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业抗旱技术
30892700000023

第23章 我国最新农业抗旱技术成果(2)

把留茬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通过增加入渗与膜面集水两种方式提高冬小麦休闲期土壤水分蓄存,保证播种到生长良好的土壤墒情,促进小麦增产。该技术较传统耕作2米土层多贮水60~80毫米,蓄水率达到50%~55%,较传统耕作提高10%~15%;旱地小麦产量每亩可达350~400千克,较传统耕作栽培技术增产40%~50%,同时,该技术具有很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地址: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渭惠路3号

邮政编码:712100

联系人:韩思明张睿电话:029—87092589

电子信箱:zhangwushi@163.com

十五、春玉米倒秆覆盖免耕膜侧种植技术

旱作春玉米倒秆覆盖免耕膜侧种植技术,是“冬闲期倒秆覆盖免耕”与“生育期秸秆地膜间隔带状两元覆盖”相结合,取长补短而组成的一种旱作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该技术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效应和秸秆覆盖的降温保墒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旱作农田的水、肥、气、热条件明显改善,因而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明显。据多年试验和大面积中试,冬闲期倒秸覆盖免耕较传统耕作技术0~100厘米土层内可以多保水30~40毫米,特别是临播前耕层土壤含水量还可以达到15%~16%,这对抗御频繁的春旱十分有利,而且可以有效减轻沙尘飞扬,保护生态环境;旱地春玉米每亩可达700~800千克或更高,较传统栽培技术增产40%~50%,较秸秆带状全程覆盖增产20%~30%。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地址: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渭惠路3号

邮政编码:712100

联系人:韩思明张睿电话:029—87092589

电子信箱:zhangwushi@163.com

十六、稻田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该技术重点解决秸秆还田的问题。据研究,使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2千克/方,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0.47千克/方,稻草覆盖可使小麦、油菜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5~0.58千克/方。技术要点如下。

(1)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秸秆覆盖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翻耕,直接播种,播后喷除草剂。水稻收获后,稻草就地堆放,种小春时盖在种小麦的厢面上或压于油菜、蔬菜行中;种大春则利用小春作物秸秆宽行覆盖。

(2)固定厢沟双免耕技术。中稻收割前15天放水晾田,收获后按2.4米开厢,厢面宽2.15米,沟宽0.25米,沟深0.3~0.5米,边沟距田坎2米,背沟距背坎0.8米。排湿难的田,背沟深0.5~0.6米,按排水方向开沟,宽田增开横沟。开沟起出的泥土匀撒厢面,使厢面平整。固定厢沟后连续多年实行间、套复种轮作。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省部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四川省农业厅土肥处

地址:四川成都市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邮编:

联系人:朱钟麟、冯云清、刘定辉

电话:028—84504888,13908174776

电子信箱:zhonglinzhu@tom.com,dinghuiliu@163.com

十七、抗旱种衣剂

由于抗旱种衣剂复合了多项技术,通过严格的试验和测试,使各种复配置物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并使复杂的技术简单化,严格的技术实用化,从而表现为多功能:抗旱节水、种子消毒、防病治虫、补肥增效、促进生长、抗旱增产。抗旱种衣剂是一项汇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抗旱出苗措施。从种子保护和作物生理等方面提高抗旱能力。技术要点如下:

(1)用量配比。制剂外观呈粉红色凝胶态,用量配比为1千克种衣剂拌种20kg,即种衣剂∶种子=1∶20,不用再加水。

(2)均匀拌种。将种子放入塑料容器、塑料布或堆在干净的地上即可。按配比量称号种子倒上定量种衣剂,于种子反复掺和均匀包衣使每粒种子表面都呈现均匀的粉红色为止。

(3)摊开晾晒。为了便于播种,应将拌匀的包衣种子摊开晾晒数小时,以加速稳定成膜。并使大粒种子互不粘连,小粒种子互相搓散后即可播种。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省部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联系人:李玉中电话/传真:010—68919399,13601155186电子邮件:liyz@cjac.org.cn

十八、黄腐酸抗旱剂

FA制剂是化学抗旱节水技术中功能最为全面的一个制剂。适应性广,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及不同的施用方法。突出表现在调控水分为中心达到开源截流的双重功效。并多方面调节大气作物土壤三者关系,促进作物生理代谢及增强抗旱性。FA制剂既能缓和土壤干旱的威胁,又能减轻大气干旱的影响,旱地抗旱,水地节水,无旱增产,是在作物漫长生育期中防旱抗旱的主要措施。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联系人:李玉中电话/传真:010—68919399,13601155186

电子邮件:liyz@cjac.org.cn

十九、土壤保墒剂

用于大田直播后喷施以提高种子出苗率,用于移栽后喷施,可提高幼苗成活率,已达到齐苗壮苗。减少盐分在地表的累积,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喷剂一个月后,0~30厘米,处理含盐量比CK63.3%,0~5厘米降低52.5%。同时,由于增加土温而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分流失,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联系人:李玉中电话/传真:010—68919399,13601155186

电子邮件:liyz@cjac.org.cn

二十、植物蒸腾抑制剂—旱立停

旱立停是一种减少植物蒸腾的仿生抗旱植物生长调节剂。水稻苗期、拔节期、穗期、扬花灌浆期30~50克/亩,兑水均匀喷雾;小麦苗期、分蘖期、穗期、花期、灌浆成熟期,用量30~50克/亩,兑水均匀喷雾;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成熟期用量30~50克/亩,兑水均匀喷雾,防旱期26~32天。棉花苗期、蕾期、铃期、吐絮收花期用量30~60克/亩,兑水均匀喷雾,防旱期26~32天。蔬菜如辣椒茄果类、瓜类等苗期、扬花期、果实膨大期亩用量30~50克,兑水均匀喷雾。

技术来源:省部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地址: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渭惠路3号

邮政编码:712100

联系人:张睿电话:029—87092589

电子邮件:zhangwushi@163.com

二十一、土壤改良剂

本品是最新型的可降解、多功能、水肥缓释、生态型高新技术产品,是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和绿化工程的经济型产品。

本品的施用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既可以提高黏性土壤的通透性,又可以提高沙化土壤的粘附性,为作物种子发芽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品可作为缓释剂与肥料、农药拌和后施用。这种用法可有效吸收、保存和缓慢释放肥、药,既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水、肥、药的流失,又可以增强和延长肥、药功效,达到提高成活率、改善品质和增加产量的目的。本品与肥料、农药的联合施用,其作用和效果远远大于分别施用,充分发挥抗旱剂和肥、药的功效,其同时具备的保墒、保肥、保药、有利的土壤结构综合功效,为作物的成活、茁壮生长、品质提高、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种植业高效、简化种植技术的一项创新,是节水、生态、高效种植不可多得的实用技术。

技术来源:国家科技计划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地址: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人:李玉中电话:010—68919399

电子邮件:liyz@cjac.org.cn

二十二、免耕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