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51

第51章 平津之战(三)--悲剧英雄

张自忠在北平临危受命成了北平代理市长,替宋哲元处理北平防务(其实就是和日军高层扯皮、拖延时间为了让29军从容后撤)。

这时已经是28日深夜,张自忠命令38师按照原定计划在29日凌晨向天津地区日军发动进攻,北平现已成残局,打不下去了。只有用天津方面的行动表达他的抗日爱国之心了。

38师的提前准备在天津市的巷战中发挥的淋漓尽致。29日凌晨,38师主动项天津日军发动攻击。由于,官兵们熟悉街道,抗日心切,前期进攻比较顺利,攻占了天津日军总站驻地。同时还向日军在海光寺地区的司令部、东局子机场发起攻击,烧毁了十几架日军飞机。但是日军从卢沟桥事变以后,早就加强了兵力。待天亮后,日军在飞机大炮的猛烈轰炸配合下,给予38师进攻部队沉重打击。

而在28日晚退守到北平的29军悄无声息的撤退了。在29日天还未亮时日军进城,北平被占领!38师在29日持续进攻到下午15时,整个天津战场呈现拉锯情况,北平方面的日军随时都有向天津进发的可能性。在此情况下消灭天津日军已经无望。部下请示了张自忠后,向静海、马厂一带撤退。天津在30日被日军彻底占领!平津之战说起来只打了3天不到,以中国军队战败撤退而告终。

当一大早上北平的百姓走出家门时,愕然发现满城竟然都是日军,还有张自忠贴的安民告示。民众们不见告示还好,一见告示署名是北平代理市长张自忠,这可找到发泄的对象了。老百姓往往很简单,他们不会管深层的东西,他们只知道现在日军似乎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华北最重要的一座城市,这个张自忠一定是个汉奸!

因此在29日开始起,战败者,汉奸这样的称呼都戴在张自忠的头上,不单单是北平百姓,连全国报纸媒体也把平津之战失守的原因都怪罪到张自忠的头上。固然如他所料,他一瞬间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国家罪人。他都默默忍受下来了,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以行动向国民证明自己的清白。

8月初,日军已经全面接管北平,不需要北平再有什么代理市长了。日军问张自忠是否愿意把职位中代理两个字去掉。张自忠嘴上说要再考虑一会儿,暗地里却出走北平。他怀着诸多的无奈、委屈、伤心、不甘,离开了这座城市。他坐在小汽车上,看着身后逐渐远去的北平,心里只想到了四个字“誓死雪耻”。这四个字就这样一直伴随着他打败无数日军,建立了无数功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

唉~果然历史没有改变!张伟开始每当听到电台广播里日军攻占了一个地方,张伟就一阵心痛。当心痛多次后,张伟也想开了。心痛有什么用!日本鬼子精心策划这么久的阴谋如果还不能成功,中国人就用不着长达八年的抗战了。这是张伟第一次真正融入到历史当中,他目前只是一个日军大佐的身份,行动还有诸多的限制,为祖国能作的还是太少!

可以说他目前像一颗小石子一样根本丝毫没有影响历史这条大河的能力。而这颗小石子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变大,最终变成一块巨石,让历史在他的身边掀起波纹,产生变化。早日把日本鬼子打败!张伟握紧拳头,对自己暗暗发誓道。

张伟在原来那个时代,单纯的以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军队失败都是蒋介石的原因,正规部队不正规,一个个胆小怕死,见到日军就撒腿就跑,唯一一个拿的出手的就是台儿庄战役。那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忍者完成了送信的任务,但是宋哲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张伟当真是作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一封来历不明的信让宋哲元不重视也算情有可原,但是张伟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和国民党的中央军完全不一样,不受蒋介石控制的29军,拥有骄人战绩的一支10万人的大军,竟然才打了三天就输了呢?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了解才知道,宋哲元作为当时已经非常有名的抗日英雄。和日本人斗了几年没犯一点错误,但在1937年7月短短一个月里却频频犯错,最终导致了平津地区狼狈失守。可以说他是平津之战失败的最大责任者。

七七事变爆发后,处在抗战的风浪口上的第一人不是蒋介石而是这位负责平津防务的29军军长宋哲元,一个悲剧式的抗日英雄。

宋哲元,字明轩。原西北军冯玉祥将军手下五虎上将之一。冯玉祥被蒋介石排挤,交出了军权以后,他帅西北军的老部下们在1931年接受南京政府整编,番号为陆军第29军。归在张学良的东北军下。他曾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3天,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坚决表示:“哲元等分属军人,责在保国。谨率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

但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东北军上至张学良将军,下至普通士兵都被浇了一大盆冷水。日军在短短4个月内占领了整个东北。不但让东北军咽不下这口气,而且更让29军全体官兵咽不下这口气。后来终于在1933年和日军在喜峰口大战了一场,以全军3万多人仅有10来门山炮,20几挺轻重机枪这样极其低劣的武器装备大败日军2个旅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也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打败日军。全国人心大振,29军从此扬名天下。尤其是29军人手一把镔铁大刀更是成为他们的标志性兵器。

日本《朝日新闻》评论道:“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战后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刘汝明等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在宋哲元的29军刚随东北军退入关内后,张学良将军无力照顾他们,又备受南京政府打压,根本不给任何军饷补给。宋哲元本来只是一个热血爱国的军人,硬生生被逼成为负责29军吃喝拉撒睡的大总管。为了29军能有口饭吃,不让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就这么散了,宋哲元操的心不知有多少。

日军其实发动七七事变时多少都考虑了这个被蒋介石近乎遗弃的29军和29军军长宋哲元。这个当年的抗日英雄,最后在平津地区与日军有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甚至有人说他有一段时间几乎就要投靠了日本人。

为何他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一切源于咱们中国的一句古话:人穷志短!在1935年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署丧权辱国的《何梅协议》。协议规定国民党中央军、党务、特务机关全部撤离河北和平津地区。这个时候平津地区附近的中国军队只有暂时得到察哈尔省作为修养之地的29军。

日军此时已经开始留意宋哲元和他的29军。他们认为宋哲元会被蒋介石逼的转而投靠他们,因此默许了29军进驻平津。宋哲元于是成为平津地区、河北省,察哈尔省三实际的最高领导者。

日军小算盘打的咔咔响,希望像“培养”清末皇帝评溥仪的“满洲国”一样,再“培养”出一个宋哲元的“华北自治”。

但是西北军原乃何人手下?爱国将军冯玉祥是也!宋哲元此时好不容易得到了这么大一块土地,他明白不能和日本人直接翻脸,就跟日本人玩上了太极拳。我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日军也拿他和29军没招。

宋哲元一玩上太极,可吓坏了蒋介石。赶紧派在西北军待过的手下熊辉北上拉拢宋哲元。宋哲元见此机会怎能放过,要粮要饷决不含糊。蒋介石完全是一口答应,决无二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知蒋介石是否后悔以前没有善待29军呢?)

日本人当然不是傻瓜,怎么不会看出宋哲元的敷衍,但是每当日军紧逼一步,他在部下们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太极拳”中的四两拨千斤,把日军的政治攻势化为无形,让人们即以为他是汉奸,又觉得不是。即觉得他亲日,又觉得他抗日。

河北和平津地区较为富庶,有了经济上的支持,到了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前,糊弄日本人2年多宋哲元所部的29军此时已兵强马壮,拥有四个师和众多保安队共计10万余人。武器装备换成当时中国军队所能达到最好的标准,但是有一种武器他们却一直保留――那就是成就他们威名的镔铁大刀。

如此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日军,但是也有跟日军叫板的资本了,只要拖延个10天半个月,蒋介石的增援部队一到,完全可以打败日军不到10万之众。但是宋哲元考虑更多的却是29军的利益,在日军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师还考虑个人利益,或者某一团体的小利益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

因此这个时候蒋介石不愿和日本人开打,宋哲元更不愿意开打。一动手就是在平津动手,损失的最先就是29军,蒋介石的中央军过来增援?增援是增援了,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你要是赖在平津不走怎么办?

另外日军对待宋哲元似乎总是那种没有什么不能坐下来谈的态度,彻底麻痹了他。因此在日军正式进攻的时候,29军虽然提防,但是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当打起来的时候,日军几万大军来势凶猛,让宋哲元不得不考虑西北军的本钱。

最终一系列的原因导致29军当前之败。蒋介石虽然给了宋哲元一个台阶,没让他当国家罪人,但是从此以后再也没让他执掌军权,最终在1940年得肝病郁郁而终。

宋哲元是张伟最先试图联系的第一个人,但是因为他拥有太多旧军阀的思想。注定只能成为开始光鲜,结尾黯然的悲剧英雄。这和他的部下张自忠的先抑后扬,正好形成强烈的鲜明对比。这也对只见过张自忠仅仅几面,聊过几句的张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影响了张伟的很多决定。

8月中旬大阪师团才到了北平,这时他不得不又关注日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南口战役!此战之后,张伟才真正的开始踏上抗日救国之路。

(《平津之战》完,谨以此章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平津之战,并以此纪念那些带有那么一丝瑕疵的抗日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