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爱的教育:给孩子快乐的力量
30894200000005

第5章 人生的喻义

从前,有一个人总是埋怨日子过得十分辛苦,生活的压力太重,就想放下担子,过轻松的生活。他听人说,有个哲学家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于是,他便去请教哲学家。

哲学家听完了他的诉说,给了他一个空筐子,说:“你背起这个筐子往山顶走,你每走一步,必须捡起一块石头放进筐子里。等你到了山顶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解救你自己的方法。去吧!去找寻你的答案吧……”于是,这个人开始了他寻找答案的旅程。

刚开始,他精力充沛,一路上蹦蹦跳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最美的石头,都一个一个扔进筐子里。每扔进一个,便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件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于是,他在欢笑嬉戏中走完了旅程的1/3.

可是,筐子里的东西多了起来,也渐渐重了起来。他开始感到,筐子在肩上越来越沉。但他很执着,仍一如既往地向前走。

而最后一个1/3的旅程却是让他吃尽了苦头。他已经无暇顾及那些世界上最美丽、最惹人怜爱的东西了。为了不让沉重的筐子变得更重,他只挑选了些非常轻的、非常需要的或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放进筐子。他深知,这样的放弃是必要的。然而,无论他挑多轻的东西放人筐子,筐子的重量也丝毫不会减少,它只会加重,再加重,直到他无力承受。但最后,他还是背着筐子,踏上了这最后的1/3旅程。

他明白,路,真的已经不远了。他挪着脚步,已经不在乎捡到的是什么,放进筐子的又是什么。他早已麻木于眼前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美丽的、是喜欢的、是需要的,亦或是轻巧的。他实在是无力去挑选它们了,只要是在他脚下,在他眼前,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他便捡起来,以作为他所走的最后一段旅程的验证品。

眼看着离目标越来越近,他双手向后托起筐子,来了个最后冲刺。终于,他碰到了哲学家的手,他走完了全程,结束了这一场跋涉。

哲学家问:“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答案。但现在,我也不需要知道了。”

“是吗?”

是啊!他把这次的旅程分成了三段,这就好比他人生中的三个阶段:

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在青年时期,他挑选了他认为是最美好、最纯真的事物,就像他天真浪漫的童年一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只是单纯地认为它美丽,便捡起它;在中年时期,他挑选了他认为是最实在、最需要的事物,正如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负担,时刻要为一家上下打点一切,时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老年时期,他挑选了他认为是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或许老人们历经沧桑之后,已经懂得,原来最重要的事物,是眼前不被人重视的事物。回顾一生,他才发现,他的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他的生活跌宕起伏,他的生活也不再是一片空白,不再是毫无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必须要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也许,他会感到生活的压力,也许,这一份份的压力会越来越重,但在每一份重量增加的同时,他会得到惊喜,得到安慰,亦或是悲伤,亦或是痛苦。可人生,谁不是忽喜忽悲,苦乐参半呢?没有起起伏伏的人生,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他的生活,不是平坦的,但在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在回顾这三段旅程的那一刻,他比谁都自信,比谁都骄傲。因为,他有充实的生活,他活得精彩!所以现在,他又何必为怎样减轻这沉重的担子而苦恼呢?

哲学家会心一笑。他突然发现,其实,哲学家和他一样,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人物罢了……

我来来告诉你

这个故事试图告诉我们:人生如负重前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重,然而,所得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尽管如此,人仍然要负重前进。因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想减轻负担也不行。但是.生活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在行走的路上,还有小草和鲜花,也有果实,只要充实自己的心灵,用心感受人生路上的乐趣和幸福,人生亦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