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秸秆覆盖,既保护了土壤表层结构,又减弱了土壤表面与大气之间湍流交换强度,有效地抑制了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按覆盖时间分为休闲期覆盖和生育期覆盖两种。麦田休闲期覆盖是在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耙后把秸秆均匀盖在地面上,覆盖量为5250~6750千克/公顷。播种前10天左右将秸秆翻压还田,结合整地、施肥。生育期覆盖可在播种后(出苗前)、冬前(开始越冬后)和返青前进行,以冬前覆盖最好,覆盖量为3750~4500千克/公顷,小麦成熟收获后将秸秆翻压还田。秸秆覆盖后的麦田冬季温度比不用秸秆覆盖偏高,5厘米深的土壤温度高0.5℃~1.9℃,冻土层存度浅5厘米,解冻日可提前10天左右,返青提早4~5天。秸秆覆盖还可防止土壤板结,培肥地力,连续覆盖秸秆两年以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由于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小麦产量明显增加,休闲期覆盖小麦增产幅度为17.5%~31.3%。在生育期覆盖有减少棵间土壤蒸发,促进植株蒸腾作用。小麦增产867千克/公顷,玉米增产2008.5千克/公顷,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0kg/(mm·hm2)和4.65kg/(mm·hm2)。
配合利用少耕、免耕技术。免耕土壤孔隙均匀,有利于土壤层次间的水流运行。免耕土壤表层覆盖秸秆,可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多年测定结果表明,在作物播种后到苗期表层含水量比翻耕高1/3~1/2。少免耕加秸秆覆盖保蓄表层和中层土壤水分效果高于底层,作物生育前期保水效果好于后期。这种保水特性对抗御北方春旱和伏旱十分有利。
2.秸秆还田养地增产效应
(1)增加土壤养分连年秸秆还田,特别是配合施肥,能提高土壤肥的有效性;施用秸秆对土壤微量元素也有不同程度的活化作用。秸秆本身也是氮、磷、钾养分的来源,经测定10吨小麦秸秆含氮50~70千克,含磷50千克,含钾65千克。小麦秸秆还田连续5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1.0%;速效磷增加0.027%~0.397%。
(2)改善土壤结构连续。3年秸秆还田使耕层容重降低0.19~0.2克/立方厘米,非毛管孔隙增加0.5%~3.0%;团粒结构大于两毫米的粒径增加202.9%。使土壤增强通透性,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3)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在短时间内,对作物增产不明显,坚持3年以上,使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才能显示出增产的效果。
(4)固土保水减少风蚀作用。秸秆还田后增强了抗风蚀和水蚀的能力,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蓄水能力增强,起到固地和防侵蚀的作用。如刮一场7~8级大风,麦茬秋翻春耙地没有秸秆还田,每亩风刮走表土785.5千克;秸秆还田利用松耙整地方法,只刮走表土187.5千克。
(5)促进根瘤菌和自生固氮菌发育。每公顷5吨秸秆还田后种豆科作物,土壤氮素累积每公顷增加50千克;其中有20~25千克是秸秆的氮。此外秸秆还田还能使土壤中有机氮的损失减少20%~30%,无机氮的损失减少15%~20%。
3.改善农田水分状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显著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研究所所做的麦田休闲期覆盖和小麦、玉米生育期覆盖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对照试验结果证实:麦田休闲期覆盖,其麦播前1米、2米土层的含水量分别提高2.5%、1.7%,储水量分别增加15毫米和21毫米,而生育期的土壤蓄水量和供水量无论冬小麦、春玉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麦秸覆盖直接还田是有机肥投入的一种方式,实质是将传统的有机肥田外堆沤制腐熟。这个技术保持了传统有机肥的优点,还具有省工省力,简便实用的特点;同时还有蓄水保墒,保护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生长,提高田间二氧化碳浓度等独特的作用。麦秸覆盖直接还田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有机肥积施存在的脏、累、臭的缺点。
二、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在中国是从1978年冬季由日本引进的,到1983年地膜覆盖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主要由于地膜覆盖能增加反射光,提高光合强度,提高地温,保水提墒,改善土壤物理形状,抑盐保苗,防病防虫,抑草灭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根系生长及高产早熟等效益。因此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对于抗低温、干旱等灾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农用薄膜
农用薄膜以其适用作物多、增产幅度大和经济效益好而成为我国化肥、农膜、农药三大支柱农用化学品之一。我国农膜产量和覆盖面积均居世界首位。农膜的推广应用,在我国“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农业生产上的“白色革命”。
农用薄膜种类较多。按用途分,有地膜、棚膜、青贮膜、防渗膜;按原料分,有聚乙烯(PE)农膜、聚氯乙烯(PVC)农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农膜、淀粉/聚乙烯、淀粉/聚乙烯醇(PVA)生物降解膜、草纤维地膜以及农用覆盖材料聚乙烯遮光网、聚丙烯(PP)、聚酯(PET)无纺布等;按生产工艺分,有吹塑薄膜、压延薄膜、流延薄膜、共挤吹塑复合薄膜;按规格分,有宽幅、薄型、超(微)薄农地膜;按颜色分,有五色膜和有色膜;按功能分,有透明膜、遮光膜、稀土转光膜、长寿膜、保温膜、无滴膜、防尘膜、除草膜、防虫膜、高强度膜、多功能膜等;按覆盖作物分,还有蔬菜膜、水稻膜、烟草膜、人参膜、甘蔗膜等。上述各类的不同组合,形成许许多多的农膜产品系列。
农膜覆盖栽培能协调热、光、水、气、肥和作物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作物早熟,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据统计,1982~1987年地膜覆盖累计面积1.4亿亩,共增产粮食423.3万吨、皮棉65.2万吨、花生110.2万吨、蔬菜511.5万吨、瓜类1062万吨,共增加收益达71亿元。
我国现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生产能力45万吨,高密度聚乙烯(HDPE)46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26万吨,PVC147.88万吨,已具有农膜树脂牌号48个,还有几套大型装置即将投产或正在建设。农膜加工厂有500余家,其中定点厂293家。农膜加工生产能力达60万吨/年,其中地膜20万吨/年,棚膜约40万吨/年。这是我国农膜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国地膜、棚膜覆盖面积虽占世界首位,但地膜栽培面积只占现有耕地的2.4%,约占适宜发展地膜栽培面积的11%;棚膜栽培面积人均只有1.3平方米,只占适宜发展棚膜栽培面积的7.6%。农膜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农用地膜
据试验结果证实,地膜覆盖栽培可使多种作物比露地栽培稳定早熟5~20天,增产30%~50%,增值40%~50%,有的增产、增值1倍以上。
我国主要使用聚乙烯地膜,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乙烯共混地膜。无色透明地膜占绝大部分。根据不同作物覆盖栽培的需要,又研制生产了:黑色、银灰色、乳白色、绿色、蓝色、紫色等有色地膜;黑/白、银/黑等双色地膜;除草、转光、反光、防虫等功能地膜。
1984年前后,许多厂家为了减轻农民覆盖膜成本,利用HDPE、LLDPE试制生产了比地膜厚度(143±3微米)更薄(5~8微米)的超薄(微薄)地膜,对降低覆膜成本、扩大使用面积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地膜的不断减薄增加了废旧地膜清除和回收的难度,土壤耕作层残膜越积越多,影响作物生长,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除实施地膜按国际标准统一生产规范,提高地膜质量,加强地膜回收利用外,还要发展耐老化、易回收地膜及加大开发生物性可化解地膜。
地膜的发展重点是:(1)发展以LLDPE为主体原料,包括LDPE在内的地膜专用树脂,以及功能地膜专用母料,从原料上保证地膜的质量。(2)大力发展耐老化、易回收、低成本地膜,并研究废膜回收利用技术,制定法规,建立相应体制与之配套。这是节约原材料、降低覆膜成本、扩大应用范围、增产增收和减少残膜污染的根本途径。(3)开发特殊功能和多功能地膜,使品种多样化,规模系列化,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需要。(4)研究可化解地膜。包括可控光降解、生物降解、可控光/生物降解地膜,以及我国新开发的草纤维地膜,解决实用性(性能满足要求、降解精确可控、届时快速降解和暗降解)、安全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第九节)抗旱与施肥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施肥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作用,肥料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全球范围内为20%~25%。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位置影响水分利用率。合理配置水肥,可起到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的增产效果。
一、旱地土壤培肥原理
土壤肥力理论是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原理,我国对旱地土壤培肥有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旱地土壤培肥技术;这些经验与措施在旱地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1.土壤养分与土壤肥力
农用土壤能够协调供应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各种因素,保障植物形成一定产品的能力,这是对土壤肥力的全面理解。良好的农用肥沃土壤具有深厚的、质地适中、耕性良好、富含养分的耕作层;也有可以保水、保肥,而又不妨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犁底层,还具有水气状况良好的心土层。整个土体的构造,既能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又能比较全面、适时适量,并协调提供柞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它有较强的自调能力,又易通过人为措施加以调节,因此才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保证作物稳产高产。
旱地土壤的养分特征是地域差异与季节性变化明显,贮量低,缺素面积大;移动速度慢,距离短;富集层薄,富集度低。旱地土壤培肥应以提高土壤养分贮量为基础,不断缩小缺素土壤面积,加厚养分富集层,提高养分富集度。要充分供应有效养分,及时协调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从而形成高产稳产的肥沃旱地土壤。
旱地土壤高度肥沃的特征:一是土体构造好,活土层深厚;二是结构性好,蓄水保肥;三是协调能力强,养分供应及时。以土壤养分为中心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养分的贮量、流量,养分的供应容量、强度与速率及影响因素。培肥的目的,在于提高旱地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的贮量,增加养分供应容量,加大养分在旱地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流量,强化养分供应强度与速率,使生产性输出的养分流量稳定增加。同时要尽快减少并制止非生产性输出的养分流量,防止养分消耗损失。也就是要求土壤养分来源丰富,供应充足,转化率高,损失量小;使它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与较强的抗逆性。
旱地土壤培肥技术体系是:以大量施用有机肥与合理施用化肥为主的施肥制,以深耕细犁和休闲晒垡为主的耕作制,以豆科油料养地和粮经作物配合为主的轮作制;以修建梯田坝地和快速培肥土壤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以运用发展保土、保肥、保水耕作法为中心的耕作制度,以农牧有机结合与粮草相互促进为中心的种植制度。
2.旱地土壤养分供给与施肥培肥
在旱地土壤生态系统中,必须大量、及时、协调地供应有机质与矿物质,以增进土壤养分的贮量、流量、供应容量、强制与速率。
提高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种植绿肥压青;二是作物秸秆还田;三是施用有机肥料。
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有机肥料是旱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每亩施入有机肥6.7吨,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0.24%。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还可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由于土壤有机质贮量增加,土壤中胡敏酸也随之增多;施用有机肥后,胡敏酸占干重0.165%~0.203%,比对照增高22.2%~50.4%。从而提高胡敏酸(H)与富里酸(F)的比值,对照土壤的H/F为1.59,施用有机肥的上升到1.60~1.81,表明旱地土壤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腐殖化程度。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来源,旱地土壤的氮有97%是以有机化合物形态存在;因而施用有机肥在增高有机质的同时,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效磷也明显增加。同时还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蛋白酶比对照增加12.7%~33.8%;脲酶增加43.2%~68.9%,碱性磷酸酶增加14.2%~44.2%,转化酶增加22.7%~63.0%,过氧化氢酶增加12.9%~27.1%。这些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相辅相成。由于大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的贮存量与供应量,作物的产量也可随之增高。
有机肥对旱地土壤培肥的作用很大,因此许多农业专家提出有机农业,主张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牲畜粪肥、豆科绿肥、有机废料等。在有机肥源充足时,大量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化肥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增施有机肥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是高产肥力的物质基础。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增加土壤养分,而且促进微生物活动,实现土肥相融,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保水能力。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特别是速效磷的供应水平效果显著。质量好的厩肥中全磷含量高,速效磷达0.1%~0.5%,比麦田中的含量高数百到千倍以上,因此增施有机肥对于土壤有效磷的积累有重大作用。
不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保墒能力。(2)施肥可以增加根系吸收土壤水的能力。经过培肥的土壤,促进了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和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更多的土壤水分。(3)施肥提高了降雨生产率。施肥比不施肥的降雨生产率提高了84.2%。这表明了增施有机肥能起到“以肥调水”、“以肥增水”的作用。
4.有机、无机配合,可提高养分利用率
我国农田中养分的投入,从几乎全部来自有机肥,到有机肥与化肥并重。有机肥具有养分齐全、肥效持久的优点,但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如堆制与施用费工费时,运输不便;化肥养分浓度高,吸收快,但成分较单一或不齐全,改土效果较差。两者配合施用,则可优势互补,发挥用地与养地的双重作用,既提高土壤生产力获得增产,又保持地力更新。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既能减少化肥的养分流失,又能促进化肥中某些营养元素固定,提高化肥利用率,从而从总体上提高养分的供给率。由于有机肥具有较大的阳离子交换量,因而能够对化肥中一些易淋失的养分有效地吸附和保存。例如土壤腐殖质对NH4+的吸附,明显地减少氨的气态损失。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提高钙、镁、磷肥中迟效磷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化肥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