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30890600000093

第93章 学会自制,才能不断进步

有人曾经作过一项调查,反复地问被调查者这样一个问题:“每天早上起床是为了什么?”听到的答案经常是千篇一律:“我必须起床,我得……”他称之为“责任感模糊式”回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谋生并照顾自己和家人,就必须要起床。事实上,大部分人早上并不是非起床不可。如果他们决定就这么躺下去,无论是生活还是世界都不会因此天翻地覆。或许他们的工作会有些耽搁,第二天必须加紧补上;会议可能错过,约会得重新安排,但依然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我必须”并非起床的强制理由。

还有一种回答很诙谐,然而饶有意味,那就是:“因为我要上厕所。”接着问:“为什么你今天这么早到办公室来?”他的回答是:“嗯,我六点半起床上厕所,然后觉得反正也起床了,索性来公司瞧瞧。”

从这项调查来看,很多人的驱动力来自外界的压力,而并不是真正的自制能力。

仔细想想,我们似乎一直都习惯于在别人的监督下工作。从学习到工作,也许我们都习惯了有人在一旁监督我们,习惯了有人给我们压力,一旦压力减少了,我们做事的能力也就随之减少;反之,则会随之增加。

坦率地讲,这种心态就表明我们缺少自我管理和自制的能力,而这必然会成为阻碍我们取得成功的绊脚石。特别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往往由于刚步入社会,心浮气躁,导致自己自制力匮乏,结果很容易遭到失败。

在哈佛大学,一向为大家所爱戴的教务长伯立格先生有一次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没有把指定的功课做好?”

那学生回答:“我觉得不太舒服。”

教务长就说:“我想,有一天你也许会发现,世界上大部分的蠢事,都是由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这个学生缺乏自制力,缺乏成人思维,认为自己不舒服就可以不做功课,那么到最后,很多机会都会丧失在这个借口下。而拒绝或忽视运用自制力的人,实际上是把好机会一个又一个地浪费掉,而且最糟的是,他们本身并不知道错过了这些机会,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而没有想到其实是他们自己缺乏自制力的缘故。

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拥有自制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缺乏了自制能力,就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其实这并不可怕,真正令人害怕的是在失去晋升机会的同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败来自于缺乏自制力,来自于不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命运。正如罗伊·史密斯所说:“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14世纪,有个名叫罗纳德的贵族,是世袭的正统公爵。他的弟弟反对他,把他推翻了。弟弟要摆脱这位公爵,但又不想杀死他,便想了个办法。

罗纳德被关进牢房后,弟弟命人把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一些。罗纳德身高体胖,胖得出不了牢门。弟弟许诺,只要罗纳德能减肥并自己走出牢门,就不仅能获得自由,连爵位也能恢复。

可惜,罗纳德不是那种有自制力的人,他无法抵挡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但没有减肥,反而更胖了。

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就像被关在铁栅栏中的囚犯一样,永远被束缚住,永远突破不了瓶颈。

与之相反,有自制力的人会勇于接受精神和肉体上的磨炼;他们愿意接受超出自己想象的任务并全身心投入其中将其完成;他们经常让大脑保持活跃,考虑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断地思索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以训练自己的自制力,而这种自制力决定了人们在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

那么,作为年轻人,你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呢?你可以尝试用“磨炼法则”来培养克己自制的品质。举个例子,第一位成功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在被问及是如何征服这座世界最高峰时,他回答道:“我真正征服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自己。”这种优秀的品质就叫做自制力或克己自律。实际上,你也完全可以从每天去做一些并不喜欢的或原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开始,在“磨炼法则”的作用下,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你应该知道,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制力。也只有依靠惯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训练,我们的神经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制。从反复努力和反复训练意志的角度而言,自制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习惯的形成。一旦这种习惯养成,你将会受益终生。