他如果认为我没杀过人,这次怎么都逃不掉了,他一定会强迫我杀人的。张伟绞尽脑汁想了个法子。

“我杀过人!在美国。(反正你现在没法查实。)”

“哦?我到真没想到啊。那你。。。”

“我偷偷杀的一个美国人,他辱骂我们日本,我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杀了他,并把他埋了起来。我砍下了他的头,分了他的四肢,仍然不能让我解恨。”张伟故意想起当时杀那些日本鬼子时的情景,看着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太熟悉这种眼神了,这是一种愤怒几乎要失去理智,要化身野兽的眼神和杀气。如果没杀过人是绝不会有这样一股气质的。

“。。。我相信你,你确实杀过人。但是。。。”

“请原谅属下打断上将阁下的说话,我想请问上将阁下,一个人最容易又是最难改变的是什么?”

“最容易又最难改变?。。。中国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应该是一个人的性情吧。”

“如果是我说的话,那就是一个人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目标理念时,他就会很容易被别人影响和改变。但是当有些人怀有坚定的信念时,决不是三言两语能改变的。我很早就在美国留学了,在那里对我的想法影响很大,我想我不会那么轻易的改变,但是我知道作为武人最基本的责任,那就是在战场上打败敌人。至于其他的,恕属下一时之间无法想通。请多给我一段时间,可以么?”

“。。。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你需要多久时间?一天两天还是一年两年?我们现在进行的是战争,关系到我们日本帝国未来的战争,不是两个武士比武那么简单。我们没有太多时间等你想清楚。你需要立刻决定,是成为我们天皇手中的军刀,还是成为一颗绊脚石。”

“恳请上将阁下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需要积累更多的战争经验。拜托了!”张伟心想不管怎么样,先混过今天再说,到时候老子的部队不一定在谁手下呢,三个月以后谁还能记得这事啊?刚才张伟就是特意打断老鬼子的说话,不能让自己被一直牵着鼻子走,他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是不杀俘虏该杀老百姓,张伟还不得撞墙啊?因此就用了个小计谋――反客为主。让他跟着自己的思路想问题。别说这老鬼子倒也“通情达理”,不过说出来的话让张伟苦笑不得:

“好吧,不久我们还要作战,我会向东京大本营申请把你真正调派到我的部下,要么是第四师团都过来,要么单独把你转调过来。我要看着你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

完了,给老鬼子当差,那我可成祖国的大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